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史評類
別集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吴孙权时蜀先主往见之 周瑜
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
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
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 …… (第 51a 页)
臣会议张昭秦松等犹豫不能决权意不欲遣质乃独
周瑜
诣母前定议瑜曰昔楚国初封于荆山之侧不
满百里之地继嗣贤能广土开境立基于郢遂据荆阳
至于南海传业延祚九 …… (第 51b 页)
若曹氏能率义以正天下将军
事之未晚若图为暴乱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将军韬
勇抗威以待天命何送质之有权母曰 公瑾
议是也 (第 52a 页)

与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
遂不送质
吴之群臣步骘朱然等上疏云自蜀还者咸言欲背盟
与魏 …… (第 52a 页)

周瑜
荐鲁肃才宜佐时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
退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
扰孤承父兄馀业思 (第 53a 页)
古语有之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臣亦岂得不为之虑哉
夫兵凶战危决机于俄顷之间小不如意败衄随之故
曹公败于 周瑜
刘先主败于陆逊关侯败于吕蒙杜曾
败于周访彼皆一时之杰未免乎败可不谓难乎既难
矣精思熟讲求夫所谓易者斯 (第 4a 页)
遣诣北军进同谋略退为副佐虽有万一不虞之变军
主有储则无患矣帝不从 吴周瑜
病因上疏曰当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
夜所忧愿至尊先虑未然然后康乐今既与曹操为敌
刘备近在公安边境密 (第 13a 页)
吴孙权时周胤为都乡侯以罪徙庐陵郡诸葛瑾步骘
连名上疏曰故 将军周瑜
子胤昔蒙粉饰受封为将不
能养之以福思立功效至纵情欲招速罪辟臣窃以瑜
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 …… (第 14b 页)
钦明稽古隆于兴继为胤归诉乞
丐馀罪还兵复爵使失旦之鸡复得一鸣抱罪之臣展
其后效权答曰腹心旧勋与孤协事 公瑾
有之诚所不
忘昔胤年少初无功劳横授精兵爵以侯将盖 (第 15a 页)
公瑾

以及于胤也而胤恃此酗淫自恣前后告喻曾无悛改
孤于 (第 15a 页)
公瑾
义犹二君乐胤成就岂有已哉迫胤罪恶未
宜便还且欲苦之使自知耳今二君勤勤援引汉高河
山之誓孤用恧然虽德非 (第 15b 页)
其畴犹欲庶几事亦如耳故
未顺旨以 公瑾
之子而二君在中间苟使能改亦何患
乎瑾骘表比上朱然及全琮亦俱陈乞权乃许之
晋惠帝时河间王颙表立成都王颖 (第 15b 页)
   (子承子休/ 弟 奋)顾雍(子邵/弟承) (邵子谭悌谭/雍族人)诸葛瑾(子/融)
   步骘(阐/)张纮(孙/尚)严畯 程秉 阚泽 薛综(子/莹)
    周瑜(子/允)
鲁肃 吕蒙 程普 黄盖 韩当
   蒋钦 周泰 陈武(子脩/ 表)董袭 甘宁 凌统
    徐盛  (第 4b 页)
曹操杀太中
大夫孔融夷其族是岁刘表卒少子琮立琮以荆州降
操冬十月癸未朔日有食之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 周瑜
败之于乌林赤壁
十四年冬十月荆州地震
十五年春二月乙巳朔日有食之 (第 62b 页)
众辎重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会得济沔
遇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馀人与俱到夏口先主遣
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 周瑜
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
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
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 (第 6b 页)
士众就术术复表贲为
豫州刺史坚四子策权翊匡权既称尊号谥坚曰武烈
皇帝策字伯符坚初兴义兵策将母徙居舒与 周瑜

友收合士大夫江淮间人咸向之坚薨还葬曲阿乃渡
江居江都徐州牧陶谦深忌策策舅吴景时为丹阳太
守策乃载 …… (第 5b 页)
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
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张昭 周瑜

