政書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地理類
史鈔類
金石類
两厂轮船告成,马新贻、丁日昌、英桂、沈葆桢各择统将出洋,穷年练习,以备不虞。广东亦应筹备轮船,瑞麟、 李福泰
务切实办理。将校有熟谙风涛沙线者,随时择保,即山野中或长于海战,亦当随时物色,量材超擢。各督抚其统筹
设转锯厂、木模厂、铜厂、风洞、绘事厂、广储厂、储材厂、东西考工所,先后告竣。」疏入,谕英桂、马新贻、 李福泰
、卞宝第等筹给经费,俾蒇要工。是年,曾国籓疏言:「上海设厂,自造第一号轮船告成。汽炉船身,皆考究图说
城,不克。十一月,贼酋阮四、陆之平、张十一等复踞高平省,越王复恳出师,帝命冯子材再督军出关,广西巡抚 李福泰
请以广东候补道华廷杰襄办军事。
十年夏,冯子材次龙州。四月二十一日,总兵刘玉成督诸将出关次北宁。九
十年夏,冯子材次龙州。四月二十一日,总兵刘玉成督诸将出关次北宁。九
同治六年丁卯六月己亥福建台湾镇总兵刘明灯福建台湾道兼学政吴大廷奏
七月壬申闽浙总督吴棠福建巡抚 李福泰 奏
八月乙酉总理各国事务恭亲王等奏
(附)美国照会
给美国照会
十月乙未 (第 77 页)
福建台湾镇总兵刘明灯奏
十一月丁丑福建台湾镇总兵刘明灯奏
十二月辛丑福州将军兼署闽浙总督英桂福建巡抚 李福泰 奏 …… (第 77 页)
(--见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四十九。)
七月壬申(二十一日)闽浙总督吴棠、福建巡抚 李福泰 奏
窃据台湾镇总兵刘明灯、台湾道吴大廷禀称:准合众国住厦李领事照会,该国商船名罗妹,于外国本年 …… (第 82 页)
(--见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五十四。)
十二月辛丑(二十二日)福州将军兼署闽浙总督英桂、福建巡抚 李福泰 奏
窃照合众国罗妹商船驶至福建台湾之琅軿洋面、遭风击碎、被生番戕害一案,合众国住厦领事李让礼始 (第 92 页)
则欲坐兵船赴台住泊,继则申请将琅軿地方收入版图,设官驻兵,以绝生番戕人之患。当以台地民情浮动,外国兵船若往久住,必致别酿事端。即所请琅軿地方设官驻兵一层,固为一劳永逸之计,然应察度地势,俾民番两无惊扰,方可日久相安。复经吴棠与臣 李福泰 谕令福州口税务司美理登致书劝阻,勿带兵船。其琅軿安设官兵,饬俟此案办结后,由在事文武商酌周妥,禀覆查 (第 92 页)
七月壬申闽浙总督吴棠福建巡抚 李福泰 奏
八月乙酉总理各国事务恭亲王等奏
(附)美国照会
给美国照会
十月乙未 (第 77 页)
福建台湾镇总兵刘明灯奏
十一月丁丑福建台湾镇总兵刘明灯奏
十二月辛丑福州将军兼署闽浙总督英桂福建巡抚 李福泰 奏 …… (第 77 页)
(--见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四十九。)
七月壬申(二十一日)闽浙总督吴棠、福建巡抚 李福泰 奏
窃据台湾镇总兵刘明灯、台湾道吴大廷禀称:准合众国住厦李领事照会,该国商船名罗妹,于外国本年 …… (第 82 页)
(--见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五十四。)
十二月辛丑(二十二日)福州将军兼署闽浙总督英桂、福建巡抚 李福泰 奏
窃照合众国罗妹商船驶至福建台湾之琅軿洋面、遭风击碎、被生番戕害一案,合众国住厦领事李让礼始 (第 92 页)
