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正史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列傳類
政書類
金石類
三品卿。丁丑,贼陷溧水。

  六月丙戌朔,金陵贼扑陷大营,官军退守丹阳,夺向荣、福兴职。戊子,以按 察使徐宗干
帮办安徽防务。命怡良雇募火轮船入江剿贼。敕河南、广东拨兵,和春、傅振邦赴援江南。丁未,叶名琛奏英、美
陕西山阳。命多隆阿督办陕西军务。甲申,雨。命吴振棫趣山西协办防剿。乙酉,命明谊速赴塔城与俄会勘地界, 徐宗干
剿台湾匪。丙戌,赐徐郙等一百九十三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丁亥,以诸暨农民包立身练勇杀贼,谕左宗棠酌用之
南北朝石刻存目一卷。尹彭寿撰。至圣林庙碑目六卷。孔昭薰撰。孔林汉碑考一卷。顾仲清撰。济州金石志八卷。 徐宗干
撰。济州学碑释文一卷。张弨撰。济南金石记四卷。冯云鹓撰。历城金石考二卷。周永年撰。诸城金石略二卷。李
,年将军兵法二卷。年羹尧撰。兵法类案十三卷。谢文荐撰。兵法集鉴六卷。史策先撰。兵鉴五卷,测海录五卷。 徐宗干
撰。行军法戒录二卷。秦光第撰。奇门行军要略四卷。刘文淇撰。兵法入门一卷。左宗棠撰。武备志略五卷。傅禹
本堂稿一卷,月亭诗钞一卷。林伯桐撰。东塾集六卷。陈沣撰。守柔斋诗集八卷。苏廷魁撰。斯未信斋文编十二卷 。徐宗
干撰。虹桥老人遗稿九卷。秦缃业撰。未灰斋文集八卷。徐鼒撰。翠岩室文稿二卷,诗钞五卷。韩弼元撰。枫南山
无遗。并请饬督臣于就近完善之区,筹赀接济。」又奏:「江北惟通州最完善,与常、昭有唇齿之依。在籍布政使 徐宗干
廉能素著,请饬令督办通、泰一路捐输,并会筹常、昭防剿。」从之。

寻命督办江南团练。贼由江阴东窜,
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十三

王庆云谭廷襄马新贻李宗羲 徐宗干

王凯泰郭柏荫

王庆云

王庆云,字雁汀,福建闽县人。道光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二十七年,大 ……,兵部郎中。有干济。总督鹿传霖、锡良先后令董商务、学务。川东旱灾,治赈,被疾,卒,赠太仆寺卿。 徐宗干
徐宗干,
字树人,江苏通州人。嘉庆二十五年进士,山东即用知县,除武城,调泰安。在任十年,有政声,迁高唐知州。道光十七年,潍县教匪马刚等作乱,从巡抚经额布剿擒之,议解省下狱候命。 宗干
请于巡抚,即其地诛之,众心以定。迁济宁直隶州。金乡民浚彭河,下游诸屯民聚众沮之,殴官伤胥役,势汹汹, 宗干
驰往谕使解散。屯民出自首,大吏欲置重典, 宗干
以为民畏水患,非与官敌,聚众本沮工,殴官非本意,力争戍为首者七人。署兖州知府,修滋阳河堤。

二十二年,擢四川保宁知府,兼署川北道。擢福建汀漳龙道,属县有械半,案久不结。 宗干
率壮勇数十人直入其村,集两造剖其曲直,令同酒食以解之,令献犯惩治,事遂解,一时枭悍皆敛迹。总督刘韵珂 ……。二十五年,丁母忧去官,服阕,起授福建台湾道。咸丰三年,台湾匪洪恭等陷台湾、凤山两县,复扰噶玛兰厅, 宗干
督兵平之。四年,擢按察使,为巡抚王懿德所劾,解任。旋召来京,命赴河南帮办剿匪。六年,复命赴安徽。七年,授浙江按察使,迁布政使,以短解甘饷降调。十年,江苏团练大臣庞钟璐请以 宗干
办理通、泰诸州县团练。

同治元年,擢福建巡抚。三年,粤匪李世贤、汪海洋等由广东入闽境,逼漳州,龙岩、云霄、武平、永定、南靖、平和相继陷, 宗干
偕闽浙总督左宗棠以次剿平。五年,卒。宗棠偕将军英桂奏: 「宗干
循良著闻,居官廉惠得民,所至有声。」优诏褒恤,谥清惠,祀福建名宦。

王凯泰
王凯泰,初名敦敏,字 ……防井井,尤为可称。马新贻、李宗羲皆以循吏赞画军事,擢任大籓,治绩卓著。宗羲谏园工,筹海防,建言远大。 徐宗干
、王凯泰清节惠政,皆有时望。郭柏荫久任疆圻,泽施于后焉。
  台湾一郡,自国朝康熙年间始入版图。地广民稠,人心浮动。其民漳、泉、潮、粤与屯番各籍杂处,素不相合,每多分类械斗、劫夺树旗之案。习俗顽梗,相沿已久;而最后同治元年春戴万生之结会,戕害文武员弁,全台震动,为祸尤烈,实从前逆案之罕见者。官斯土者,为治愈难。然人情勇直,俗可转移;为上者果能布之以诚、行之以敏、驭之以简,洁清自矢,先事慎防,临事镇定,未始不可化其顽梗、静其浮动之心也。
  道光二十七、八年间曰健任台湾厅县时, 中丞徐树人
大人观察台澎六年之久,常得谒见。于平定分类及树旗各逆案,叠次保奖,以得民心为可恃;凡所以治台者无不指 (第 3 页)
             皖怀丁曰健述安辑
   斯未信斋存稿                    徐宗干
    会奏嘉义匪徒滋事一案附摺

