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編年類
史鈔類
史評類
 戊辰奉使河东行太原属县访方山瞻李长者像至
 则荒茅蔽岭数十里前后无人烟有古破殿屋三间
 长者堂三间村 僧一
名丐食于县未尝在山予于破
 竹经架中得长者修行决疑论四卷十元六相论一
 卷十二缘生论一卷梵夹如新从此 (第 49a 页)
 方冬苦寒市之不获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尺
 许以馈又刺臂血写佛经母病寻愈后数年母卒绝
 意名宦游五台将落发为 僧一
夕震雷破柱道坐其
 下无怖色寺僧异之咸劝以仕端拱初举进士高第
 后举贤良方正策入第四等仕至龙图阁待制 (第 25b 页)
  金大定十七年有司以殿宇倾毁具文申请遂赐
 钱一十三万委官复新之每岁土极之日差显官一
 员暨所属备礼禋祀庙侧有崇胜院特委 僧一
员岁
 主其事二十八年县令仇守中撰重修庙记贞祐之
 乱河朔神祠无不灰烬而霍山庙独存中书省左司
 郎中 (第 68b 页)
  题方山李长者故居      张商英
予元祐戊辰奉使河东行太原属县访方山瞻李长者
像至则荒茅蔽岭数十里前后无人烟有古破殿屋三
间长者堂三间村 僧一
名丐食于县未尝在山予于破
竹经架中得长者修行决疑论四卷十元六相论一卷
十二缘生论一卷梵夹如新从此遂顿 (第 6b 页)
  市价于月饷内陆续扣还免其加息报
闻五年四月
命还京入阁办事五月加太子太保七月
御制诗赐之
诗曰玉陛资调燮西陲运计筹持钧推旧德补衮著嘉
 猷可继萧曹业还同韩范俦江湖与廊庙莫 释一
(第 18b 页)
  国书之合声仍前列旧音以考古读云
钦定佩文诗韵五卷
   (臣/)等谨按是书部分一百有六每字下系以切音
   并诂 释一
二语刋本有二其一广注较详 (第 25a 页)
  (军屡溃之箴以计悉擒之兵备潘某欲张大其事/以为已功遂多株连无辜者上其名且就戮之箴)
  (谒潘绐之曰土寇陆梁罪固无贷但人心方汹汹/不开 释一
二恐为顽梗者藉口曷付之箴核实始)
  (置法潘许之事既下遂尽释之潘大怒以为卖已/疏劾之箴上察知其状罢 (第 28a 页)
  (久废师至乃复/兴今为名刹)
 端裕(五灯会元吴越王之裔六世祖守会稽因家焉/师生而眉目渊秀十八受具往依净慈 一禅师)
  (
未几偶闻僧击露柱曰你何不说禅师忽微省去/谒龙门远甘露卓泐潭祥皆以颖迈见推晚见圆)
  (悟于钟阜顿去 (第 12a 页)
  (菱叶傍轻鸥路入南山景更幽赤日未消团扇暑/青萝先到寺门秋风前万树蝉鸣急雨后千崖水)
  (乱流好事祗今刘尹/在身惭元度得同游)
国朝康熙间 僧一
泓重葺
 崇恩演福禅寺 西湖游览志在风篁岭俗称南天 (第 26a 页)
 保安教寺 崇祯浦江县志在县南八里晋天福八
  年县人倪盈舍地建号曰保安宋治平二年更名
  净慧院延祐六年 僧一
云重建明洪武二十四年
  更今名
 官岩教寺 宋濂官岩院碑记在县东南康侯山又
  曰官岩山梁大同间比 (第 48a 页)
 易讲义五卷(金华贤达传陈炳/著字德先义乌人)

