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編年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政書類
史鈔類
詔令奏議類
何得九
十岁廉其状僧实杨应祥钧州白沙里人奏上僧论死
下锦衣狱从者十二人戍边而帝适有南归之思白其
实御 史密
以闻阉吴亮老矣逮事帝乃令探之建文帝
见亮辄曰汝非吴亮耶亮曰非也建文帝曰吾昔御便
殿汝尚食食子鹅弃片肉 (第 12b 页)
 (瑛闻之藩司因系僧及帝蜚章以闻至京御史鞫之/便称年九十馀且死思葬祖父陵旁耳御史言建文)
 (君生洪武十年距正统五年当六十四岁何得九十/岁廉其状僧实杨应祥僧论死帝适有归思白其实)
 (御 史密
以闻于是迎入西内宫中呼为老佛以寿终/葬西山传闻异词往往失实皆不可信也钧州金置) (第 25a 页)
,因恐该同知等日久生懈,巡查稍;节经照案严饬,务令实力稽察,不准内地奸民私越占垦。
  兹据署鹿港 同知史密
禀称:本年正月该同知会督北路协副将叶长春、署南投县丞冉正品带同通事番目,亲至水沙连内山巡查。行至山口 …… (第 207 页)
  伏查水沙连六社番地,虽于道光四年及二十一年两次议开,总以与番争利,恐后患难防,奏请饬禁。此次田头、水里、猫兰、审鹿、埔里、眉里等六社生番输诚献地,固由不谙耕种,谋食维艰,欲求内附,以为自全之策;与前此议开,情形迥别。但犬羊之性,反覆无恒,诚如部议恐其鼓舞于前,仍复顽梗于后。臣前因台湾镇总兵武攀凤、台湾道熊一本、台湾府仝卜年及署鹿港 同知史密
先后详禀,该员等均系亲历六社更番迭勘,咸谓番情真挚,并无他虞。察其所言,似均确有把握。而熊一本、仝卜 (第 213 页)
年历任台湾,又皆数十年,凡海外一切利弊,无不瞭如指掌;其武攀凤、 史密
二员,虽不及该道、府之年久,而办事之结实精勤,亦与该道、府相埒。既于开垦一事,剀切详陈,力请举办,自 …… (第 213 页)
内地人言相等。臣先将台、凤、嘉三县各营官兵,按次简校,并将应审案件、应理公事,逐一办竣;遂督同署鹿港 同知史密
、署淡水同知曹士桂、北路协副将叶长春、嘉义营参将吕大升及臣随带之文武员弁,均轻骑减从,酌带兵勇,于五 …… (第 214 页)
倒悬待解、饥婴待哺之情。复察各番,群称 史密
为老祖;缠绵固结,更难以言语形容。洎臣束装出社,各番众跪送纷纷,面容悽惨,臣亦不觉顾而心恻。此臣体察 …… (第 219 页)
  惟是番地固贵周勘,番情亦应详察;而私垦之犯,更宜严切查究。臣自入六社之后

,即督同 史密
、曹士桂及随从员弁带领通事分投清查,并令各社番目将自垦之田逐一指认。查出埔里社有私垦地二、三百甲;其 …… (第 221 页)
间先后来社打、垦种,并未议租,各番目等实无招佃情弊。私垦各犯,闻知臣入内查勘,均各逃逸。并据署鹿港 同知史密
面禀:上年伊查禁内山亲历各社,祗知埔里一社有生番招引熟番佃种情事,伊等防患将来,是以通禀私垦;其馀五 …… (第 222 页)
,大干严禁;乃该民番等竟敢因撤回兵勇,潜入私开,实属藐玩。当饬北路协副将叶长春、嘉义营参将吕大升协同 史密
