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正史類
別史類
傳記類
史鈔類
 春在都中寓慈仁寺(徐谱<折 t="33"/>慈仁寺在广宁门大街额曰/大报国慈仁寺/张谱/道光二十)
(三年夏 何太史绍基
鸠赀为先生建祠堂于寺西偏隙地一/区架屋三楹几筵礼器悉备岁春秋名流毕集致飨祀焉补)
(注)闻莱州黄培诗 (第 43a 页)
诏僧格林沁、胜保迅速剿擒。丁卯,湖北进攻黄州兵溃,总督吴文镕,署按察使、前布政使唐树义死之。户部议覆 四川学政何
绍基捐廉疏上违式用骈文,上责祁俊藻曰: 「当阅何
绍基疏时,卿亦议其迂拘,何为尤而效之?大学士管部,乃不能动司官稿一字乎!」贼窜献县东城庄,僧格林沁、
议格不行。

先是道光中叶,银外泄而贵,朝野皆欲行大钱以救之。广西巡抚梁章钜疏言其利。文宗即位,四川 学政何绍基
力请行大钱以复古救时。上意初不谓然,卒与官票、宝钞行焉。钞尝行于顺治八年,岁造十二万八千有奇。十年而
十卷。吕耀斗撰。宝应图经六卷。刘宝楠撰。邳州志二十卷,清河县志二十四卷。鲁一同撰。山阳县志二十一卷。 何绍基
、丁晏同撰。合肥县志三十六卷。左辅撰。凤台县志十二卷。李兆洛撰。弋阳县志十四卷,宜春县志十五卷,分宜
经精舍自课文二卷。俞樾撰。武陵山人杂著一卷。顾观光撰。微尚斋遗文一卷。冯志沂撰。东洲草堂诗钞二十七卷 。何绍
基撰。大小雅堂诗钞十卷。邵堂撰。西沤全集十卷。李惺撰。简学斋诗文钞十二卷。陈沆撰。小重山房初稿二十四 ……卷。潘曾玮撰。眉绿楼词八卷。顾文彬撰。芬陀利室词一卷。潘祖荫撰。思益堂词一卷。周寿昌撰。东洲草堂诗馀 一卷。
何绍基撰。拜石山房词四卷。顾翰撰。敩艺斋诗馀一卷。邹汉勋撰。琴隐园词四卷。汤贻汾撰。汀芦诗馀一卷。杨
宗浚) 吴敏树(杨彝珍) 周寿昌(李希圣) 斌良(锡缜 李云麟) 何绍基(孙维朴 李瑞清)
冯桂芬(王颂蔚 叶昌炽 管礼耕 袁宝璜) 李慈铭(陶方琦 谭廷献 李稷勋) 张裕钊(范当世 朱铭盘 ……,至辰永沅靖道。踵王昶金石萃编成金石补正百二十卷,凡三千五百馀通。又著砖录一卷。其订正金石款识名物, 何绍基
服其精。

董祐诚

董祐诚,字方立,阳湖人。生五岁,晓九九数。稍长,善属文。游陕西,成​​华山神庙 ……志》、《怡园诗草》。汉军宗​​山,字啸梧,鲁氏。有《窥生铁斋诗集》、《希晦堂遗文》。皆以诗文名。 何绍基

何绍基,
字子贞,道州人,尚书凌汉子。道光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绍基
承家学,少有名。阮元、程恩泽颇器赏之。历典福建、贵州、广东乡试,均称得人。咸丰二年,简四川学政。召对,询家世学业,兼及时务。 绍基
感激,思立言报知遇,时直陈地方情形,终以条陈时务降归。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教授生徒,勖以实学。同治十三年,卒,年七十又五。 绍基
通经史,精律算。尝据大戴记考證礼经,贯通制度,颇精切。又为水经注刊误。于说文考订尤深。诗类黄庭坚。嗜金石,精书法。初学颜真卿,遍临汉、魏各碑至百十过。运肘敛指,心摹手追,遂自成一家,世皆重之。所著有 东洲
诗文集四十卷。

弟 绍京

弟绍京,字子愚。亦工书,笔法颇似其兄。

附 孙维朴

孙维朴,字诗孙
篯分书,梅植之行书,朱昂之行书,李兆洛行书,徐准宜真书。

其后包氏之学盛行,咸、同以来,以书名者, 何绍基
、张裕钊、翁同龢三家最著,并见他传。 绍基
宗颜平原法,晚复出入汉分;裕钊源出于包氏;同龢规模闳变,不为诸家所囿,为一代后劲云。
  黄骧云,字雨生,淡水头份庄人。父清泰字淡川,原居凤山。性孝友,少习举业,

