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史評類
正史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法制類
時令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史鈔類
金石類
舍人曾
巩罚铜十斤先是知颖昌府韩维再任巩草制词称维
曰纯明直谅练达今古先帝所遗以辅朕躬又曰参角
之间 韩延寿
黄霸之迹在焉兴礼教而劝农桑以追参
于前烈皆尔素学其尚懋哉上批维不知事君之义朋
俗罔上老不革心非所谓纯 (第 8b 页)
 卷第一百一

   韦贤(子元/成)魏相 丙吉 赵广汉 尹翁归
    韩延寿 
张敞 王尊 王章 盖宽饶 诸
   葛丰 刘辅 郑崇 孙宝 母将隆 何并
    眭弘(息随反/髓平 (第 61b 页)
夫人八十匹
夫人六十匹又赐列侯嗣子爵五大夫男子为父后者
爵一级夏赦徒作杜陵者冬十二月乙酉朔日有蚀之 左冯翊韩延寿
有罪弃市
二年春三月行幸雍祠五畤夏四月己丑大司马车骑
将军增薨秋八月诏百姓嫁娶得具酒食相贺召郡国 …… (第 65b 页)
正月行幸甘泉祠泰畤匈奴呼韩邪单于
遣子右贤王铢娄渠堂入侍(铢音殊娄/力于反)二月丁巳大司
马车骑将军 延寿
薨夏四月黄龙见新丰丙申太上皇
庙火甲辰孝文庙火上素服五日冬匈奴单于遣弟左
贤王来朝贺
二年春正月立皇 (第 67b 页)
罪高昌
侯车奔入北掖门恽语富平侯张延寿曰闻前曾有奔
车抵殿门门关折马死而昭帝崩今复如此天时非人
力也 左冯翊韩延寿
有罪下狱恽上书 (第 93a 页)
延寿
郎中邱
常谓恽曰闻君侯讼韩冯翊当得活乎恽曰事何容易 …… (第 93a 页)
用恽曰有功何益县官不足为尽力恽素与盖宽饶
延寿
善谭即曰县官实然盖司𨽻韩冯翊皆尽力吏也
俱坐事诛会有日食变驺马猥佐成上书告恽骄奢不
悔过日食之咎此 (第 97a 页)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
 列传十四
 前汉
  韦贤(子元/成)魏相 丙吉 赵广汉 尹翁归 
  延寿 
张敞 王尊 王章 盖宽饶 诸葛丰
   刘辅 郑崇 孙宝 毋将隆 何并 眭弘 …… (第 1a 页)
知人 韩延寿
(第 40a 页)
长公
燕人也徙杜陵少为郡文学父义为燕
即中刺王之谋逆也义谏而死燕人闵之是时昭帝富
于春秋大将军霍光持政徵郡 …… (第 40a 页)
燕王为无道韩义出身彊谏为王所杀义无比
干之亲而蹈比干之节宜显赏其子以示天下明为人
臣之义光纳其言因擢 延寿
为谏大夫迁淮阳太守治 …… (第 40a 页)
家常为选良二千
石先是赵广汉为太守患其俗多朋党故构会吏民令
相告讦一切以为聪明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雠
寿
欲改更之教以礼让恐百姓不从乃历召郡中长老
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设酒具食亲与相对接以礼
意人人问以谣俗 (第 40b 页)
民所疾苦为陈和睦亲爱销除怨咎
之路长老皆以为便可施行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
略依古礼不得过法 延寿
于是令文学校官诸生皮弁 …… (第 40b 页)
执俎豆为吏民行丧嫁娶礼百姓遵用其教卖偶车马
下里伪物者弃之市道数年徙为东郡太守黄霸代
寿
居颍川霸因其迹而大治 (第 41a 页)
延寿
为吏上礼义好古教
化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广谋议纳谏争举行丧
让财表孝弟有行修治学官春秋乡射陈钟鼓管 …… (第 41a 页)
吏辄闻知奸人莫敢入界其始若烦后吏无追
捕之苦民无箠楚之忧皆便安之接待下吏恩施甚厚
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 延寿
痛自刻责岂其负之何以
至此吏闻者自伤悔其县尉至自刺死及门下掾自刭
人救不殊因瘖不能言 (第 41b 页)
延寿
闻之对掾史涕泣遣吏医
治视厚复其家 (第 41b 页)
延寿
尝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敕功
曹议罚白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 (第 41b 页)
延寿
止车问
之卒曰孝经曰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 …… (第 41b 页)
父也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
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骑吏闻之趋走出谒适会明府
登车以敬父而见罚得毋亏大化乎 延寿
举手舆中曰
微子太守不自知过归舍召见门卒卒本诸生 (第 42a 页)
延寿
贤无因自达故代卒 (第 42a 页)
延寿
遂待用之其纳善听谏皆此
类也在东郡三岁令行禁止断狱大减为天下最入守
左冯翊满岁称职为真岁馀不肯出行县 (第 42a 页)
丞掾数白宜
循行郡中览观民俗考长吏治迹 延寿
曰县皆有贤令 …… (第 42a 页)
长督邮分明善恶于外行县恐无所益重为烦扰丞掾
皆以为方春月可一出劝耕桑 延寿
不得已行县至高
陵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 (第 42b 页)
延寿
大伤之曰幸得备位
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讼既伤风
化重使贤长吏啬夫三老孝弟受其耻咎在冯翊 …… (第 42b 页)
终死不敢复争 延寿
大喜开閤延见内酒肉与相对饮
食厉勉以意告乡部有以表劝悔过从善之民 (第 43a 页)
延寿