则欲坐兵船赴台住泊,继则申请将琅軿地方收入版图,设官驻兵,以绝生番戕人之患。当以台地民情浮动,外国兵船若往久住,必致别酿事端。即所请琅軿地方设官驻兵一层,固为一劳永逸之计,然应察度地势,俾民番两无惊扰,方可日久相安。复经吴棠与臣 李福泰 谕令福州口税务司美理登致书劝阻,勿带兵船。其琅軿安设官兵,饬俟此案办结后,由在事文武商酌周妥,禀覆查 (第 92 页)
粤考乾隆二年,福建通志始有成书.三十三年,又续修若干卷.道光十年,孙文靖公、韩云舫中丞奏请开局续修,旋因经费不敷,暂行停局.十九年,魏丽泉中丞权督篆时书甫脱稿.阅二十八年,吴仲宣制军、 李星衢
中丞莅闽,因绅士之请,筹款校刊.今适工竣,请为弁言.英桂方请觐求章,闽中戎政、海防、官方、民瘼,谨当 …… (第 3 页)
国家重熙累洽,自乾隆以来,几及百年,疆域之沿革,形制之变迁,不能无今昔之不同.于是道光九年又有重纂之举.考其时秉笔者为陈恭甫太史.太史出吾乡阮文达之门,深于经术,所著五经异义疏證、左海经辨、左海文集,文达皆采入皇清经解中,其学问根柢犹有乾、嘉老辈之遗,故发凡起例,具有体要.惜以经费不敷,甫作旋辍.中间又延凤池书院山长魏和斋太史纂校,至道光之末始觕有端绪;盖成书若斯之难也.刊刻未竟,以军兴中止.同治六年,吴仲宣制府、 李星衢 中丞莅闽,因绅士之请,乃筹巨赀,登全书于版.及九年秋,凯泰奉命抚闽,而是书剞劂蒇事,幸得受而读之.局 …… (第 4 页)
予局外人也,见见闻闻,何无何有.顾窃念师与先辈精力俱萃于此,且自乾隆计至道光已八、九十载矣,文献之徵必资旧典,倘任其朽蠹,莫与护持,后之人即欲蒐罗,何所资而加损益乎?怀斯念也,久与低昂,惟恐莫偿所愿.适于同治五年归自六诏,正谊书院新设,承乏讲席.时与钜公过从,因以刻志商之吴仲宣制府、 李星衢 中丞,请撤烂板,剞劂一新.二公欣然,且询予曰:『旧稿仅及道光,十馀年来,民亦小息,何不续修』?予应之 …… (第 6 页)
福建通志同治七年覈刊职名
总裁:闽浙总督吴棠、闽浙总督英桂、福建巡抚 李福泰 、福建巡抚卞宝第、福建巡抚王凯泰.
监修:福建布政使邓廷、署福建布政使夏献纶、福建布政使潘霨、福建 (第 15 页)
国家重熙累洽,自乾隆以来,几及百年,疆域之沿革,形制之变迁,不能无今昔之不同.于是道光九年又有重纂之举.考其时秉笔者为陈恭甫太史.太史出吾乡阮文达之门,深于经术,所著五经异义疏證、左海经辨、左海文集,文达皆采入皇清经解中,其学问根柢犹有乾、嘉老辈之遗,故发凡起例,具有体要.惜以经费不敷,甫作旋辍.中间又延凤池书院山长魏和斋太史纂校,至道光之末始觕有端绪;盖成书若斯之难也.刊刻未竟,以军兴中止.同治六年,吴仲宣制府、 李星衢 中丞莅闽,因绅士之请,乃筹巨赀,登全书于版.及九年秋,凯泰奉命抚闽,而是书剞劂蒇事,幸得受而读之.局 …… (第 4 页)
予局外人也,见见闻闻,何无何有.顾窃念师与先辈精力俱萃于此,且自乾隆计至道光已八、九十载矣,文献之徵必资旧典,倘任其朽蠹,莫与护持,后之人即欲蒐罗,何所资而加损益乎?怀斯念也,久与低昂,惟恐莫偿所愿.适于同治五年归自六诏,正谊书院新设,承乏讲席.时与钜公过从,因以刻志商之吴仲宣制府、 李星衢 中丞,请撤烂板,剞劂一新.二公欣然,且询予曰:『旧稿仅及道光,十馀年来,民亦小息,何不续修』?予应之 …… (第 6 页)
福建通志同治七年覈刊职名
总裁:闽浙总督吴棠、闽浙总督英桂、福建巡抚 李福泰 、福建巡抚卞宝第、福建巡抚王凯泰.