 易训传(奉化王时会季嘉著/见陆游王公墓志)易说(正德武义县志杨/大法著字元范)
 周易述 释一
(宋史艺文/志叶适撰) 周易讲义一卷(宋史艺/文志商)
  (飞卿撰馆阁续录飞卿/字翚仲台州临海人 (第 5b 页)
  大学衍义补编述三十卷(长兴县志臧继/华著字原顺)
  大学衍义补肤见四卷(续文献通考/胡世宁撰)
  大学古本旁 释一
(续文献通考王守仁撰卷按/经义考又有大学问一)
  大学信心录一卷(万历上虞县/志朱衮著)
  大 (第 18a 页)
  周易注十卷(梁灊人/何允)
  尚书大义二十卷(梁武/帝)
  毛诗背隐义三卷(宋京口徐广邈弟隋/书艺文志作二卷)
  毛诗 释一
(宋灊人/何偃) …… (第 6a 页)
   右理学语录(宋儒之书文去经远理与经近故/次其后凡立言有不悖程朱家法)
   (或可相发明/者亦类次焉)
 汉尔雅注三卷(彭城/刘歆)
 三国辨 释名一
(第 69a 页)
  茶山寺(在泰和县山东唐会昌中建元至正三年修明宣德中寺僧日天同长老召见官左善世加号
国师)


  灵岩寺(在泰和县忉塘唐咸通九年建元大德二年修)

  慈恩寺(即福星寺在泰和县东唐乾符元年 僧一
定建宋祥符间赐额明嘉靖寺废仅存普照院藏经
阁及快阁)


  金相寺(在泰和县栎树林后唐天成二年建宋治 (第 8a 页)
  圆通寺(在德化县庐山石耳峰下南唐李后主建元燬明洪武四年重建寺有香火田 本朝顺
治九年巡抚蔡士英立僧户寻废康熙十一年布政刘楗赈□至今僧自纳免其里役)


  舍利寺(在府治西北宋建炎二年太 一禅师
开创元壬辰燬明洪武二年兴复成化四年僧宗秀复建 …… (第 21a 页)
  宝云寺(在赣县贡水东宋学士廖刚有诗)


  化城寺(在赣县四会乡创自宋明末燬 僧一
苇香林相继建葺)

  合龙山寺(在赣县北百里宋仁宗时里中僧小道以宫中所赐珍物刱建)

  万法寺( (第 33b 页)
  桥以龙池名志地也以广济名志人也志地者何因置
邮而得名也志人者何因一真而得名也一真者明庄
皇朝戒上人也先是邑南通广昌驿铺曰龙池其下水
声潺湲溯流而上星石云叠一望匹练淜湃汇东流溪
者凡三四悉从闽隘发源自南梗白茆百丈木瓜湍激

纡折数十里而入旴穆庙壬申岁大水桥圮维时遂昌
苍濂郑侯来莅兹邑甫至均虚粮撤客兵兴学礼士洞
悉民隐百废具举命 僧一
真题疏缮旧邑人知僧拮据
勤瘁而不知桥之再兴侯实董成焉丁亥岁复大水加
以频年兵燹向所云广济者复圮焉余悲 (第 58b 页)
  芬自序略曰东汉而下是书与仪礼戴记并行宋
  兴大儒辈出表章遗经于此盖阙如予自弱冠即
  好是书随所窥测作为五官叙辨五篇六官图
  一
篇剔伪一篇既乃录成正经重加校订其有逸
  于他书者取而附之错于他官者编而正之题曰 (第 10a 页)
  乘以合孟子所述之名耳前有大德十年吾邱衍

  序一篇则系后人赝作
戚光南唐书音 释一

 光建康人
  钱曾读书敏求记曰光尝辑金陵志搜访文献大
   有考證为当时所称许
   (臣/) (第 3b 页)
 侍读学士
  唐顺之曰是书大率称引老庄然而古先所以厚
  施薄责惩忿窒欲之绪言亦往往而在也
黎久之黎子杂 释一

 久之字未斋临川人官高安县知县
  (臣/)等谨案是书杂举奇怪之事推求其理词极辨
  博而大旨仍 (第 6b 页)
  (臣/)等谨案元好问中州集称秉文著易丛说十卷
  中庸说一卷扬子发微一卷太玄赞六卷文中子
  类说一卷南华略 释一
卷列子补注一卷删集论
  语孟子说各十卷资暇录十五卷今皆未见史称
  所著诗文三十卷此本乃二十卷与史 (第 1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