起听事劳谢令丞以下引见尉荐郡中歙然莫不传相
敕厉不敢犯 (第 43a 页)
延寿
恩信周遍二十四县莫复以辞讼自
言者推其至诚吏民不忍欺绐 (第 43a 页)
延寿
代萧望之为左冯
翊而望之迁御史大夫侍谒者福为望之道 (第 43a 页)
延寿
在东
郡时放散官钱千馀万望之与丞相丙吉议吉以为更
大赦不须考会御史当问事东郡望之因令并问 (第 43a 页)


寿
闻知即部吏案校望之在冯翊时廪牺官钱放散百
馀万廪牺吏掠治急自引与望之为奸 (第 43a 页)
延寿
劾奏移殿
门禁止望之望之自奏职在总领天下闻事不敢不问
而为 (第 43b 页)
延寿
所拘持上由是不直 (第 43b 页)
延寿
各令穷竟所考望
之卒无事实而望之遣御史案东郡具得其事 (第 43b 页)
延寿

东郡时试骑士治饰兵车画龙虎朱爵 (第 43b 页)
延寿
衣黄纨方
领驾四马傅总建幢棨植羽葆鼓车歌车功曹引车皆
驾四马载棨戟五骑为伍分左右部军假司马千人持 …… (第 43b 页)
幢旁毂歌者先居射室望见 延寿
车噭咷楚歌 (第 44a 页)
延寿

