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正史類
別史類
史鈔類
編年類
雜史類
 陈王前(沔阳人/) 胡景宪(沔阳人/) 陈上表(沔阳人/)
 刘试位(沔阳人/) 沈 伦(天门人/) 刘必寿(天门人/知县)
  胡承诺(天门人/)
 林 甲(江陵人/) 祝君善(江陵人/) (第 100a 页)
  孝友端方言笑不苟乡里奉为楷模家故贫事亲
  养志亲殁庐墓邑令鲁可辨扁其门曰圣世笃孝
  (旧通志/)
   胡承诺
(第 18b 页)
君信
天门人丙子乡举未仕积学多才 (第 18b 页)
邂逅正怜移席暮踉跄何意别筵轻鹓班凤翥他时事
极目岩廊望傅霖
皇清
  忆刘杜三适览江阁雪中作次韵  胡承诺
 别后思君路正漫鸿飞那得寄平安春光极目临前
 浦芳树经星对曲栏湖外蔚文藏雾豹谷中清啸响 (第 21a 页)
卷。章学诚撰。经世篇十二卷。顾炎武撰。明夷待访录二卷。黄宗羲撰。教民恒言一卷。魏裔介撰。绎志十九卷。 胡承诺
撰。拟太平策六卷。李恭撰。潜书四卷。唐甄撰。居济一得八卷。张伯行撰。法书十卷。檀萃撰。治嘉格言一卷
叶敦艮 刘汋) 应撝谦 朱鹤龄(陈启源) 范镐鼎(党成 李生光) 白奂彩(党湛 王化泰 孙景烈) 胡承诺
曹本荣(张贞生) 刘原渌(姜国霖 刘以贵 韩梦周 梁鸿翥 法坤宏 阎循观 任瑗) 颜元(王源 程廷祚 ……康节;学行如薛文清。」又曰:「先生归籍三十年,虽不废讲学,独绝声气之交。为关中学者宗,有自来矣。」
胡承诺
胡承诺,字君信,天门人。明崇祯举人。国变后,隐居不仕,卧天门巾、柘间。顺治十二年,部铨县职。康熙五如薛文清。」又曰:「先生归籍三十年,虽不废讲学,独绝声气之交。为关中学者宗,有自来矣。」

胡承诺
胡承
诺,字君信,天门人。明崇祯举人。国变后,隐居不仕,卧天门巾、柘间。顺治十二年,部铨县职。康熙五年,檄徵入都。六年,至京师,以诗呈侍郎严正矩云:「垂老只思还旧业,暮年所急匪轻肥。」既而告归,得请。 构石
庄于西村,自号石庄老人。穷年诵读,于书无所不窥,而深自韬晦。

晚著绎志。绎志者,绎己所志也。凡圣贤 ……而宜今,为有体有用之学。凡二十馀万言,皆根柢于诸经,博稽于诸史,旁罗百家,而折衷于周、程、张、朱之说 。承
诺自拟其书于徐干中论、颜之推家训,然其精粹奥衍,非二书所及也。二十六年六月,卒,年七十五。所著有读书
笃庆 徐夜) 陈恭尹(屈大均 梁佩兰 程可则 方殿元 吴文炜 王隼) 冯班(宗元鼎 刘体仁 吴殳) 胡承诺(贺贻孙 唐甄)
阿什垣(刘淇 金德纯 傅泽洪) 汪琬 计东(吴兆骞 顾我锜) 彭孙遹 朱彝尊(李良年 谭吉璁) 尤 ……炉诗话,云:「意喻则米,炊而为饭者文,酿而为酒者诗乎?」又曰:「诗之中须有人在。」执信叹为知言。 胡承诺

胡承诺,
字君信,天门人。崇祯时举人。明亡后,隐居不仕,卧天门巾、柘间。顺治十二年,部铨县职。康熙五年,檄徵入都,六年,至京师,未几告归。构 石庄
于西村,穷年诵读,著绎志二十馀万言。绎志者,绎己所志也。原本道德,切近人事,为有体有用之学。其吏治篇 ……篇曰:「欲富国者,当使君民之力皆常有馀。民之馀力,生于君之约取;君之馀力,生于民之各足。」他篇准此。 承诺
自拟其书于徐干中论、颜氏家训。或颇讥其掇拾群言,未能如古人自成一家之说,然大体必轨于正。又有读书录,则鳞杂细碎,殆绎志取材之馀矣。二十六年,卒,年七十五。

同时笃志撰述,其学与 承诺
相上下者,又有贺贻孙,字子翼,永新人;唐甄,字铸万,达州人。

附 贺贻孙

贻孙九岁能属文。明季社
     张夏 沈国模(施博、史孝咸、管宗圣、邵曾可)
     王朝式 谢文荐(宋之盛、章慥) 盛敬 朱用纯
     李生光 汪佑 刘原渌  胡承诺
 张岱 毛乾乾

  刁包字蒙吉,晚号用六居士;祁州人。天启丁卯(一六二七)举人。敦尚质行,力以斯文 …… (第 981 页)
  康熙庚辰(一七00)卒,年八十二。撰「读书日记」六卷、「近思续录」四卷、「冷语」三卷。其「冷语」中,诋刘安世为佥壬,等于章惇、邢恕;则以其与伊川不协也。儒者以为未读「宋史尽言集」云。
   胡承诺
字君信,天门人;崇祯末举人。国变后,隐居天门、巾柘间,穷年诵读,书无所不窥;而深自韬晦,足不出庭户。 (第 991 页)
                (--见原书卷二十八(名儒)页四下。)



