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正史類
別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林镗夫(平阳人/太常簿)    陈中庸(平阳/人)
  章廷俊(平阳/人)     孙应籍(瑞安/人)
   吴泰来(瑞安/人)
     邱就道(瑞安/人) (第 38a 页)
  黎元宽(南昌人)万敬中(南昌人)万敬衍(南昌人)徐鼎元(南昌人)

衷崇熹(南昌人)万 适(南昌人)余 淑(南昌人)万文英(南昌人)
黎之祯(南昌人应天中式)钟秉心(南昌人知县)龚 默(新建人)
刘龙跃(南昌人)唐良懿(新建人)朱统鎾(新建人)朱统錜(新建人)
万曰骢(丰城人)杨其璟(丰城人)史垂誉(丰城人)邹守常(丰城人)
赖继皋(丰城人)孙之昊(丰城人)李 铭(丰城人)江 泰(进贤人)
焦 苏(进贤人)易道泰(进贤人)樊 昌(进贤人新建籍)刘士钥(宁州
人)
余德韶(奉新人)吴 达(高安人)张嵎阳(高安人应天中式)
吴甘来(新昌人) 吴泰来(新昌人应天中式)
戴国士(新昌人新建籍) (第 52a 页)
  陈汝彦妻刘氏高安人年二十夫死守节奉姑以孝抚
子以慈崇祯十四年具题请旌年八十而终

  王和鼎妻刘氏新昌人年二十八抚孤誓节教子以绳
先志礼部 吴泰来
大行毛逵俱有传又同邑刘应进
妻徐氏刘用文妻邬氏邬尚德妻戴氏俱少寡抚孤
以节寿终

  罗仁妻刘氏高安 (第 12b 页)
  人员挨次补用其二等之李旦华等十三名著各赏
  鞋二疋
   乾隆二十七年三月二十八日
 上谕内阁曰江苏安徽进献诗赋诸生考取一等之
  士吴泰来
陆锡熊郭元湰俱著授为内阁中书遇缺
  即补程晋芳赵文哲严长明徐步云钱襄俱著特赐 (第 8b 页)
  兵   部    尚    书(臣/)刘 纶
  户  部   右  侍   郎(臣/)于敏中
钦取一等人名
  程晋芳
  赵文哲
   吴泰来
  陆锡熊 (第 11a 页)
 (宋学显谕德方拱乾工部主事缪沅给事中吕兆龙/傅振铎进士吴刚恩检讨方以智傅鼎铨庶吉士张)
 (家玉及沈元龙十人也六等应杖拟赎者工部员外/郎潘同春礼部员外郎 吴泰来
主事张琦行人王于)
 (曜行取知县周寿明进士徐家麟及向列星李棡八/人也其留北俟候定夺者少詹事何瑞徵杨 …… (第 56b 页)
 (芳嘉定人金汝砺仁和人方拱乾桐城人缪沅钱塘/人吕兆龙金坛人傅振铎金溪人方以智桐城人傅)
 (鼎铨临川人张家玉东莞人潘同春馀姚人 吴泰来/
新昌人张琦无锡人徐家麟鄞县人何瑞徵信阳人) (第 57b 页)
总督尹继善署。庚申,免江苏江宁、苏州,杭州附郭诸县本年额赋。辛酉,赐江南召试诸生程晋芳等五人举人,与 进士吴泰来
等三人并授内阁中书。壬戌,上奉皇太后渡江。

  夏四月庚午,上阅高家堰,谕济运坝至运口接建砖工。
李锴(陈景元 戴亨 长海 吴麟 曹寅 鲍珍 高鹗 刘文麟) 沈炳震(弟炳谦 炳巽 赵一清) 曹仁虎 (吴泰来
黄文莲) 胡天游(彭兆荪) 袁枚(程晋芳 张问陶) 王又曾(子复 祝维诰 万光泰 维诰子哲) 邵齐焘 ……之习。格律醇雅,酝酿深厚,为一时所推。著有宛委山房诗集、蓉镜堂文稿。与王鸣盛、王昶、钱大昕、赵文哲及 吴泰来
、黄文莲称「吴中七子」。鸣盛等四人皆自有传。

吴泰来

泰来,
字企晋,长洲人。乾隆二十五年进士,用内阁中书。乞病归,筑遂初园于木渎。藏书多宋、元善本。毕沅延主关中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林瑛榜:台湾府汪玉润、台湾曾英杰、萧凤求.
  雍正元年(癸卯)恩科何云池榜:台湾府蔡联芳、洪秉彝、凤山李朝龙.
  雍正二年(甲辰) 吴泰来
榜:台湾府刘大瑸(同安人)、台湾施世爵.
  雍正四年(丙午)卢熙毅榜:台湾府台湾杨逢春.
  雍正 (第 405 页)
沅,给事中吕兆龙、傅振铎、进士吴恩刚、检讨方以智、傅鼎铨、庶吉士张家玉;六等应杖者八人:员外潘同春、 吴泰来
、主事张琦、行人王于曜、行取知县周寿明、进士向列星、李刚、徐家麟。自绞以下听赎、候定夺者十九人:少詹 …… (第 141 页)
与梨独无恙;一时亡国大夫眷念不置。黄都御史梨洲接其种于姚江之黄竹浦、高武部庵(宇泰)接其种于甬江万 竹屿,
于是「雪交」之名有嗣,而鲲渊之祀竟斩。
    苏兆人字寅侯,吴江诸生;少事华亭张太傅。江南失守,亡 (第 294 页)
    六部属六十二人:礼部郎中江西刘大巩,授伪大理寺卿,秩最崇(考曰:「传信录」作刘大泽,误;依「题名碑」正。「传信录」又载刘大巩授伪从事,亦误以为二人耳);吏部员外郑州金炼色授伪谏议,户部主事漳州张鸣骏(考曰:「明史」

