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傳記類
法制類
時令類
史鈔類
載記類
金石類

马融
云郊天之祀咸以夏正五气用事有休有王各以
其时兆于方郊四时合岁功作相成亦以此月总旅明
堂是则南郊明堂各 (第 43a 页)
广九寻也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南北七筵五室
凡室二筵郑云此三者或举宗庙或举王寝或举明堂
互言之明其同制也 马融
王肃干宝所注与郑亦异今 (第 2b 页)
识旧义诸儒各为章句之说既明不独达所
见不同或师资相傅共枝别干故闻人二戴俱事后苍
俄已分异卢植郑玄偕学 马融
人各名家又后之学者
未逮曩时而问难星繁充斥兼两摛文列锦焕烂可观
然而五服之本或差哀敬之制舛杂国典未一 (第 35a 页)
民事君之道化下严上之义也故礼云王者必父天母
地兄日姊月周礼典瑞云王搢大圭执镇圭藻藉五采
五就以朝日 马融
云天子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觐礼
天子出拜日于东门之外卢植云朝日以立春之日也 (第 37b 页)
马融
曰圜钟应钟也贾逵郑玄曰圜钟夹钟也郑玄
又云此乐无商声祭尚柔刚故不用也干宝云不言商
商为臣王者自谓故置 (第 25b 页)
将军司马钧期会北地击之参兵至勇
士城东为杜季贡所败引退钧等独进参既已失期乃
诈病引兵还坐以诈疾徵下狱 校书郎马融
上书请之
曰伏见西戎反畔寇钞五州陛下悯百姓之伤痍哀黎
元之失业单竭府库以奉军师昔周宣猃狁侵镐及方
(第 31a 页)
降者数万人皆为良筑起府寺由是岭外复平
顺帝时西羌反叛征西将军马贤与护𦍑校尉胡畴征
之而稽久不进武都 太守马融
知其将败上疏乞自效 (第 19a 页)
丧朋颠倒反逆了不可知孔子
叹易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以美大衍四
象之作而上为章首尤可怪笑又南郡 太守马融
名有 …… (第 8a 页)
朝诸侯谓之酒杯天子颒面谓之
浣衣古篆卯字反以为昧甚违不知盖阙之义于此数
事误莫大焉宜命学官定此三事又 马融
训注亦以为
同者大同天下今经益金就作铜字诂训言天子副玺
虽皆不得犹愈于玄然此不定臣没之后而奋乎百世 (第 9a 页)
四年 马融
上书曰伏读诏书陛下深惟禹汤罪已之义
归咎自责寅畏天戒详延百僚博问公卿知变所自审
得厥故修复往术以荅天 (第 13a 页)
   杜根(成翊/世)栾巴 刘陶 李云 刘瑜(尹/勋)谢弼
    虞诩 傅燮 盖勋 臧洪(陈/容)张衡  马融

    
蔡邕 左雄 周举(子/协)黄琼(孙/琬)荀淑(子爽/孙悦)
   韶 钟皓 陈寔(子/纪)
 
  (第 64b 页)
冲唐大历有闲厩使兼御史大夫药子/昂生峰崙望出河内宋药丕显药咸宁药太元并登科)
约氏(韩子古贤人约/续 马融
妾约氏)直氏(汉御史大夫直不疑封塞/侯姓苑云楚人直躬之后)
(望出河南风俗通汉有/博士食子通河南 (第 33a 页)
无父也)
(说文少称也/从子从稚省)(芳万切说文/生子免身也)(说文食/饪也)(徐侵切长也 马融
曰踔攳)
(枝/)(与之切说文□也象形篆/从贡籀从首又曳来切)(说文/理也)(思晋切头/会脑盖 (第 14b 页)
 故有四时之制焉而又设殷祭者因天道之成以申
 孝顺之心用尽事终之理禘祫二礼俱是大祭先贤
 所释义各有殊 马融
王肃皆云禘大祫小郑康成注 …… (第 20b 页)
年封孔子裔德伦为褒
圣侯二十一年制曰左邱明卜子夏公羊高谷梁赤伏
胜高堂生戴圣毛苌孔安国刘向郑众杜子春 马融

植郑康成服虔何休王肃王弼杜预范宁贾逵总二十 (第 40b 页)
唐显庆二年十一月讲武于滍
水之南行三驱之礼上设次于尚书台以观之(时许州/长史封)
(道弘奏言后汉南郡 太守马融
讲尚书/于此因以为名今请改为讲武台从之)五年三月八日
又讲武于并州城北上御飞阁群臣临观之左卫大将
(第 46a 页)
所谓左手
执籥右手秉翟尔雅云籥如笛三孔而短小广雅云七
孔大者曰产中者仲小者箹(中音丁仲/反箹音握) 马融
长笛赋 …… (第 31b 页)
笛录有其曲不记所出本末也角书记所不载或出羌
域以惊中国马 马融
又云出吴越
   八音之外又有三
一桃皮东夷有卷桃皮二贝大蠡也容可数升并吹之
以节乐亦出南蛮三叶衔叶 (第 32b 页)
 御史台为邻
(魏武帝置秘书令及丞一人典尚书奏事后文帝黄/初中欲以何祯为秘书丞而秘书先自有丞乃以祯)
(为秘书右丞其后遂有左右二丞刘放为左丞孙资为/右丞后省晋复置秘书丞铜印墨绶进贤一梁冠绛朝)