监修:福建布政使邓廷、署福建布政使夏献纶、福建布政使潘霨、福建 (第 15 页)
秋七月丙戌(二十二日),谕曰:『海上水师,与江上水师截然不同.欲捍外侮、图自强,非二十之久未易收效.然因事端艰钜、畏缩不为,则永无自强之日.近年来,内外臣工值事急时,徒事张皇;祸患略平,又为苟安之计.即创立战守章程而奉行不力,使朝廷谋议均属具文.积习因循,焦忧曷释!兹闽、沪两厂轮船造成,马新贻、丁日昌、英桂、沈葆桢各择统将出洋、穷年练习,以备不虞;广东亦应筹备轮船,瑞麟、 李福泰
务切实办理.将校有熟谙风涛沙线者,随时择保;即山野中或长于海战,亦当随时物色,量材超擢.各督、抚其统 (第 65 页)
同治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奉上谕:「前因天津民教启,谕令曾国藩前往查办。兹据曾国藩奏称:业经查明大概,现拟妥为办结等语。惟近日各省民教雠杀之案不一而足,洋人动以兵船恐吓,讹索多方。虽兵端不必自我而开,然暗中维防,实刻不可暂缓之举。万一事有决裂,断不能
任其肆意猖獗,不思未雨绸缪!现在各省沿江、沿海口岸设立防兵,能否真实可靠?著马新贻、英桂、瑞麟、李瀚章、丁日昌、英瀚、刘坤一、丁宝桢、郭柏荫、刘、 李福泰 、黄冀州、杨昌浚严饬各该处带兵各员随时训练,实力整顿。该督、抚等务宜实心办理,不可徒托空言,以期有备 (第 49 页)
任其肆意猖獗,不思未雨绸缪!现在各省沿江、沿海口岸设立防兵,能否真实可靠?著马新贻、英桂、瑞麟、李瀚章、丁日昌、英瀚、刘坤一、丁宝桢、郭柏荫、刘、 李福泰 、黄冀州、杨昌浚严饬各该处带兵各员随时训练,实力整顿。该督、抚等务宜实心办理,不可徒托空言,以期有备 (第 49 页)
机兜剿,毋得专待援军,致贼延蔓。广东自平远失守后,近日军情未据毛鸿宾、郭嵩焘驰奏;见在该县是否克复? 李福泰
出省已抵何处?贼势如何?均著毛鸿宾等详细具奏。前据沈葆桢奏:广东嘉应、大埔均已失守;毛鸿宾等何以并未 …… (第 302 页)
丙寅(十一日),福建巡抚徐宗干卒,予祭葬,谥「清惠」,入祀名宦祠,并列入「国史」循良传。
以 李福泰 为福建巡抚;未到任前,以署布政使道员周开锡护理。
(--以上见同治朝「东华续 …… (第 312 页)
(--见同治朝「东华续录」卷六十五(同治六十五)。)
冬十一月乙亥(二十六日),调 李福泰 为广东巡抚,以卞宝第为福建巡抚。
(--见同治朝「东华续录」卷六十七(同治六 (第 313 页)
丙寅(十一日),福建巡抚徐宗干卒,予祭葬,谥「清惠」,入祀名宦祠,并列入「国史」循良传。
以 李福泰 为福建巡抚;未到任前,以署布政使道员周开锡护理。
(--以上见同治朝「东华续 …… (第 312 页)
(--见同治朝「东华续录」卷六十五(同治六十五)。)
冬十一月乙亥(二十六日),调 李福泰 为广东巡抚,以卞宝第为福建巡抚。
(--见同治朝「东华续录」卷六十七(同治六 (第 313 页)
机兜剿,毋得专待援军,致贼延蔓。广东自平远失守后,近日军情未据毛鸿宾、郭嵩焘驰奏;现在该县是否克复? 李福泰
