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編年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詔令類
紀事本末類
法制類
史評類
載記類
正史類
別史類
金石類
雜史類
史鈔類
源)
成化弘治间轻生好讼近年民知务本士知勤学(清源/)
农末相资俭啬多盗(祝志/交城)
俗尚俭啬人性 朴实
农末相资(穆志/交城)
土膏气秀而丰于财性悍情乖而喜于讼(祝志/文水)
劲而轻生俭而趋利浇朴相半勤则 …… (第 15b 页)
(尔朱荣傅/岚县)
其性悍其习陋山多地少民贫(祝志/岚县)
勤俭朴陋(穆志/岚县) 朴实
不浮稼穑是务(祝志/兴县)
士闭户自守农夫力穑崇岭峻阪无不耕植工无奇技
淫巧地僻不通舟车乏富商大贾是 …… (第 16b 页)
盖藏缙
绅之家亦用之(舆图志/)
辽居太行绝顶四月冰解八月飞霜风气大寒耕者鲜
(穆志/辽州)
昔尚 朴实
近颇强悍(祝志/和顺)
俗尚朴业士宦不乘车马婚丧不事靡丽赋税乐输近
亦知好文艺(和顺县志/)
介万山 …… (第 35b 页)
志/)
平坡沙薄田有四等大率硗确不可耕者十居六七民
之终岁勤劬办租纳课惟此(同上/)
沁州
其俗勤俭 朴实
专力耕农少事商贾(古志/沁州)
居万山之中其地硗瘠气候煖迟而寒早(祝志/沁州) …… (第 36a 页)
作生理男子不远游妇女不交易士夫不衣文绣不
乘舆马(穆志/平定)
勤于稼穑寡于贸易(祝志/寿阳)
勤俭 朴实
无异唐风劲悍少文犹存晋旧居民耕农之
外别无生理近代兼资纺织但户多佞佛人易轻生(寿/)
(阳县志/) …… (第 37b 页)
至于吝啬迫隘计较分毫之间而谋利之心始
急矣(广汉张氏诗说/)
民鄙而俗陋(宋邵伯温芮城待济亭记/) 朴实
直戆男多务耕织市井少居商贾(祝志/芮城)
饮食衣冠争奢斗靡(芮城县志/)
绛州 …… (第 41b 页)
尚节义重名检男耕女织 朴实
近古(祝志/闻喜)
俗多节义士大夫不以宦势骄人(闻喜县志/)
农亩并无贸易丧葬不用浮屠(祝志/河津) (第 42b 页)
 军民腾欢立石颂德后转饷云中事竣归省卒所著
 有理学源流奉使漫稿等书
左立功字性馀洪洞人万历甲午举人父世嘉诸生秉
 性 朴实
著庭训录以教子立功实奉其训初授三原
 教谕课士育才历泮县知县升永平同知所至以清
 廉闻政事之暇晤对诗 (第 52a 页)
 事之

韩朝花太谷人家贫业推小车出外必计往还日备饮
 食费以供父母出告反面跪拜问安始终不二闻妻
 少触忤即痛箠之
程文宿太谷人 朴实
不知书母疾祝天以己算益之母
 卒哀毁骨立庐墓三年又李元显贡生事母至孝母
 卒茹淡三年
贾谟太谷人家贫 …… (第 10a 页)
 青州府仓副使未任而故昼扶柩行夜倚柩泣归家

 以礼终葬乡人称之
刘宪灵邑诸生 朴实
有孝行正德六年母寿八十馀负
 避流贼贼至宪曰宁杀我勿伤我母遂遇害事闻旌
 表立石并赐金助葬祀乡贤
(第 32b 页)
 子
张资平顺人任黎城县尹弟俊任千户侄仪任副使同
 居三世宦胥有声

暴斌长子人质朴尚义宣德中徙民实塞下代兄往役
 时以为难
白聚良长治人性 朴实
不知书母殁庐墓六年又张仲 (第 4b 页)
来道路之费饥寒切身志气沮丧一旦得官颇有才干
者惟事贪求性质 朴实
者块然袖手吏胥乘之奸弊百
端民之疾苦流移皆不复问虽有三年朝觐黜陟之典
天下大小官员二万五六千馀其贤否 (第 37a 页)
 乃人臣当然之事有何殊异若不能辩别官员之贤否
 教训兵丁使之成就又何益于国家政务且今时之大
 臣不比当日之大臣从前满洲人等咸各 朴实
尽心事
 上勤慎供职于马步射技艺不待教训自加精练俗尚
 节俭生计从容故当日之大臣易于统率今时之年少 (第 10a 页)
   俾遄行无滞十三年十二月以疾乞休得
旨解任调理南汝总兵周邦宁以士民吁留入告左都御
   史姚文然疏言凤彩相貌议论 朴实
无奇而老成
   练达谨慎和平服官二十馀年皆能称职其抚豫
   数载恤民疾苦民爱而信之传闻告病以来百 (第 8a 页)
   多永握满洲镶白旗人系贡生幼年丧父孝于慈