    胡承诺(附陈大章、刘梦鹏)
  (第 262 页)
胡先生承诺,
字君信,号石庄;湖北天门人。明崇祯末,举于乡。入国朝,隐居不 (第 262 页)
许大成结党受劄、散劄同行,是何情由?你受何劄?你同党几人?今在何处?从实说来。供称:身系宁国县人。同 胡君信
十二月初十日往芜湖卖果子去,住在姓汪的人家。拿许大成之时,将我一并拿获。我听得 (第 1214 页)
胡君信
受了中军劄付,我不曾受劄与许大成同行等情。夹审吕四九:你若不曾顺贼,散劄同行,你同党王田岂肯扳你受劄 (第 1214 页)
?然伊同许大成一并捉获,你同许大成受劄散劄同行是真。你受何劄?同党几人?从实说来。供称: 胡君信
原是我们同乡人乡处过((?))。去年 …… (第 1214 页)
七月内叫我同他下海,我不曾依他。王田无辜扳我,我不曾受劄,与许大成散劄同行等情。随审 胡君信:
你顺贼同许大成受劄散劄同行是何情由?你受何劄?同党几人?今在何处?从实说来。供称:身系宁国府人。吕四 …… (第 1215 页)
,向我争嚷,我曾打过。后不久将吕四九为贼情拿获,为此雠无辜供扳,我不曾同许大成受劄散劄同行等情。夹审 胡君信:
你不曾顺贼受劄,吕四九、王田岂肯扳你与贼拜弟兄受劄?你受劄是真。你同党几人?从实说来。供称:十七年四 …… (第 1215 页)
,不曾容留。后拿吕四九审时,说方开之到我家,诬报,故将我拿住解来,我并不认得方开之等情。夹审陈本立: 胡君信
在地方官供方开之曾宿你家等语,你今怎说不认得方开之?方开之今在何处?从实说来,供称:我原认得 (第 1220 页)
胡君信,
同方开之买茶到我家歇宿是实。我并不曾同方开之等受劄结党、同行作事等情。随审 (第 1220 页)
胡君信:
今问你所扳陈本立供不曾与你结党同行作事等语,这是怎说?从实说来。供称:陈本立不曾同我们拜弟兄。我同方 …… (第 1220 页)
本立、程初毛同党,今怎说不是?从实说来。供称:陈本立、程初毛不曾与我同行,因雠诬扳等情。随审胡杉子: 胡君信
见你父胡斯玉同安和尚一处等语,你父受何劄?从实说来。供称:我父六十八岁,十七年十一月内病故,我不认得 (第 1221 页)
安和尚。我父并不曾受劄同行作事等情。夹审胡杉子: 胡君信
见你父胡斯玉同安和尚一处等语,你系亲子,岂有不知情由?从实说来。供称:我父年老久病,去年病故,不曾与 (第 1221 页)
安和尚同行受劄,叫我供说甚么等情。随审 胡君信:
你所扳胡斯玉与你同行,受何劄付?从实说来。供称:在庙内看胡斯玉同安和尚在一处坐是实,不曾与我结党同行 …… (第 1221 页)
快手等拿贼之时,将我一并捉获等情。随查劄付,部发千总劄付因汪洋投降与他等语。随审陶匡明:将贼方开之、 胡君信
等留宿你家是何情由?同党几人?今在何处?从实说来。供称:身系宁国县人,开饭铺。十七年四月二十七日, (第 1221 页)
胡君信
挑茶叶一担到我铺内来住一夜,次日就去了。地方官将 (第 1221 页)
胡君信
拿住究审时,因供在我家住宿,故将我拿来。我并不曾留方 …… (第 1221 页)
开之等住宿等情。夹审陶匡明:你在地方官审时认得方开之等语,据你同党 胡君信
又供在你家结盟拜弟兄等语,你将方开之等留宿你家结盟拜弟兄同行作事是真。方开之今在何处?从实说来。供称 (第 1222 页)
:我原认得 胡君信
、方开之,他等买茶叶到我家住一夜就去了,并不知结盟拜弟兄,方开之今在何处等情。随审 (第 1222 页)
胡君信:
今问你所扳陶匡明供你在他家住宿一夜就去了,不曾同行作事等语,这是怎说?供称:地方官拿住我,用刑问在谁 (第 1222 页)
家住宿,我供在陶匡明楼上结盟拜弟兄,故将陶匡明拿解。他实不知我们拜弟兄的情由等情,夹审 胡君信:
你供在陶匡明家结盟拜弟兄,你今怎说陶匡明不知情?从实说来。供称:我同方开之等在陶匡明楼上结盟拜弟兄是 (第 1222 页)
  吴敏师,字恂可,广济人,太常少卿亮嗣子。亮嗣为万历中楚党之魁,壮采有风略。其弟岁贡亮思,夙与同郡何闳中、樊维城、黄正色、王一翥齐名。尝言江陵相富国强兵,功在社稷,而论者纷纷以专诟之;江陵没后,无复任事者矣。应山杨公涟、江夏熊公廷弼,受祸最惨。小人附逆珰以倾东林;杨公为东林所倚任,摧折固无足怪。乃熊公负气孤立,素与东林人不合;而杀熊公者亦杀东林,并为一案。异时史局,谁知之者!其持论洞达如此(案「竟陵文选」,天门黄问在明季即力申江陵之枉。国初,济北范明徵曾贻书「明史」监修徐元文,论江陵之相业而讼其功。王渔洋为范作传,称其多超越常论;皆与亮思同旨者也。又案:吾楚先正如张仁熙著书,藉闽人孙家稼之力,入「四库书」;王夫之入「儒林传」,藉宜兴潘宗 洛、储
大文之力;胡承诺「绎志」行世,藉武进李兆洛之力。而在本朝,首讼江陵之冤,又出济北范仲亮;亦可见吾乡人 (第 8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