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雜史類
有方深加奖厉要许
重报是以所募感恩利赏遂立绩效功在第一今州郡
督将并已受封羌胡健儿或王或侯不蒙论叙也 晋文
犹不贪原而失信齐桓不惜地而背盟况圣主乎其五
曰昔周汉之兴树亲建德周因五等之爵汉有河山之
誓及其衰也神 (第 12a 页)
重报是以所募感恩利赏遂立绩效功在第一今州郡
督将并已受封羌胡健儿或王或侯不蒙论叙也 晋文
犹不贪原而失信齐桓不惜地而背盟况圣主乎其五
曰昔周汉之兴树亲建德周因五等之爵汉有河山之
誓及其衰也神 (第 12a 页)
袁术书云绍非术𩔖也绍之罪戾虽南
山之竹不能载昔姬周政弱王道陵迟天子迁都诸侯
背叛于是齐桓立柯亭之盟 晋文 为践土之会伐荆楚
以致菁茅诛曹卫以彰无礼臣虽阘茸名非先贤蒙被
朝恩当此重任职在鈇钺奉辞伐罪辄与诸将州 (第 18a 页)
山之竹不能载昔姬周政弱王道陵迟天子迁都诸侯
背叛于是齐桓立柯亭之盟 晋文 为践土之会伐荆楚
以致菁茅诛曹卫以彰无礼臣虽阘茸名非先贤蒙被
朝恩当此重任职在鈇钺奉辞伐罪辄与诸将州 (第 18a 页)
既得以为辅又恐其荒
失遗忘故使朝夕规诲箴谏曰必交脩余无余弃也今
君或者未及武丁而恶规谏者不亦难乎齐桓 晋文 皆
非嗣也还轸诸侯不敢淫佚心类德音以得有国近臣
谏远臣谤舆人诵以自诰也是以其入也四封不备一
同而至于 …… (第 4b 页)
者之道乃欲以三
代选举之法取当世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
而不可得亦已明矣故高祖弃陈平之过而获其谋 晋
文 召天王齐桓用其雠无益于时不顾逆顺此所谓伯 …… (第 13a 页)
绝直言之路也臣闻虞舜察迩言故能成圣化 晋文 听
舆诵故能恢霸功大雅有询于刍荛之言洪范有谋及
庶人之议是则圣贤为理务询众心不敢忽细微不敢
侮鳏寡侈 …… (第 62b 页)
言乎 晋文 听舆人之诵而霸业兴虞舜设诽谤之木而
帝德广斯实圣贤之高躅陛下何疾焉圣旨又以造塔
役费微小非宰相所论之 (第 72a 页)
失遗忘故使朝夕规诲箴谏曰必交脩余无余弃也今
君或者未及武丁而恶规谏者不亦难乎齐桓 晋文 皆
非嗣也还轸诸侯不敢淫佚心类德音以得有国近臣
谏远臣谤舆人诵以自诰也是以其入也四封不备一
同而至于 …… (第 4b 页)
者之道乃欲以三
代选举之法取当世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
而不可得亦已明矣故高祖弃陈平之过而获其谋 晋
文 召天王齐桓用其雠无益于时不顾逆顺此所谓伯 …… (第 13a 页)
绝直言之路也臣闻虞舜察迩言故能成圣化 晋文 听
舆诵故能恢霸功大雅有询于刍荛之言洪范有谋及
庶人之议是则圣贤为理务询众心不敢忽细微不敢
侮鳏寡侈 …… (第 62b 页)
言乎 晋文 听舆人之诵而霸业兴虞舜设诽谤之木而
帝德广斯实圣贤之高躅陛下何疾焉圣旨又以造塔
役费微小非宰相所论之 (第 72a 页)
所戒也是以
百姓哀耸士民同感蕃勖永已悔亦靡及诚望陛下赦
召玄出而顷闻薛莹卒见逮录莹父综纳言先帝傅弼 文皇 及莹承基内厉名行今之所坐罪在可宥臣惧有
司未详其事如复诛戮益失民望乞垂天恩原赦莹罪
哀矜庶狱清澄刑网 (第 17b 页)
百姓哀耸士民同感蕃勖永已悔亦靡及诚望陛下赦
召玄出而顷闻薛莹卒见逮录莹父综纳言先帝傅弼 文皇 及莹承基内厉名行今之所坐罪在可宥臣惧有
司未详其事如复诛戮益失民望乞垂天恩原赦莹罪
哀矜庶狱清澄刑网 (第 17b 页)
盗居其位断
绝坚粮不得深入使董卓久不伏诛绍罪十也昔姬周政弱王道陵
迟天子迁徙诸侯背畔故齐桓立柯会之盟 晋文 为践土之会
伐荆楚以致菁茅诛曹卫以章无礼臣虽阘茸名非先贤蒙被朝