  再,查近年台地查办匪徒滋事案内出力文武官员及兵勇义首人等,前 (第 263 页)
镇臣遵奉谕旨奖励,并详请督抚臣核定保奏。仰荷圣恩,垂念海外岩疆,温纶普沛,是以偶有蠢动,无不勇往争先,得以立时扑灭,不至蔓延为害;是地方之乂安,悉由天恩之高厚也。此案在事文武大小员弁人等,据前镇臣武攀凤、前道臣熊一本将出力人员,分别开单同全案卷宗移交前来;臣吕恒安甫经到任、臣 徐宗干
亦事后到台,容臣等确查详明督抚臣复核,奏请恩施,以昭激劝。谨附片陈明,伏乞圣鉴。谨奏。 …… (第 263 页)
商渔船只、支发员弁薪水、兵勇口粮、犒赏等项,需用甚繁;现已檄饬该府先行垫应,仍由臣 徐宗干
另外筹款归补。谨一并附片陈明,伏乞圣鉴训示。谨奏。
  又,再案据彰化县禀称:上年九月二十日,巡海丁 …… (第 267 页)
  奏为绅民捐资助赈,吁请仍照前摺,从优奖叙;恭摺具奏,仰祈圣鉴事。道光三十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准吏部咨:议奏台湾淡水等厅被水暨彰化等县被震两案捐输银米,并出力各官绅,查照海疆捐输章程分别条款,开单恭呈御览;于本年八月十三日,奉旨依议。钦此。由内阁钞出,咨移到台。臣等伏查淡水等厅被水、彰化等县地震两案,原奏以事关灾赈重务,声明请照现行常例及豫工二卯事例,准予优叙;钦奉上谕:吕恒安、 徐宗干
奏:官绅捐资助赈,可否给予奖叙一摺,上年台湾府属淡水、噶玛兰两厅同时被水情形较重,经各该官绅等捐输银 (第 269 页)
             皖怀丁曰健述安辑
   斯未信斋文集                    徐宗干
    议委员留署办事

  窃四月间到台任事,惟时前任台湾府仝守患病已久,正在请员接署,旋即开缺, …… (第 337 页)
  此间非无人才,但无一处不焦头烂额。即迁地为良,仍不出苦海之外,而无可如何也!纸短情长,无任惓惓。



    祭溺海文

  维大清道光三十年,岁次庚戌,五月壬辰朔越祭日癸卯,福建台湾道 徐宗干
等谨陈羊一、豕一、清酒、面饭,致祭于海洋溺亡兵民之灵而告之曰:
  呜呼!自戊申履任未久,惨闻官兵沉 (第 350 页)
   署理藩司恭谢天恩摺

  奏为恭报微臣署理藩司日期,叩谢天恩,仰祈圣鉴事。窃臣接奉抚臣 徐宗干
札委署理藩司篆务,于五月初八日准藩司裕铎将道字五十三号司印一颗并文卷移交前来,当即恭设香案,望阙叩头 …… (第 421 页)
    (议政王军机大臣奉朱批:『知道了』。)