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曹公表权为讨
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待张昭
以师傅之 (第 9b 页)
礼而 周瑜
程普吕范等为将率招延俊秀聘
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分部诸将镇抚山越
讨不从命
七年权母吴氏薨 …… (第 9b 页)
变肃未到而曹公已临其境表子琮举众以降刘备
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傅权旨为陈成败备进住夏口
使诸葛亮诣权遣 周瑜
程普等行是时曹公新得表众
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惮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
拒之之议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 (第 10b 页)
丞相骘同族汉末其
母携将徙庐江庐江为孙策所破皆东渡江以美丽得
幸于权宠冠后庭生二女长曰鲁班字大虎前配 周瑜
子循后配全琮少曰鲁育字小虎前配朱据后配刘纂
夫人性不妒忌多所推进故久见爱待权为王及帝意
欲以为后而群 (第 117b 页)
后数游幸焉其歌称帝游石关望诸国月支臣匈奴服/盖誇时事也魏曰克官渡言曹公破袁绍于官渡也吴)
(曰乌林言 周瑜
破魏武于乌林也普曰宣辅政言宣帝/之业也梁曰道亡言东昏失道义师起樊邓也北齐曰)
(殄关陇言神武遣侯莫陈 (第 9b 页)
攻必死之虏非良计也太祖从之城降于是录仁前后
功封都亭侯从平荆州以仁行征南将军留屯江陵拒
吴将 周瑜
瑜将数万众来攻前锋数千人始至仁登城
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将牛金逆与挑战贼多金
众少遂为所围长史陈矫 (第 4a 页)
冠一世有俊才大志张子布民之望也北面而相之
公瑾
江淮之杰也攘臂而为其将谋而有成所规不细
终为天下大贼非徒狗盗而已太祖然之魏国初建以
军祭酒领魏郡太守 (第 32a 页)
瞿恭江宫沈成等皆破残其众遂定淮汝之地改封都
亭侯拜汝南太守时贼张赤等五千馀家聚桃山通攻
破之刘备与 周瑜
围曹仁于江陵别遣关侯绝北道通
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
诸将通道得病薨时年四十二追 (第 4b 页)
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
破操军必矣操军败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彊鼎足
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即遣 周瑜
程普 …… (第 5b 页)
长道业不美其谭即声名不
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
崇迈世教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吴将 周瑜
助先主 (第 28b 页)
  (子承子休/ 弟 奋)顾雍(子邵/弟承) (邵子谭悌谭/雍族人)诸葛瑾(子/融)
  骘(子/阐)张纮(孙/尚)严畯 程秉 阚泽 薛综(子/莹) 周瑜

  (子/允)
鲁肃 吕蒙 程普 黄盖 韩当 蒋钦
  周泰 陈武(子修/ 表)董袭 甘宁 凌统 徐盛
  潘璋  …… (第 1a 页)
儒以礼徵秉既到拜太子太傅黄武四年权为太子登
周瑜
女秉守太常迎妃于吴权亲幸秉船深见优礼
既还秉从容进说登曰婚姻人伦之始王化之基是以
圣王重之所以率先众 …… (第 36a 页)
名曰新议莹子兼晋史有传 周瑜
(第 44b 页)
公瑾
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
尉父异洛阳令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
徙家于舒坚子策与 (第 44b 页)
瑜同年
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
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阳 (第 44b 页)
太守瑜
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
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击
秣陵破笮融薛 …… (第 44b 页)
将自焚将军韬勇抗威以待天命何送质之有权母曰 公瑾
议是也 (第 46b 页)
公瑾
与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观之如子
也汝其兄事之遂不送质十一年督孙瑜等讨麻保二
屯枭其渠帅囚俘万馀口还备官 …… (第 46b 页)
足制之愿将军勿虑权抚其背曰 公瑾
卿言至此甚合
孤心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
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五万兵难 …… (第 48b 页)
人唯与程普不睦普颇以年长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
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 周公瑾

