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年類
正史類
別史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列傳類
书之过特编录者误厕发明于内耳考异可从
(甲/戌)二十二年幽州节度使张守圭斩奚契丹王屈烈
及可突干
干下当有以献二字○按契丹传云 函可 突干等首
传东都(数字宜入分注/纲目不录非是)纲目不书献疑漏
突厥杀其毗伽可汗 (第 44b 页)
(甲/戌)二十二年幽州节度使张守圭斩奚契丹王屈烈
及可突干
干下当有以献二字○按契丹传云 函可 突干等首
传东都(数字宜入分注/纲目不录非是)纲目不书献疑漏
突厥杀其毗伽可汗 (第 44b 页)
原本以上分二条非是今据分注合书
(甲/戌)二十二年幽州节度使张守圭斩奚契丹王屈烈
及可突干以献
原本无以献二字今据契丹传补书(传云 函可 突干/等首传东都)
突厥弑其毗伽可汗
原本弑作杀误
(乙/亥)二十三年春正月帝耕藉田御楼酺宴
原 (第 15b 页)
(甲/戌)二十二年幽州节度使张守圭斩奚契丹王屈烈
及可突干以献
原本无以献二字今据契丹传补书(传云 函可 突干/等首传东都)
突厥弑其毗伽可汗
原本弑作杀误
(乙/亥)二十三年春正月帝耕藉田御楼酺宴
原 (第 15b 页)
国宝书;镇守江宁昂邦章京巴山、张大猷以闻。上奖巴山等严察乱萌,命与承畴会鞫谍者,别敕慰谕承畴。
粤 僧函可 者,为故明尚书韩日缵子,日缵于承畴为师生。 函可 将还里,乞承畴畀以印牌护行出城,守者讥察笥中,得文字触忌讳。巴山、张大猷以闻,承畴疏引咎,部议当夺职
粤 僧函可 者,为故明尚书韩日缵子,日缵于承畴为师生。 函可 将还里,乞承畴畀以印牌护行出城,守者讥察笥中,得文字触忌讳。巴山、张大猷以闻,承畴疏引咎,部议当夺职
方 外
晞容(海明) 邳州石屋僧 项缸(景口、一泓)
丹竹 德宗 南狱和尚 道源(函可、成回、明光、如寿) 髡残(傅良、大成、知休) 桑山人 陈仙者
松仙(清凝上人) 狗皮道人(铜袍道人 …… (第 833 页)
道源号石林,太仓州人;居苏州北禅寺。好读儒书,尝类纂子史百家为「小碎集」。又注「李义山诗」三卷;其言曰:『世论少陵忠君爱国,每饭不忘;而目义山为浪子。以其绮靡华艳,极「玉台」、「金缕」之体而已。第少陵之志直,其词危;义山当南北之水火,中外钳结,不得不纡曲其指、诞谩其词,此风人、小雅之遗。推原其志义,可以鼓吹少陵』。吴江朱长孺笺义山诗,多取其说云。
函可字祖心,博罗人;尚书韩日缵子。少为诸生,忽弃家入罗浮山。王师下 (第 837 页)
江南, 函可坐事戍沈阳。有「剩人诗」。
成回字霜华,不知何许人;示寂于绍兴之显圣寺(或曰崇祯癸未(一六四 (第 837 页)
晞容(海明) 邳州石屋僧 项缸(景口、一泓)
丹竹 德宗 南狱和尚 道源(函可、成回、明光、如寿) 髡残(傅良、大成、知休) 桑山人 陈仙者
松仙(清凝上人) 狗皮道人(铜袍道人 …… (第 833 页)
道源号石林,太仓州人;居苏州北禅寺。好读儒书,尝类纂子史百家为「小碎集」。又注「李义山诗」三卷;其言曰:『世论少陵忠君爱国,每饭不忘;而目义山为浪子。以其绮靡华艳,极「玉台」、「金缕」之体而已。第少陵之志直,其词危;义山当南北之水火,中外钳结,不得不纡曲其指、诞谩其词,此风人、小雅之遗。推原其志义,可以鼓吹少陵』。吴江朱长孺笺义山诗,多取其说云。
函可字祖心,博罗人;尚书韩日缵子。少为诸生,忽弃家入罗浮山。王师下 (第 837 页)
江南, 函可坐事戍沈阳。有「剩人诗」。
成回字霜华,不知何许人;示寂于绍兴之显圣寺(或曰崇祯癸未(一六四 (第 837 页)
来询前次答覆第二条内查中国与各国通商、遇有商民受亏云云;所问土番行凶、当行查究各等语。夫行凶必究,毫无疑义,然办事必有案可凭。中国之于各国交涉事件,亦必有各国大臣、领事照会信 函可
