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職官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載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布文教
  高丽向化入学
洪武五年三月高丽国王王颛遣密直同知洪师范 郑梦周
等奉表称贺平夏贡方物且遣子弟入太
学具词曰秉彝好德无古今贤愚之殊用夏变夷在
礼乐诗书之习故我东夷之人 (第 36b 页)
  将胄入监
洪武五年上以将官子弟因年少骄佚故承袭者多不
称职乃命其子弟年幼者入国子学读书稍长令随班
朝参以观礼仪退出令习弓马学武事待其可用然后
官之

  高丽生入太学
洪武五年高丽王王颛遣密直同知洪师范 郑梦周

奉表贺平夏贡方物且请遣子弟入太学其词曰秉彝
好德无古今愚智之殊用夏变夷在礼乐诗书之习故
我东夷之 (第 19b 页)
 (家郡中帝见启所作/上梁文怒腰斩于市)质实(锦帆泾在苏州府盘门故/内相传吴王锦帆以游)
 (陈宁初名亮赐/名宁茶陵人)
高丽国王请遣子弟入国子学
 (高丽国王王颛遣密直同知洪师范 郑梦周
等奉表/贺平夏贡方物且请遣子弟入太学帝以涉海远来) (第 52b 页)
  外国
契逊近思斋逸稿(回鹘人初名百辽世名契辇河因以/为氏家世仕元顺帝时中进士历翰)

 (林应奉文字宣政院断事官选为端本堂正字恭/悯王七年避兵东来赐第封高昌伯改封富原侯) 郑梦周圃隐
(字 (第 43b 页)
达可
高丽迎日县人初名梦兰又名/梦龙既长改今名恭悯王九年应举擢)
 (第一人累官政堂文学进三司左使改进贤馆 …… (第 43b 页)
 (事修文殿大提学兼萟文春/秋馆事益阳府院君谥文忠)
李穑牧隐集(字颖叔中征东省乡试第一明年赴充廷/试擢二甲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累官政)
 (堂文学封韩山时院君进位门下侍中与 郑梦周
同/谋去李成桂放于韩州再放衿州徙骊兴寻封韩山)
 (伯卒谥/文靖) (第 43b 页)
李崇仁陶隐集(字子安京山府人恭悯王时登第官至/签书密直司事同知春秋馆事李成桂)
 (篡立以 郑梦周/
党削职远流)
权近应制集(初名晋字可远一字思叔号杨村高丽秀/才建文四年朝鲜恭定王李芳远令知申)
 ( (第 44a 页)
    论断及历年图等书盖郑麟趾高丽史仿纪
    传之体而此则仿编年之体者故其国中两
    行之钱曾读书敏求记以其于王氏遗臣
    梦周
等欲害李成桂事不没其实称为良史
    今观其序事详略虽不能尽合体要而裒辑
    遗闻颇为赅具读列 (第 1b 页)
 何以禁其未然乎
十六年有民兄弟偕行弟得黄金二锭以其一与兄至
阳川江同舟而济弟忽投金于水兄怪而问之答曰吾
平日爱兄甚笃今而分金忽萌忌兄之心此乃不祥之
物也不若投诸江而忘之兄曰汝言诚是亦投金于水
时同舟者皆愚民故无有问其姓名邑里云

以判开城府事李穑兼大司成增置生员又选经术之
士金九容 郑梦周
朴尚里朴宜中李崇仁等皆兼学官
 初馆生不过数十穑更定学式每日坐明伦堂分经
 授业讲毕论难忘倦于是学者 …… (第 23a 页)
 小字牟尼奴辛盹娶私婢般若生祦恭悯称为已子
 辛祦元年 大明洪武八年
遣崔源如京师告丧请谥及承袭
 玄陵被弑金义杀使国人以通使为疑 郑梦周
朴尚 …… (第 33a 页)
 观衅出寇非我所为当克复后誓天指日禁约海寇
北元遣使来李仁任池渊等欲迎之金九容李崇仁郑
道傅权近等上书都堂曰若迎北使举国之人皆蒙乱
贼之罪仁任与庆复兴不受其书令道傅迎元使道傅

