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評類
地理類
別史類
实(蓟城注见帝玄更始二年一统志云刘虞墓在顺/天府涿州治东三十里无终汉之县名属右北平)
(元魏属渔阳郡后省唐复置属幽州后改为玉田县/因 汉阳雍伯 种石得玉故名神龙初属营州后还属)
(幽州又改属蓟州五代至辽仍旧宋为经州金复为/玉田县元仍旧名国朝 (第 59a 页)
(元魏属渔阳郡后省唐复置属幽州后改为玉田县/因 汉阳雍伯 种石得玉故名神龙初属营州后还属)
(幽州又改属蓟州五代至辽仍旧宋为经州金复为/玉田县元仍旧名国朝 (第 59a 页)
晋
阳翁伯(卢龙人性至孝父母终葬于无终山山高八十里上无水翁伯庐墓侧昼夜号泣忽泉出
于侧有神人遗以白石令种之生白璧长二尺者数双北平徐氏有女翁伯求之要以白璧一双翁
伯乃以五双聘之数年夫妇俱仙去) 帛仲理(海州人隐无终山合神丹尝作金五千觔以救百姓今山有丹灶遗址)
明
阳不语(泺 (第 5a 页)
晋
阳翁伯(卢龙人性至孝父母终葬于无终山山高八十里上无水 翁伯 庐墓侧昼夜号泣忽泉出
于侧有神人遗以白石令种之生白璧长二尺者数双北平徐氏有 (第 5a 页)
翁伯 求之要以白璧一双 (第 5a 页)
翁
伯 乃以五双聘之数年夫妇俱仙去)
帛仲理(海州人隐无终山合神丹尝作金五千觔以救百姓今山有丹灶遗址) (第 5a 页)
阳翁伯(卢龙人性至孝父母终葬于无终山山高八十里上无水翁伯庐墓侧昼夜号泣忽泉出
于侧有神人遗以白石令种之生白璧长二尺者数双北平徐氏有女翁伯求之要以白璧一双翁
伯乃以五双聘之数年夫妇俱仙去) 帛仲理(海州人隐无终山合神丹尝作金五千觔以救百姓今山有丹灶遗址)
明
阳不语(泺 (第 5a 页)
晋
阳翁伯(卢龙人性至孝父母终葬于无终山山高八十里上无水 翁伯 庐墓侧昼夜号泣忽泉出
于侧有神人遗以白石令种之生白璧长二尺者数双北平徐氏有 (第 5a 页)
翁伯 求之要以白璧一双 (第 5a 页)
翁
伯 乃以五双聘之数年夫妇俱仙去)
帛仲理(海州人隐无终山合神丹尝作金五千觔以救百姓今山有丹灶遗址) (第 5a 页)
五千斤以救百姓山有 阳翁伯
玉田在县西北有阳公
坛社即阳公之故居也(水经/注)
补道书之重者莫过于三皇文五岳真形图至人秘此
藏之 (第 6a 页)
石室幽隐之地帛仲理于山中得之自立坛委绢
常画一本而去也(抱扑/子)
原 阳翁伯 者卢龙人事亲以孝葬父母于无终山山高
八十里其上无水 (第 6a 页)
翁伯 庐于墓侧昼夜号痛神明感之
出泉于其墓侧因引水就官道以济行人尝有饮马者 …… (第 6a 页)
以白石一斗与之令 翁伯 种之当生美玉果生白璧长
二尺者数双北平徐氏有女翁仲欲求婚徐谓媒者曰
得白璧一双可矣 (第 6b 页)
翁伯 以白璧五双遂婿徐氏数年云
龙下迎夫妇俱升天今谓所居为玉田坊 (第 6b 页)
翁伯 仙去后
子孙立大石柱于田中以纪其事(仙传/拾遗)
原 (第 6b 页)
雍伯 雒阳人(搜神/记)
(臣/)等谨按 (第 6b 页)
翁伯 一 (第 6b 页)
雍伯 卢龙人一作雒阳人搜
神记所载与仙传拾遗记载互异今并存以备考 (第 6b 页)
原阳氏谱叙言 翁伯 是周景王之孙食采阳樊春秋之
末爰宅无终因阳樊而易氏焉爱人博施天祚玉田其
碑文云居于县北六十里翁同之山 (第 7a 页)
坛社即阳公之故居也(水经/注)
补道书之重者莫过于三皇文五岳真形图至人秘此
藏之 (第 6a 页)