有文誉。林爽文之役,募勇守城;以平琅軿功,补福州城守营把总。嘉庆十一年,任竹堑守备,署艋舺都司。总兵武隆阿重之,擢镇标中营游击,改参将;遂居淡水。清泰以书生习武,望子能文。骧云少时,即肄业于福州鳌峰书院,不十年而文益邃。二十九年举于乡,道光九年成进士,签分工部。十七年分校京闱,取士多得人。张丙之乱,适归省,巡道平庆令作书劝谕闽粤庄民。及平,补都水司主事,荐升营缮司员外郎。子五人。长延祐,举人;次延祺,少慧,工书,尝双钩大麻姑坛记入石, 编修何绍基
见而推许。卒年二十馀。 (第 979 页)
    初,京口兵鬨,马士英遽指先生怀异,将与黄鸣骏入清君侧,为废立计;故入朝而竟不听见。洎至绝粒时,有名王之聘;已困不能语,张目颔之。既卒, 先生子贞
孝君又自号遁斋者奉遗书避兵山中,盖犹护发未薙云。
    祝渊,崇祯癸酉举于乡。自以所学未充,借僧舍 (第 158 页)
    二月朔,阅「操江」操。初三日,妾王氏、妹张暨甥女辈乘「测海」回籍;骨肉分离,恻恻殆不自胜。十一日,成「泰誓(中)」一篇,成「送李储源回巴陵」五律一首。次日,成「泰誓(下)篇」。十八日,赴苏州;舟中成「读韩昌黎上陆祠部员外书书后」一篇。二十日,抵苏州;成七绝四章。次日,谒张子青(之万)中丞,晤 何子贞(绍基)
太史。饮李眉生廉访处。二十三日,游虎邱。成孙琴西 (第 67 页)
    二月朔,阅「操江」操。初三日,妾王氏、妹张暨甥女辈乘「测海」回籍;骨肉分离,恻恻殆不自胜。十一日,成「泰誓(中)」一篇,成「送李储源回巴陵」五律一首。次日,成「泰誓(下)篇」。十八日,赴苏州;舟中成「读韩昌黎上陆祠部员外书书后」一篇。二十日,抵苏州;成七绝四章。次日,谒张子青(之万)中丞,晤何子贞 (绍基)
太史。饮李眉生廉访处。二十三日,游虎邱。成孙琴西 (第 67 页)
  二十年,莹为台湾兵备道,招之;将渡海,及厦门,畏险而返.鹿泽长为宁绍台道,招之;至则宁波失守,狼狈走江西.遂过桐城视莹家,访方东树、马瑞辰,而至湖北.叶敬昌为布政司,厚礼之.复之吴中,闻莹因台湾战事被劾就逮;计莹赴逮必过吴中,栖迟以待.莹至,际亮方痁,扶病从至京师;莹止之,不可.莹狱十有二日白,际亮大喜.从莹寓炸子桥杨椒山故宅松筠庵中,而病已深矣.京师诸巨公闻其事,义之.而益阳汤鹏、桂林朱琦、柳州王锡振、道州 何绍基
、晋江陈庆镛、高要苏廷魁、福州陈景亮,皆际亮故人,旦夕来问视.疾亟,坐莹及琦榻前,取生平诗十数巨册使 (第 365 页)
  十三日(丁未),军机大臣大学士穆彰阿等奏:『议覆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林则徐请定洋人携带鸦片烟土入口售卖治罪专条;拟请此后洋人如带有鸦片烟入口图卖者,为首照开设口例拟斩立决,为从同谋者从严拟绞立决,由督、抚审明,交地方官督同该国官长将各犯分别正法;起获烟土,全行销燬,以杜贪顽而严法禁。仍行文两广总督,以奉文之日为始,予限一年六个月;如于限内将烟土全数呈缴者,免其治罪』。从之。
  十四日(戊申),以翰林院编修 何绍基
为福建乡试正考官、江南道御史蔡家玕为副考官。
  二十八日(壬戌),谕[内阁]:『林则徐等奏「外洋驶 (第 219 页)
  张正端,字仪庭,艋舺人,惟明子.善继父志.当翁裕佳赴堑时,实偕往焉.内港水患,及运津米,赈捐均钜.学海书院成,复出赀助之.遇疫施药多活者.后优奖州同.
  黄延祺,骧云次子.早慧,工颜书,尝双钩大麻姑坛记入石,为 何编修绍基
所推许.谓其慕颜堂帖弗及也.至今都人士犹以不禄惜之.
  何宜生,字阿微,竹堑人,粤籍.少习举业,屡 (第 451 页)
  初,亨甫有妾蒋氏从在淮。及赴石甫难,留蒋于淮,属其友。亨甫方痁疾,扶病从。石甫止之,不可。自投方剂,未已。石甫事白,出狱,亨甫大喜。从石甫居炸子桥杨

椒山故宅,延人治其病,而所患深矣,竟殁。 何子贞太史绍基
挽以联云:『是骨肉同年,诗订闽江,酒倾燕市;真血性男子,生依石甫,死傍椒山』。亨甫疾革时,托遗诗于石 (第 60 页)
情趣。此亭明末被毁,清代重建,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尚存。1946年《新武汉指南》载:“仙枣亭完好, 何绍基
书仙枣亭三字匾尚好。”1955年因修建武汉长江大桥,亭被拆除。
现存仙枣亭为1993年重建,位于吕仙 ……联:
此地饶千秋风月;
偶来作半日神仙。
朱士彦所作联:
此间可谈风月;
斯世岂有神仙。
近代书法家 何绍基
撰书的“千年仙枣不留核;五月落梅犹有花”的楹联,曾较长时间挂于亭柱上。
石照亭 位于公园北区,于黄鹤
青鸾。

七言对
〔近代〕赵光祖(1784—?)
携鹤未能绳祖德;
倚楼先已望君山。
〔近代〕 何绍基(1799—1873)
千年仙枣不留核;
五月落梅犹有花。
[注]此为古仙枣亭楹联。
〔近代〕胡林翼(1812—1861) ……喜归来,看波卧长桥,放眼江山天地壮;
白云闲缥缈,好窗横短笛,开怀宇宙古今情。

十八言对
〔近代〕 何绍基(1799—1873)
我从千里而来,看江上梅花,已开到红羊劫后;
谁云一去不返,听楼中玉笛,又吹起黄鹤高飞。
〔近代〕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