   补授台湾道谢恩摺

  奏为恭谢天恩,仰祈圣鉴事。窃臣于本年八月初四日接奉抚臣 徐宗干
行知:奉上谕:『台湾道员缺,著丁曰健补授。钦此』;恭录转行到臣。当即恭设香案,望阙叩头谢恩。
  伏 …… (第 422 页)
  奏为出师放洋,由省对渡淡水沪口登岸,现拟添调丁勇,迅筹剿办大概情形,恭摺驰陈;仰祈圣鉴事。窃臣于本年八月十八日具摺叩谢天恩,谨呈抚臣 徐宗干
附驿恭递在案。旋奉抚臣札饬督办全台军务,调度各路官兵;任惧弗胜,而责无可诿。转瞬冬收时届,抢劫频仍; …… (第 425 页)
    同治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奉上谕:『丁曰健奏「出师放洋,由省对渡淡水沪口,现拟添勇筹剿」一摺:台湾匪徒滋事日久,亟应速为剿除,以杜蔓延。 徐宗干
现挑省兵四百名,派参将田如松统带赴台;丁曰健亦自径渡淡水之沪尾口登岸,驰至艋舺。著左宗棠、 (第 434 页)
徐宗干
即饬吴鸿源、曾玉明、曾元福各军分路并进,丁曰健即由淡水、大甲而南,会齐诸军,进克彰化、斗六,以期渐次 …… (第 434 页)
直捣贼巢;该道即由牛骂头直剿竹坑,收复大肚溪,先克彰城,次取斗六:所筹尚合机宜;即著照所拟办理。前据 徐宗干
奏称:林文察已抵蚶江口,配船候渡;现在已否抵台?著左宗棠、 (第 434 页)
徐宗干
迅饬该署提督速行渡台,督兵会剿,毋稍迟缓。正在寄谕间,据丁曰健续奏「直抵彰化逆巢,连获大捷,并请将出 …… (第 434 页)
力之员弁、兵勇、绅民人等,著丁曰健暂行存记;俟彰化、斗六克后,汇案奏请奖励。将此由五百里谕知左宗棠、 徐宗干,
并传谕丁曰健知之。钦此』。 …… (第 435 页)
    (同治二年十二月初六日,奉上谕:『丁曰健奏「剿破葭投老巢,扑灭巨股」一摺:台湾官军,自攻克水里港、福州厝等处数十匪庄,北路逆匪渐就穷蹙;逆首陈等,率党窜守葭投老巢,抗拒官军,经丁曰健派令文武员弁移营进逼,由水师等处奋力进攻,抢入葭投庄内,生擒伪先锋等多名,全股匪徒歼毙殆尽,立将葭投克复。自彰化鳌头地方,至大肚溪以北,匪庄四十馀里,一律肃清。著丁曰健乘胜进攻彰城,迅图克复,以期早日蒇事。现在林文察已饬林文明募勇驰赴嘉义县城;著左宗棠、 徐宗干
飞饬林文明赶紧招募齐集起程,会合曾元福各军进攻斗六;丁曰健亦即乘此声势,会合各军,分路进取,迅克彰城 (第 438 页)
,扫清群孽,毋稍延缓。将此由五百里谕知左宗棠、 徐宗干,
并传谕丁曰健知之。钦此』。) …… (第 438 页)
外郎衔主事周懋琦,著赏戴花翎,以示鼓励。馀著照所议办理,该部知道。钦此』。
    又,同日奉上谕: 『徐宗干
奏「克复彰化县城,剿平南、北两路逆巢」、曾玉明丁曰健奏「会师克复彰化,并攻克各要隘情形,请奖出力」各 (第 443 页)
一摺,本日已明降谕旨:将都司陈捷元等照请奖叙;道员林占梅赏加布政使衔矣!台湾逆匪日久蔓延,从未大受惩创。经丁曰健攻拔葭投与曾玉明会师进克彰化,并将鹿港至宝斗一带道路疏通;其南路匪庄,亦经吴鸿源、曾元福先后攻

克多处。林文察现已放洋,将抵台湾;著左宗棠、 徐宗干
即知照该署提督迅即驰赴嘉义,会同曾元福相机进攻,速清馀孽,毋稍迟延。斗六逆巢已经官军围困,著曾玉明、 …… (第 444 页)
仗,并歼毙贼匪多名;著饬林文明等军会剿四块厝林逆老巢,以期内山地方一律肃清。将此由六百里谕知左宗棠、 徐宗干,
并传谕曾玉明、丁曰健知之。钦此』。 …… (第 444 页)
  臣于十一月二十六日彰城师次,接奉省中善后局移文,恭悉二年八月二十五日奉上谕:『前据左宗棠奏台湾粤勇溃散情形,当经降旨将署提督吴鸿源革职拿问,所有福建水师提督即命林文察署理,责令迅速起程渡台剿匪。本日接据原任台湾道洪毓琛六月初三日摺报所陈军务迁延、兵饷匮绌情形,并请特派大员来台督师,勒限灭贼各等语;虽

未将吴鸿源等贻误实情据情参劾,而军务之掣肘、呼应之不灵,实已意在言外。该故员于病势危殆之际,犹能念切时艰,殚心筹画,实属可悯!现在林文察一军是否渡台?即著左宗棠、 徐宗干
饬令该署提督凛遵前旨,赶紧前赴台郡督率诸军,力图扫荡;并著左宗棠等酌度贼势军情,勒限蒇事。倘再逾限无 …… (第 445 页)
。丁曰健受朝廷厚恩,膺斯重任,当与林文察等妥筹防剿,毋得稍有懈,致干咎戾!将此由五百里谕知左宗棠、 徐宗干,
并传谕丁曰健知之。钦此』。臣自顾庸愚,渥受天恩高厚;具有天良,勉竭愚忱。未便因前此道路梗塞,会合难期 …… (第 445 页)
  奏为合军生擒首逆伪东王戴万生等,剿灭巨股会匪,彰化县属西南大路俱已肃清,合词恭摺由驿六百里驰陈;仰祈圣鉴事。窃臣曾元福率关镇国、白瑛各军于十一月十八日克复斗六土城,业于十一月二十日具摺呈由抚臣 徐宗干
附驿恭递在案。臣丁曰健同镇 …… (第 449 页)
株,毋贻后患!曾元福亲督兵勇,进攻小埔心陈哑狗巢穴,谅可迅速攻拔。该署提督拟俟事竣后内渡,著左宗棠、 徐宗干
届时酌量情形,将曾元福及其所部兵勇撤归内地,以节饷需。至内山北投、四块厝,为林晟、洪丛等逆另股盘踞, …… (第 455 页)
该逆纷窜。台湾各路渐次肃清,林文察现称拟留兵勇五千名,足资堵剿;此外兵勇及曾元福所部,已咨请左宗棠、 徐宗干
分别撤回,著即照所拟办理。林文察摺内并叙攻打四块厝贼巢阵亡之五品顶戴林赤未经请恤,想因其系该署提督堂 …… (第 455 页)
谕旨,交部从优议恤。所带族勇兵丁之阵亡及出力人等,并著查明分别汇案奏请奖恤。将此由六百里谕知左宗棠、 徐宗干,
并传谕林文察、曾元福、丁曰健知之。钦此』。 …… (第 456 页)
    (三年三月初五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加按察衔谢恩摺

