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政書類
別史類
史鈔類
金石類
 梁明德(五台人/进士)     王士英(平定/人)
 张 玠(忻州/人)      崔 璟(永济/人)
 相以忠(安邑/人)       杨二酉(太原人/进士)
 王 冀(凤台/人)      宿拱极(忻州/人)
 曲綍音(五台/人)      宋 钰(汾阳 …… (第 45b 页)
 张传焲(沁水人/进士)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陈倓榜
 葛德润(安邑/人)       杨二酉(太原人/庶吉士)
 梁文山(介休人/庶吉士)     王名捷(曲沃/人)
 孙 寯(盂县/人)      吴 正(沁 (第 47b 页)
  融至道若雨旸(编修臣/王觉莲)
天光下济濡荄芒(给事中/臣钟衡)五色秀华流戴匡(给事中臣/程钟彦)
  披条振藻六艺场(给事中臣 杨二酉)
风来鼓舞物苍苍(给/事)
  (中臣程/盛修)镌勒琬琰传胶庠(给事中臣/王兴吾)流播乐府谐
  笙 …… (第 18a 页)
  松奚用引蜩螗(监察御史/臣沈景润)迫窘诘屈走踣僵(监察/御史)
  (臣沈/廷芳)愿归夜读发青箱(庶吉士臣/邵齐焘)畋献 二酉
罗三
  仓(庶吉士臣/窦光鼐)天禄石渠居就粮(庶吉士/臣凌镐)易参肃弼
  诗申苌(庶吉士臣/罗趯 (第 19a 页)
  昭融至道若雨𤾉(编修臣/王觉莲)
天光下济濡荄芒(给事中/臣钟衡)五色秀华流戴匡(给事中臣/程钟彦)
  披条振藻六艺场(给事中臣 杨二酉)
风雷鼓舞物苍苍(给/事) …… (第 26b 页)
  松奚用引蜩螗(监察御史/臣沈景澜)迫窘诘屈走踣僵(监察/御史)
  (臣洗/廷芳)愿归夜读𤼵青箱(庶吉士臣/邵齐焘)畋𤣏 二酉
罗三
  仓(庶吉士臣/窦光鼐)天禄石渠居就粮(庶吉士/臣凌镐)易参肃弼
  诗申苌(庶吉士臣/罗暹 (第 27b 页)
  山
恩重虞难胜(编修臣/王以昌)道旁观者相誇矜(给事中/臣钟衡)古来盛

  事见几曾(给事中臣/刘芳蔼)六十六载此再经(给事中臣/程钟彦)
  若时宣豫典礼仍(给事中臣 杨二酉)
神孙绍衣先民程(给事中臣/程盛修)迪光介祉虔勖增(给事中/臣黄元)
  (铎/)丹书申儆几牖铭(给 (第 43a 页)
  朱续晫(山东平阴人/) 张映斗(浙江乌程人/)
  时钧辙(江南嘉定人/) 王锡璋(河南河内人/)
  曾 丰(福建侯官人/)  杨二酉(山西太原人/)
  陈 仁(广西武宣人/) 王 检(山东福山人/)
  梁文山(山西介休人/) 焦以敬(江南娄县人 (第 50b 页)
、千总,若尽裁卫、所,必致选法壅滞,事不可行。」帝不许。为定榜下进士增用营守备以调剂之。乾隆十五年, 给事中杨二酉
言:「各省、卫守备归部选者三十九缺,现武进士以卫用者积至数百人,提塘差官、效力报满归班选用者亦数十人
臣沈廷芳