射室骑吏持戟夹陛列立骑士从者带弓鞬罗后令骑
士兵车四面营陈被甲鞮鞪居马上抱弩负籣又使骑
士戏车弄 (第 44a 页)
马盗骖 延寿
又取官铜物候月蚀铸作刀剑
钩镡放效尚方事及取官钱帛私假繇使吏及治饰车
甲三百万以上于是望之劾奏 (第 44a 页)
延寿
上僭不道又自陈
前为 (第 44a 页)
延寿
所奏今复 (第 44a 页)
延寿
罪众庶皆以臣怀不正之
心侵 (第 44a 页)
延寿
愿下丞相中二千石博士议其罪事下公 …… (第 44a 页)
卿皆以 延寿
前既无状后复诬愬典法大臣欲以解罪
狡猾不道天子恶之 (第 44b 页)
延寿
竟坐弃市吏民数千人送至
渭城老小扶持车毂争奏酒炙 (第 44b 页)
延寿
不忍距逆人人为
饮计饮酒石馀使掾史分谢送者远苦吏民 (第 44b 页)
延寿
死无
所恨百姓莫不流涕 (第 44b 页)
延寿
三子皆为郎吏且死属其子
勿为吏以己为戒子皆以父言去官不仕至孙威乃复
为吏至将军威亦多恩信能拊众得士死 (第 44b 页)
力威又坐奢
僭诛 延寿
之风类也 (第 44b 页)
 出定襄
番 系武帝时河东太守有渠田议
李 椒广子武帝时代郡太守
黄 霸武帝末河东均输长
吕辟胡昭帝始元元年云中太守
田延年昭帝时河东太守
尹翁归昭帝时河东督邮
闳 孺昭帝时河东督邮

田 顺宣帝本始初云中太守
赵充国本始中以后将军将四万骑屯五原朔方云中
 雁门代郡定襄北平上谷渔阳九郡
杜 缓本始中雁门太守
陈 遂本始中太原太守
王山寿元康中代郡 太守
韩延寿
五凤元年五原太守
杜延年秦太守赫后五凤中西河太守 (第 5b 页)
 王尊为东郡太守河水甚溢尊躬率吏民投沈白马
 请以身填金堤水波稍却白马三老奏其状制诏秩
 尊中二千石
 黄霸守颍川吏民兴于行谊赐三老爵及帛
  韩延寿
守冯翊有昆弟讼 (第 9b 页)
延寿
曰咎在冯翊称疾 (第 9b 页)
 丙吉傅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 朱邑为北

 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 尹翁归为扶风
 盗贼课常为三辅最  韩延寿
为东郡太守断狱大
 减为天下最 河南太守召信臣治行常为第一荆
 州刺史奏信臣为百姓兴利赐黄金四十斤  (第 17b 页)
  为国家选举之公法也
元帝时郡国置五经百石卒史
平帝元始三年立学官郡国曰学邑侯国曰校校学置
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序庠置孝经师一人

 何武为刺史行部必先即学宫见诸生试其诵论问
 以得失
西汉以郡文学入官
 梅福 隽不疑  韩延寿 
王章 盖宽饶 诸葛
 丰 郑崇 张禹
世祖建武六年李忠为丹阳太守忠以丹阳越俗不好
学乃为起学校习礼容 (第 8b 页)
 董卓之祸已成义兵四起郡牧争政汉遂三分原汉
 盛衰皆兵之由而光武实为之(光武徒见自西都之/季都试或以为患 韩)

 (延寿
以试士僭拟不道诛而翟义之讨王莽季通之/劝光武皆因秋试之日因勒军旅诛守长号令起军)
 (遂罢都/试之法 (第 37b 页)
 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荀林父御戎魏犨为右
汉承秦制三时不讲唯十月车驾幸长安水南门会五
营士为八阵进退名曰乘之
武帝太初二年令天下膢五曰(如淳曰立秋貙膢伏俨/日膢音刘刘杀也师古)
(曰续汉书作貙刘膢刘义各通耳汉仪注云立秋之日/斩牲于郊东门外以荐陵庙武官肄兵习战阵之仪)
 汉制常以九月都试太守都尉令长丞相会都试课
 殿最  韩延寿
为东郡太守都试骑士治饰兵车画 (第 5a 页)
 龙虎朱爵 延寿
黄袍方领驾四马传总建幢棨植羽
 葆鼓车歌车功曹引车皆驾四马载棨戟五骑为伍
 分左右部军假司马千人持幢 (第 5b 页)
旁毂歌者先居射室
 望见 延寿
车噭咷楚歌 (第 5b 页)
延寿
坐射室骑吏持戟夹陛
 列立骑士从者带弓鞬罗后令骑士兵车四面营陈
 被甲鞮鞪居马上抱弩负兰又使骑士戏车 (第 5b 页)
弄马盗
 骖及治饰车甲三百万以上于是萧望之劾 延寿