  奏为恭谢天恩,仰祈圣鉴事。窃臣于同治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接奉巡抚臣 徐宗干
行知:本年十一月初八日,承准议政王军机大臣十月十八日奉旨:『丁曰健著照例加按察使衔,该部知道。钦此』 …… (第 460 页)
    三年三月初五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同日奉上谕: 『徐宗干
奏「皖匪由浙境窜入江西,逼近闽疆,派兵防堵情形」、丁曰健奏「沿途搜捕馀匪,妥筹善后,并到任日期」各一 (第 461 页)
摺;前据沈葆桢奏:伪王宗一股将越新城而西,逼近闽疆,谕令左宗棠、 徐宗干
派兵严密堵剿。兹据 (第 461 页)
徐宗干
奏:建府属接壤江西、浙江,逆匪意图窜越闽疆,防务吃紧,现饬署总兵袁艮带兵四百名驰赴浦城,调金门镇标 (第 461 页)
等营兵五百名俟蔡润泽巡缉回省督带继进,派知府张文斌募勇数百,并交袁艮调遣;并以闽、浙交界关隘甚多,委候补道张启驰往建会剿等语。贼匪因江、浙两省不得逞志,图窜闽疆以遂其远遁之谋,复行蔓延完善,逆计甚为凶狡。且此股窜贼,人数甚众;闽省与浙江、江西毗连处甚多。 徐宗干
派出之兵,恐兵力尚形单弱;张文斌所募壮勇,仓猝凑集,亦未必即能得力。著左宗棠 (第 461 页)
徐宗干
凛遵叠次 …… (第 461 页)
。该督、抚务当慎益加慎,布置周密,毋令该逆阑入闽疆,致全局又形掣动!张运兰一军,当已在途;著左宗棠、 徐宗干
飞催该皋司赶紧趱行,迅回闽省,以资攻剿。丁曰健已赴台湾道本任,现在内山四块厝、北投、海口、小埔心林晟 …… (第 462 页)
城,致令首恶稽诛,复行滋蔓。该道所筹善后各事宜,务当认真筹办,不得有名无实。将此由六百里谕知左宗棠、 徐宗干,
并传谕丁曰健知之。钦此』。 …… (第 462 页)
  奏为彰属馀匪未净,复行勾结思逞;飞商驻城、在乡各营督率兵勇民团合力防剿,剋期击散;恭摺驰报,仰祈圣鉴事。窃臣于去冬克复彰、斗会擒首逆戴万生后,即遵奉抚臣 徐宗干
札饬,以镇道久驻北路剿匪,台南空虚,台、凤两邑斗案叠出;彰化现有三营兵勇甚多,城乡足敷分布,以馀匪责 …… (第 462 页)
    (同治三年五月十一日奉上谕:『林文察奏「官军擒斩首逆,彰化解围」、丁曰健奏「击散彰化馀匪暨攻燬曾厝崙一带贼庄」各摺片,已明降谕旨,将副将汤得升等照林文察所请奖励矣。前因发逆窜入闽疆,叠经谕令林文察率众内渡;嗣因 徐宗干
请催曾玉明回省,亦经照该抚所请,令该署提督回省督办内地防剿事宜。兹据林文察奏:逆匪陈在、杨金环等袭陷 …… (第 466 页)
遁往内山。是台湾逸匪,尚须赶紧搜捕。惟江、浙发逆扰及建宁、化等处,闽省西路之防尤为吃重;著左宗棠、 徐宗干
仍遵前旨,催令林文察、曾玉明统率所部迅速内渡,以资攻剿。其台湾剿匪善后各事宜,即责成曾元福、丁曰健饬 …… (第 466 页)
属责无旁贷;倘日久因循不能竣事,以致死灰复燃,再烦兵力,必惟该镇、道等是问!将此由五百里谕知左宗棠、 徐宗干,
并传谕林文察、曾玉明、曾元福、丁曰健知之。钦此』。) …… (第 466 页)
  内山东、猫雾等处,前经署陆提臣林文察入山搜捕,于正月破林巢后,安住家园五十馀日,顿兵不出;兼有胞叔林天河(即滥保知府,更名林奠国)倚势作威,截水霸田,以致众议沸腾,欲图报复。馀匪藉此复肆,攻扑各庄;非先事预防,联庄得力,竟有难解之忧。查前署陆提臣林文察于二月间先奉督臣左宗棠咨调回省,逗留在彰,赴小埔心协剿陈巢,引水灌注,未能攻克;自四月初旬,回彰城击退馀匪后,仍进雾山月馀,其附近头店之马潭各巨匪竟置不问,犯无一获。办理棘手,正期卸肩,又接抚臣 徐宗干
咨催赴省;据报五月十五日,带兵由彰起程,分配淡、鹿两口,此时南风司令,谅早抵省,驰赴西防。署水提臣曾 …… (第 468 页)
。谨奏。
    同治三年七月十八日奉上谕: 『徐宗干
奏「台湾官军攻克彰化小埔心贼垒,生擒渠逆,平燬匪庄」、曾元福、丁曰健各奏「生擒陈哑狗弄并获伪太子戴能 (第 471 页)
、戴如川及股首张三显等多名;沿海贼庄,俱已肃清」等摺,本日已明降谕旨宣示,并将尤为出力才游击徐荣生等照曾元福所请,先行奖励矣。曾元福剿除小埔心贼垒,将陈哑狗弄等歼除,尚为迅速;惟洪丛等皆系著名巨匪,现在逃往何处?裹胁人众,当亦不少。各摺均未言其下落,著左宗棠、 徐宗干
严饬曾元福、丁曰健等上紧缉拿务获,免致再行勾结生事。彰化馀匪,仍著曾元福认真搜捕。各属招集流亡,安抚 (第 471 页)
良善,著该镇、道会同妥办。林天河在籍逞强,横行无忌;丁曰健有地方之责,应行随事裁抑,不得任其鱼肉乡里,大为闾阎之害。 徐宗干
另摺奏浙省平阳会匪潜赴福宁窥伺图扰;经署福镇钟宝三等拿获多名,审明正法;并据报温处道周开锡已由郡带 (第 471 页)
兵勇前赴平阳、泰顺一路搜捕,并经平阳县佘丽元等获犯多名;而股首尚未有获,馀犯亦未尽歼除。著左宗棠、 徐宗干
严饬周开锡、钟宝三等督同府、县绅董严密查拿,务将股首赵辛(即赵阿虎)及在逃之陈田璧等犯按名弋获,不得 …… (第 471 页)
    同日,奉上谕:『丁曰健奏:署陆路提督林文察于破林巢后,安住家园五十馀日,顿兵不出;兼有胞叔林天河,倚势作威,众议沸腾,又协剿陈逆未能攻克,在彰逗遛月馀,剿匪事宜,竟置不问;又与署水师提督曾玉明扎营彰城,兵勇骚扰,绅民怨恨离心等语。林文察等以专阃大员,当军务吃紧之时,宜如何振刷精神,激励将士;若如该道所奏,顿兵逗遛、纵勇滋扰,实属大负委任。著左宗棠、 徐宗干
确察查明,如实有前项情事,即著严行参办,毋稍情。原摺著摘录抄给阅看。将此各谕令知之。钦此』。 …… (第 472 页)
  惟窜踞北投之股首洪丛,恃与番界接壤,往来莫定,出没靡常;即逃赴东、马潭之股首陈等,亦恃竹围坚厚,党与暗结,遂至日久抗拒。节经饬该处在事文武屡往剿捕,虽有斩获,而奉委接办内山军务之副将林文明又以本地之人办本地之匪,易生嫌疑,报经抚臣 徐宗干
查明,系属实在情形,饬其毋庸接办,仍将内山搜捕事宜,责成镇道办理;行知查照在案。现当郡垣试事已竣,南 …… (第 473 页)
    (同治三年十月初五日奉上谕:『丁曰健奏「前往彰化督剿,并办理善后事宜」一摺:北路股首洪丛,恃与番界接壤,往来莫定,负嵎抗拒;东、马潭之匪首陈等,亦恃竹围坚厚,暗结党与,狡焉思逞。若不速加歼灭,恐日久死灰复燃,势将仍肆蔓延,致剿办又形棘手。丁曰健现于九月初十日带领兵勇,前往北路彰化一带督剿。著左宗棠、 徐宗干
督饬丁曰健统率所部认真搜捕,务将洪丛等逆首悉数弋获,并将馀匪剿除净尽,以竟全功而清疆圉;其一切善后事 (第 474 页)
宜,即著丁曰健妥为经理。副将林文明以本地人办本地之贼,自不免致招嫌隙;所有内山搜捕事宜,即责成该镇、道接办,毋庸林文明前往。署总兵曾元福现在回台清理积欠口粮,并裁撤疲病各勇;即著照丁曰健所拟暂留郡垣,另行察看情形办理。丁曰健亲赴彰化剿匪,所需兵勇口粮,亟应宽为筹备。著左宗棠、 徐宗干
饬令台湾府知府陈懋烈于万难设法之中,竭力筹措;并著丁曰健自行凑借,俾供支放,毋令缺乏。将此由五百里谕 (第 474 页)
知左宗棠、 徐宗干,
并传谕曾元福、丁曰健知之。钦此』。) (第 474 页)
   赏加二品顶戴恭谢天恩摺