恩负荷重任职在鈇钺奉辞伐罪辄与诸将州 (第 29a 页)
绝坚粮不得深入使董卓久不伏诛绍罪十也昔姬周政弱王道陵
迟天子迁徙诸侯背畔故齐桓立柯会之盟 晋文 为践土之会
伐荆楚以致菁茅诛曹卫以章无礼臣虽阘茸名非先贤蒙被朝
恩负荷重任职在鈇钺奉辞伐罪辄与诸将州 (第 29a 页)
朝无异论彼尚舍榖帛而用钱足以明榖帛
之弊著于已试世谓魏氏不用钱久积累巨万故欲行
之利公富国斯殆不然昔 晋文 后舅犯之谋而先成季
之信以为虽有一时之勤不如万世之益于时名贤在
列君子盈朝大谋天下之利害将定经国之远 (第 13b 页)
之弊著于已试世谓魏氏不用钱久积累巨万故欲行
之利公富国斯殆不然昔 晋文 后舅犯之谋而先成季
之信以为虽有一时之勤不如万世之益于时名贤在
列君子盈朝大谋天下之利害将定经国之远 (第 13b 页)
(惇究问及甫盖以刘摰为 司马昭
以𦕈躬为主上其徒/谓王岩叟梁焘刘安世孙升韩川等辈京惇进呈上曰)
(元祐人果如此京等曰诚有是心然反形 …… (第 9a 页)
(今上已向安故有是旨也二十一日丙辰三省入劄 子/上 问晚三省枢密院并赴集禧观宿斋罢散道场二十)
(二日丁巳三省枢密院入问是日见上极清快王圭等/共奏圣体如 (第 16b 页)
此御殿有期臣等不胜欣喜上欣然肯首)
(之二十三日戊午三省入劄 子上 问二十四日己未三/省枢密院入问是日上移閤之东榻精神气色殊不及)
(二十二日问御药梁从政并医官陈易简等 …… (第 16b 页)
行步多体中劳有汗再感寒气时便欲复入问又以适)
(得间日入问恐人心惊忧故且间入二十五日庚申三/省入劄 子上 问二十六日辛酉三省枢密院入问二十)
(七日壬戍三省入劄 (第 16b 页)
子上 问二十八日癸亥三省枢密/院入问二十九日甲子三省入劄 (第 16b 页)
子上 问二月一日乙)
(丑三省枢密院入问奏令孙奇等赴御药院祗候二日/丙寅三省枢密院入问三日丁卯三省枢密院入 …… (第 16b 页)
为永裕山陵使回即求解机务宣仁圣烈皇后未许/既而称疾请益坚乃以观文殿知陈州谨录进呈取进)
(止臣蔡懋劄 子上 靖康臣僚章疏中书舍人颜岐缴蔡/懋词头状臣僚 言谨按蔡懋天资险薄临事倾邪謟)
(附蔡攸结为死党攸在枢 (第 21b 页)
(元祐人果如此京等曰诚有是心然反形 …… (第 9a 页)
(今上已向安故有是旨也二十一日丙辰三省入劄 子/上 问晚三省枢密院并赴集禧观宿斋罢散道场二十)
(二日丁巳三省枢密院入问是日见上极清快王圭等/共奏圣体如 (第 16b 页)
此御殿有期臣等不胜欣喜上欣然肯首)
(之二十三日戊午三省入劄 子上 问二十四日己未三/省枢密院入问是日上移閤之东榻精神气色殊不及)
(二十二日问御药梁从政并医官陈易简等 …… (第 16b 页)
行步多体中劳有汗再感寒气时便欲复入问又以适)
(得间日入问恐人心惊忧故且间入二十五日庚申三/省入劄 子上 问二十六日辛酉三省枢密院入问二十)
(七日壬戍三省入劄 (第 16b 页)
子上 问二十八日癸亥三省枢密/院入问二十九日甲子三省入劄 (第 16b 页)
子上 问二月一日乙)
(丑三省枢密院入问奏令孙奇等赴御药院祗候二日/丙寅三省枢密院入问三日丁卯三省枢密院入 …… (第 16b 页)
为永裕山陵使回即求解机务宣仁圣烈皇后未许/既而称疾请益坚乃以观文殿知陈州谨录进呈取进)
(止臣蔡懋劄 子上 靖康臣僚章疏中书舍人颜岐缴蔡/懋词头状臣僚 言谨按蔡懋天资险薄临事倾邪謟)
(附蔡攸结为死党攸在枢 (第 21b 页)
为机阱以榛梗其涂又谓司马昭之心
路人所知又济之以粉昆朋类错立欲以𦕈躬为甘心
快意之地及甫尝语蔡硕谓 司马昭 指刘挚粉昆指韩
忠彦𦕈躬及甫自谓盖俗谓驸马都尉曰粉侯人以王 …… (第 15a 页)