翰林院编修 臣冯 祁

翰林院编修 臣吴 绂

翰林院检讨 臣万松龄

巡察台湾御史 臣 杨二酉

协理陕西道事福建道监察御史 臣陈 仁

原任监察御史 臣邱玖华

翰林院庶吉士今改补户部主事 臣帅家
  邑治八景:曰鹿耳连帆,曰鲲身集网,曰赤嵌夕照,曰金鸡晓霞(此属澎湖),曰鲫潭霁月,曰雁门烟雨,曰香洋春耨,曰旗尾蒐(散见山水古迹各志,自御史钱琦以下,皆有题咏).又郡八景:曰安平晚渡,沙鲲渔火,鹿耳春潮,鸡笼积雪(此属淡水),东溟晓日(同上),西屿落霞(属澎湖),澄台观海,斐亭听涛(俱在道署内;自巡道高拱乾以下,皆有题咏)
  秀峰塔,居郡学之巽方,高丈三尺五寸,周底六丈;四门阶级,空其中.乾隆六年,提学 杨二酉
建,后废不修治.
  南湖书院在小南门外.乾隆三十年,郡守蒋允焄以崇文书院狭,且近韨,复建书院于此. (第 12 页)
  九日,覆试二府童文,俗所谓总覆也。校阅有暇,成延平王庙歌一篇,各生和之。夕,分阅童卷,文字晓畅胜前,知皆非已出矣。俗以隶籍黉舍为大荣,每覆试榜出,爆

竹鼓吹之声喧阗竟夕。闻谒圣后蓝衫肩舆,鼓吹前导,拜亲故,往往经岁不已。知重名器,自能急公奉上,此亦民心可用之一證也。闽、粤(乾隆五年巡视台湾御史兼学政 杨二酉
奏,粤民流寓入籍,均有户册可稽,闽童恐其佔籍,攻击惟严,应另编为新字号应试。照小学例,四色通校共取进 (第 18 页)
  单德谟:山东高密人,丁未进士.乾隆二年任.转江南盐驿道.
  诺穆布:满洲正蓝旗人,丁酉举人.乾隆三年任.
   杨二酉:
山西太原人,癸丑进士.乾隆四年任.主岁、科两试(有传)
  舒辂: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五年三月任. …… (第 124 页)
  雍正十一年,巡察台湾,兼理学政.主岁、科两试,取士以品行为先.生童卷帙殊繁,手自评阅;迨发案,士服其公.素不能恚,即僮仆有过,不闻斥詈声;接僚属,端严中有和气,人多敬爱之.秩满,寻丁祖母忧,哀毁逾礼.以疾卒于家.



   杨二酉,
字学山;太原人.癸丑进士,入翰林.旋以御史巡台,奏建海东书院以造士.南门内秀峰塔,亦其所规画也. (第 185 页)
  仓神庙:在镇北坊赤嵌楼后,雍正十年,知县林兴泗建.乾隆十五年,知县鲁鼎梅修.
  文昌阁:在朱文公祠后.台厦道陈瑸建.高出祠宇,窗棂四辟.乾隆五年,提学 杨二酉
再塑像于小南门楼.
  魁星堂:在道署左侧.台厦道吴昌祚建.乾隆五年,提 (第 329 页)
杨二酉
再塑像于大南门楼.
  风神庙:在西关外接官亭后.乾隆四年,巡道鄂善倡建.乾隆三十年,知府蒋允焄重修 (第 329 页)
    (入学定额:康熙二十五年,总督王新命、巡抚张仲举题准:岁进文、武童各二十名,科进文童二十名、廪膳二十名,增广如之.岁贡以廪生食饩浅深为先后,一年贡一人.雍正元年,特恩广额一次,加进七名.乾隆元年,特恩广额一次,名数如前.雍正□年,总督高其倬题准:台地文风渐盛,嗣后岁、科两试,饬令该地方官查明现在台地之人有田、有屋入籍既定者,取具里邻结状,方准考试.乾隆五年,巡视台湾御史兼提督学政 杨二酉
奏准:粤民流寓在台年久入籍者,台属四邑均有户册可稽;缘系隔省流寓,恐占闽童额数,是以攻击维严.现在粤 …… (第 340 页)
  海东书院(旧在府学宫西偏.康熙五十九年,巡道梁文瑄建.后因数为校士所,书院几废.乾隆四年,督学单德谟另建考棚,复为书院.十五年,台湾县知县鲁鼎梅就县署改建;二十七年,巡道觉罗四明更就旧校士院改建;寻并罢):在宁南坊府学宫右.乾隆三十年,护道台湾府知府蒋允焄新建(碑记见「艺文」).乾隆五年,督学 杨二酉
奏准:照直省书院例,以府儒学教授为师(书院膏火田见后「学田」)(第 354 页)
  红毛城:在安平镇.亦名安平城,又名赤嵌城.荷兰于一鲲身顶筑小城,又绕其麓而周筑之为外城.城垣用糖水调灰叠砖,坚埒于石;凡三层.下一层入地丈馀而空其中,凡食物及备用者悉贮之.雉堞俱钉以铁.广二百七十七丈六尺,高三丈有奇.女陴、