  奏为恭谢天恩,仰祈圣鉴事。窃臣于同治三年四月十二日接抚臣行知,本年二月二十三日内阁奉上谕: 『徐宗干
奏「台湾南北两路现就肃清,请将尤为出力之镇道先行奖励」一摺,护水师提督记名总兵副将曾元福所向克捷、台 …… (第 475 页)
  奏为亲赴彰化内山,督军剿灭全股踞逆,并搜捕各处逸匪;台疆一律安定,现仍分兵净歼馀孽,督属妥办善后事宜。恭摺驰陈,仰祈圣鉴事。窃臣先因彰化馀匪续获未净,钦遵前奉谕旨,亲往剿办;业将统军起程日期暨到地后督剿获胜情形,于本年九月初六、十月初六等日先后缮摺驰奏在案。伏查台地巨逆洪丛与首逆戴万生、林戆晟、陈哑狗弄等本系同恶相济,溯自该逆等结会倡乱以来,戕官陷城,分股肆扰,党与日聚,逆焰益张,为时两载有馀,蔓延数百馀里,几同燎原之火,扑灭为难;臣于二年秋间奉命补授台湾道员缺,并奉抚臣 徐宗干
奏委督办全台军务,统兵渡台,招集旧部精勇,相机进取,先后克复彰化、斗六城堡。嗣又会擒首逆戴万生,明正 …… (第 477 页)
    同日,并奉上谕:『丁曰健奏「官军剿灭全股踞逆,并搜捕馀匪妥办善后」一摺;已明降谕旨宣示,所保各员,均照所请奖励矣。前据曾元福奏「巨逆洪丛轰毙,全台肃清」,当经谕令曾元福、丁曰健督兵搜捕馀匪,务绝根株。现在洪璠又被擒获,匪党洪戆古等均就歼戮;是台湾地方,业已安定。著曾元福、丁曰健将善后一切事宜,妥为筹办,并将逃散零匪悉数搜擒,以期除恶务尽,永奠民生。漳州贼氛虽挫,尚未就歼,深恐偷渡来台,勾结为患。著曾元福、丁曰健凛遵前旨,实力巡查,妥筹防范,毋稍虞;左宗棠、 徐宗干
务当督饬将弁,乘屡胜之威,迅速攻复漳郡,剿灭匪众,俾免日久蔓延。将此由五百里谕知左宗棠、 (第 491 页)
徐宗干,
并传谕曾元福、丁曰健知之。钦此』。 …… (第 491 页)
    同治四年闰五月十九日奉朱批:『办理尚属认真,仍著饬令在事文武绅团搜捕馀匪,以期尽