机阱以榛梗其涂又谓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又济之以粉昆朋类错立欲以眇躬为甘心)
(快意之地及甫尝语蔡硕谓 司马昭 指刘挚粉昆指韩/忠彦𦕈躬及甫自谓盖俗谓驸马都尉曰粉侯人以王)
(师约故呼其父克臣曰粉爹忠彦乃嘉彦之 …… (第 16b 页)
便李洵愤奸嫉之尝以告邢恕诏)
(令恕详具以闻新录改旧录大抵因刘防等所为刘挚/行实及邵伯温辨诬然行实谓 司马昭 乃指吕大防与) …… (第 16b 页)
为验朝廷闻而骇之委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究治焉遂逮及甫属吏而所供缪悠初无事證但)
(托亡父曾说之究治所问 司马昭 谓谁及甫对意谓公/也问其證据事状则曰无有但执政五年而未作相必)
(有怨望疑其事势毕竟如此又问粉昆谓谁 (第 18a 页)
及甫对粉/谓王岩叟面白如粉昆谓梁焘字况之况犹兄也初议)
(者传闻及甫怨詈之语固知不实然谓 司马昭 必以吕/丞相大防独当国久或以为谤而及甫狱辞乃以指公) (第 18a 页)
路人所知又济之以粉昆朋类错立欲以𦕈躬为甘心
快意之地及甫尝语蔡硕谓 司马昭 指刘挚粉昆指韩
忠彦𦕈躬及甫自谓盖俗谓驸马都尉曰粉侯人以王 …… (第 15a 页)
机阱以榛梗其涂又谓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又济之以粉昆朋类错立欲以眇躬为甘心)
(快意之地及甫尝语蔡硕谓 司马昭 指刘挚粉昆指韩/忠彦𦕈躬及甫自谓盖俗谓驸马都尉曰粉侯人以王)
(师约故呼其父克臣曰粉爹忠彦乃嘉彦之 …… (第 16b 页)
便李洵愤奸嫉之尝以告邢恕诏)
(令恕详具以闻新录改旧录大抵因刘防等所为刘挚/行实及邵伯温辨诬然行实谓 司马昭 乃指吕大防与) …… (第 16b 页)
为验朝廷闻而骇之委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究治焉遂逮及甫属吏而所供缪悠初无事證但)
(托亡父曾说之究治所问 司马昭 谓谁及甫对意谓公/也问其證据事状则曰无有但执政五年而未作相必)
(有怨望疑其事势毕竟如此又问粉昆谓谁 (第 18a 页)
及甫对粉/谓王岩叟面白如粉昆谓梁焘字况之况犹兄也初议)
(者传闻及甫怨詈之语固知不实然谓 司马昭 必以吕/丞相大防独当国久或以为谤而及甫狱辞乃以指公) (第 18a 页)
及以眇躬为甘心快)
(意之地可为寒心其徒实繁气燄可畏等语于是诏恕/缴元书书至命京惇究问及甫盖以刘挚为 司马昭 以)
(𦕈躬为主上其徒谓王岩叟梁焘刘安世孙升韩川等/辈京惇进呈上曰元祐人果如此京等曰诚有是心然) (第 20a 页)
(意之地可为寒心其徒实繁气燄可畏等语于是诏恕/缴元书书至命京惇究问及甫盖以刘挚为 司马昭 以)
(𦕈躬为主上其徒谓王岩叟梁焘刘安世孙升韩川等/辈京惇进呈上曰元祐人果如此京等曰诚有是心然) (第 20a 页)
许昌二月丁巳以卫将军 司马昭
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甲子吴大将孙峻等众号十万至寿春诸葛诞拒击破
之斩吴左将军留赞献捷于京都三月立皇后卞 …… (第 70b 页)
人于战处及水次钩求尸丧收敛藏埋以慰存
亡
甘露元年春正月辛丑青龙见轵县井中乙巳沛王林
薨夏四月庚戌赐 大将军司马昭 衮冕之服赤舄副焉
丙辰帝幸太学与博士淳于俊等论难周易尚书及三
皇五帝之事诸儒悦服五月邺及上谷并言甘露 …… (第 71b 页)
未极武丑虏摧破斩首获生
动以万计自顷战克无如此者今遣使者犒赐将士大
会临飨饮宴终日称朕意焉八月庚午命 大将军司马
昭 加号大都督奏事不名假黄钺癸酉以大尉司马孚
为太傅九月以司徒高柔为太尉冬十月以司空郑冲