更寮星联内城.楼屋曲折高低,栋梁坚巨,灰饰精致.瞭亭螺梯、风洞机井,鬼工奇绝.近海短墙年久倾圮,潮水辄至城下.东南由濑口陆行,历鲲身三十里,可至镇渡头.
  秀塔:在郡学巽方.高五丈三尺五寸,周六寸.凡五级四门.乾隆六年,提学 杨二酉
(有记载「艺文」).今废. (第 640 页)
  盖台地之所出,每岁止有此数.而流民渐多,已耗台出之半;复有兵米、眷米及拨运福、兴、漳、泉平粜之谷以及商船定例所带之米,通计不下八、九十万.此即岁岁丰收,亦断难望其如从前之价值平减也.是以臣张湄同前任满御史臣舒辂有请建府仓以裕民食之请、工科给事中 杨二酉
有先实台仓之奏,臣等于上年十月亦有请禁透越私渡之摺;即近今闽省督、抚二臣议覆科道 (第 723 页)
杨二酉
等条奏,亦以台仓之积贮不充,则内地之转输易竭,海外设有缓急,他处难以接济为虑.但督、抚所议,今台湾四 (第 723 页)
县贮粟四十万石,恐一时买足,为数太多、为期太迫,应定三年之限,照数购买;而部臣以采买仓谷定例,年岁丰稔,应全数采买,并无逾限三年之期议覆.臣等伏思:台湾上年收成实止七分,既非丰稔,似不得全数采买;且 杨二酉
原奏,请先实台仓,然后买运内地,该督、抚等以内地兵糈民食无从措办,关系非小,仍请照旧拨运.部议既准其 (第 723 页)
奏,而本处贮谷又不宽其限期,未免米价更昂,转于民食有碍.是不若督、抚所请三钱之议为得也.
  再, 杨二酉
所称,内地发买谷价,仅三钱六分或三钱不等,装运脚费俱从此出;在 (第 723 页)
  是役也,董其事者,本学教谕葛炆;例得书于石.



     海东书院记           
巡台御史  杨二酉(太原人)
  圣天子临雍讲学,文教遐敷;岁拨帑金如干于直省各立书院,以造天下士,彬彬乎霞蔚云蒸,称极盛焉. …… (第 799 页)
  夫兴文劝士,采风者之责也;敬事图成,良有司之谊也.抒一家之力、供多士之需,义不泯于乡也;取一人之善、成天下之材,恩必出自上也.尔师生各宜锐志精心,无怠学、无倦教,言语文字之中,申以修己治人之道.渐摩既久,当必有明体致用者出,以膺公辅而扬休明,上慰圣天子棫朴作人之至意,宁云岛屿生色、乡里增荣已哉!予于尔师生有厚期焉.