  母友于兄弟和睦乡里为人 朴实
行止谨慎咨请
旌表乾隆三年三月奉
旨赏给六品顶带荣身
   雅哈理
  雅哈理满洲镶白旗人孝于慈母友 (第 27a 页)
于兄弟和睦
  乡里为人 朴实
行止谨慎咨请
旌表乾隆三年三月奉
旨赏给六品顶带荣身 (第 27a 页)
   扎史
  扎史蒙古镶蓝旗人系贡生孝于慈母友于兄弟
  和睦乡里为人 朴实
行止谨慎咨请
旌表乾隆三年三月奉
旨赏给六品顶带荣身
 
 
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四十 (第 27b 页)
官者遽
然绳之以法必非其情之所愿而势有所难行惟平日
留心时刻劝导使小民知本业之为贵又复训饬闾阎
崇尚 朴实
工作之间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
俗虽不必使为工者尽归于农然可免为农者相率而趋
于工矣至于士人所业 (第 15a 页)
  (论思退奸邪误国宜早罢黜孝宗曰思退前议固/失然朕爱其警敏冀可效卿其置之良翰曰宰相)
  (纵无全才宁取 朴实
缓急犹可倚赖思退庸狡小/黠大痴将误国且警敏二字恐非明主卜相之法)
  (既退以语同列穑勃然变色明日亦 (第 2b 页)
之背田畴林木望若错锦苏民仍列酒
坊茶肆各安生业管弦竞奏觉有升平景象然徒事纷
奢罔知务本未若东北风俗之 朴实
耳夜坐舟中与侍
臣高士奇探论古今兴废之迹或读尚书左传及先秦
两汉文数篇或谈周易或赋一诗每至漏下三十刻 (第 154b 页)
为官者遽然绳之以法必非其情之
所愿而势有所难行惟平日留心时刻劝导使小民
知本业之为贵又复训饬闾阎崇尚 朴实
工作之间
不事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虽不必使为工
者尽归于农然可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至如
士人所 (第 82a 页)
  九江跨扬之交据江湖之会其土瘠其民朴而悍其士
侈文而尚气其婚丧多任俗而寡仪节是故为政者
其令宜简其敛宜裁其刑宜慎而严其示宜礼(邓继鲁名
宦祠记)


  俗尚 朴实
崇兴礼让士习诗书勤稼穑(九江志)

  人性坚贞尚气槩其君子知耻而少事干谒其小人听 (第 31b 页)
  欧阳韶字子韶永新人洪武初授监察御史时太祖威
断莫测日命御史二人侍班刑赏有失中不谏正者
罪之一日子韶侍班上乘怒将戮一人他御史不敢
前子韶趋跪阙庭仓卒不能措辞举手加额连呼曰
陛下不可上察其 朴实
天颜为霁其人得从轻典后
乞致仕终于家(人物志) (第 8a 页)
  张铎字振大泰和人以贡授郁林州同知郁林自昔僻
陋民皆力田铎为兴学校申教条躬集诸生讲谕丰
其廪给蠲其徭役由是人知勉学民有兄弟争讼者
铎谕以大义辄解释州南有废地铎教民耕垦不取
其税荒芜尽辟田州人争地相仇杀藩省大臣委铎

同往平之宣朝廷恩德与不忍加兵之意按图籍考
故实使各循其旧众皆悦服罢兵七年述职京师归
至郡以疾卒(广西名宦志)

  刘文敏字宜充安福人自幼 朴实
不知世有机械事已
读传习录而好之乃入越学于文成操存克治一息
不少懈不应科举华亭为学使以贡士徵之不起凡 (第 58a 页)
  徐通字泰甫乐安人性笃孝邑令胡世则赵与梣俱厚

礼之与梣迁欲携至帅府以亲老恳辞文信公欲用
之亦辞至元中总管刘怀远以邑大燬檄通摄尉事
通欣然领之安辑流移收瘗胔骼郡守录其劳绩通
谢去或问故曰本从吾邑起见非为功名地也吴文
正时造其庐(安志)

  周信甫字以成崇仁人谦谨 朴实
适流寇至其里要索
重赂信甫代贫民赎百馀家筑茭陂通水利复与孙
德甫各捐私田凿沟洫溉官民田地八千馀顷岁收 (第 12b 页)
 约而尽盖嘉定后政出私门一时官制混淆可概
  见矣
辽制分北南院及北南面设官
 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 朴实
太祖神册六年诏正
 颁爵天赞元年分德哷勒额尔奇木为北南二大王 (第 4b 页)
  (臣/)等谨案周文归删节三礼尔雅家语楚词逸周

  书共为一编刋削圣经其妄已甚宋文多 朴实

  惺以佻薄语评之其去取之不当更无论矣又名
  媛诗归旧本题钟惺编王士祯云坊间伪托之本
  然亦 (第 5a 页)
   语破格保荐给咨赴部会同九卿翰詹科道公
   同验看如果众论相符引
 见候
 旨简用○五年议准嗣后保举孝廉方正除 朴实

   谨无他技能不能考试者照例给与顶带荣身 (第 17a 页)
  年议准各省举行大计务令于所属各官内秉
   公考覈其佐杂教官除实在庸劣衰朽者照例
   劾参若果 朴实
勤谨尚堪供职者不得任意填
   汰如有率意苛求参劾者将参劾之上司照参
   奏不实例议处○三年奉
  (第 1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