石室幽隐之地帛仲理于山中得之自立坛委绢
常画一本而去也(抱扑/子)
原 阳翁伯 者卢龙人事亲以孝葬父母于无终山山高
八十里其上无水 (第 6a 页)
翁伯 庐于墓侧昼夜号痛神明感之
出泉于其墓侧因引水就官道以济行人尝有饮马者 …… (第 6a 页)
以白石一斗与之令 翁伯 种之当生美玉果生白璧长
二尺者数双北平徐氏有女翁仲欲求婚徐谓媒者曰
得白璧一双可矣 (第 6b 页)
翁伯 以白璧五双遂婿徐氏数年云
龙下迎夫妇俱升天今谓所居为玉田坊 (第 6b 页)
翁伯 仙去后
子孙立大石柱于田中以纪其事(仙传/拾遗)
原 (第 6b 页)
雍伯 雒阳人(搜神/记)
(臣/)等谨按 (第 6b 页)
翁伯 一 (第 6b 页)
雍伯 卢龙人一作雒阳人搜
神记所载与仙传拾遗记载互异今并存以备考 (第 6b 页)
原阳氏谱叙言 翁伯 是周景王之孙食采阳樊春秋之
末爰宅无终因阳樊而易氏焉爱人博施天祚玉田其
碑文云居于县北六十里翁同之山 (第 7a 页)
子/括)景之孙封阳樊后宅无终为公翁
阳氏阳氏阳樊氏无终氏(阳氏谱云春秋末宅无终因/阳樊而易氏仙传拾遗 阳翁)
(伯
适北燕葬父无终山为右北亭人天祚玉田事亦见/于宝记范通燕书云后有雍于无终山获玉是也名世)
(以阳氏为 (第 12b 页)
阳氏阳氏阳樊氏无终氏(阳氏谱云春秋末宅无终因/阳樊而易氏仙传拾遗 阳翁)
(伯
(以阳氏为 (第 12b 页)
(氏城水经□径/阳城即樊氏邑)
无终 蓟之玉田故无终县阳氏谱云春秋之末爰
宅无终(仙传拾遗 阳翁伯 适北燕葬父母无/终山有天祚玉田事亦见于宝记范)
(通燕书云后有雍于/无终山获玉是也)
鄄 (第 34a 页)
无终 蓟之玉田故无终县阳氏谱云春秋之末爰
宅无终(仙传拾遗 阳翁伯 适北燕葬父母无/终山有天祚玉田事亦见于宝记范)
(通燕书云后有雍于/无终山获玉是也)
鄄 (第 34a 页)
东南
流谓之北黄水又屈而为南黄水又西南径无终山
即帛仲理所合神丹处也又于是山作金五千斤以
救百姓山有 阳翁伯 玉田在县西北有阳公坛社即
阳公之故居也搜神记曰 (第 15b 页)
雍伯 雒阳人至性笃孝父
母终没葬之于无终山山高八十里而上无水 (第 15b 页)
雍伯
置饮焉有人就饮与石一斗令种之玉生其田北平 …… (第 15b 页)
徐氏有女 雍伯 求之要以白璧一双媒者致命伯至
玉田求得五双徐氏妻之遂即家焉(一清按御览引水经曰 (第 16a 页)
翁伯 周
末避乱适无终山山前有泉甚清夏常澡浴得玉璧一双于泉侧与今本异)阳氏谱叙言 (第 16a 页)
翁伯 是周景王之孙食采阳樊春秋之末爰宅无终
因阳樊而易氏焉爱人博施天祚玉田其碑文云居
于县北六十里翁同之山 …… (第 16a 页)
玉田之揭
起于此矣而今不知所在同之谱叙自去文矣(一清按此
二句文义未详疑有误史记货殖传云贩脂辱处也而 雍伯 千金索隐曰汉书作 (第 16b 页)
翁伯 事亦见仙传拾遗
又孝德传云魏阳雍河南洛阳人同之谱叙翁同似是阳公之名今蓟州城北五里有崆峒山寰宇记崆
峒 (第 16b 页)
流谓之北黄水又屈而为南黄水又西南径无终山
即帛仲理所合神丹处也又于是山作金五千斤以
救百姓山有 阳翁伯 玉田在县西北有阳公坛社即
阳公之故居也搜神记曰 (第 15b 页)
雍伯 雒阳人至性笃孝父
母终没葬之于无终山山高八十里而上无水 (第 15b 页)
雍伯
置饮焉有人就饮与石一斗令种之玉生其田北平 …… (第 15b 页)
徐氏有女 雍伯 求之要以白璧一双媒者致命伯至
