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政書類
地理類
目錄類
   颜希尹撰国字其后熙宗亦制字并行希尹所制
   谓之大字熙宗所制谓之小字其字波磔繁密颇
   类籀文当时必有字书今已无考惟 赵崡
石墨镌
   华所载天会十二年都统经略郎君行记一篇仅 (第 12a 页)
 翰林院侍读学士谥文庄
孙克宏碑目三卷

 克宏华亭人万历进士官至汉阳府知府
赵均金石林时地考(无卷/数)
 均字灵均吴县人宦光之子 赵崡
石墨镌华六卷附录二卷
 崡字子函盩厔人万历时举人
郭宗昌金石史二卷
 宗昌字允伯华州人
周锡圭唐碑帖 (第 11b 页)
  秦邸香火院缔搆丹碧长安城诸寺不及也前有
  唐大德檀法师塔铭姜立祐撰石幢尊胜神咒张
  少悌书皆殊绝 (赵崡/
记)
本朝康熙甲子总督鄂海迎药师佛像至署饰以金彩
  庙貌庄严并自为记雍正九年知府王绍文倡捐
  惜 …… (第 18a 页)
  二年重脩(秦府长史/游邦贞记)内仰天池旧为龙池寺洪武
  初西印土乌萨罗国僧无坏拄锡于此屡著灵异
  秦悯王为建上下寺二庄严冠长安今废 赵崡

  诗(县/志)寺有方池名曰仰天跨以石梁于兹玩月为
  宜(明都穆游/终南山记) (第 40a 页)
 王于陛(朝邑人/进士)
  万历三十七年己酉科
 罗世济(平利人/知县)    曹暹(岐山人/进士)
  赵崡(盩厔/人)
      张应龙
 王尔玉(富平人/进士)    郭内俊(武功人/知县) (第 132b 页)
 无所不窥尤长于诗所著有绿云山房稿国华录数

 卷(贾/志) 赵崡
(第 99b 页)
子函
一字屏国盩厔人万历己酉举人家有傲
 山楼藏书万卷所居近周秦汉唐故都古金石名书
 多在时跨一驴挂偏提拓 (第 99b 页)
 氏泣曰媳去姑谁依纺绩度日姑妇寿各八十馀(高/陵)
 (志/)
王氏鄠县九叙曾孙女盩厔庞源妻源以孝廉累官至
 知府氏幼聪慧与舅 赵崡
同学诗文其诗温厚和平
 虽崡亦自为不及也著有文集(鄠县/志)
李氏高徵妻鄠县人徵亡氏年二十五事姑育子 (第 34a 页)
  宣帝既建杜陵即县南葬许后故其地乂号少陵
  原凡宜春下苑即少陵地也(雍/录)本凤栖原以葬后
  起陵遂曰少陵原陵在司马村东 (赵崡
游/城南记)陵在咸
  宁县司马村其陵比杜陵差小谓之小陵俗又讹
  为少陵唐杜甫居少陵即此后世因陵在 …… (第 12b 页)
 拨川王论弓仁墓 在赵村(县/志)张曲之西赵村有论
  弓仁墓张说为碑今亡村中有石翁仲二疑是仁
  墓上物 (赵崡
游/城南记)仁葬赵村有张说碑已毁独题额
  尚在(贾/志)开元十一年薨于位制赠为拨川王称故
  国本 …… (第 18b 页)
  考太保亡妣魏国夫人(苗晋卿撰/神道碑)高望之西北有
  仇士良郭敬之升平公主三碑皆当在十馀里内
   (赵崡
游/城南记)在咸宁县郭庄神道碑今不存(关中陵/墓志)
 赠都督王君㚟墓 在城东(县/志)在万年县东界 …… (第 19a 页)
  长寿元年十月逝于京师二年合葬于少陵原之
  先茔(张说撰/神道碑)赵村西为高望有萧嵩父灌墓碑张
  说撰梁升卿书 (赵崡
游/城南记)
 柳侍御镇墓 先夫人卢氏元和元年弃代于永州
  明年安祔于京兆万年凤栖原先侍御史府君之 (第 20a 页)
亦多断裂然气不彫丧 赵子函
乃疑非唐时物谬矣(昭/陵)
(志/)
骏石居后殿左右下一坎两行列数石人皆不全此贞
观中擒服诸番君长颉 (第 19b 页)

赵子函
家抄示云唐天宝中刻九经于长安礼记以月
令为首从李林甫之请也文宗时郑覃以经籍刓缪建
石雠刋准汉故事太和 (第 44b 页)
 轻重不同其为吾道之厄一也

  赵崡
石墨镌华曰汉灵帝光和六年刻石五经文于
 太学讲堂此石经初刻也蔡邕以熹平四年与五官
 中郎将堂溪典议郎 (第 28a 页)
 落按魏武定四年碑移邺都河阳岸崩遂没于水其

