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地理類
正史類

节六军皆肃准毗节度莫敢犯违懿数欲进攻毗禁不
听亮卒复还为卫尉薨谥曰肃侯子敞嗣咸熙中为河
内大守毗 女宪英
自有传
杨阜字义山天水冀人也以州从事为牧韦端使诣许
拜安定长史阜还关右诸将问袁曹胜败孰在阜曰袁 (第 24b 页)
大赦(皓字元宗/孙和之子) 八月庚寅命中抚军司马炎副贰相
国事(依五官将/故事也) 初钟会之伐汉也 辛宪英
谓其夫之
从子羊祜曰会在事纵恣非持久处下之道(从才用翻/处昌吕翻)
吾畏其有他志也会请其子郎中琇为参 (第 32a 页)
(琇息/救翻) 宪英
忧曰他日吾为国忧今日难至吾家矣(为于伪翻/难乃旦翻)琇固
请于晋王王不听 (第 32a 页)
宪英
谓琇曰行矣戒之军旅之间可
以济者其惟仁恕乎琇竟以全归诏以琇尝谏会反赐
爵关内侯(琇司马师夫人之从父弟 (第 32a 页)
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禅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
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初钟会之伐
汉也 辛宪英
谓其夫之从子羊祜曰会在事纵恣非持
久处下之道吾畏其有他志也会请其子郎中琇为参
(第 23a 页)
宪英
忧曰他日吾为国忧今日难至吾家矣琇固请
于晋王王不听 (第 23a 页)
宪英
谓琇曰行矣戒之军旅之间可以
济者其惟仁恕乎琇竟以全归癸巳诏以琇尝諌会反
赐爵关内侯 (第 23a 页)
 (王诛既加于法已备雄感义收葬教亦无阙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以此训物不亦可乎昭悦与宴谈而遣)
 (之会之伐汉也 辛宪英
谓其夫之从子羊祜曰会在/事纵恣非持久处下之道吾畏其有他志也会请其)
 (子琇为参军 (第 42b 页)
宪英
忧曰他日吾为国忧今日难至吾/家矣琇固辞不听 (第 42b 页)
宪英
谓曰行矣戒之军旅之间可)
 (以济者其惟仁恕乎琇竞以全归/诏以琇尝谏会反赐爵关内侯)集览(拜假服虔曰 …… (第 42b 页)
 (饮食绐语绐诳诈也语去声说示之也疏与疏/犹书记也掩骼埋胔注见汉元帝建昭四年)质实
 (杜预杜陵人畿之孙伯玉卫瓘表字羊祜泰山平阳/人续之孙 辛宪英
颖川阳翟人昆之女羊耽之妻)
  书法(书袭艾杀之何艾无罪也故将士追艾/迎还不书后以邓艾孙朗为郎中则书 (第 43a 页)
  慕宏化妻曹氏许州人夫殁氏年二十三事舅姑
  尽孝训子以义方守节三十六年雍正十二年
  旌表
  禹州
 三国羊耽妻 辛氏名宪英
阳翟人魏侍中毗之女嫁
  耽聪明有才识钟会伐蜀 (第 94b 页)
宪英
曰会在事纵恣非
  持久处下之道吾畏其有他志也及会将行请其
  子琇为参军 (第 94b 页)
宪英
谓琇曰行矣戒之古之君子入 (第 94b 页)
  晋阳秋曰诸葛亮据渭水南原诏使高祖拒之亮
挑战遗高祖巾帼巾帼妇女之饰欲以激怒冀获

曹咎之利朝廷虑高祖不胜忿愤而卫尉辛毗骨
鲠之臣帝乃使毗仗节为高祖军司马亮果复挑
战高祖奋怒将出应之毗仗节中门而立高祖乃
止 世说曰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
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司马宣王既与
亮对渭而陈亮设诱谲万方宣王果大忿将欲应
之以重兵亮遣间谍觇之还曰有一老夫毅然仗
黄钺当军门立军不得出亮曰此必辛佐治也