为司徒尚书左仆 …… (第 72a 页)
谏诞为诞所
杀宜录其后以殊忠义其以隆絜子为骑都尉九月大
赦冬十二月吴大将全端全怿等率众降
三年春二月 大将军司马昭 陷寿春城斩诸葛诞三月
诏以大将军所营据之地邱头改为武邱以旌武功夏 …… (第 73b 页)
五月命 大将军司马昭 为相国封 (第 74a 页)
晋公 食邑八郡加之
九锡昭前后九让乃止六月丙子诏曰昔南阳郡山贼
扰攘欲劫质故太守东里衮功曹应余独身捍衮遂免 …… (第 74a 页)
寅分新城郡复置
上庸郡十一月癸卯车骑将军孙壹为婢所杀
五年春正月朔日有蚀之夏四月诏有司率遵前命复
进 大将军司马昭 位为相国封 (第 74b 页)
晋公 加九锡帝见威权
日去不胜其忿五月己丑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常侍
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 …… (第 74b 页)
常道乡公璜嗣明帝后辛卯群公奏太后自今下令书
宜称制诏如先代故事癸卯 大将军昭 固请让 (第 76b 页)
相国晋
公 九锡之宠太后诏听所执以章谦美戊申大将军昭
上言骑督成倅弟济横入兵阵迫近辇舆遂致大变按
律大逆无道父母 …… (第 76b 页)
高贵乡公正元二年甘露五年即位七年
陈留王讳奂字景明武帝孙燕王宇子也甘露三年封
安次县常道乡公高贵乡公卒公卿议迎立公六月甲
寅入于洛阳见皇太后是日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大
赦改元赐民爵及榖帛各有差
景元元年夏六月丙辰进 大将军司马昭 位为相国封 (第 77a 页)
晋公 增封二郡并前满十加九锡之礼一如前奏诸群
从子弟其未有侯者皆封亭侯赐钱千万帛万匹昭固 …… (第 77a 页)
𨽻校
尉王祥为司空
二年夏五月朔日有食之秋七月乐浪外夷韩濊貊各
率其属来朝贡八月戊寅赵王干薨甲寅复命 大将军
昭 进 (第 78b 页)
晋公 加位相国备礼崇锡一如前诏又固辞乃 …… (第 78b 页)
司徒尚书左仆射荀顗为司空己卯进 晋公昭 爵为王
封十郡并前二十丁亥封刘禅为安乐公夏五月庚申
相国晋王昭奏复五等爵甲戌改元癸未追命舞阳宣
文侯 …… (第 80b 页)
以至没身赐修弟倚爵关内侯夏四月南深泽县言甘
露降吴遣使纪陟弘璆请和五月诏以孙皓诸所献致
其皆还送归于 晋王昭 固辞乃止又命 (第 82b 页)
晋王昭 冕十有
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车六马备五时副
车置旄头云䍐乐舞八佾设钟虡宫县进王妃为王后
世子 …… (第 82b 页)
徒
何曾为晋丞相癸亥以骠骑将军司马望为司徒征东
大将军石苞为骠骑将军征南大将军陈骞为车骑将
军乙亥葬 晋王昭 闰月庚辰康居大宛献名马归于相
国以显怀万国致远人之勋十二月壬戌天禄永终历
数在晋诏群公卿士具仪设坛于 …… (第 83a 页)
自逊位至薨三十有八年年
五十八晋人葬之谥曰魏元皇帝
陈留王景元四年咸熙二年即位六年
右魏自 文帝 受禅至陈留王禅晋合四十六年
通志卷七 (第 83b 页)
甲子吴大将孙峻等众号十万至寿春诸葛诞拒击破
之斩吴左将军留赞献捷于京都三月立皇后卞 …… (第 70b 页)
人于战处及水次钩求尸丧收敛藏埋以慰存
亡
甘露元年春正月辛丑青龙见轵县井中乙巳沛王林
薨夏四月庚戌赐 大将军司马昭 衮冕之服赤舄副焉
丙辰帝幸太学与博士淳于俊等论难周易尚书及三
皇五帝之事诸儒悦服五月邺及上谷并言甘露 …… (第 71b 页)
未极武丑虏摧破斩首获生
动以万计自顷战克无如此者今遣使者犒赐将士大