玉田求得五双徐氏妻之遂即家焉(一清按御览引水经曰 (第 16a 页)
翁伯 周
末避乱适无终山山前有泉甚清夏常澡浴得玉璧一双于泉侧与今本异)阳氏谱叙言 (第 16a 页)
翁伯 是周景王之孙食采阳樊春秋之末爰宅无终
因阳樊而易氏焉爱人博施天祚玉田其碑文云居
于县北六十里翁同之山 …… (第 16a 页)
玉田之揭
起于此矣而今不知所在同之谱叙自去文矣(一清按此
二句文义未详疑有误史记货殖传云贩脂辱处也而 雍伯 千金索隐曰汉书作 (第 16b 页)
翁伯 事亦见仙传拾遗
又孝德传云魏阳雍河南洛阳人同之谱叙翁同似是阳公之名今蓟州城北五里有崆峒山寰宇记崆
峒 (第 16b 页)
北有徐无山亦缪传耳
谨按太平寰宇记无终山一名翁同山又名阴山
在渔阳县西北四里又考水经注载 阳翁伯 碑文
云居于县北六十里翁同之山后路徙于西山之
下阳公又迁焉而受玉田之赐今畿辅通志玉田
县 (第 8b 页)
谨按太平寰宇记无终山一名翁同山又名阴山
在渔阳县西北四里又考水经注载 阳翁伯 碑文
云居于县北六十里翁同之山后路徙于西山之
下阳公又迁焉而受玉田之赐今畿辅通志玉田
县 (第 8b 页)
屯卫(在玉田县东南一百四十里又有故兴州前/屯卫在丰润县西皆明永乐中自大宁移于)
(此以上诸卫/本/朝顺治九年裁)丰闰署(元史兵志至元二十二/年立丰闰署于大都路)
(蓟州之丰闰县为户八百三/十七为田三百四十九顷)御林(在玉田县界郭/造卿碣石丛谭)
(金世宗大定二十年正月以玉田县行宫地偏林/为御林大定滦为长春淀有长春宫其殿曰芳明)
(二十四年正月如长春官春水二十六年正月如/长春宫春水二十七年正月如长春宫春水其后)
(章宗如春水改都南行宫为建春又改遂城行宫/为光春而长春不书矣/按县志有偏林无长春)
(淀偏林未详/距县境里数)种玉田(在玉田县北三十里相传即 阳雍伯 种玉处详见蓟州无)
(终/山)铁冶厂(在州东南六十里城小而坚元时置冶/于沙坡峪明宣德中移松棚峪正统三 (第 11b 页)
(此以上诸卫/本/朝顺治九年裁)丰闰署(元史兵志至元二十二/年立丰闰署于大都路)
(蓟州之丰闰县为户八百三/十七为田三百四十九顷)御林(在玉田县界郭/造卿碣石丛谭)
(金世宗大定二十年正月以玉田县行宫地偏林/为御林大定滦为长春淀有长春宫其殿曰芳明)
(二十四年正月如长春官春水二十六年正月如/长春宫春水二十七年正月如长春宫春水其后)
(章宗如春水改都南行宫为建春又改遂城行宫/为光春而长春不书矣/按县志有偏林无长春)
(淀偏林未详/距县境里数)种玉田(在玉田县北三十里相传即 阳雍伯 种玉处详见蓟州无)
(终/山)铁冶厂(在州东南六十里城小而坚元时置冶/于沙坡峪明宣德中移松棚峪正统三 (第 11b 页)
(朝因之以渔阳县省入/编户一十五里领县四)玉田县(在州城东八十里本/春秋无终国地汉为)
(无终县属右北平元魏属渔阳郡后省唐复置属幽/州后改为玉田县因 汉阳雍伯 种石得玉故名神龙)
(初属营州后还属幽州又改属蓟州五代至辽仍旧/宋为经州金复为玉田县元仍旧本朝因之 …… (第 9b 页)
(生齿/万)小泉山(在玉田县东北二十五里山有泉出石/罅间俗呼为小泉其泉西南流五里许)
(合大泉山水/入白龙港)无终山(在玉田县东北三十里乃古无/终子国搜神记 阳雍伯 性孝父)
(母没葬无/终山即此)分水岭(在府西四十五里山涧诸水至此/分而为二一入卢沟河一入房山) …… (第 16b 页)
(今治城/遂废)昌平旧县(在昌平州治西北二十里正/统十四年移于今永安城内)种玉