绝根株;海口要隘处所,尤须清查奸宄,毋令与发逆勾结!钦此』。
    汇奖人员,由督宪、抚宪核奏。同治四年五月十八日奉上谕:『左宗棠、 徐宗干
奏「遵旨查明台湾剿匪出力之官绅等,分别开单请奖」一摺,同治元年二月间,台湾逆匪攻陷彰化等处,经各官绅 …… (第 501 页)
生等因观光志切,覆溺身亡,殊堪悯恻!查咸丰壬子科有台湾县学廪生石耀德等四名赴省乡试,遭风溺毙;经抚臣 徐宗干
在台湾道任内附片请恤,荷蒙鸿慈逾格,议给训导职衔。今附生黄炳奎等四名事同一辙,合无仰恳天恩,援照咸丰 …… (第 537 页)
  再,臣丁曰健于同治二年二月卸署福建布政使篆务,因任内筹济粮饷,耗尽心力,

致患怔忡、脾泻等症;续又感受暑疫,病益加剧。维时台湾军务吃紧,抚臣 徐宗干
念臣曾任台湾厅、县有年,熟悉地方情形,向臣寓所问病,商委渡台办理军务;医治稍痊,正在整军配渡,仰部圣 (第 539 页)
  谨将大概情形缮摺驰奏,并抄摺稿,呈请核。职道拟于日内移扎竹堑城后,即由大甲亲督员弁,赶催各军同时进剿。除将一切机宜随时具禀外,合先肃禀,伏乞垂鉴。



   禀抚军 徐中丞树人

  窃职道于九月初七日出省登舟,初八日驶出五虎口放洋;风帆迅顺,初九日申酉间收泊淡属之沪尾口登岸。晤 …… (第 563 页)
  近得省函,敬知雄师直入,于去冬克复杭垣。不世鸿勋,欢腾中外;下尘逖听,颂贺弥殷。并闻苗逆伏诛,狼氛又息。想运转上元,四海共享升平之福,悉由元戎之旋转功高也。承示攻杭获胜,刘营回屯休、歙。机局较紧,成算在胸,所言悉效;下怀欣羡良深。伏乞垂鉴。

   禀抚军 徐中丞树人

  窃职道自去秋重九由沪尾登岸,驰进艋舺;先清台地各匪,继息淡厅风谣。招集旧部,于十月十二日单师直入 …… (第 570 页)
  共存抔、谷壹万陆千零贰拾壹石。较之禀案数目,加失谷伍拾柒石。皆因近来海市,抔谷多湿;一经晒乾,每多加失。合应登明。




   和大中丞 树人
七十寿诗

     大中丞 (第 589 页)
树人
宪台七十述怀诗并记

    一官四十有馀年,游宦萍踪半海边。从政驱车仕东鲁,效忠叱驭入西川。榛芜皖 …… (第 589 页)
时也。儿毓海自三岁挈之渡台,今仍随任,公馀课读;癸亥,回里小试,幸冠童子军,续书香一脉耳。闰端午日, 宗干
并记。 …… (第 591 页)
    署台湾道丁曰健恭和大中丞 树人
宪台七十述怀元韵