督带兵勇,将该二社私插秧苗,全行除。间有已届成熟者,交官暂时经理;俟收割后,匀给各番。并将草拆毁 (第 222 页)
,仍饬严拿各逸犯,务获究办。旋据 史密
禀:访有今春新来熟番徐戆棋一犯,倡垦番地,生番侧目,积恶最稔,尚在眉里社树木内藏匿。臣严谕 (第 222 页)
史密
、叶长春等将该犯设法拿获,讯认倡率私垦、发掘番目改努幼侄坟冢、抛弃尸骸及焚毁番、抢牛物等情不讳,质 …… (第 222 页)
地人言多系耳食,即台地人言亦半属隔膜。天下事及之后知、履之后见,益信台湾镇、道、府之所详非虚;署鹿港 同知史密
之首先深入,创议开垦,确系防微杜渐,并无邀功讨好之心;而在籍之绅士廖鸿荃等之言之恰中事机也。至番地膏 …… (第 225 页)
  以上各条,均系台湾最要之件。故不嫌琐屑,敬陈大略。其中尚有笔难尽述之处,再容面禀。此外如豁免民欠、军流徒犯减等、晴雨粮价月报册摺积习相沿未能依期造送以及台谷配运延滞,并台湾县征取正供东门外一带业户仍复藉口郭光侯控案观望迁延,统俟驾临逐条缕述。恳祈大振霜威,力破沉锢积习,庶不致办理掣肘;感戴鸿恩,实无涯涘矣!

   筹办番地议                     史 密

  去年七月奉札垂询七虑,当即详细据实开陈。因候镇道履勘,至十一月内,始并续行归化详册专丁一并呈。 (第 252 页)
  前蒙谕将应办公事,宜设法通变,悉心筹议等因。伏思为政以清理庶狱为先,而不留狱以起解人犯为要。通台积压应解新、旧案人犯,竟至二百馀名之多;不即勒限解配分别清釐,淹禁瘐毙,陈陈相因,伊于胡底?当即吊核档案向办解犯出水章程并据署台湾府 史密
呈送解费清摺前来,查悉台属各厅、县招解命、盗人犯到郡勘定后,即将各犯留禁府、县二监;命犯随时给批起解 (第 317 页)
  溯自乾隆五十四年功臣祠告成,由府筹拨三官堂原业凤属赤山里租谷岁纳一百六十一石有奇,置守祠者供洒扫。久且就湮,亟为清釐复旧,选公正绅耆司其会计;复经台湾县知县胡国荣勘度内外地基前后共二十九丈八尺、左右计十八丈七尺,竖立界石,以杜侵占,而昭整肃。于戏!规模式廓,丹重新;咸爇炷而拜庭,宛凌烟而见像。为忠为烈,俾留后代观瞻;书爵书名,悉仿史家体例云尔。
  是役也,董其成者:澎湖通判张启;鸠金以助之者:淡水同知 史密;
监工庀财、始终其事者:绅士陈泰阶、黄应清、朱世泽、张必中也。并志。 …… (第 377 页)
  为地方得人,总须本人中心勤恳任事;上司强勒之,无益也。上下一心,无非求地方安静起见。下固不能任属员之便,而致上司无权;上亦不能存成见于中,而令下情不达;惟求其是而已。分防各员勷助得力,自不容没其功;倘有虞,责任仍在地方官,不能藉口于一、二佐杂进退之间。(答淡厅 史梅叔
司马书)
  洋匪大帮偶集,非筹备万全不能保其必胜,宜设计以离间之。海口募悍而黠者入其 …… (第 393 页)
  官须自做,非自用也。若自用而又不能自主,卒为人用。此「孤雁」诗所谓『稻

粱群骛共,霜露一身寒』。(答淡厅 史梅叔
司马书)
  「大学」开章曰「亲民」。民不亲我,须我去亲他。心诚求之,蛮貊可行、豚鱼可格;事不畏难, …… (第 400 页)
