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史部
  会试钤榜之礼部堂官顺天乡试钤榜之府尹随
  带官役并请照搜检各大臣之例以归画一从之
  禁策问不得连及
 本朝臣子并不得过三百字议准 左都御史张若溎
  
奏请近科策问有尚论古人连类及于
 本朝臣子抑之则近于攻讦扬之则涉于党同嗣后 (第 34b 页)
 派王大臣再行挑选并照例将近四科举人扣除俾

 科分较深者得早乘时自效
  又议更定开列稽察御史条例都察院左都御史
   张若溎
疏称乡会试外场内场内帘三处派有御
  史监试所以稽察弊端责任綦重向例惟将资浅
  御史依次开列二十员 (第 26b 页)
   曹一士(青浦人/)  蒋 楠(常熟人/)

   曹守垣(金坛人/)  柏 谦(崇明人/)
   嵇 璜(无锡人/)   张若溎(桐城人/)
   熊约祺(青浦人/)  韩彦曾(长洲人/)
   蒋 溥(常熟人/)  段之缙(武进人/)
  (第 55a 页)
  蔡隐修(华亭人/)
   戴廷抡(元和人/)  彭 晖(溧阳人/)
   李治运(吴江人/)   张若溎(桐城人/)
   吴士珣(吴县人/)  朱 桓(宜兴人/) (第 18b 页)
  礼部尚书德保(年六/十七) 礼部尚书姚成烈(年六/十九)
  刑部尚书喀宁阿(年六/十七) 工部尚书金简(年六/十五)
  左都御史周煌(年七/十二) 原任 左都御史张若溎(年八/十三)

(第 19a 页)
  昨以胜国殉节之臣各能忠于所事不可令其湮
没不彰特敕大学士九卿䓁稽考史书核议予谥
入祠以昭轸慰其建文诸臣之死事者并命甄议
兹大学士等议上录其生平大节表著者予以专
谥馀则通谥为忠烈忠节次则通谥为烈悯节悯
统计一千六百馀人若诸生韦布未通仕籍及姓
名无考如山樵市隐之流则入祀所在忠义祠统

计又二千馀人各为一册进览之均为允协因名
之曰胜朝殉节诸臣录冠以所颁谕旨附载廷臣
议疏汇刋颁行俾天下后世读史者有所考质夫
以明季死事诸臣多至如许迥非汉唐宋所可及
录而旌之亦累朝所未举行似亦足以褒显忠贞
风励臣节固不必如 张若溎
所请之遍行访查徒
滋纷扰致无了期且即冉入数千人于表章大义
亦无所增减廷臣驳议惟韪亦并载之爰题诗简 …… (第 1b 页)
  旨大学士九卿等将明季并建文时殉节诸臣悉案史
乘核查拟予专谥通谥及应入祀忠义祠者分册具
奏甚为允协著照所议行其进呈各册于姓名事实
摘其梗概颇见详备著名为胜朝殉节诸臣录交武
英殿刋刻颁行即以原颁谕旨录冠卷首仍附载廷
臣所上议疏朕特制诗篇题识简端用以垂示久远
至大学士等议覆 张若溎
奏请勒限访查一摺所驳 (第 8a 页)
亦甚是 张若溎
原奏固为善善从长之意但现在廷
臣等考核釐次以明史及辑览为据旁及一统志及
各省通志参互考证其仗节死义者 …… (第 8b 页)
  奏




  大学士(臣)舒赫德于敏中等谨

  奏为遵

  旨一并议奏事 左都御史张若溎
奏请交直省督抚采
访明季殉节事迹一摺乾隆四十年十一月二十
三日奉

  旨此摺并著大学士九卿等一并议 (第 20a 页)
                 (臣/)姚成烈
    户   部   郎   中(臣/)李清载
    兵   部   郎   中(臣/) 张若溎
    
刑   部   郎   中(臣/)尹嘉铨 (第 18a 页)
,命温福为吏部侍郎,在军机处行走。甲子,裘曰修以捕蝗不力免,调程景伊为刑部尚书。以范时绶为工部尚书, 张若溎
为左都御史。