     秀峰塔记                      杨二酉

  辛酉春,予以及瓜,馆于郡学斋署.西邻泮宫,再西为海东书院;左山、右海,据郡胜概.面迎魁阁,平冈数 (第 800 页)
林兴泗建,乾隆十年五知县鲁鼎梅修。文昌阁在朱文公祠后,台厦道陈瑸建,高出祠宇,檽四辟,乾隆五年提学 杨二酉
再塑像于小南门楼。
  魁星堂在道署左侧,台厦道吴昌祚建,乾隆五年提 (第 211 页)
杨二酉
再塑像于大南门楼。风 (第 211 页)
     巡台御史 杨二酉
过罗汉门山诗

    罗汉云中塞,天关第一重.林幽深居虎,潭静隐蟠龙.马辟芦间道,塘虚竹外蜂.鸟鸣 (第 33 页)
    臣等蒙皇上畀以巡视重任,岂不知「春秋」严遏籴之戒?况同隶闽省版图,原无分于此疆彼界;而于海口之米谷,不得不责成官吏、严其出入者,实由事势使然也.若任其运载透越,则台谷指日可竭,而地方不能宁谧.日后之漳、泉,亦无从而仰藉矣.此臣工之籍隶漳、泉者,亦宜为久远计,而毋徒务争目前之利为汲汲也.盖台地之所出,每岁止有此数;而流民渐多,已耗台谷之半,复有兵米、眷米及拨运福、兴、漳、泉平粜之谷,以及商船定例所带之米,通计不下八、九十万.此即岁岁丰收,亦断难望其如从前之价值平减也.是以臣张湄同前任满御史臣舒辂,有请建府仓、以裕民食之请;工科给事中 杨二酉
有先实台仓之奏.臣等于上年十月亦有请禁透越私渡之摺.即近今闽省督抚二臣议覆科道 (第 117 页)
杨二酉
等条奏,亦以台仓之积贮不充,则内地之转输易竭,海外设有缓急,他处难以接济为虑.但督抚所议,令台湾四县 …… (第 117 页)
丰稔,应全数采买,并无预限三年之期议覆.臣等复思台湾上年收成,实止七分.既非丰稔,似不得全数采买.且 杨二酉
原奏,请先实台仓,然后买运内地.该督抚等以内地兵糈民食无从措办,关系非小,仍请照旧拨运.部议既准其奏 …… (第 117 页)
    再, 杨二酉
所称,内地发买谷价,仅三钱六分,或三钱不等,装运脚费俱从此出.在从前谷贱之年,原足敷用,今即不免赔累 (第 118 页)
  雍正五年,总督高其倬题准,台地文风渐盛,嗣后岁科两试,饬令该地方官查明,现在台地之人,有田有产,入籍既定者,取具里邻结状,方准考试.
  乾隆五年,巡视台湾御史兼提督学政 杨二酉
奏准,粤民流寓在台年久入籍者,台属四邑,均有户册可稽.缘系隔省流寓,恐占闽童地步,是以攻击维严.现在 …… (第 157 页)
  海东书院 原在府学宫之西.康熙五十九年,巡道梁文建.后为岁科校士所.乾隆四年,巡台督学单德谟奏请别建校士院(见下).明年,督学 杨二酉
奏准,照直省例,以府学教授掌教,选诸生肄业其中.拔贡生施士安捐田千亩,充为膏火之资.乾隆十五年移建县 (第 158 页)
署于红毛楼右(事详「建置志」),改东安坊旧县署为海东书院.



     巡台御史 杨二酉


    圣天子临雍讲学,文教遐敷;岁拨 (第 158 页)
  魁星堂 在西定坊(斗首四星为魁.后汉志:魁方杓曲步天歌,北斗之宿七星明.第一主帝号枢精,第二第三璇玑呈,第四曰权第五衡,开阳摇光六七名.凡祀魁星者,以字象形).雍正四年,巡道吴昌祚建.乾隆五年,巡台御史 杨二酉
祀魁星于大南门楼、祀文昌于小南门楼. (第 18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