 得至邺者殆不得半然则冯熙常伯存所损十之二
 三而堕水者又三四也
  赵崡
曰魏正始中立古篆𨽻三体石经古文用科斗
 鸟迹体篆用史籀李斯胡母敬体𨽻用程邈体此石
 经第三刻也 …… (第 5b 页)
 令国子博士李郁与助教韩神固刘燮等勘挍石经

 其残缺者计料石功并字多少欲补之后灵太后废
 遂寝
  赵崡
曰魏世宗神龟元年以王弥刘曜入洛石经残
 毁因崔光之请补之此石经第四刻也
    按北魏石经欲补治而中 …… (第 8a 页)
 七年敕唐玄度覆定石经字体于国子监讲论堂两
 廊创立石九经并孝经论语尔雅共一百五十九卷
 字样四十卷开成二年告成今在文庙碑洞中即其
 刻也
  赵崡
曰唐天宝中刻九经于长安礼记以月令为首
 从李林甫之请此石经第五刻也文宗时郑覃以经
 籍刓缪建言雠刋准 (第 14b 页)
 郡公可补本传之阙书法丰妍匀适与太山铭同行
 押亦雄俊可喜当其时为林甫所蛊媚极矣犹知有
 是经邪
  赵崡
曰此碑四面以蟠螭为首凿嵌精工故非后世
 所能开元帝书法与太山铭同润色史惟则老劲丰
 妍如泉吐凤为海吞 (第 14b 页)
之后/移少京兆署中止二础其四础传谓万历中王京兆惟)
(俭携去汴中/ 天府广记)
  (臣/)等谨按 明赵崡
石墨镌华唐云麾将军碑跋云
  北海书得意者碑在蒲城朱秉器又谓良乡亦有
  此碑蒲城者为赵文敏临书今蒲 (第 22b 页)
城碑尚在为李

  思训葬处北海真迹非文敏所能良乡本肥媚文
  敏书无疑据此则孙承泽之驳摘 赵崡
乃因朱秉
  器之言而误且所云肥媚者亦约略传闻之词其
  实未见良乡碑故不知其为李秀而误与思训为
  (第 23a 页)
禄乡碑刻于天宝元年李北海有两云麾碑一为李思
训在陜西一为此碑其官同其姓同也此碑笔法遒逸
大胜陜碑秦人 赵子函
著石墨镌华乃以为一碑且以
此碑为赵松雪所临误矣(春明梦/馀录)
(原赵□良乡县学诗风儒宫宜地僻竟日有 (第 9b 页)
   女真字颁行天下熙宗又制女真小字用以译
   经史试科举至蒙古字行而女真字遂中辍明
   秘阁书目尚载有女真字母一书今已失传
   崡
石墨镌华所录其石刻虽在陜西第果否当
   时所刻或后人依仿摹勒皆未可定我 (第 15b 页)
   盖诸书以考證史事为长而是书则以品评
    书迹为主故于汉𨽻则宗郑簠之评于唐碑
    则取 赵崡
之论虽同一著录金石而著书之
    宗旨则固区以别矣乾隆四十三年七月恭
    校上
        (第 2b 页)
 书法圆美此碑万历时出于合阳岁月未久故鲜刓

 缺 赵崡
石墨镌华于奕正金石志始载之都玄敬金
 薤琳琅未及见也碑尾署中平二年十月丙辰造(带/)
 (经堂/) (第 28b 页)
 聚裘痕迹俱无褚书如孤蚕吐丝文章具在然今藏
 书之家右军之刻多有而中书之拓仅见简翁此帙
 纸墨两精原溥可以保矣(苍润轩帖跋/)
  赵崡
曰据张茂中游城南记云寺废毁殆尽惟一塔
 俨然则今寺亦非唐刱而塔自宋熙宁火后不可登 …… (第 8a 页)
 李邕文并书逸人太原郭卓然模勒并题额李北海

 有两云麾碑一为李思训碑在蒲城一为此碑其官
 同其姓同也 赵子函
秦人未见此碑其著石墨镌华
 乃以为一碑又以此碑为赵子昂所临误矣碑不知
 何时入都城万历初宛平令李荫署 (第 22b 页)
 古字地作地三作三道作道子作□光作光唐作□
 天作□善作善游作□曹作□(升庵外集/)
 此碑苍润轩帖跋墨林快事升庵外集皆称之 赵子
 函
独贬之者过也按碑文为程浩撰相传为皮日休
 金石评考云此记载在古文大全作皮日休而碑作
 程浩岂日休代浩 …… (第 5a 页)
 (石刻记/)

心经序
 心经序僧省言书 赵崡
云得心经序于报恩寺壁间
 唐南阳忠国师述宋九华山僧省言书书全出伯施
 几于乱真(石墨镌华/)
云居寺 (第 14b 页)
 陵下时值雪后空山无人未及遍访仅见李卫公一
 碑其下截俱劖去后又购得四五碑皆然且有并其
 碑而仆之者矣
  赵崡
曰万历戊午四月余为九嵏之游距昭陵十里
 宿高生俨家翼日同行北一里许得许洛仁碑又北
 半里许得薛收碑似 (第 3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