会临飨饮宴终日称朕意焉八月庚午命 大将军司马
昭 加号大都督奏事不名假黄钺癸酉以大尉司马孚
为太傅九月以司徒高柔为太尉冬十月以司空郑冲
为司徒尚书左仆 …… (第 72a 页)
谏诞为诞所
杀宜录其后以殊忠义其以隆絜子为骑都尉九月大
赦冬十二月吴大将全端全怿等率众降
三年春二月 大将军司马昭 陷寿春城斩诸葛诞三月
诏以大将军所营据之地邱头改为武邱以旌武功夏 …… (第 73b 页)
五月命 大将军司马昭 为相国封 (第 74a 页)
晋公 食邑八郡加之
九锡昭前后九让乃止六月丙子诏曰昔南阳郡山贼
扰攘欲劫质故太守东里衮功曹应余独身捍衮遂免 …… (第 74a 页)
寅分新城郡复置
上庸郡十一月癸卯车骑将军孙壹为婢所杀
五年春正月朔日有蚀之夏四月诏有司率遵前命复
进 大将军司马昭 位为相国封 (第 74b 页)
晋公 加九锡帝见威权
日去不胜其忿五月己丑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常侍
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 …… (第 74b 页)
常道乡公璜嗣明帝后辛卯群公奏太后自今下令书
宜称制诏如先代故事癸卯 大将军昭 固请让 (第 76b 页)
相国晋
公 九锡之宠太后诏听所执以章谦美戊申大将军昭
上言骑督成倅弟济横入兵阵迫近辇舆遂致大变按
律大逆无道父母 …… (第 76b 页)
高贵乡公正元二年甘露五年即位七年
陈留王讳奂字景明武帝孙燕王宇子也甘露三年封
安次县常道乡公高贵乡公卒公卿议迎立公六月甲
寅入于洛阳见皇太后是日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大
赦改元赐民爵及榖帛各有差
景元元年夏六月丙辰进 大将军司马昭 位为相国封 (第 77a 页)
晋公 增封二郡并前满十加九锡之礼一如前奏诸群
从子弟其未有侯者皆封亭侯赐钱千万帛万匹昭固 …… (第 77a 页)
𨽻校
尉王祥为司空
二年夏五月朔日有食之秋七月乐浪外夷韩濊貊各
率其属来朝贡八月戊寅赵王干薨甲寅复命 大将军
昭 进 (第 78b 页)
晋公 加位相国备礼崇锡一如前诏又固辞乃 …… (第 78b 页)
司徒尚书左仆射荀顗为司空己卯进 晋公昭 爵为王
封十郡并前二十丁亥封刘禅为安乐公夏五月庚申
相国晋王昭奏复五等爵甲戌改元癸未追命舞阳宣
文侯 …… (第 80b 页)
以至没身赐修弟倚爵关内侯夏四月南深泽县言甘
露降吴遣使纪陟弘璆请和五月诏以孙皓诸所献致
其皆还送归于 晋王昭 固辞乃止又命 (第 82b 页)
晋王昭 冕十有
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车六马备五时副
车置旄头云䍐乐舞八佾设钟虡宫县进王妃为王后
世子 …… (第 82b 页)
徒
何曾为晋丞相癸亥以骠骑将军司马望为司徒征东
大将军石苞为骠骑将军征南大将军陈骞为车骑将
军乙亥葬 晋王昭 闰月庚辰康居大宛献名马归于相
国以显怀万国致远人之勋十二月壬戌天禄永终历
数在晋诏群公卿士具仪设坛于 …… (第 83a 页)
自逊位至薨三十有八年年
五十八晋人葬之谥曰魏元皇帝
陈留王景元四年咸熙二年即位六年
右魏自 文帝 受禅至陈留王禅晋合四十六年
通志卷七 (第 83b 页)
国既建
追尊曰景王武帝受禅上尊号曰景皇帝陵曰峻平庙
称世宗
文皇帝讳昭字子上景帝之母弟也魏景初三年封 新
城乡侯 正始初为洛阳典农中郎将值魏明奢侈之后
帝蠲除苛碎不夺农时百姓大悦转散骑常侍大将军
曹爽之伐蜀也以帝为 …… (第 29a 页)
破之遂耀兵灵州北虏震詟叛者悉降以功复封 新城
乡侯 高贵乡公之立也以参定策进封 (第 30b 页)