出省已抵何处?贼势如何?均著毛鸿宾等详细具奏。前据沈葆桢奏:广东嘉应、大埔均已失守;毛鸿宾等何以并未 (第 86 页)
(--见「大清穆宗毅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八。)
十一日(丙寅),以广东布政使 李福泰 为福建巡抚;未到任前,以署布政使道员周开锡护理。
予故福建巡抚徐宗干祭葬,谥「清惠」;入祀名宦祠 (第 105 页)
十一日(丙寅),以广东布政使 李福泰 为福建巡抚;未到任前,以署布政使道员周开锡护理。
予故福建巡抚徐宗干祭葬,谥「清惠」;入祀名宦祠 (第 105 页)
初十日(辛酉),谕军机大臣等:『前因左宗棠奉命西征,特令沈葆桢总理船政。兹据沈葆桢奏报任事日期并沥陈各情,览奏具见诚悃。船政事宜,本非旦夕所能奏效;左宗棠以事当创始,专摺请派,其知该前抚者实深。该前抚清慎之怀,中外共见;朝廷因事择人,亦期任事者以朝廷之心为心,并非浮言可夺。该前抚现已任事,惟当勉为其难。即著督饬周开锡等实力讲求,并将日意格等加意笼络,庶观成有日,用以自强;毋得瞻前顾后,有误钜工。沈葆桢以本地绅士督办船政,必须地方大吏联为一气,呼应始灵;英桂、吴棠、 李福泰
务当和衷商办,俾该前抚永无掣肘之虞。其应需经费,并著英桂等随时经理,以竟全功。将此由五百里各谕令知之 …… (第 110 页)
冬十月十七日(丙申),谕军机大臣等:『沈葆桢奏「洋将购器募工,均已就绪,
并请令周开锡始终其事、留李庆霖差遣」各摺片,洋将日意格回国采办器具俱已齐备,并雇觅工匠人等,十月后可陆续到闽;即著沈葆桢会同英桂、 李福泰 督饬局员及该洋将等应办工程妥速布置,一面赶造船身,轮机到时即可配制。前署藩司周开锡、道员胡光墉,前经 (第 111 页)
左宗棠等奏派充局员,并据左宗棠奏称「但愿谨守条约,可望有成」;是左宗棠于船政一事,责成该员等确有把握。著沈葆桢传知周开锡专意从公,毋得畏难退阻;并著马新贻迅催胡光墉剋期赴闽,以资差委。道员叶文澜现在已否到局?该员前有被控之案,著英桂、 李福泰 速为秉公断结。知府李庆霖前经吴棠奏参革职,勒令回籍。兹据沈葆桢奏称该员在局襄办有年,尚无劣迹;著准其 …… (第 111 页)
十一月二十五日(甲戌),兼署闽浙总督英桂奏:「提臣李成谋巡阅台湾,回省尚需时日;本年军政未能依限办理」。下部知之。
二十六日(乙亥),调福建巡抚 李福泰 为广东巡抚,以河南布政使卞宝第为福建巡抚。
二十九日(戊寅),予福建巡洋阵亡守备布义等祭葬、世职 (第 111 页)
冬十月十七日(丙申),谕军机大臣等:『沈葆桢奏「洋将购器募工,均已就绪,
并请令周开锡始终其事、留李庆霖差遣」各摺片,洋将日意格回国采办器具俱已齐备,并雇觅工匠人等,十月后可陆续到闽;即著沈葆桢会同英桂、 李福泰 督饬局员及该洋将等应办工程妥速布置,一面赶造船身,轮机到时即可配制。前署藩司周开锡、道员胡光墉,前经 (第 111 页)
左宗棠等奏派充局员,并据左宗棠奏称「但愿谨守条约,可望有成」;是左宗棠于船政一事,责成该员等确有把握。著沈葆桢传知周开锡专意从公,毋得畏难退阻;并著马新贻迅催胡光墉剋期赴闽,以资差委。道员叶文澜现在已否到局?该员前有被控之案,著英桂、 李福泰 速为秉公断结。知府李庆霖前经吴棠奏参革职,勒令回籍。兹据沈葆桢奏称该员在局襄办有年,尚无劣迹;著准其 …… (第 111 页)
