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政書類
傳記類
目錄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隙觐集(两浙名贤录叶素/著字尚文青田人)太鹤山人集(青田县志陈/中州洛夫著)
冰檗集一卷(括苍汇纪青田叶献著有按献同/县叶槐有丹崖集刘祥 寻乐 集)
朱阳仲诗选五卷(遂昌县志朱应钟著字阳仲黄/氏书目友人黄中刻其集于滇)
右嘉靖时人
(第 32a 页)
冰檗集一卷(括苍汇纪青田叶献著有按献同/县叶槐有丹崖集刘祥 寻乐 集)
朱阳仲诗选五卷(遂昌县志朱应钟著字阳仲黄/氏书目友人黄中刻其集于滇)
右嘉靖时人
(第 32a 页)
习嘉言名经以字行新喻人永乐进士改翰林庶吉士
授编修与修经世大典通鉴直解宣德改元命修两
朝实录及君臣故事正统初与修宣庙实录迁侍讲
擢太常少卿转詹事府詹事沈毅庄靖为上所眷重
卒谕祭葬(同上)
按习嘉言所著有 寻乐 集二十卷
卢滋字玉润新淦人邑掾满岁莅事选部尚书蹇义奉
命择天下郡守召滋与议奏上称旨成祖诘之义以 (第 23a 页)
授编修与修经世大典通鉴直解宣德改元命修两
朝实录及君臣故事正统初与修宣庙实录迁侍讲
擢太常少卿转詹事府詹事沈毅庄靖为上所眷重
卒谕祭葬(同上)
按习嘉言所著有 寻乐 集二十卷
卢滋字玉润新淦人邑掾满岁莅事选部尚书蹇义奉
命择天下郡守召滋与议奏上称旨成祖诘之义以 (第 23a 页)
衡字克平淳安人永乐时举人官亳州学正
周叙石溪文集七卷附录一卷
叙字功叙吉水人永乐进士官至南京翰林侍讲学
士
习经 寻乐 文集二十卷
经字嘉言号寅清居士晚号寻乐翁新喻人永乐进
士官至詹事府詹事
曾鹤龄松臞集二十八卷
(第 19b 页)
周叙石溪文集七卷附录一卷
叙字功叙吉水人永乐进士官至南京翰林侍讲学
士
习经 寻乐 文集二十卷
经字嘉言号寅清居士晚号寻乐翁新喻人永乐进
士官至詹事府詹事
曾鹤龄松臞集二十八卷
(第 19b 页)
王家祚(字五修新安人崇祯中由举人宰郓城甫下车辄出奇计捕渠魁盗皆股栗又佐兖西道
李剿贼戴家庙贼平李心忌功向家祚索金许叙功家祚不为动曰郓无金穴安用尺寸绩为时兵
荒后趋郡泣陈郓民流离状得免征民幸更生莅任两阅月心力过瘁以病移归甲申变屏药绝食
不数日卒著有礼记提纲二卷五经类语删正二卷子之徵师事容城孙奇逢弃举子业学务躬行
不事口耳博稽典礼亦著有 寻乐 集祀典考略行世) (第 34a 页)
李剿贼戴家庙贼平李心忌功向家祚索金许叙功家祚不为动曰郓无金穴安用尺寸绩为时兵
荒后趋郡泣陈郓民流离状得免征民幸更生莅任两阅月心力过瘁以病移归甲申变屏药绝食
不数日卒著有礼记提纲二卷五经类语删正二卷子之徵师事容城孙奇逢弃举子业学务躬行
不事口耳博稽典礼亦著有 寻乐 集祀典考略行世) (第 34a 页)
通山在县东五十里有洞曰祥云
郎山在县东北五十里中有穿石岩傍有石灶炼
丹所又有石棋局石上书请 寻乐 处四字宋郁棠
添林御史隐此
龙溪山在县北八十里龙溪之水出焉
白云山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侧有 (第 21a 页)
郎山在县东北五十里中有穿石岩傍有石灶炼
丹所又有石棋局石上书请 寻乐 处四字宋郁棠
添林御史隐此
龙溪山在县北八十里龙溪之水出焉
白云山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侧有 (第 21a 页)
于经史寻以病乞归居室狭隘捐赀修学宫葺朱
阳书院士林多所成就幼尝与睢阳汤斌嵩阳耿
介往复商确互阐学旨所著有理学正宗孝经阐
义 寻乐 堂家规泌阳学条规等书康熙四十七年
祀乡贤
彰德府
明崔铣字子钟安阳人父升以进士历参政清直著 (第 10b 页)
阳书院士林多所成就幼尝与睢阳汤斌嵩阳耿
介往复商确互阐学旨所著有理学正宗孝经阐
义 寻乐 堂家规泌阳学条规等书康熙四十七年
祀乡贤
彰德府
明崔铣字子钟安阳人父升以进士历参政清直著 (第 10b 页)
太常唐凝庵先生鹤徵
唐鹤徵字元卿号凝庵荆川之子也隆庆辛未进士选
礼部主事与江陵不合中以浮躁江陵败起历工部郎
迁尚宝司丞升光禄寺少卿又升太常寺少卿归起南
京太常与司马孙月峰定妖人刘天绪之变谢病归万
历己未年八十二卒先生始尚意气继之以园林丝竹
而后泊然归之道术其道术自九流百氏天文地理稗
官野史无不究极而继乃归之庄生逍遥齐物又继乃
归之湖南之求仁濂溪之 寻乐 而后恍然悟乾元所为
生天地生人物生一生万生生不已之理真太和奥窔
也物欲不排而自调世情不除而自尽聪明才 (第 11a 页)
唐鹤徵字元卿号凝庵荆川之子也隆庆辛未进士选
礼部主事与江陵不合中以浮躁江陵败起历工部郎
迁尚宝司丞升光禄寺少卿又升太常寺少卿归起南
京太常与司马孙月峰定妖人刘天绪之变谢病归万
历己未年八十二卒先生始尚意气继之以园林丝竹
而后泊然归之道术其道术自九流百氏天文地理稗
官野史无不究极而继乃归之庄生逍遥齐物又继乃
归之湖南之求仁濂溪之 寻乐 而后恍然悟乾元所为
生天地生人物生一生万生生不已之理真太和奥窔
也物欲不排而自调世情不除而自尽聪明才 (第 11a 页)
竭焉 先儒发变
化气质之论于学者极有益但若直从气质偏处矫之
则用功无本终难责效故只反身格物以自认良知 寻
乐 养心而充满气和则自然刚暴者温柔懦者立骄矜
者巽简傲者谦鄙吝者宽惰慢者敬诸所偏重咸近于
中矣以是知学必 (第 50a 页)
化气质之论于学者极有益但若直从气质偏处矫之
则用功无本终难责效故只反身格物以自认良知 寻
乐 养心而充满气和则自然刚暴者温柔懦者立骄矜
者巽简傲者谦鄙吝者宽惰慢者敬诸所偏重咸近于
中矣以是知学必 (第 5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