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故事類
地理類
目錄類
編年類
傳記類
別史類
正史類
 隋经籍志曰自秦废去古文篇籍遗散汉初得战国
 策盖战国游士记其策谋其后陆贾作楚汉春秋以
 述诛锄秦项之事又有越绝相承以为子贡所作

 汉赵晔
又为吴越春秋其属辞比事皆不与春秋史
 记汉书相似盖率尔而作非史策之正也灵献之世
 天下大乱史官失其常 …… (第 1a 页)
  笔所定孟子犹疑漂杵之语前辈云吾欲忘言观
  道妙六经俱不是全书况汲冢之类乎
吴越春秋十二卷
  晁氏曰 后汉赵晔
撰吴起太伯尽夫差越起无馀
  尽勾践内吴外越本末咸备
吴越春秋传十卷
 崇文总目唐皇甫遵注初赵晔为吴 (第 13a 页)
  (万言刺史董勤辟为从事转治中自免还家同郡/谢夷吾上书荐充才学肃宗特诏公车徵病不行)
  (年渐七十造养性书十六篇裁节/嗜欲颐神自守永元中卒于家)
  赵晔(后汉书本传字长君山阴人少尝为县吏奉檄/迎督邮耻于厮役遂弃车马去到犍为资中诣)
  (杜抚受韩诗究竟其术积二十年绝问不还家为/发丧制服晔卒业乃归州召补从事不就举有道)
  (卒于家著吴越春秋诗细历神渊蔡邕读诗细而/叹息以为长于论衡邕还京师传之学者咸诵习)
  (焉/)
 三国吴 (第 1b 页)
 书毛诗由是四经遂行于世
赵氏(晔/)诗细(七录作诗谱/)

  七录二卷
   佚
历神泉(后汉书作神渊/)
  七录一卷
   佚
 后汉书 赵晔
字长君会稽山阴人诣杜抚受韩诗卒
 业乃归州召补从事不就举有道卒于家晔著吴越
 春秋诗细历神渊蔡邕至会 (第 2b 页)
稽读诗细而叹息以为

 长于论衡邕还京师传之学者咸诵习焉
 虞翻曰有道山阴 赵晔
徵士上虞王充各洪才渊懿
 学究道源著书垂藻络绎百篇释经传之宿疑解当
 世之盘结上穷阴阳之奥秘下据人情 (第 3a 页)
 存之家塾用课儿辈而门人辈遂板而行之余不能

 止也昔 赵晔
作诗细蔡中郎过会稽读之而叹以为
 长于论衡是编也吾敢遂谓足当帐中秘哉要以挟
 筴而哦者得是说而存之或 (第 12b 页)
 汉书相似盖率尔而作非史策之正也
 徐天祐曰晔去古未远又山阴人故其综述视他书
 所记二国事为详然不类汉文
 钱福曰吴越春秋作于 东汉赵晔
后世补亡之书耳
 大抵本国语史记而附以所传闻者为之其大旨誇 …… (第 8b 页)
   佚

杨氏(方/)吴越春秋削繁
  隋志五卷
   佚
皇甫氏(遵/)吴越春秋传
  隋志十卷
   佚
 崇文总目初 赵晔
为吴越春秋十卷其后有杨方者
 以晔所撰为繁又刊削之为五卷遵乃合二家之书 (第 9b 页)
 阆中令阆中杨仁文义

 有道山阴 赵晔长君(杜抚弟子/)
 博士山西张匡文通
 武威太守安定李恂叔英
 张恭祖
 郑玄
 唐檀
 公沙穆
 夏侯恭 (第 22a 页)
   杜抚韩诗章句
后汉书抚字叔和犍为武阳人少有高才受业于薛汉
定韩诗章句后归乡里教授沈静乐道举动必以礼弟
子千馀人后为东平王苍所辟及苍就国掾史悉补王
官属未满岁皆自劾归时抚为大夫不忍去苍闻赐车
马财物遣之其所作诗题约义通学者传之曰杜君法
云有 赵晔
者字长君会稽山阴人少尝为县吏当奉檄 (第 19a 页)
 上治状赐金紫服再迁京兆尹请减平籴半以常赋
 充之人赖其利以老病求解徙太子宾客累封襄阳
 县男卒谥曰夷
  经学 汉赵晔
(第 31b 页)
长君
会稽山阴人少尝为县吏奉檄迎督邮 (第 31b 页)
  阙补续编卷二十三(四十六/)
吴越春秋(一函/四册)   汉赵晔
著元徐天祐音注十卷前天祐序
  赵晔字 (第 28b 页)
长君
山阴人尝从杜抚受韩诗所著有诗
  细历神渊并此书见后汉书徐天祐字受之越州
  人见凌迪知万姓统谱天祐 (第 28b 页)
 (斗/)足文履已故名文命长有圣德长九尺九寸(笺按/续博)
 (物志曰禹长/九尺九寸)梦自洗于河取水饮之又有白狐九尾
 之瑞(笺按 赵晔
吴越春秋曰禹年三十未娶行涂山/恐时暮失嗣曰吾之娶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
 (尾而造于禹于是涂山人歌曰绥 (第 2a 页)
 夏恭      杨仁
廖扶      李恂      唐檀
公沙穆     冯良(杜抚门人/)   赵晔(杜抚门人/)
张匡      杜乔      张恭祖
郑玄(恭祖门人/)
  右诸儒传韩诗
谢曼卿     卫 (第 5a 页)
  重刋吴越春秋序
 古者列国皆有史官以掌记
 时事若孔子因鲁史以脩春
 秋者是也吴越春秋乃作于
  东汉赵晔
后世补亡之书耳
 大抵本国语史记而附以所 …… (第 1a 页)
 谦序