  地僻事简,与蚩蚩者如家人父子,别有一种乐处。此宦场入手真正题脉;一任繁剧,则文不对题矣。然认题果真,即随时变幻,究不为风气所汨。入手既正,必非落卷也。(答门人王子勤书)
  防夷易,防民难。(答 史梅叔
司马书) …… (第 402 页)
  有犯必获;海外顽玩虽久,何不可挽回?(答凤邑郭巽帆明府书)

  清理交代,须于现任留心;待其卸任,则已无从著手。罪囚稍有可疑,仍开一面之网。(致 史梅叔
司马书)
  勿隐所短,勿没所长,勿为空泛之词,勿作模棱之语;愧乏知人之明,仰藉寅忠之助。(致台郡裕 …… (第 407 页)
追捕。(致各属县)
  地方利弊,和衷商榷,总期于公有济;不容稍留成见,徒法不行,空言无益。(致淡厅 史梅叔
司马书)
  各属应试生童,为求名而来;父母以下,日夜悬盼。即不能成名致荣,断不可败身招辱。夫人必自 (第 411 页)
  嘉彰交界之内山为水沙连,又东为埔里社,其地平原饶沃,有日月潭、珠仔山诸胜,风景绝似西湖。道光初,埔水六社生番,内迫凶番之戕杀,外苦奸民之侵夺,由理番 同知史密(梅叔,江苏拔贡)
献地归诚,密详请刘制军韵珂。制军以闻,朝议命制军躬自巡阅,以决可否。制军巡视毕,力主其事。史同知以为 (第 64 页)
  嘉彰交界之内山为水沙连,又东为埔里社,其地平原饶沃,有日月潭、珠仔山诸胜,风景绝似西湖。道光初,埔水六社生番,内迫凶番之戕杀,外苦奸民之侵夺,由理番同知史密 (梅叔,
江苏拔贡)献地归诚,密详请刘制军韵珂。制军以闻,朝议命制军躬自巡阅,以决可否。制军巡视毕,力主其事。 (第 64 页)
      条覆筹办番社议等二篇(熊一本)
      上刘玉坡制军论台湾时事书(仝卜年)
      筹办番地议等二篇 (史密)
      斯未信斋存稿三十四篇(徐宗干)
      斯未信斋文集三十五篇(徐宗干)
      (第 5 页)
刘韵珂「奏开番地疏」等二篇、熊一本「条覆筹办番社议」等二篇、仝卜年「上刘玉坡制军论台湾时事书」一篇、 史密
「筹办番地议」等二篇,卷四有徐宗干「斯未信斋存稿」三十四篇,卷五有「斯未信斋文集」三十五篇;后三卷均 (第 13 页)
    道光丁未,平陆仝南太守卜年守台湾,申请大府移驻凤、嘉二邑巡检营弁。是年冬,余至幕中,妄谓太守曷不言其大者,因以末议进;太守笑曰:「水沙连事邀准,即可次第议行,今祇可留待后之有心人矣」。次年,太守故;及冬,余亦内渡。忽忽二十馀年,未闻有议及此者!水沙连者,嘉义、彰化二县内山番地。鹿洲太守亲往游览,曾记其胜,中有猫丹、埔里等十馀社,广袤三十馀里,山水秀丽,厥土中上。丙午秋,济宁 史梅叔
太守密任鹿港同知,往抚其番;番众欣然迎入,谓生平未见官至,咸愿薙发输诚,献其地设官治理。汶上刘玉坡制 (第 6 页)
    地有垦,即粮有升豁;且移新抵旧、析彼益兹,数目纠纷,不能以意断也。奈稽之志乘,嘉义之诸罗志编自雍正初年,已无可觅;府志与澎湖纪略、凤山县志,咸修自乾隆三十年以前;仅彰化、台湾二县志,刊于嘉庆、道光间;淡水、噶玛兰均尚无志。他若无锡季蓉洲大令麒光海外集、宛平黄玉圃观察叔璥赤崁笔谈、武陵朱幼芝太守景英海东札记、侯官谢退谷广文金銮蛤仔难记略、邵武朱筠园广文仕玠小琉球漫志、马平杨双梧观察廷理开兰节略、蓝鹿洲太守东征集、姚石甫廉访东槎纪略, 史梅叔