高都侯 增封二
千户毋邱俭文钦之乱大军东征帝兼中领军留镇洛
阳及景帝疾笃帝自京师省疾拜卫将军景帝崩天子
命帝 …… (第 30b 页)
兴雁门司州之河东平阳八郡地方七百里封帝为 晋
公 加九锡进位相国晋国置官司焉九让乃止于是增
邑万户食三县诸子之无爵者皆封列侯秋七月奏录
先世名臣元功大 …… (第 33b 页)
诛辄收济家属付廷尉太
后从之夷济三族与公卿议立燕王宇之子常道乡公
璜为帝六月改元丙辰天子进帝为相国封 晋公 增十
郡加九锡如初群从子弟未侯者封亭侯赐钱千万帛
万匹固让乃止冬十一月吴吉阳督萧慎以书诣镇东
将军石 …… (第 35a 页)
为之备
二年秋八月甲寅天子使太尉高柔授帝相国印绶司
空郑冲致 晋公 茅土九锡帝固辞
三年夏四月肃慎来献楛矢石砮弓甲貂皮等天子命
归于大将军府
四年春二月丁丑天子复命帝如 …… (第 35b 页)
关城姜维闻之引还王颀追败维于彊川维与张
翼廖化合军守剑阁钟会攻之冬十月天子以诸将献
捷交至乃重申相国 晋公 九锡之命令公卿将校皆诣
府喻旨帝犹以礼辞让于是司空郑冲率群官劝进帝
乃受之十一月邓艾帅万馀人自阴平踰 …… (第 37a 页)
子命 晋公 以相国总百揆于是上节传去侍中大都督
录尚书之号焉表邓艾为太尉钟会为司徒会潜谋叛
逆因密使谮艾
咸熙元 …… (第 37b 页)
月辛卯帝崩于露寝时年五十五九月癸酉葬崇阳陵
谥曰文王武帝受禅追尊号曰文皇帝庙称太祖
武皇帝讳炎字安世 文帝 长子也宽惠仁厚沉深有度
量魏嘉平中封北平亭侯历给事中奉车都尉中垒将
军加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假节迎常道 (第 39a 页)
乡公于东武
阳迁中抚军进封新昌乡侯及晋国建立为世子拜抚
军大将军开府副贰相国初 文帝 以景帝既宣帝之嫡 …… (第 39a 页)
属意于攸何曾等固争曰中抚军聪明神
武有超世之才发委地手过膝此非人臣之相也由是
遂定
咸熙二年五月立为 晋王 太子八月辛卯 (第 39b 页)
文帝 崩太子
嗣相国晋王位下令宽刑宥罪抚众息役国内行服三
日是月长人见于襄武长三丈告县人王始曰今当太 …… (第 39b 页)
月乙酉常山王殷薨癸巳彭
城王权薨十一月癸亥大阅于宣武观至于己巳十二
月丁亥追尊宣帝庙曰高祖景帝曰世宗 文帝 曰太祖
是月大疫洛阳死者大半封裴頠为钜鹿公
二年春正月以疾疫废朝赐诸散吏至于士卒丝各有 (第 53b 页)
追尊曰景王武帝受禅上尊号曰景皇帝陵曰峻平庙
称世宗
文皇帝讳昭字子上景帝之母弟也魏景初三年封 新
城乡侯 正始初为洛阳典农中郎将值魏明奢侈之后
帝蠲除苛碎不夺农时百姓大悦转散骑常侍大将军
曹爽之伐蜀也以帝为 …… (第 29a 页)
破之遂耀兵灵州北虏震詟叛者悉降以功复封 新城
乡侯 高贵乡公之立也以参定策进封 (第 30b 页)
高都侯 增封二
千户毋邱俭文钦之乱大军东征帝兼中领军留镇洛
阳及景帝疾笃帝自京师省疾拜卫将军景帝崩天子
命帝 …… (第 30b 页)
兴雁门司州之河东平阳八郡地方七百里封帝为 晋
公 加九锡进位相国晋国置官司焉九让乃止于是增
邑万户食三县诸子之无爵者皆封列侯秋七月奏录
先世名臣元功大 …… (第 33b 页)
诛辄收济家属付廷尉太
后从之夷济三族与公卿议立燕王宇之子常道乡公
璜为帝六月改元丙辰天子进帝为相国封 晋公 增十
郡加九锡如初群从子弟未侯者封亭侯赐钱千万帛
万匹固让乃止冬十一月吴吉阳督萧慎以书诣镇东
将军石 …… (第 35a 页)
为之备
二年秋八月甲寅天子使太尉高柔授帝相国印绶司
空郑冲致 晋公 茅土九锡帝固辞
三年夏四月肃慎来献楛矢石砮弓甲貂皮等天子命
归于大将军府
四年春二月丁丑天子复命帝如 …… (第 35b 页)