凭,非至今日与贵大臣论事,始为此说也。即如利八等遭风一案,贵国领事官致上海道信函,但云番地假馆授餐, (第 149 页)
庚戌(十四日),以侍郎陈泰为靖南将军,偕梅勒章京董阿赖等征福建。
壬子(十六日),招抚江南大学士洪承畴奏:『犯 僧函可, 系臣会试房师故明礼部尚书韩日缵之子,出家多年。于顺治二年正月内,自广东来江宁刷印藏经;值大兵平定江南 (第 48 页)
,粤东路阻未回,久住省城。臣在江南,从不一见。今以广东路通回里,向臣请牌;臣给印牌,约束甚严。因出城门盘验,笥中有福王答阮大铖书稿,字失避忌。又有「变记」一书,干预时事。 函可 不行焚燬,自取愆尤。臣与 (第 48 页)
函可 有世谊,理宜避嫌;情罪轻重,不敢拟议。其僧徒金猎等四名,原系随从,历审无涉。臣谨将原给牌文及 (第 48 页)
函可 书帖封送内院,乞敕部察议』。得旨:『洪承畴以师弟情面,辄与 (第 48 页)
函可 印牌,大不合理;著议处具奏。 (第 48 页)
函可 等,著巴山、张大猷差的当员役拿解来京』。寻部议:承畴革职;得旨:宽免。
癸丑(十七日),江西巡抚 (第 48 页)
壬子(十六日),招抚江南大学士洪承畴奏:『犯 僧函可, 系臣会试房师故明礼部尚书韩日缵之子,出家多年。于顺治二年正月内,自广东来江宁刷印藏经;值大兵平定江南 (第 48 页)
,粤东路阻未回,久住省城。臣在江南,从不一见。今以广东路通回里,向臣请牌;臣给印牌,约束甚严。因出城门盘验,笥中有福王答阮大铖书稿,字失避忌。又有「变记」一书,干预时事。 函可 不行焚燬,自取愆尤。臣与 (第 48 页)
函可 有世谊,理宜避嫌;情罪轻重,不敢拟议。其僧徒金猎等四名,原系随从,历审无涉。臣谨将原给牌文及 (第 48 页)
函可 书帖封送内院,乞敕部察议』。得旨:『洪承畴以师弟情面,辄与 (第 48 页)
函可 印牌,大不合理;著议处具奏。 (第 48 页)
函可 等,著巴山、张大猷差的当员役拿解来京』。寻部议:承畴革职;得旨:宽免。
癸丑(十七日),江西巡抚 (第 48 页)
四年四月,驻防江宁总管巴山、张大猷奏:林游击陈际可擒贼谢尧文,获明鲁王封承畴国公及其总兵黄斌卿致承畴与巡抚王国宝书,有「请为内应,杀巴、张二将,则江南不足定」语.上奖巴山等严察乱萌,而谕慰承畴、国宝曰:『朕益知贼计真同儿戏.因卿等皆我朝得力大臣,故反间以图除陷.朕岂堕此计耶』?十月,巴山等以察获游 僧函可
、金猎等五人携有谋叛迹,牒承畴鞫讯.承畴疏言: (第 80 页)
『函可 乃故明尚书韩日缵之子,出家多年.乙酉春,自广东来江宁刷印藏经;值大兵平江南,久住未回.今以广东 (第 80 页)
路通,向臣请牌回里.臣因韩日缵是臣会试房师,遂给印牌.及城门盘验,经笥中有福王答阮大铖书稿,字失避忌;又有变纪一书,干预时事.其不行焚燬,自取愆尤,与随从之僧徒金猎等四人无涉.臣与 函可 世谊,应避嫌,不敢定拟.谨将书牒牌文封送内院』.得旨,下吏部察议:『承畴私给印牌,应革职』.世祖以承 (第 81 页)
『函可 乃故明尚书韩日缵之子,出家多年.乙酉春,自广东来江宁刷印藏经;值大兵平江南,久住未回.今以广东 (第 80 页)
路通,向臣请牌回里.臣因韩日缵是臣会试房师,遂给印牌.及城门盘验,经笥中有福王答阮大铖书稿,字失避忌;又有变纪一书,干预时事.其不行焚燬,自取愆尤,与随从之僧徒金猎等四人无涉.臣与 函可 世谊,应避嫌,不敢定拟.谨将书牒牌文封送内院』.得旨,下吏部察议:『承畴私给印牌,应革职』.世祖以承 (第 81 页)
秣陵人争往孝陵伐木,僧即公宣言于众曰:『我君虽出,犹有高皇帝在天之灵;吾与若受荫于兹三百年,安可遽忘其恩泽乎』?灵谷寺一僧,奋身夺众斧斤;众击之死。 僧函可
埋之,哭以诗曰:『一身殉陵木,国难见孤僧;便与埋松下,千年护祖陵』。是僧既死,无复有事之者;故给事中 (第 58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