若饮醇醪不觉自醉也始曹操闻瑜年少有美才谓可
游说动也乃密下扬州遣九江蒋干往见瑜干有仪容
以才辩见 …… (第 51a 页)
还也权乘飞云大船与张昭秦松鲁肃等十馀人共追
送之大宴会叙别昭肃等先出权独留与备语备因言
次叹瑜曰 公瑾
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
不久为人臣耳瑜之破曹操也操曰孤不羞走后书与
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 (第 52a 页)
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
此名瑜威声远著故备与操咸欲疑谮之后权称尊号
谓公卿曰孤非 周公瑾
不帝矣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
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 …… (第 52a 页)
有误 周郎
顾瑜两男一女女配太子登男循尚公主拜
骑都尉有瑜风早卒循弟允初拜兴业都尉妻以宗女
授兵千人屯公安黄龙元 …… (第 52b 页)
权乃许之会允病死瑜兄子峻
亦以瑜元功为偏将军领吏士千人峻卒全琮表峻子
护为将权曰昔走曹操拓有荆州皆是 公瑾
常不忘之 …… (第 52b 页)
初闻峻亡仍欲用护闻护性行危险用之适为作祸故
便止之孤念 公瑾
岂有已乎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
于财性好施与多赈穷弊肃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
奇 …… (第 53a 页)
已乱乃学击剑骑射招聚少年摽卖田宅
给其衣食往来南山中射猎阴相部勒讲武习兵父老
咸曰鲁氏世衰乃生此狂儿 周瑜
为居巢长将数百人
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二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 …… (第 53a 页)
贯骑既嘉肃言且度不能制乃相率还肃南到居巢就 周瑜
瑜之东渡因与同行留家曲阿会祖母亡还葬东
城刘子杨与肃友善遗肃书曰方今天下豪杰并起吾
子姿才尤宜今日急 …… (第 54a 页)
欲安
所归乎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诸人
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
我也时 周瑜
受使至鄱阳肃劝追召瑜还遂任瑜以行 …… (第 56b 页)
徵肃始当显
耳权抚掌大笑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
借之共拒曹操操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 周瑜
病困上疏曰当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 …… (第 57a 页)
江陵后下屯陆口威
恩大行众增万馀人拜汉昌太守偏将军十九年孙权
破皖城转横江将军先是益州牧刘璋纲维颓弛 周瑜
甘宁并劝权取蜀权以咨备备内欲自规乃伪报曰备 …… (第 57b 页)
就首将士乘胜进攻其城祖
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权曰事之克由陈就先获也
以蒙为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是岁又与 周瑜
程普等
西破曹操于乌林围曹仁于南郡益州将袭肃举军来
附瑜表以肃军益蒙蒙盛称肃有胆用且慕化远来于 …… (第 60a 页)
寻阳令鲁肃代 周瑜
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
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盛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
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 …… (第 61a 页)
宁难得宜容忍之权遂厚宁卒得其用蒙
子霸袭爵与守冢三百家复田五十顷霸卒兄琮袭侯
琮卒弟睦嗣孙权与陆逊论 周瑜
鲁肃及蒙曰 (第 68b 页)
公瑾