  六月甲申,谕阿桂等调海兰察、哈国兴进兵。丙戌,河南永城、江苏砀山、安徽宿州等州县
远城将军容保罢,以伍弥泰代之。甲辰,命英诚公阿克栋阿在领侍卫内大臣上行走,以奎林为理藩院尚书。戊申, 左都御史张若溎
病免。辛亥,调崔应阶为左都御史,以余文仪为刑部尚书。壬子,阿思哈病免,以鄂宝为漕运总督。癸丑,以敦福
,禁士子空举名目,草率塞责。其后考官拟题,每问或多至五六百字,空疏者辄就题移易,点窜成篇。三十六年, 左都御史张若溎
以为言,诏申明定例。五十一年,定答策不满三百字,照纰缪例罚停科。然考官士子重首场,轻三场,相沿积习难
    (昨以胜国殉节之臣各能忠于所事,不可令其湮没不彰,特敕大学士、九卿等稽考史书,核议予谥入祠,以昭轸慰。其建文诸臣之死事者,并命甄议。兹大学士等议上录其生平大节表著者,予以专谥;馀则通谥为「忠烈」、「忠节」,次则通谥为「烈悯」、「节悯」,统计一千六百馀人。若诸生、韦布未通仕籍及姓名无考如山樵市隐之流,则入祀所在忠义祠,统计又二千馀人,各为一册进。览之,均为允协。因名之曰「胜朝殉节诸臣录」;冠以所颁谕旨,附载廷臣议疏,汇刊颁行,俾天下后世读史者有所考质。夫以明季死事诸臣多至如许,迥非汉、唐、宋所可及。录而旌之,亦累朝所未举行;似亦足以褒显忠贞,风励臣节。固不必如 张若溎
所请之遍行查访,徒滋纷扰,致无了期。且即再入数千人,于表章大义亦无所增减。廷臣驳议惟韪,亦并载之。爰 …… (第 7 页)
  乾隆五十四年四月,恭校上。

   殉节录议毓

  大学士臣舒赫德、臣于敏中等谨奏:奏为遵旨一并议奏事。
   左都御史张若溎
奏「请交直省督抚采访明季殉节事迹」一摺,乾隆四十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奉旨:『此摺并著大学士九卿等一并议奏 (第 10 页)
    夫以明季死事诸臣多至如许,迥非汉、唐、宋所可及,录而旌之亦累朝所未举行,似亦足以褒显忠贞、风励臣节;固不必如 张若溎
所请之遍行查访,徒滋纷扰,致无了期。且即再入数千人,于表章大义亦无所增减。廷臣驳议惟韪,亦并载之。爰 …… (第 5 页)
  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初八日奉旨:大学士、九卿等将明季并建文时殉节诸臣悉案史乘核查,拟予专谥、通谥及应入祀忠义祠者分册具奏,甚为允协;著照所议行。其进呈各册,于姓名事实摘其梗概,颇见详备;著名为「胜朝殉节诸臣录」,交武英殿刊刻颁行。即以原颁谕旨录冠卷首,仍附载廷臣所上议疏。朕特制诗篇,题识简端,用以垂示久远。至大学士等议覆 张若溎
奏请勒限访查一摺,所驳亦甚是。 (第 9 页)
张若溎
原奏固为善善从长之意,但现在廷臣等考核釐次,以「明史」及「辑览」为据,旁及「一统志」及各省 …… (第 9 页)
  再,臣等大学士、九卿衔名照例于摺尾谨列外,其入议之京堂、翰詹、科道员数较多,未能编列衔名,合并声明。谨奏。
  大学士臣舒赫德、臣于敏中等谨奏:奏为遵旨一并议奏事。
   左都御史张若溎
奏请交直省督抚采访明季殉节事迹一摺,乾隆四十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奉旨:此摺并著大学士、九卿等一并议奏。钦 (第 16 页)
玉柱、郎中臣舒明、郎中臣盛典、郎中臣陈自能、员外郎臣富勒贺、员外郎臣达阿灵、员外郎臣五十三、员外郎臣 张若溎
、主事臣景善、事主臣文成、主事臣李霖、额外主事臣纶音惠、额外主事臣吕光亨、武库清吏额外员外郎臣忠惠、 (第 2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