 僭不道坐弃市 (第 5b 页)
石则益五斗荀纪云益吏百石以)
(下俸五十斛盖以十五难晓故改/之然诏云以下恐难指五十斛也) 是岁东郡 太守韩
延寿
为左冯翊始 (第 27b 页)
延寿
为颍川太守颍川承赵广汉搆
会吏民之后(搆会吏民事见二十四卷/本始三年师古曰搆结也)俗多怨雠 (第 27b 页)
延寿
改更教以礼让(更工/衡翻)召故老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
依古礼不得过法百姓遵用其教卖偶车马下里伪
物者 …… (第 27b 页)
(张晏曰下里地下蒿里伪物也师古/曰偶谓土木为之象真车马之形也)
(偶对也弃其物/于市之道上也)黄霸代 延寿
居颍川霸因其迹而大治 …… (第 27b 页)

延寿
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好呼/到翻)所至必聘其贤士以
礼待用广谋议纳諌争表孝弟有行(争读曰诤/行下孟翻) …… (第 28a 页)
古曰箠杖也楚荆木也/即今之荆子也箠止蕊翻)皆便安之接
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施式/豉翻)或欺负之者 延寿

自刻责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师古曰言岂我负之/其人何以为此事)吏闻
者自伤悔其县尉至自刺死(刺七/亦 (第 28b 页)
翻)及门下掾自刭人救
不殊(掾于绢翻师古曰殊绝也以人救/之故身首不相绝也颈古顶翻) 延寿
涕泣遣吏
医治视(治直/之翻)厚复其家(复方/目翻)在东郡三岁令行禁止(令/之) …… (第 28b 页)
断狱大减(断丁/乱翻)由是入为冯翊延寿出行
县至高陵(高陵县属左冯/翊行下孟翻)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
寿
大伤之曰幸得备位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
民有骨肉争讼既伤风化重使贤长吏啬夫三老孝弟
受其耻(重直用 …… (第 29a 页)
一说兄以让弟弟)
(又让兄故云相/移复扶又翻)郡中歙然莫不传相敕厉不敢犯(歙与/翕同)
(许及/翻) 延寿
恩信周遍二十四县(冯翊统高陵栎阳翟道池/阳夏阳衙粟邑谷口莲勺)
(鄜频阳临晋重泉合阳祋祤武城沈阳□ (第 29b 页)
四夷闻之咸贵中国之仁义如遂蒙恩得复其位必称
臣服从此德之盛也上从其议 冬十有二月乙酉朔
日有食之  韩延寿
代萧望之为左冯翊望之闻 (第 6b 页)
延寿
在东郡时放散官钱千馀万使御史案之(师古曰望之/以 (第 6b 页)
延寿
代己)
(为冯翊而有能名出已之/上故忌害之欲陷以罪法) (第 6b 页)
延寿
闻知即部吏案校望之
在冯翊时廪牺官钱放散百馀万(左冯翊属官有廪牺藏/令丞尉师古曰廪主) …… (第 6b 页)
(榖牺主养牲皆所以/供祭祀也校居孝翻)望之自奏职在总领天下闻事不
敢不问而为 延寿
所拘持上由是不直 (第 7a 页)
延寿
各令穷竟
所考望之卒无事实(卒子/恤翻)而望之遣御史案东郡者得
其试骑士日奢僣踰制(师古曰试骑士每岁 (第 7a 页)
大试也余/谓即都试也据 延寿
传治饰兵)
(车画龙虎朱爵 (第 7a 页)
延寿
衣黄纨方领驾四马傅总建幢棨/植羽葆鼓车歌车功曹引车皆驾四马建棨戟五骑为)
(伍分左右部军假司马千人持 (第 7a 页)
幢旁毂歌者先居射室/望见 延寿
车噭咷楚歌 (第 7a 页)
延寿
坐射室骑吏持戟夹陛列)
(立骑士从者带弓鞬罗后令骑士兵车四面营陈被甲/鞮鍪居马上抱弩负兰又使骑士戏车 …… (第 7a 页)
尚方主作御刀)
(剑/)及取官钱私假徭使吏(师古曰假/谓顾赁也)及治饰车甲三百
万以上(治直/之翻) 延寿
竟坐狡猾不道弃市吏民数千人送
至渭城老小扶持车毂争奏酒炙(师古曰奏进也炙/之夜翻燔肉也) (第 7b 页)

