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雒于仁” 相关资源
古籍库 史部
 行服甫阕诏进礼部尚书遣行人召还请因圣节受
 贺毕发留中章奏举行册立皇太子礼不报复偕同
 官疏请俄遣中官奖以忠爱家屏疏谢因请上勤视
 朝 评事雒于仁
进酒色财气四箴将获重罪家屏言
 于仁以庶僚上言而臣备位密勿反缄默苟容上亏
 圣明之誉下陷庶僚蒙不测之 (第 20b 页)
 益深居不出矣
六月赈南畿浙江饥
 南畿久旱浙江大风海溢既而亦旱发帑金八十万
 赈之
(庚/寅)十八年春正月召见申时行等于毓德宫斥 大理评
事雒于仁(字少经/泾阳人)
为民
 于仁疏上酒色财气四箴直攻帝失(疏言臣备官岁/馀仅朝见陛下) (第 25b 页)
 吴钟英(高陵人/布政)    牛应元(泾阳人/左侍郎)
 张问达(泾阳人/尚书)    刘三才(泾阳人/参议)
  雒于仁(泾阳人/评事)
    赵彦(肤施人兵/部尚书) (第 79a 页)
 王绍先(咸宁人/进士)    薛一麟(咸宁人/知县)
 周承儒(商州人/教谕)    费逵(西安卫人/澧州知州)
 郭侨(渭南人沔/阳知州)     雒于仁(三原籍泾/阳人进士)
 刘光浩(咸宁/人)     蒋嘉美(西安/人)
 王秉恩(三原/人)     吴钟英(高陵人/进 (第 116a 页)
训宽
催科免加派恤漕运止遏籴严捕盗减织造省岁奉罢
采卖之费寝开矿之议其诸转移上心销弭蠹害者不一
而足 评事雒于仁
以四箴进切指上隐上怒时行劝上留
中是奏对尝不报上遂有严薄言官之意会给事王士性 (第 186a 页)
 (南畿久旱太湖水涸浙江大风海/溢既而亦旱发帑金八十万赈之)
秋七月福建浙江地震
 (福建福州兴化二府浙江杭/州绍兴温州三府地皆震)
(庚/寅)十八年春正月召见申时行等于毓德宫斥 大理评
事雒于仁
为民 …… (第 29a 页)
 (乃曰朕不喜激聒近阅诸臣所奏恶其离间父子故/槩置之若诸臣不复奏扰当以后年册立否则俟皇)
 (长子十五岁举行时/行因戒廷臣母渎扰)质实 (雒于仁
字少经泾阳人十/俊时有十小阉被宠谓之)
 (十俊范俊字国士高安人以疏陈时政被斥孙/如法字世行馀姚人以 (第 30a 页)
挺击红/丸移宫三案并经其手持论平允不激不随乞休)
(归魏忠贤诬以赃私削职下/吏按问寻卒崇祯初赠太保) 雒于仁(遵子万历中/进士历大理)
(评事疏献酒色财气四箴以谏帝/怒斥为民天启初赠光禄少卿)
冯从吾(长安人/万历中)
(进士改庶吉士授御史见帝怠于政事抗疏进諌/被斥归杜门谢客取先正格言体验身心 (第 78a 页)
焉。俄遣中官谕家屏,奖以忠爱。家屏疏谢,复请帝勤视朝。居数日,帝为一御门延见,自是益深居不出矣。 评事雒于仁
进四箴,帝将重罪之。家屏言:「人主出入起居之节,耳目心志之娱,庶官不及知、不敢谏者,辅弼之臣得先知而
振。时行务承帝指,不能大有建立。帝每遇讲期,多传免。时行请虽免讲,仍进讲章。自后为故事,讲筵遂永罢。 评事雒于仁
进《酒色财气四箴》,帝大怒,召时行等条分析之,将重谴。时行请毋下其章,而讽于仁自引去,于仁赖以免。然
者十九。皇上断谓之圣旨,时行断亦谓之圣旨。惟嫌怨所在,则以出自圣断为言,罪何可胜诛。所当论者一。 评事雒于仁
进四药之箴,陛下欲见之施行,辅臣力劝留中。既有言及辅臣之章,亦尽留中不下。道吾君以遂非文过如此,复安
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第一百二十二 卢洪春 李懋桧 李沂 雒于仁
马经纶 刘纲 戴士衡 曹学程 翁宪祥 徐大相
○卢洪春((范俊董基王就学等))李懋桧李沂((周弘礿潘士藻)) 雒于仁
马经纶((林熙春林培))刘纲戴士衡曹学程((子正儒郭实))翁宪祥徐大相

卢洪春,字思仁,东阳人。父 ……过于此。」鲸乃激帝怒,谪广东布政司照磨。科道交章论救,不听。寻擢南京吏部主事。再迁尚宝卿,卒官。 雒于仁,
字少泾,泾阳人。父遵,吏科都给事中。神宗初即位,冯保窃权。帝御殿,保辄侍侧。遵言:「保一侍从之仆,乃 ……,宜其激昂抗词以匡君失。然纳谏有方,务将以诚意。绞讦摩上,君子弗为。谓其忠厚之意薄,而衒沽之情胜也。 雒于仁
、马经纶诋讥谯让,几为侪偶所不能堪矣。圣人取讽谏,意者殆不如是乎!
陈拔茅阐幽、理财振武数事,及保泰四规。且请召用叶茂才、赵南星、高攀龙、刘宗周、丁元荐,而恤录罗大纮、 雒于仁
等十五人。帝亦褒纳。

初,元标立朝,以方严见惮,晚节务为和易。或议其逊初仕时,元标笑曰:「大臣与言
召鲸入。给事中陈与郊、御史贾希夷、南京吏部尚书陆光祖、给事中徐常吉、御史王以通等言益力,俱不报。最后 大理评事雒于仁
上酒色财气四箴,指鲸以贿复进。帝怒甚,召申时行等于毓德宫,命治于仁罪,而召鲸,令时行等传谕责训之,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