太守请开水沙连议,所述皆台事,独于田数、粮数,鲜有叙及。求之案牍,又荐经震灾、兵燹,大半遗佚;即有存 (第 18 页)
乱时守备蓝玉芳亦据以待援,贼百计攻之不拔,虽得地利,亦视守者何如耳。恒镇军久驻郡城外伺贼衅,前守台湾 史梅叔
太守密已奉文休致,愤练壮勇六百,请为前队,适孔雪鹤观察昭慈任鹿港同知受代回,募勇七百馀名航海来会;澎 …… (第 94 页)
振,无不竖义民旗争先杀贼者。且台地游手人多,多一充勇之人,即少一从贼之徒;多调内地兵,不若用台勇。故 史梅叔
太守以六百练勇荡涤万馀逆贼,丁述庵观察祇统省兵四百、馀皆台勇,灭贼如摧枯拉朽,非明效大验欤!然无邯郸 (第 96 页)
之技,而第学其步,又鲜有不颠且蹶者,邵大令、秋司马是也。 梅叔
太守固休致人也,述庵观察官同知时曾调省察看,后且与亭观察均开缺送部矣,虽宫临磨蝎,而戡弭之功同在人 (第 96 页)
  埔里社在万山之中,距台湾府治东南可九十里,中拓平原,周三十馀里。土厚泉甘,宜稻蔗,物产尤饶,取之无尽。南北两溪皆源自深山,奔流而西,以达于海,引水溉田者十数万甲,固天然之奥区也。归化番社二十有四,而以六社名:曰埔里,田眉里,曰田头,曰水社,曰沈鹿,曰猫兰;而埔里尤著,康、雍以来,久见纪载。封疆大吏,犹以瓯脱视之,能不惜哉!地大物溥,来者日众,封禁之议,遂不可行。于是邓传安倡

之, 史密
和之,而刘韵珂乃大言之,其陈开设之利详矣。而痹痿臣工,不知大计,仍以险远为难,可谓昧矣。光绪纪元,开 (第 124 页)
  埔里社自逐佃后,辄为野番劫杀,势不足以自存。乃邀嘉、彰熟番入垦,欲引为援。先后至者七十有二社,合力以拒汉人。道光二十一年,给事中朱成烈奏言:『台湾旷土甚多,应许开垦』。诏命总督颜伯寿议覆。总兵武攀凤、巡道熊一本、知府仝卜年入山履勘,具陈开垦埔里社之利。而伯寿以与番人争利,难防后患,援例奏禁。然民间之唱开垦者,前呼后应。台、嘉、彰三邑业户认捐垦费十八万圆,垦田七千甲。绅士王朝纶、王云鼎等且欲以垦内外国姓,长鹿埔等处。是封界之令,已不可行于今日矣。二十六年春正月,北路理番 同知史密
偕北路协副将叶长春、署南投县丞冉正品率通事、土目入山。埔里社番目督律与水里社番目毛蛤肉、田头社番目摆 …… (第 436 页)
荡平平之路,亦未始非太平之盛事也』。疏上,命大学士军机大臣议奏,不可。又命韵珂渡台履勘,筹及久远。而 史密
以时机既至,未可停止,奉商道府,官先试垦,以定番心。于是各官皆捐工本召佃。一本亦捐垦千甲,会营派兵二 …… (第 438 页)
命淡水同知曹士桂、北路协副将叶长春、参将吕大升及 史密
随行。五月十三日,自南投入山,历田头、水里、猫兰、沈鹿、埔里、眉里等社。群番闻总督至,扶老携幼,伏道 (第 441 页)
留后代观瞻;书爵书名,悉仿史家体例云尔.是役也,董其成者,署澎湖通判张启也;鸠金以助之者,淡水同知 史密
也;监工庀材始终其事者,绅士陈泰阶、黄应清、朱世泽、张必中也.并志之.