寿
不忍距逆人人为饮(为于/伪翻)计饮酒石馀使掾史分谢
送者远苦吏民 (第 7b 页)
延寿
死无所恨百姓莫不流涕
二年春正月上幸甘泉郊泰畤(考异曰宣纪云三月行/幸甘泉荀纪作正月按)
(汉制常以 …… (第 7b 页)
(脱之/也) 车骑将军韩增薨五月将军许 延寿
为大司马
车骑大将军 丞相丙吉年老上重之萧望之意常轻
吉上由是不悦丞相司直奏望之遇丞相礼节倨慢(时 (第 8a 页)
繁) (延寿
为丞相司直/师古曰繁音婆)又使吏买卖私所附益凡十万三千
(师古曰使其吏为望之家有所买卖/而吏以其私钱 …… (第 8a 页)
上书告恽罪曰恽上书讼 韩延寿
郎中丘常谓恽曰闻
君侯讼韩冯翊当得活乎恽曰事何容易(易以/䜴翻)胫胫者
未必全也(师古曰胫胫直/貌也 (第 9b 页)
 夏四月梁商加位特进顷之拜执金吾 冬耿□遣
乌桓戎末魔等钞击鲜卑大获而还(前书鲜卑传作戎/末廆贤曰廆音胡)

(罪翻钞/楚交翻)鲜卑复寇辽东属国耿□移屯辽东无虑城以
拒之(复扶又翻郡国志辽东属国故邯乡西部都尉安/帝时以为属国都尉领昌辽宾徒𢓺河无虑险渎)
(房六城在雒阳东北三千二百六十/里无虑因医无虑山以名县虑音庐) 尚书令左雄上
疏曰昔宣帝以为吏数变易则下不安业久于其事则
民服教化其有政治者辄以玺书勉励增秩赐金公卿
缺则以次用之是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汉世良吏于
兹为盛(谓尹翁归 韩延寿
朱邑龚遂黄霸之属也事/并见宣帝纪数所角翻治直吏翻称尺證翻)
典城百里转动无常各怀一切莫虑长久谓杀害 (第 26a 页)