(服嵇绍司马彪傅畅王谧等并为此官宋为黄绶馀与/晋同齐梁尤重齐王俭为秘书丞上表求校坟籍依七)
(略撰七志四十卷先献之梁刘孝绰除秘书丞武帝曰/第一官当与第一人又张率吴郡人迁秘书丞武帝曰)
(秘书丞天下清官东南胄绪未有为者今以相处为卿/定名称也陈隋印绶与齐同历代皆有后周柳蚪为秘)
(书丞时秘书虽领著作不参史事因蚪为丞始令监掌/焉唐龙朔二年改为兰台大夫咸亨初复旧掌府事检)
(稽省署/抄目)
秘书郎 (后汉马融
为秘书郎诣东观典校书及魏武建/国又置秘书郎尝以刘邵为之出乘鹿车王肃)
(表曰臣以为秘书职于三台为近密 …… (第 37a 页)
有校书之任而未为官也故以郎居其任则谓/之校书郎杨终窦章皆以郎为之以郎中居其任则谓)
(之校书郎中蔡邕 马融
皆以郎中为之当时重其职故/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焉晋宋以下无)
(闻至后魏秘书省始置校书郎北 (第 38a 页)
有贼伤之例贼律有盗章
之文兴律有上狱之法厩律有逮捕之事若此之比错
糅无常后人生意各为章句叔孙宣郭令卿 马融
郑康
成诸儒章句十有馀家家数十万言凡断罪所当由用 (第 11b 页)
   右石经(三部十/四卷)
周易十卷(汉魏郡太守/京房章句)周易十卷(汉曲台长孟喜章/句隋八卷唐十卷)
易四卷(汉费直章句费氏之学出于民/间不列学官至唐其书始出)周易十卷(汉南/郡 太)
(守马融/
章句)周易五卷(汉荆州牧/刘表章句)周易十卷(汉司空荀/爽章句)
   右章句(六部四/十九卷)
周 …… (第 3b 页)
   右章句(三部八/十九卷)
伏生大传三卷(郑元/注)今字尚书十三卷(孔安国傅按/隋志十四卷)
范五行传论十一卷(汉光禄大/夫刘向)五行传记一篇(汉许/商)
范外传十卷(唐穆/元休)洪范传一卷(曾/致)
   右传(六部三/十九卷)
尚书十一卷 (马/融)
尚书十一卷(王/肃)尚书十五卷(晋祠部/郎谢沈)
书十卷(范/宁)尚书十卷(王元/度)
   右 …… (第 12a 页)
 似篇简缺解又有衍出三章并前合为二十二章孔
 安国为之傅至刘向典校经籍以颜本比古文除其
 繁惑以十八章为定郑众 马融
并为之注又有郑氏
 注或云郑元非也其义与郑元所注馀书不同梁代
 安国及郑氏二家并立国学而安国之本亡于 (第 30b 页)
  礼类第二(周官/会礼) (仪礼/仪注) (丧服/) (礼记/) (月令/)
  周官(傅注/) (义疏/) (论难/) (义类/) (音/) (图/)
周官礼十二卷 (马融/
傅)周官礼十二卷(郑元/注)周官礼十二
(王肃/注)周官礼十二卷(伊说注唐/有十卷)周官礼十二卷( …… (第 1a 页)
 河间献王独阙冬官一篇献王求以千金不得遂取
 考工记以补之至王莽时刘歆始置博士以行于世
 河南缑氏及杜子春受业于歆因以教授是后 马融
 
作传以授郑元元作周官注
   右传注(六部八/十卷)
周官礼义疏四十卷(沈/重)周礼疏五十卷(唐贾 …… (第 1b 页)
  丧服(传注/ 谱) (集注五义疏仪记要/图 服图) (问难/) (仪注/)
丧服经传一卷 (马/融)
丧服经传一卷(郑/元)丧服经传一卷(王/肃)
丧服经传一卷(晋给事/中袁准)略注丧服经传一卷(雷次 …… (第 4a 页)
 三篇凡五种合二百十四篇戴德删其烦重合而记
 之为八十五篇谓之大戴记而戴圣又删大戴之书
 为四十六篇谓之小戴记 汉末马融
遂傅小戴之学
 融又足月令一篇明堂位一篇乐记一篇合四十九
 篇郑元受业于融为之注解后学惟傅郑氏学故小 (第 7b 页)
 车骑从事杜笃集五卷 车骑司马傅毅集二卷
大将军护军司马班固集十七卷 魏郡太守黄香集
二卷 长岑长崔骃集十卷 侍中贾逵集一卷 校
书郎刘騊駼集二卷 乐安相李尤集五卷 大鸿胪
窦章集二卷 济北相崔瑗集六卷 刘珍集二卷
河间相张衡集十一卷 郎中籍顺集一卷 太傅胡

广集二卷 黄门侍郎葛龚集六卷 司空李固集十
二卷 南郡 太守马融
集九卷 外黄令高彪集二卷
 王逸集二卷 司徒掾桓驎集二卷 处士崔琦集
一卷 郦炎集三卷 陈相边诏集二 (第 3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