  天河洗甲纪功年,帝岳生申克靖边。通籍鸿声齐望岱,迁乔骏业快移川。七鲲旧属重回 (第 591 页)
   后 序

  「治台必告录」一书, 徐清惠
中丞任台、澎日采辑前人治台成效及论台事之名言、硕画,益以自治官书荟萃而成。
  同治二年,台、彰戴逆 (第 597 页)
  十二月,署福建水师提督吴鸿源(春波,同安人)统兵抵郡。洪道以客兵道路生疏,须用本地人为向导,添调精兵屯勇千馀名随军前往。洪道屡飞书内地请饷, 巡抚徐宗干(树人,南通州进士)
准其就地劝捐。时兵荒之际,富户避匿,乃激劝官幕,分上、中、下三等,筹捐十馀万金,不能敷用;不得已权用 (第 11 页)
  十二月,署福建水师提督吴鸿源(春波,同安人)统兵抵郡。洪道以客兵道路生疏,须用本地人为向导,添调精兵屯勇千馀名随军前往。洪道屡飞书内地请饷,巡抚徐宗干 (树人,
南通州进士)准其就地劝捐。时兵荒之际,富户避匿,乃激劝官幕,分上、中、下三等,筹捐十馀万金,不能敷用 …… (第 11 页)
 二年六月,按察使司衔分巡台澎兵备道兼提督学政洪毓琛卒于任。洪公莅台数载,廉洁爱民,民丧之如失慈母。 巡抚徐宗干
奏请从优议恤,赠太常寺卿,荫一子入监读书。乡宦左赞善赵新、主事施琼芳等佥呈,以毓琛毁家纾难,保障全台 …… (第 11 页)
,止抢掠,以安地方。遂遣兵克复大甲土城,使张世英进扎翁仔社。自率亲勇巡视淡南,以为声援。旋奉福建巡抚 徐宗干
檄,准藩司颁给总办台北军务铃记,通饬沿海文武,一体遵行。时北门外苏、黄二姓械斗,人情汹汹,占梅带勇弹 (第 17 页)
  同治二年冬十月,新任台澎兵备道丁曰健(述安,安徽举人)以兵抵竹堑。先是在籍道员林占梅奉檄办团,起兵拒贼,既复大甲、梧栖港等处,绝其接济,议带兵规复彰邑,为忌者所阻。是时官军与城贼相持日久,各罢敝不相下。已而 巡抚徐宗干
仍檄催占梅进兵,占梅覈陈大略谓:「贼本乌合之众,死踞孤城,其势难久。我军前后进剿,非不能战,乃迄久未 (第 37 页)
克者,诚以诸军皆由鹿港进兵,贼已备悉虚实故也。若得省垣遣一大员由淡水登岸,沿途招兵选勇,以壮声势,然后某统练勇千,同时南下,一路剿抚并行,贼闻风胆落,将不战自下矣。兵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也」。徐中丞韪之。而兵备道洪毓琛临终遗摺亦请另遣大员,到台办贼。 徐宗干
随会同太子少保闽浙总督左宗棠(季高,湖南举人,大学士,伯,晋二等候)奏请以丁曰健授台澎兵备道,主事周 (第 37 页)
      上刘玉坡制军论台湾时事书(仝卜年)
      筹办番地议等二篇(史密)
      斯未信斋存稿三十四篇 (徐宗干)
      斯未信斋文集三十五篇 (第 5 页)
(徐宗干)
      平台药言等十八篇(丁曰健)
      赏加二品顶戴恭谢天恩摺等十二篇(丁曰健)
   …… (第 5 页)
    (附)台东志(陈英)
第八二种 内自讼斋文选(周凯)
第八三种 中复堂选集(姚莹)
第八四种 福建通志台湾府
第八五种 南明野史(三馀氏)

第八六种 所知录(钱澄之)
第八七种 斯未信斋文编 (徐宗干)
第八八种 左文襄公奏牍(左宗棠)
第八九种 台湾游记
      全台游记(池志徵)
       …… (第 11 页)
    (附)台湾番社图(黄叔璥)
第九一种 台湾私法商事编
第九二种 噶玛阑志略(柯培元)
第九三种 斯未信斋杂录 (徐宗干)
第九四种 剑花室诗集(连横)
第九五种 厦门志(周凯)
第九六种 东南纪事(邵廷采)
第九七种 张 (第 11 页)
  本书(四册五九八面三五八、八00字)分八卷,丁曰健辑。曰健字述安,安徽怀宁人──寄籍顺天宛平。初以举人,拣发福建。清道光二十七年,署凤山知县;嗣调嘉义,升署鹿港同知。咸丰四年,移淡水。后以军功,历署福建粮道及布政使。同治二年,彰化戴潮春事亟,福建巡抚 徐宗干
奏简曰健为台澎兵备道,统办军务。 (第 12 页)
宗干
先有「治台必告录」之辑,此时授予曰健,告以『治台方略,全在因地制宜,名贤往事可师』。后与陆路提督林文 …… (第 12 页)
本「条覆筹办番社议」等二篇、仝卜年「上刘玉坡制军论台湾时事书」一篇、史密「筹办番地议」等二篇,卷四有 徐宗干
「斯未信斋存稿」三十四篇,卷五有「斯未信斋文集」三十五篇;后三卷均属曰健所撰,有「平台药言」及书札、 …… (第 13 页)
  本书(一册一一七面七0、二00字)分编二卷并四「附录」,吴子光撰。子光字芸阁,原籍广东嘉应州;清道光间,随父渡台谋生,因家于淡水。同治乙丑(四年),举于乡。尝受知于 徐宗干,
追随久之;应淡水同知陈培桂聘,与修「厅志」。由于一生遭际困阨,所著文集曰「一肚皮集」,以东坡自况。本 …… (第 21 页)
参阅)
       第八七种「斯未信斋文编」