  钦命按察使衔台澎兵备道兼 (第 746 页)
提督学政徐宗干撰、台湾府知府裕铎书、桂林朱禾熏镌.
  大清道光三十年(岁次庚戌)仲春中浣,台湾道徐宗干、知府裕铎、 同知史密
、通判张启、知县胡国荣、绅士陈泰阶、朱世泽、黄应清、张必中等重修.
  谨将昭忠祠正殿供奉长生禄位 (第 746 页)
  黄开基 四川永川人,举人.道光二十六年署.
  曹仕桂 云南文山人.道光二十六年署.
  黄开基 见上.道光二十八年再署.
   史密
 山东济宁州人,拔贡.道光二十九年任. (第 184 页)
    按「厅志」卷三「建置志」「仓廒」:『道光十七年,同知娄云创设义仓,未置廒座,捐谷即由捐户收储,业经奏奖.后经 同知史密
、丁曰健屡催欠谷未[缴].同治六年,同知严金清复倡捐廉银一千圆,购谷一千石;并绅商业户所捐,共谷四万 (第 65 页)
  黄开基,字自堂,四川永川人.举人.道光二十五年十月署(「厅志」作二十六年署.考前任同知曹谨于二十五年十月告病回籍,则黄开基署理似亦当在二十五年十月.今据同治六年请以曹谨崇祀名宦祠事实册订正)
   史密,
字梅淑,山东济宁人.嘉庆癸酉拔贡.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十二日任「厅志」阙佚.考 (第 272 页)
史密
于道光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五日奉藩司徐饬知,准升淡水同知.二十七年正 …… (第 272 页)
  曹士桂,字馥堂,云南文山人.道光元年辛巳恩科副榜,壬午举人.二十七年三月十八日署.是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卒于官.同治六年,厅绅陈维英等佥请与曹谨并祀名宦祠,未准(有传.「厅志」作二十六年署.今据同治六年请崇祀名宦祠事实册订正)
  黄开基,见上.道光二十八年再署.
   史密,
见上.道光三十年三月初八日回任(「厅志」作二十九年任.今据存档履历册订正)(第 273 页)
千文度活。现在秋秧已插,农事需人,均可不至失所。城垣、仓库、监狱,均无损坏等因。
  又据委员署鹿港 同知史密
会同署嘉义县准补清流县知县王廷干查验嘉邑境内,各乡早稻已于四、五月间全数收割,晚稻尚未插秧,不至成灾 …… (第 176 页)
,每户酌给三元,以为栖身糊口之资。另有击碎商船逃生水手一百六十七名,均系内地客民,尤为可悯,经署鹿港 同知史密
捐银八百三十五两,每名给银五两,并予护照,谕令措资修船,均各欢欣而去。踏看各处田园,虽下湖等九庄海水 …… (第 177 页)
  再臣等查核台、凤、嘉三县猝遭风雨,系厅县营员捐资赈恤,并未请领帑银。除台湾县举贡生监各捐制钱二百八十千文、嘉义县郊商公捐洋银四百八十元、由地方官赏给匾额花红外,该厅县等查办详速,不惜重资,所有署台防同知徐廷抡捐制钱一千四百五十千文零,署鹿港 同知史密
捐纹银八百三十五两,署凤山县知县云霄同知玉庚捐制钱一 (第 179 页)
  娄云,浙江山阴监生,十六年任.
  刘继祖,江西龙南增贡,二十年任.
  曹谨,河南河内举人,二十一年任.
   史密,
山东济宁州拔贡,二十七年任. (第 560 页)
    谨按「厅志」载:道光十七年,同知娄云创设义仓,未置廒座;捐谷即由捐户收储,业经奏奖.后 同知史密
、丁曰健屡催,欠谷未缴.同治六年,同知严金清复倡捐廉俸银一千圆购谷一千石,并绅商、业户所捐四万九千石 (第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