诣复兴第曰我当斩使首而来不尔则縳送于明辞颇
不逊复兴仁任怒乃流道傅于会津大司成 郑梦周

亦上书言迎元使之不可判典校寺事朴尚衷再上疏
极论迎北使弃顺从逆背强向弱之非计辞意俱切献
纳李詹正 …… (第 35a 页)
生尚衷皆道死又以 郑梦周
金九容李崇仁林孝先廉
廷秀廉兴邦朴形郑思道李成林尹虎崔乙义赵文信
等谋害已并流之
 尚衷慷慨有大志博 …… (第 35b 页)
 金允升华之元李悦金承德
且议仁任厚接北使停洪武年号之非仁任闻之以为
诽谤朝政鞫流悦之元承德于清州又嗾台谏劾允升
朋党于是允升阴与渊谋去仁任仁任知其状与庆复
兴白祦诛渊及允升益谦(益谦/渊子)遣人斩之元悦承德等
于配所
遣前大司成 郑梦周
于日本
 时朝廷忌梦周故遣之 …… (第 39a 页)
 朝
庆尚道倭寇大炽守将不能禦乃遣我太祖与金得斋
等往击之太祖并日而行与贼战于智异山相距二百
许步有一贼背立俯身手扣其臀示无畏心辱之太祖
用片箭射之一矢而倒贼惊惧气夺即大破之馀贼狼

狈登山临绝崖露刃垂槊如猬毛官军不得上太祖令
军中曰我马先登则汝登当随之遂观地势拔剑用刃
背打马一跃而上军士或推或攀而随之贼坠崖死者
大半遂奋击歼之后又击倭于海州大破之
 辛祦四年 大明洪武十一年 郑梦周
至自日本
复行洪武年号
 辛祦五年 洪武十二年 …… (第 40a 页)
 权奸用事常怀愤惋遂患背疽而卒
祦尝驰骋闾里而尚畏惧台谏宦竖进说曰台谏皆上

所除如有忤旨替之何难自是祦益轻台谏无复忌惮游
戏畋猎无虚日权近屡上疏又与同僚极谏祦醉甚欲
射之
胡拔都尝虏掠东北面至是来寇端州我太祖以都指
挥使赴东北面时李豆兰以母丧在青州(即今/北青)太祖使
人强起之豆兰乃脱衰服拜哭告天佩弓箭从行为前
锋先与战大败而还太祖寻至胡拔都著厚铠三重袭
红褐衣乘黑牝马横阵待之意轻太祖独拔剑挺身驰

出太祖亦单骑拔剑驰进挥剑相击交相闪过不能中
胡拔都未及勒马太祖急回骑射其背铠厚箭未深入
复射其马马倒而堕太祖又欲射之其麾下大至共救
胡拔都仅以身遁去
 辛祦九年 大明洪武十六年
遣政堂文学 郑梦周
如京师贺圣节且请谥承袭
 时本国与朝廷多衅帝怒将加兵于我增定岁贡乃
 以五岁贡不如约杖流使臣洪尚载金 …… (第 44b 页)
 辛祦十一年 大明洪武十八年

代言尹就掌成均试皆取势家乳臭之童时人讥之以
为粉红榜
 儿童好著粉红衣故云 郑梦周
与金庾洪尚载周谦等还自京师
 初梦周倍道及节日进表帝嘉之特赐慰抚优礼以
 送前此贺圣节使金庾及贺正使 …… (第 45b 页)
 桓家钜富尝乞告归漆原岁大饥人相食乃散家财
 以赈之又取贫民称贷契劵悉烧之时方久旱忽水
 涌桓田浸及人田大熟庆尚之民称之不已
又遣 郑梦周
如京师请蠲减岁 (第 48a 页)
梦周
奏对详明得除
五年未纳者及增定岁贡常数祦喜甚赐衣带鞍马 (第 48a 页)
 辛祦十三年 洪武二十年
定百官冠服
 一品至九品皆服纱帽圆领其品带有差主是议者
  郑梦周
河崙廉廷秀姜淮伯李崇仁也百官皆服之
 祦与宦者及幸臣独不服
祦徵六道倡优陈百戏于东江必竭帑藏以供杂戏 (第 48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朝鲜史略卷十二
  高丽纪
恭让王
 神宗七代孙初封定昌府院君我太祖与沈德符
 梦周
定策立之在位四年
元年
 大明洪武二十二年 …… (第 1a 页)
 四代尊以高官大爵立园置祠官别子奉祀而子孙