十一月二十五日(甲戌),兼署闽浙总督英桂奏:「提臣李成谋巡阅台湾,回省尚需时日;本年军政未能依限办理」。下部知之。
二十六日(乙亥),调福建巡抚 李福泰 为广东巡抚,以河南布政使卞宝第为福建巡抚。
二十九日(戊寅),予福建巡洋阵亡守备布义等祭葬、世职 (第 111 页)
二月初二日(庚辰),谕[军机大臣等]:『沈葆桢奏报「造船开工日期并陈明船厂情形」一摺,据称「开造轮船铁厂,关系最重。上年十二月间船台造成一座,所运铁器木料亦已附舶而来,当亲率在事官绅、工匠前赴船坞开工,相机酌办。唯需石、需木、需土、需匠,四者颇难」。所奏均中要。轮船一事,所难在于经始;现在鸠庀已有可观,尤当矢以实心实力,期于必成。即著沈葆桢督饬周开锡等及日意格各员尽心经理,毋以畏难自阻;庶日新月异,共观厥成。其巡察布置一切,均著照该前抚所议办理。沈葆桢以本地绅士督办船政,事非易为;英桂、马新贻、 李福泰
、卞宝第务当遇事筹商,并将经费随时拨给,俾得一无牵掣,克蒇要工。将此由四百里各谕令知之』。 …… (第 112 页)
夏四月己卯朔,谕军机大臣等:『英桂等奏「筹米运津」一摺,英桂等以畿辅大兵云集,需粮孔亟,拟拨款购米十万石,由轮船运赴天津,听候提拨;实能力顾大局。即著饬令周开锡等赶紧采办、陆续运津,并著崇厚督饬天津道、府先期雇备剥船,俟此项米石到津,即饬天津道会同道员夏献纶验收,并由崇厚妥速运赴京仓。所有前项米船经过地方,著官文、曾国藩、郭柏荫、丁日昌、何璟饬令各关口概免徵收釐税,即予查验放行。将此由五百里谕知官文、曾国藩、英桂、郭柏荫、丁日昌、 李福泰 、崇厚、沈葆桢,并传谕何璟知之』。 (第 113 页)
夏四月己卯朔,谕军机大臣等:『英桂等奏「筹米运津」一摺,英桂等以畿辅大兵云集,需粮孔亟,拟拨款购米十万石,由轮船运赴天津,听候提拨;实能力顾大局。即著饬令周开锡等赶紧采办、陆续运津,并著崇厚督饬天津道、府先期雇备剥船,俟此项米石到津,即饬天津道会同道员夏献纶验收,并由崇厚妥速运赴京仓。所有前项米船经过地方,著官文、曾国藩、郭柏荫、丁日昌、何璟饬令各关口概免徵收釐税,即予查验放行。将此由五百里谕知官文、曾国藩、英桂、郭柏荫、丁日昌、 李福泰 、崇厚、沈葆桢,并传谕何璟知之』。 (第 113 页)
十三日(丁丑),谕军机大臣等:『前因天津民教启衅,谕令沿江、沿海各督、抚等于各口岸严密设防,谅该督、抚等已遵旨筹办。津事尚无头绪,罗淑亚多方要求,虽据曾国藩等据理驳斥,该使臣桀骜性成,未能就我范围;现又由津至京,能否不至决裂,未可豫定。此时惟有先筹防守,以杜洋人窥伺之心;著马新贻、英桂、瑞麟、李瀚章、丁日昌、英翰、刘坤一、丁宝桢、郭柏荫、刘、 李福泰
、黄翼升、张兆栋、杨昌浚于各该省通商口岸迅速筹防。万一洋人兵船驶至,务须设法堵御;毋任其乘虚肆扰,或 (第 127 页)