  本书(一册一八一面一0八、六00字)不分卷, 徐宗干
撰。 (第 43 页)
宗干
字树人,号伯桢,自称「斯未信斋主人」;江苏通州人。由进士,历官山东、四川府州县。清道光二十七年,由福 (第 43 页)
建汀漳龙道调台湾道。时在英人窥台之后,著防夷之论,立绅民公约,禁不与贸易。水沙连六社久请内附, 宗干
请准援乾隆五十三年之例,先设屯下管理;后遂设官置治。咸丰初年,台地迭有事变发生,均经敉平。四年,擢福 (第 43 页)
建按察使。其后,尝襄办皖、豫军务。同治元年,再擢福建巡抚。此时彰化戴潮春事变延及全台,又值福建上游太平军战事复亟, 宗干
兼筹并顾,台地以宁。五年,卒于官。尝辑「治台必告录」以授台湾道丁曰健(见第十七种「治台必告录」篇), …… (第 43 页)
  本书(一册一四二面八五、二00字)不分卷,左宗棠撰。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初以举人,拣选知县。清咸丰初太平天国变起,迭以军功获升赏。同治二年,擢至闽浙总督。五年,奏陈台湾吏事、兵事。六年以后,经移督陕甘、新疆等地军务有年。至光绪九年,授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十年,中法战起,法兵扰及福建、台湾,又以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次年七月,卒于福州;谥「文襄」。所遗「左文襄公全集」有奏稿、文集、书牍、批札等九十四卷。本书取其「奏稿」及「书牍」中与台湾有关各篇,合辑为「奏牍」。奏稿部分,计分段落为二,即在闽浙总督任内与钦差督办军务时期。前一时期对于台湾经理较少顾及,后一时期专为督办援台军务;所收奏稿前期略见零杂,后期颇具始末。书牍部分,亦分两阶段:一在闽淅总督驻浙之时,为与闽抚 徐宗干
及台湾道丁曰健等讨论戴潮春事变有关事宜;一在移督陕甘以后,适当甲戌日兵侵台,为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及总 …… (第 44 页)
为杂识志。
       第九三种「斯未信斋杂录」

  本书(一册一一九面七一、四00字)不分卷, 徐宗干
撰。 (第 46 页)
宗干
里居、阅历,见第八七种「斯未信斋文编」篇。所著「斯未信斋文集」「杂录」之部,凡六卷。卷一:「用静吉轩 (第 46 页)
兵之举仍有指为当务之急者,非卓然自负如二公,不能侃侃言之若是,更毋庸复赞一词。
    咸丰初,通州 徐清惠宗干
观察台湾,以精兵恃众生事,卫民适为民害,议请酌裁一半;所留之兵分拨南北两路巡查,不得并居一城。是未收 (第 45 页)
一卒之用,而害已如此,为期未十年也。 清惠
又有请改澎湖戍兵议谓:「澎民捕海为生,勤俭安分,且熟谙水性,履波涛如平地。挑选壮健入伍,以备不虞,较 (第 45 页)
    以上皆道光前事。咸丰、同治閒,又有林供、戴万生之乱。林供者,凤山县民,曾充县役,喜与匪类交。咸丰三年夏四月,闻漳泉会匪攻陷郡县,密与台湾奸民王汶爱、嘉义匪徒赖棕等约期起事,假粤西逆匪天德伪号,自称镇东、镇南各元帅。台湾县高大令鸿飞会营往缉,夜驻湾里街;翌午,贼至,讵守备李云龙潜通贼,未战先逸,高大令力战阵亡。南路贼冒称义民突入县城,知县王大令廷干、典史张树春同遇害。曾参将元福扼守火药库,得不陷。北路之贼叠攻嘉义

城,知县吕大令朝梁督勇出击,城赖以全。 徐清惠宗干
方为台湾道、裕子厚方伯铎方知台湾府,与总兵官恒裕正议堵剿;五月初,供等骤犯郡城,三攻不克,乃退。时福 …… (第 94 页)
搜罗殆尽,势不能再筹兵饷,远顾台湾。王春岩制军懿德不知台湾总兵懦怯畏葸,转以「藉病图安、意见不和」劾 徐清惠;
幸文宗圣明,仅予议处察看而已。郑芸舫太守时以县令需次台郡,奉 (第 94 页)
清惠
檄权凤山县事,募勇千五百,偕镇标夏游击汝贤领兵六百,于六月初转战而南。曾参将探知援到,由火药库破围出 (第 9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