关城姜维闻之引还王颀追败维于彊川维与张
翼廖化合军守剑阁钟会攻之冬十月天子以诸将献
捷交至乃重申相国 晋公 九锡之命令公卿将校皆诣
府喻旨帝犹以礼辞让于是司空郑冲率群官劝进帝
乃受之十一月邓艾帅万馀人自阴平踰 …… (第 37a 页)
子命 晋公 以相国总百揆于是上节传去侍中大都督
录尚书之号焉表邓艾为太尉钟会为司徒会潜谋叛
逆因密使谮艾
咸熙元 …… (第 37b 页)
月辛卯帝崩于露寝时年五十五九月癸酉葬崇阳陵
谥曰文王武帝受禅追尊号曰文皇帝庙称太祖
武皇帝讳炎字安世 文帝 长子也宽惠仁厚沉深有度
量魏嘉平中封北平亭侯历给事中奉车都尉中垒将
军加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假节迎常道 (第 39a 页)
乡公于东武
阳迁中抚军进封新昌乡侯及晋国建立为世子拜抚
军大将军开府副贰相国初 文帝 以景帝既宣帝之嫡 …… (第 39a 页)
属意于攸何曾等固争曰中抚军聪明神
武有超世之才发委地手过膝此非人臣之相也由是
遂定
咸熙二年五月立为 晋王 太子八月辛卯 (第 39b 页)
文帝 崩太子
嗣相国晋王位下令宽刑宥罪抚众息役国内行服三
日是月长人见于襄武长三丈告县人王始曰今当太 …… (第 39b 页)
月乙酉常山王殷薨癸巳彭
城王权薨十一月癸亥大阅于宣武观至于己巳十二
月丁亥追尊宣帝庙曰高祖景帝曰世宗 文帝 曰太祖
是月大疫洛阳死者大半封裴頠为钜鹿公
二年春正月以疾疫废朝赐诸散吏至于士卒丝各有 (第 53b 页)
改元以尚书右仆射杨
素为左仆射以纳言苏威为右仆射丁酉徙河南王昭
为晋王突厥寇恒安遣柱国韩洪击之败焉以 晋王昭
为内史令辛丑诏曰投生殉节自古称难殒身王事礼
加二等而世俗之徒不达大义致命戎旅不入兆域兴
言念此每深悯 …… (第 31b 页)
大业元年春正月壬辰朔大赦改元立妃萧氏为皇后
改豫州为溱州洛州为豫州废诸州总管府丙申立 晋
王昭 为皇太子丁酉以上柱国宇文述为左卫大将军
上柱国郭衍为左武卫大将军延寿公于仲文为右卫
大将军己亥以豫章 …… (第 38b 页)
部尚书庚申制百官不得计考
增级必有德行功能灼然显著者擢之壬戍擢藩邸旧
臣鲜于罗等二十七人官爵有差甲戍 皇太子昭 薨乙
亥上柱国司徒楚国公杨素薨八月辛卯封皇孙倓为 …… (第 41b 页)
诏求周汉魏晋之胄绪并立后以存继绝
之义乙卯颁新式于天下
五年春正月丙子改东京为东都癸未诏天下均田戊 子上 自东都还京师己丑制民间铁叉搭钩䂎刅之类皆
禁绝之太守每岁密上属官景迹二月戊戌次于阌乡
诏祭古帝王陵及 (第 46a 页)
素为左仆射以纳言苏威为右仆射丁酉徙河南王昭
为晋王突厥寇恒安遣柱国韩洪击之败焉以 晋王昭
加二等而世俗之徒不达大义致命戎旅不入兆域兴
言念此每深悯 …… (第 31b 页)
大业元年春正月壬辰朔大赦改元立妃萧氏为皇后
改豫州为溱州洛州为豫州废诸州总管府丙申立 晋
王昭 为皇太子丁酉以上柱国宇文述为左卫大将军
上柱国郭衍为左武卫大将军延寿公于仲文为右卫
大将军己亥以豫章 …… (第 38b 页)
部尚书庚申制百官不得计考
增级必有德行功能灼然显著者擢之壬戍擢藩邸旧
臣鲜于罗等二十七人官爵有差甲戍 皇太子昭 薨乙
亥上柱国司徒楚国公杨素薨八月辛卯封皇孙倓为 …… (第 41b 页)
诏求周汉魏晋之胄绪并立后以存继绝
之义乙卯颁新式于天下
五年春正月丙子改东京为东都癸未诏天下均田戊 子上 自东都还京师己丑制民间铁叉搭钩䂎刅之类皆
禁绝之太守每岁密上属官景迹二月戊戌次于阌乡
诏祭古帝王陵及 (第 46a 页)
蜀
先主甘皇后沛人也先主临豫州住小沛纳以为妾先
主数丧嫡室常摄内事随先主于荆州产后主值曹公
军至追及先主于当阳长阪于时困逼弃后及后主赖
赵云保护得免于难后卒葬于南郡章武二年追谥皇