至占踞口岸。如有疏虞,惟该督、抚等是问。所有沿江、沿海水陆官兵,仍当懔遵前谕力加整顿;并著将现办情形,详晰具奏。将此由六百里密谕马新贻、英桂、瑞麟、李瀚章、丁日昌、英翰、刘坤一、丁宝桢、郭柏荫、刘、 李福泰 、黄翼升,并传谕张兆 (第 127 页)
至占踞口岸。如有疏虞,惟该督、抚等是问。所有沿江、沿海水陆官兵,仍当懔遵前谕力加整顿;并著将现办情形,详晰具奏。将此由六百里密谕马新贻、英桂、瑞麟、李瀚章、丁日昌、英翰、刘坤一、丁宝桢、郭柏荫、刘、 李福泰 、黄翼升,并传谕张兆 (第 127 页)
乡试毕,调补福州海防同知。君仕闽久,资格最深,又为人望所属;而君顾落落与当事诸要人皆不合,坐是不得之官。五年六月,奉檄署漳州云霄同知。其官廨自兵燹后,盛传有鬼,前官死于是者三人;君居之,竟无恙。 李公福泰
自粤藩抚闽,既入境,士民之愬其长吏者踵至,而云霄独无。公为留三日,微服周历城乡,叹曰:『入闽以来,第 (第 111 页)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豫筹修约事宜,请饬滨海沿江通商口岸地方将军、督、抚大臣各抒所见」一摺,前因原议十年修约为期已近,据该衙门奏请饬南、北洋通商大臣于熟悉洋务各员中每处选派两员,于十月咨送来京,当经降旨允准;惟前奏止欲于选派各员内收群策群力之效,而于通盘大局尚待筹商。咸丰十年换约后,原因中国财力不足,
不得不勉事羁縻;而各国诡谋谲计百出尝试,尤属防不胜防。转瞬换约届期,彼必互相要约,群起交争;或多方胁制,以求畅遂所欲,均属意中之事。值此时势,惟仅恃笔舌以争之,此外别无可恃。各该将军、督、抚大臣受国厚恩,当此外患方殷,亟应合力齐心先事图维,为未雨绸缪之计;著曾国藩、李鸿章、都兴阿、英桂、刘长佑、吴棠、瑞麟、李翰章、崇厚、郭柏荫、刘坤一、 李福泰 、马新贻、丁宝桢、曾国荃、蒋益沣通盘筹画。左宗棠、沈葆桢筹办船政事宜,于洋务尤有关系;并著悉心酌覈, …… (第 294 页)
英桂、卞宝第又奏:
窃照合众国「罗妹」商船在台湾琅軿地方遭风被生番戕杀一案委员查办完结情形,经臣英桂会同前抚臣 李福泰 恭摺具奏,声明凤山县境由枋寮至琅軿一带应作何设官驻兵?容督饬省会司道及台湾镇、道通盘筹画,另行办理; (第 362 页)
不得不勉事羁縻;而各国诡谋谲计百出尝试,尤属防不胜防。转瞬换约届期,彼必互相要约,群起交争;或多方胁制,以求畅遂所欲,均属意中之事。值此时势,惟仅恃笔舌以争之,此外别无可恃。各该将军、督、抚大臣受国厚恩,当此外患方殷,亟应合力齐心先事图维,为未雨绸缪之计;著曾国藩、李鸿章、都兴阿、英桂、刘长佑、吴棠、瑞麟、李翰章、崇厚、郭柏荫、刘坤一、 李福泰 、马新贻、丁宝桢、曾国荃、蒋益沣通盘筹画。左宗棠、沈葆桢筹办船政事宜,于洋务尤有关系;并著悉心酌覈, …… (第 294 页)
英桂、卞宝第又奏:
窃照合众国「罗妹」商船在台湾琅軿地方遭风被生番戕杀一案委员查办完结情形,经臣英桂会同前抚臣 李福泰 恭摺具奏,声明凤山县境由枋寮至琅軿一带应作何设官驻兵?容督饬省会司道及台湾镇、道通盘筹画,另行办理; (第 36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