 袭爵在礼当然王从之
始置经筵官
 前此只称书筵至是始改而于世于称书筵 郑梦周
进言曰儒者之道皆日用平常之事饮食男女
人所同也至理存焉尧舜之道亦不外此佛氏之教则
不然辞亲戚绝男女独 …… (第 3b 页)
 穑及琳仁烈仁敏地崇仁种学贵生
时评理尹虎同观察使柳玽方鞫穑等于清州忽雷雨
大作前川暴涨毁城南直冲北门城中水深丈馀漂没
官舍民居殆尽狱官苍黄攀树木以免事闻遣判书赵
温放诸囚安置台谏复论执不已 郑梦周
因邀崇之庆 …… (第 7a 页)
 起绞裕捕宗衍斩之流馀人于外

彝初益富之党以闻王召 郑梦周
等议 (第 11a 页)
梦周
曰敏脩昌
之近亲欲立昌者敏脩之志当是之时穑虽欲立宗室
敏脩之志其可夺乎则穑之罪应末减矣王然之命籍
(第 11a 页)
脩安烈家李乙珍按律断罪池涌奇朴可兴仍旧付
处禹仁烈王安德朴葳外方从便馀皆京外从便 梦周
启王著令曰今后复有论劾者以诬告论
判开城府事郑地卒谥景烈
 地少有大志姿魁伟性宽厚为将好读书通大义凡 …… (第 11a 页)
 赴而卒
召还李穑李崇仁
四年宪府劾柳曼殊不侍母奉养夺诸弟田民请治其
罪不听再论之只削上护军职
世子奭还自京师太祖迎于黄州遂畋于海州坠马病
笃王连遣中使问候独 郑梦周
闻之有喜色 …… (第 11b 页)
 密加爱护以嫁士人禹延生女适郑云敬生道傅
三卿相间偶起嫌雠与道傅同心卖弄权势诱胁诸人
訚在等为扇乱之羽翼绍宗璞等为造言之喉舌唱和
而起广张罪网施刑于不可刑之人求罪于本无罪之

地众心危惧咸怨咨嗟请令有司收浚等职牒功劵而
明正其刑亦于道傅贬所置典刑以令后疏留中不下
于是震阳等伏阁更请王召 郑梦周
等议乃流浚訚绍
宗在于远地震阳等使人执道傅于奉化囚浦州(即今/真宝)
(县/)宪府又论吴思忠罪与绍宗 (第 12b 页)
同请并流之 郑梦周
忌我太祖威德日盛中外归心知道傅浚訚等
有推戴之心欲乘坠马病笃图之令台谏劾道傅浚訚
及素所归心者五六人 …… (第 12b 页)
等议于麾下士乃谋去 梦周
卞仲良(太祖兄元/桂婿也)泄谋于 (第 13a 页)
梦周
梦周诣太祖邸欲观变及还太宗遣英圭等要于
路击杀之籍其家
 梦周迎日县人为人豪迈绝伦有忠孝节少好学不 (第 13a 页)
等议于麾下士乃谋去梦周卞仲良(太祖兄元/桂婿也)泄谋于
梦周 梦周
诣太祖邸欲观变及还太宗遣英圭等要于
路击杀之籍其家
 梦周迎日县人为人豪迈绝伦有忠孝节少好学不
 倦 …… (第 13a 页)
 勉进后学以兴起斯文为已任学者皆仰慕掌文翰
 数十年屡见称中国平生无疾遽色不露圭角不治
 生产虽至屡空不以为意与 郑梦周
同心终始不变
 臣节
又废崇仁赵瑚种学种善(二人皆/穑子)震阳扩为庶人
 崇仁天资英锐文辞典雅穑每叹 (第 14a 页)
请恭悯王妃安氏权立王瑶亦复昏迷听谗其子奭复
痴騃纵酒色与颙党玄禹实等潜谋复颙位守门下侍
郑梦周
以攻辽东之谋为成桂所阻谮于王瑶欲害
之国人以社稷生灵为虑谓瑶不足以治民以恭悯王
妃安氏命退瑶私第与国 (第 30b 页)
境,禁之便。」俱不许。五年表请遣子弟入太学,帝曰:「入学固美事,但涉海远,不欲者勿强。」贡使洪师范、 郑梦周
等一百五十馀人来京,失风溺死者三十九人,师范与焉。帝悯之,遣元枢密使延安答里往谕入贡毋数。而颛复遣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