吴越古称东南僻远之邦然当
其盛彊往往抗衡上国黄池之
会夫差欲尊天子自去其僣号
称子以告令诸侯及越既有吴
勾践大盟四国以共辅王室要
其志皆归于尊周其知所天矣

孔子作春秋虽小国犹录而书
之而况以世言则禹稷之裔以
地言则会稽具区其川其浸周
职方氏列为九州之首皆足以
望天下故记可阙而不传乎吴
越春秋 赵晔
所著隋唐经籍志 (第 9a 页)
金棺铜椁葬阊门外其女化形而歌曰
南山有鸟北山张罗鸟既高飞罗当奈何志欲从君谗言孔多悲
怨成疾殁身黄坡叉 赵晔
吴越春秋云阖闾有女哀怨王先食蒸
鱼乃自杀王痛之厚葬于阊门外其女化为白鹤舞于吴市千万 (第 6a 页)
  朝龙(内江人官外委嘉庆三年/随剿邪匪阵亡恤荫如例)江悦柏(仁寿人官/把总嘉庆)
(初与同县守备张凤翥随/剿邪匪阵亡恤荫如例)
 ︹流寓︺︹ 汉︺赵长君(会稽山阴人少为县吏奉檄迎督邮/耻于厮役遂弃车马去到犍为资中)
(诣杜抚授韩诗究竟其术积二/十年绝问不还家为发丧制服)
 ︹列女︺︹汉︺盛道妻赵媛姜(犍为资中人建安五年益州/乱道聚众起兵事败夫妻执)
(系媛姜夜中告道曰 (第 22b 页)
 (义轻财乡闾敬之累官谏议大夫黄巾起拜为左中/郎将与皇甫嵩讨平之以功封西乡侯后拜河南尹)
 (董卓议徙都长安俊辄止之卓/恶其异己俊惧弃官奔荆州) 赵晔(山阴人诣杜抚/授韩诗究竟其)
 (术举有道尝著吴越春秋诗说历神/渊蔡邕见之叹息以为长于论衡)
魏朗(上虞人诣/太学授五)
 (经初辟司徒府迁彭城令后为九真都尉奖励吏兵/破贼斩首二千级桓帝美其功拜 (第 25b 页)
(伯思/)又谓帝女者天帝之女翁养源从其说遂述于
湘江图志斯失之远矣
  宛委
仁卿问宛委圣记答曰 赵长君(晔/)
吴越春秋云禹按黄 (第 7b 页)
国,所在遗惠,故取养有君子之谟,鲁国有丹书之信。及陈宫、费齐皆上契天心,功德治状,记在汉籍,有道山阴 赵晔,
徵士上虞王充,各洪才渊懿,学究道源,著书垂藻,骆驿百篇,释经传之宿疑,解当世之槃结,或上穷阴阳之奥秘
官。

后辟司徒桓虞府。掾有宋章者,贪奢不法,仁终不与交言同席,时人畏其节。后为阆中令,卒于官。 赵晔
赵晔
字长君,会稽山阴人也。少尝为县吏,奉檄迎督邮,晔耻于斯役,遂弃车马去。到犍为资中,诣杜抚受《韩诗》,
句。

《韩诗翼要》十卷汉侯苞传。

《韩诗外传》十卷梁有《韩诗谱》二卷,《诗神泉》一卷,汉有道征士 赵晔
撰,亡。

《毛诗》二十卷汉河间太傅毛苌传,郑氏笺。梁有《毛诗》十卷,马融注,亡。

《毛诗》二十卷
楚汉春秋》九卷陆贾撰。

《古今注》八卷伏无忌撰。

《越绝记》十六卷子贡撰。

《吴越春秋》十二卷 赵晔
撰。

《吴越春秋削繁》五卷杨方撰。

《吴越春秋》十卷皇甫遵撰。

《吴越记》六卷

《南越志》八 ……》,盖战国游士记其策谋。其后陆贾作《楚汉春秋》,以述诛锄秦、项之事。又有《越绝》,相承以为子贡所作。 后汉赵晔
又为《吴越春秋》。其属辞比事,皆不与《春秋》、《史记》、《汉书》相似,盖率尔而作,非史策之正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