田(在玉田县东北汉 阳雍伯 作义浆饮行者三年有/人出石子一升遗之云种此生好玉后北平徐氏)
(有女 (第 37b 页)
雍伯 求之徐氏云得白璧一双可为 (第 37b 页)
雍伯 于/田得璧五双徐氏遂妻之其后阳千宝于种玉处四) (第 37b 页)
(角作大石柱识之名曰玉田西北/又有阳公坛社即 雍伯 故居也)楼桑村(在涿州西/南一十五)
(里即汉昭烈故居东南隅旧有桑高五丈许如车盖/然人异之因号其里 (第 38a 页)
(无终县属右北平元魏属渔阳郡后省唐复置属幽/州后改为玉田县因 汉阳雍伯 种石得玉故名神龙)
(初属营州后还属幽州又改属蓟州五代至辽仍旧/宋为经州金复为玉田县元仍旧本朝因之 …… (第 9b 页)
(生齿/万)小泉山(在玉田县东北二十五里山有泉出石/罅间俗呼为小泉其泉西南流五里许)
(合大泉山水/入白龙港)无终山(在玉田县东北三十里乃古无/终子国搜神记 阳雍伯 性孝父)
(母没葬无/终山即此)分水岭(在府西四十五里山涧诸水至此/分而为二一入卢沟河一入房山) …… (第 16b 页)
(今治城/遂废)昌平旧县(在昌平州治西北二十里正/统十四年移于今永安城内)种玉
田(在玉田县东北汉 阳雍伯 作义浆饮行者三年有/人出石子一升遗之云种此生好玉后北平徐氏)
(有女 (第 37b 页)
雍伯 求之徐氏云得白璧一双可为 (第 37b 页)
雍伯 于/田得璧五双徐氏遂妻之其后阳千宝于种玉处四) (第 37b 页)
(角作大石柱识之名曰玉田西北/又有阳公坛社即 雍伯 故居也)楼桑村(在涿州西/南一十五)
(里即汉昭烈故居东南隅旧有桑高五丈许如车盖/然人异之因号其里 (第 38a 页)
渔阳县三乡本汉旧县古北戎无终子国也按杜预注
左传山戎北戎无终三名其种一也其后晋灭山戎即
为晋境七国时属燕后以为北平郡唐武德三年置玄
州改属焉贞观元年州废还属幽州开元中置蓟州于
此 无终山一名翁同山又名阴山在县西北四里神
仙传云仙人帛仲理者辽东人也隐居无终山中和神
丹又于山中作金五千斤以救百姓又搜神记云无终
山有 阳翁伯 玉田昔 (第 8b 页)
雍伯 雒阳人父母终葬于无终山山
上无水 (第 8b 页)
雍伯 汲水作义浆行者皆饮三年有一人就饮
以石子一升遗之使于高平好地有石处种之有徐氏
为石平著姓有女人多求之 (第 8b 页)
不许 雍伯 试求徐笑以为
狂乃云以白璧一双当可为婚 (第 8b 页)
雍伯 至种石处得五双
白璧徐氏大惊即以女妻之 燕山在县东南七十里
悬崖侧有石鼓去地百馀丈望之若数百石囷有石 (第 8b 页)
左传山戎北戎无终三名其种一也其后晋灭山戎即
为晋境七国时属燕后以为北平郡唐武德三年置玄
州改属焉贞观元年州废还属幽州开元中置蓟州于
此 无终山一名翁同山又名阴山在县西北四里神
仙传云仙人帛仲理者辽东人也隐居无终山中和神
丹又于山中作金五千斤以救百姓又搜神记云无终
山有 阳翁伯 玉田昔 (第 8b 页)
雍伯 雒阳人父母终葬于无终山山
上无水 (第 8b 页)
雍伯 汲水作义浆行者皆饮三年有一人就饮
以石子一升遗之使于高平好地有石处种之有徐氏
为石平著姓有女人多求之 (第 8b 页)
不许 雍伯 试求徐笑以为
狂乃云以白璧一双当可为婚 (第 8b 页)
雍伯 至种石处得五双
白璧徐氏大惊即以女妻之 燕山在县东南七十里
悬崖侧有石鼓去地百馀丈望之若数百石囷有石 (第 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