思夫人迁葬于蜀未至而先主殂陨丞相亮与太常臣
赖恭等议上尊谥曰昭烈皇后与先主合葬惠陵
先主穆皇后陈留人也兄吴壹少孤壹父素与刘焉有
旧是以举家随焉入蜀焉有异志而闻善相者相后当
大贵焉时将子瑁自随遂为瑁纳后瑁死后寡居先主
既定益州而孙夫人还吴群下劝先主聘后先主疑与
瑁同族法正进曰论其亲疏何与 晋文 之于子圉乎于
是纳后为夫人建安二十四年立为汉中王后章武九
年立为皇后建兴元年五月后主即位尊后为皇太后 (第 114a 页)
先主甘皇后沛人也先主临豫州住小沛纳以为妾先
主数丧嫡室常摄内事随先主于荆州产后主值曹公
军至追及先主于当阳长阪于时困逼弃后及后主赖
赵云保护得免于难后卒葬于南郡章武二年追谥皇
思夫人迁葬于蜀未至而先主殂陨丞相亮与太常臣
赖恭等议上尊谥曰昭烈皇后与先主合葬惠陵
先主穆皇后陈留人也兄吴壹少孤壹父素与刘焉有
旧是以举家随焉入蜀焉有异志而闻善相者相后当
大贵焉时将子瑁自随遂为瑁纳后瑁死后寡居先主
既定益州而孙夫人还吴群下劝先主聘后先主疑与
瑁同族法正进曰论其亲疏何与 晋文 之于子圉乎于
是纳后为夫人建安二十四年立为汉中王后章武九
年立为皇后建兴元年五月后主即位尊后为皇太后 (第 114a 页)
此也古辞云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
(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王昭君亦曰王嫱亦曰王明君(名嫱字昭/君避 晋文)
( 讳改曰明君汉元帝时匈奴盛请婚于汉帝以后宫良/家子昭君配焉元帝之时后宫掖庭员数多帝不及遍)
(识令毛延 (第 24b 页)
(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王昭君亦曰王嫱亦曰王明君(名嫱字昭/君避 晋文)
( 讳改曰明君汉元帝时匈奴盛请婚于汉帝以后宫良/家子昭君配焉元帝之时后宫掖庭员数多帝不及遍)
(识令毛延 (第 24b 页)
置中
书监令并掌机密自是中书多为枢机之任其后定制
置大丞相第一品后有相国齐王以司马师为之高贵
乡公以 司马昭 为之晋惠帝永宁元年罢丞相复置司
徒永昌元年罢司徒并丞相则与司徒不并置矣其后
或有相国或有丞相省置无常 …… (第 17a 页)
徒事
丞相长史(汉文帝二年置一丞相有两长史盖众史之/长也职无不监介帻进贤一梁冠朱衣铜印)
(黄绶刘屈釐为左丞相分丞相两史为两府以待天下/远方之选得贤则拜右丞相后汉建武中省司直有长)
(史一人魏武为丞相以来置左右二长史而已丞相诸/曹史掾属三十御属一魏武为丞相置徵事二人旧有)
(东西曹自魏武大军还邺乃省西曹及咸熙中 司马昭/ 为相国相国府置中卫骁骑二将军左右长史司马从)
(事中郎主簿舍人参军东西曹及户贼金骑兵车铠水/集法奏仓 (第 20b 页)
书监令并掌机密自是中书多为枢机之任其后定制
置大丞相第一品后有相国齐王以司马师为之高贵
乡公以 司马昭 为之晋惠帝永宁元年罢丞相复置司
徒永昌元年罢司徒并丞相则与司徒不并置矣其后
或有相国或有丞相省置无常 …… (第 17a 页)
徒事
丞相长史(汉文帝二年置一丞相有两长史盖众史之/长也职无不监介帻进贤一梁冠朱衣铜印)
(黄绶刘屈釐为左丞相分丞相两史为两府以待天下/远方之选得贤则拜右丞相后汉建武中省司直有长)
(史一人魏武为丞相以来置左右二长史而已丞相诸/曹史掾属三十御属一魏武为丞相置徵事二人旧有)
(东西曹自魏武大军还邺乃省西曹及咸熙中 司马昭/ 为相国相国府置中卫骁骑二将军左右长史司马从)
(事中郎主簿舍人参军东西曹及户贼金骑兵车铠水/集法奏仓 (第 2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