  毗女宪英 外孙夏侯湛为其传

  太平御览引夏侯孝若为 辛宪英
传曰夫人性不
好华丽琇上夫人鼲子帔缘以锦不肯服从外孙
胡母杨上夫人锦被夫人取反卧之

  满田牵郭传 (第 5b 页)
 ︹列女︺︹汉︺缑氏女(名玉陈留外黄人为从父报仇杀夫/氏之党始执玉以告令梁配配欲论)
(杀玉同郡申屠蟠年十五进谏曰玉之节义足以/感无耻之孙激忍辱之子不遭明时尚当表旌庐)
(墓况在清听而不加哀矜配/善其言乃为谳得减死论)︹三国︺︹ 魏︺辛宪英(阳翟/人侍)
(中毗之女有才鉴初文帝为太子抱毗颈曰辛君/知我善否毗以告宪英宪英叹曰太子代君主宗)
(庙社稷宜戚而喜何以能久弟辛敞子/辛琇俱用其言得免曹爽钟会之难)
︹晋︺庾衮妻 (第 39a 页)
 ︹列女︺︹汉︺缑氏女(名玉陈留外黄人为从父报仇杀夫/氏之党始执玉以告令梁配配欲论)
(杀玉同郡申屠蟠年十五进谏曰玉之节义足以/感无耻之孙激忍辱之子不遭明时尚当表旌庐)
(墓况在清听而不加哀矜配/善其言乃为谳得减死论)︹三国︺︹魏︺辛宪英(阳翟/人侍)
(中毗之女有才鉴初文帝为太子抱毗颈曰辛君/知我善否毗以告 宪英
(第 39a 页)
宪英
叹曰太子代君主宗)
(庙社稷宜戚而喜何以能久弟辛敞子/辛琇俱用其言得免曹爽钟会之难)︹晋︺庾衮妻 (第 39a 页)
千石。康熙十六年,寇平,以功进布政使参议。母老乞归,家居几三十年。卒,年八十。

士弘备兵甘山时,取 晋辛宪英
语:「军旅之间可以济者,惟仁与恕。」因以名其堂。

多弘安,字君修,直隶阜城人。顺治五年,选拔贡生。
事因夫子,各随本传,今所不录。在诸伪国,暂阻王猷,天下之善,足以惩劝,亦同搜次,附于篇末。

羊耽妻 辛宪英

  羊耽妻辛氏,字宪英,陇西人,魏侍中毗之女也。聪朗有才鉴。初,魏文帝得立为太子,抱毗项谓之曰:「辛君知我喜不?」毗以告 宪英,
宪英
叹曰:「太子,代君主宗庙社稷者也。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国不可以不惧,宜戚而喜,何以能久!魏其不昌乎?」 ……弟敞为大将军曹爽参军,宣帝将诛爽,因其从魏帝出而闭城门,爽司马鲁芝率府兵斩关赴爽,呼敞同去。敞惧,问 宪英
曰:「天子在外,太傅闭城门,人云将不利国家,于事可得尔乎?」 宪英
曰:「事有不可知,然以吾度之,太傅殆不得不尔。明皇帝临崩,把太傅臂,属以后事,此言犹在朝士之耳。且曹 ……与太傅俱受寄托之任,而独专权势,于王室不忠,于人道不直,此举不过以诛爽耳。」敞曰:「然则敞无出乎?」 宪英
曰:「安可以不出!职守,人之大义也。凡人在难,犹或恤之;为人执鞭而弃其事,不祥也。且为人任,为人死, ……而已。」敞遂出。宣帝果诛爽。事定后,敞叹曰:「吾不谋于姊,几不获于义!」

  其后钟会为镇西将军, 宪英
谓耽从子祜曰:「钟士季何故西出?」祐曰:「将为灭蜀也。」 宪英
曰:「会在事纵恣,非持久处下之道,吾畏其有他志也。」及会将行,请其子琇为参军, 宪英
忧曰:「他日吾为国忧,今日难至吾家矣。」琇固请于文帝,帝不听。 宪英
谓琇曰:「行矣,戒之!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于国;在职思其所司,在义思其所立,不遗父母忧患而已。军旅之间可以济者,其惟仁恕乎!」会至蜀果反,琇竟以全归。祜尝送锦被, 宪英
嫌其华,反而覆之,其明鉴俭约如此。泰始五年卒,年七十九。

杜有道妻严宪

  杜有道妻严氏,字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