者也诸有争讼曲直往质之于烈(质正/也)或至涂而反或
望庐而还(还旬/缘翻)皆相推以直(推移也前书 韩延寿
传/以田相移即此义也)
敢使烈闻之度欲以为长史烈辞之为商贾以自秽乃
(贾音/古)
三年春正月丁丑 (第 16a 页)
  天子崇儒重道凡遐陬绝徼咸奋于学以副敦励教化之
意矧临之为郡理学事功文章节义名臣辈出尤德教
覃敷之地欤先王之教民也能者敦励之其次诱掖之
其次整齐之所以广其化而适于治者靡不备故以治
天下则清和理以治一国则弦歌兴文翁之于蜀 韩延
寿
之于颍川胥此道也今陈太守之守是邦也筹饷敬
狱抚字招徕悉著成效而崇师儒敦礼让修风化士无
能不能咸进而教 (第 20a 页)
 诏曰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今小吏皆勤事而俸禄薄
 欲无侵渔百姓难矣其益吏百石以下俸十五(韦昭/曰若)
 (食一斛/益五斗)
韩延寿(字长公燕/人徙杜陵)
为左冯翊
 初延寿为颍川太守承赵广汉令民告讦之后俗多
 怨雠延寿教以礼让(召郡中长老为陈和睦亲爱消 (第 50b 页)
 诏曰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今小吏皆勤事而俸禄薄
 欲无侵渔百姓难矣其益吏百石以下俸十五(韦昭/曰若)
 (食一斛/益五斗)
以韩延寿(字 长公
燕/人徙杜陵)为左冯翊
 初 (第 50b 页)
延寿
为颍川太守承赵广汉令民告讦之后俗多
 怨雠 (第 50b 页)
延寿
教以礼让(召郡中长老为陈和睦亲爱消/除怨咎之路议定嫁娶丧祭仪) (第 50b 页)
(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百姓遵用其教)已而迁东郡黄霸代之因其迹
 而大治 延寿
为吏好古教化所至聘其贤士以礼待
 用表孝弟有行修治学宫(春秋乡射陈钟鼓/管弦盛升降揖让)接待下
吏恩 (第 51a 页)
施厚而誓约明在东郡三岁令行禁止断狱大
减由是入为冯翊(萧望之为御史大/夫故以 延寿
代)行县至高陵民
 有兄弟讼田 (第 51a 页)
延寿
大伤之曰幸得备位为郡表率不
 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讼咎在冯翊因闭閤
 思过于是讼者宗族传相责让兄 …… (第 51a 页)
 相移终死不敢复争郡中翕然傅相敕厉恩信周遍
 二十四县无复以辞讼自言者推其至诚吏民不忍
 欺绐(或告萧望之 延寿
在东郡放散官钱千馀万会/御史当问事东郡望之因令并问之 (第 51b 页)
延寿
闻即)
 (部吏案校望之为冯翊时廪牺官钱放散百馀万移/殿门禁止望之望之奏 (第 51b 页)
延寿
拘持上不直 (第 51b 页)
延寿
各)
 (令穷竟所考望之卒无事寔而 (第 51b 页)
延寿
以试骑士日车/服侍卫奢僣逾制竟坐狡猾不道弃市吏民数千人)
 (送至渭城莫不流/涕事在五凤元年)
(癸 (第 51b 页)
 官(地节/三年)   让(地节/四年)    萧望之(杜陵人元/康二年)
 彊(神爵/元年)    韩延寿(杜陵人神/爵三年)
(五凤/元年)
  (第 8b 页)
延寿(五凤二年以/五原太守任)
充郎(甘露/二年)  常(黄龙/元年)
 延(孝元初/元二年)  刘彭祖(下邳人初/元五年)冯野王( (第 8b 页)
 翟方进(长安人以射/策甲科为郎)
  文学科(按汉书宣帝本纪本始元年诏内郡国/举文学高第各一人此举文学之始)
  韩延寿(杜陵/人)
     张禹(莲勺/人)
  儒术笃学科
 鲁丕(平陵人永/初二年)

  孝廉科
 杜宽(杜陵 (第 13a 页)
 案验得所予会宗书宣帝见而恶之廷尉当恽大逆

 无道要斩(汉书/本传) 韩延寿
(第 5b 页)
长公
燕人徙杜陵少为郡文学擢谏大夫迁
 淮阳太守徙颍川颍川多豪强难治赵广汉为太守
 患其俗多朋党构会吏民令 …… (第 5b 页)
 两昆弟深自悔谢终死不敢复争延寿乃起听事劳
 谢令丞以下引见尉荐郡中歙然莫不傅相敕厉二
 十四县莫复以辞讼自言者 延寿
代萧望之为左冯
 翊而望之迁御史大夫侍谒者福为望之道延寿在
 东郡时放散官钱千馀万会御史当问事东郡因 (第 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