:『给事中张鸣骏』)
授伪直指使(考曰:本「北略」引「国难录」。又载刑辱诸臣中)。次吏部高陵郭万象、解州侯佐、南昌熊文举、户部德清方延祚、宣城孙襄、济宁陈扆诵、□□徐有声、南和李甲、华州姬琨、光化陈联璧、礼部梁山涂原、新昌 吴泰来(泰来者,殉难吴甘来之同胞弟也)
、晋江吴之奇(考曰:本「传信录」。「题名碑」有之琦、之奇二人,俱晋江人)、兵部馆陶耿章光、南直朱国寿 (第 157 页)
    六部属六十二人:礼部郎中江西刘大巩,授伪大理寺卿,秩最崇(考曰:「传信录」作刘大泽,误;依「题名碑」正。「传信录」又载刘大巩授伪从事,亦误以为二人耳);吏部员外郑州金炼色授伪谏议,户部主事漳州张鸣骏(考曰:「明史」

:『给事中张鸣骏』)
授伪直指使(考曰:本「北略」引「国难录」。又载刑辱诸臣中)。次吏部高陵郭万象、解州侯佐、南昌熊文举、户部德清方延祚、宣城孙襄、济宁陈扆诵、□□徐有声、南和李甲、华州姬琨、光化陈联璧、礼部梁山涂原、新昌吴泰来 (泰来
者,殉难吴甘来之同胞弟也)、晋江吴之奇(考曰:本「传信录」。「题名碑」有之琦、之奇二人,俱晋江人)(第 157 页)
    寻刑部尚书解学龙定一等应磔者:宋企郊、牛金星、张嶙然、曹钦程、李振

声、喻上猷、黎志升、陆之祺、高翔汉、杨王休、刘世芳等十一人也;二等应斩决者:光时亨、巩、周钟、方允昌等四人也;三等应绞等:陈名夏、杨枝起、廖国遴、王承曾、原毓宗、何孕光、项煜等七人也;四等应流者:王孙蕙、梁兆阳、钱位坤、侯恂、王秉鉴、陈羽白、申芝芳、金汝砺、黄继祖、杨廷鉴、刘大巩、郭万象、裴希度、张懋爵、吴达等十五人也;五等应徒者:宋学显、沈元龙、方拱乾、缪沅、吕兆龙、傅振铎、吴刚思、方以智、傅鼎铨、张家玉等十人也;六等应杖者:潘同春、 吴泰来
、张琦、王于曜、周寿明、向列星、李棡、徐家麟等八人也。自绞以下听赎俟定夺者:何瑞徵、杨观光、张若麒、 (第 286 页)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林煐榜:台湾府汪玉润、台湾曾英杰、萧凤求.

  雍正元年(癸卯)恩科何云池榜:台湾府蔡联芳、洪秉彝、凤山李朝龙.
  雍正二年(甲辰) 吴泰来
榜:台湾府刘大宾(同安人)、台湾施世爵.
  雍正四年(丙午)卢熙毅榜:台湾府台湾杨逢春.
  雍正 (第 712 页)
傅振铎(给事中)、吴刚思(进士)、方以智、傅鼎铨(检讨)、张家玉(庶吉士);六等应杖者八人,潘同春、 吴泰来(俱员外)
、张琦(主事)、王于曜(行人)、周寿明(行取知县)、向列星(未详)、李棡(丁丑进士)、徐家麟(癸未进 (第 80 页)
霄、卫祯国、涂必泓、王于曜、邹黄、徽胤、吴之琦、张琦、程玉成、王皋、黄国琦、王孙蕙、孙以敬、王尔禄、 吴泰来
、武愫、李登云,俱授职。龚□,授防御使。朱□,授四川府尹。张家玉,以建言裍三昼夜,仍授原职。凡为人一 (第 56 页)
、方以智、傅鼎铨、张家玉、傅振铎也;有六等应杖应赎者,潘同春、王于跃、周寿明、向列星、李棡、徐家麟、 吴泰来
、张琦也;有存拟另议者,翁元益、鲁□、郭充、吴尔埙、史可程、左懋泰、王自超、王之牧、白胤谦、龚懋熙、 (第 172 页)
刚思、检讨方以智、傅鼎铨、庶吉士张家玉及沈元龙十人也;六等应杖、拟赎者:工部员外郎潘同春、礼部员外郎 吴泰来
、主事张琦、行人王于曜、行取知县周寿明、进士徐家麟及向列星、李棡八人也;其留北俟后定夺者:少詹事何瑞 (第 36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