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 (第 68b 页)
公瑾
昔要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
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
十万众水步俱下孤 …… (第 68b 页)
孤急呼 公瑾
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且其决计
策意出苏张远矣后虽劝吾借元德地是其一短不足
以损其二长也周公不求备 …… (第 69a 页)
忘其短而贵
其长常以比方邓禹也又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
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 公瑾
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侯胜于子敬子敬
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关不足忌此子敬内不
能办外为大言耳孤 …… (第 69a 页)
还镇石城策薨与张昭等共辅孙权遂
周旋三郡平讨不服又从征江夏还过豫章别讨乐安
乐安平定代太史慈备海昏与 周瑜
为左右督破曹公
于乌林又进攻南郡走曹仁拜裨将军领江夏太守治
沙羡食四县先出诸将普最年长人皆呼程公性好 …… (第 70a 页)
与喜士大夫 周瑜
卒代领南郡太守权分荆州与刘备
普复还领江夏迁荡寇将军卒权称尊号追论普功封
子咨为亭侯
黄盖字公覆零陵 …… (第 70b 页)
令凡守九县所在平定迁丹阳都尉抑彊扶弱山越怀
附盖姿貌严毅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先为用
建安中随 周瑜
攻曹操于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拜
武锋中郎将武陵蛮夷反乱攻破城邑乃以盖领太守
时郡兵才五百人盖自以不敌 …… (第 71b 页)
及孙
策东渡从讨三郡迁先登校尉授兵二千骑五十匹从
征刘勋破黄祖还讨鄱阳领乐安长山越畏服后以中
郎将与 周瑜
等拒破曹操又与吕蒙袭取南郡迁偏将 …… (第 72a 页)
苏是日无泰权几
危殆策深德之补春榖长从攻皖及讨江夏还过豫章
复补宜春长所在皆食其征赋从讨黄祖有功复与
程普拒曹操于赤壁攻曹仁于南郡荆州平定将兵
屯岑曹操出濡须泰复赴击操退留督濡须拜平虏将
军时朱然徐盛等 …… (第 74b 页)
由飞曰吾欲白子为邾长于是去就孰与临阪转丸乎
宁曰幸甚飞白祖听宁之县宁遂招怀亡客并义从者
得数百人与归 吴周瑜
吕蒙并荐于孙权权加异之同
于旧臣宁陈计曰今汉祚日微曹操弥憍终为篡盗南
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 …… (第 80a 页)
生之恩逐之尚必不走岂图亡哉若尔宁头当代入函
权乃赦之宁后随 周瑜
拒破曹操于乌林攻曹仁于南
郡未拔宁建计先径取夷陵往即得其城因入守之时
手下有数百兵并所新得仅满千人曹 …… (第 81b 页)
黄祖将张硕尽获船人还以白
权引军兼道水陆并集时吕蒙败其水军而统先搏其
城于是大获权以统为承烈都尉后与 周瑜
等拒破曹
操于乌林遂攻曹仁迁为校尉虽在军旅亲贤接士轻
财重义有国士之风又从破皖拜荡寇中郎将领沛相
(第 85a 页)
太史慈于勇里七县
平定拜征虏中郎将从征江夏还平鄱阳策薨奔丧于
吴后权复征江夏范与张昭留守曹操至赤壁与 周瑜
等俱拒破之拜裨将军领彭泽太守以彭泽柴桑历阳
为奉邑刘备尝诣京见权范密请留备不许后迁平南
将军屯柴桑权 (第 9a 页)
寡犯众攻无坚城之将战无交锋之
虏诛叛柔服而江外底定饬法脩师则威德翕赫宾礼
名贤而张公为之雄交御豪俊而 周瑜
为之杰彼二君
子皆弘敏而多奇雅达而聪哲故同方者以类附等契
者以气集江东盖多士矣将北伐诸华诛锄于纪旋皇 …… (第 25a 页)

好谋善断束帛旅于丘园旌命交乎涂巷故豪彦寻声
而响臻志士晞光而景骛异人辐辏猛士如林于是张
公为师傅 周瑜
陆公鲁肃吕蒙之畴入为心腹出作股
肱甘宁凌统程普贺齐朱桓朱然之徒奋其威韩当潘 …… (第 25b 页)
将连衡喟然有吞江浒之志壹宇宙之气而 周瑜
驱我
偏师黜之赤壁丧旗乱辙仅而获免收迹远遁汉王亦
凭帝王之号帅巴汉之人乘危骋变结垒千里志报关
侯之败 …… (第 26b 页)
拔吕蒙于戎行试潘浚于系虏推诚信士不恤
人之我欺量能授器不患权之我偪执鞭鞠躬以重陆
公之威悉委武卫以济 周瑜
之师卑宫菲食丰功臣之
赏披怀虚已纳谟士之算故鲁肃一面而自托士燮蒙
险而效命高张公之德而省游田之娱贤诸 (第 28b 页)
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河阳县侯谥忠
烈苗少有莭操志尚功名每读蜀书见魏延请出长安
诸葛不许叹息谓亮无奇计及览 周瑜
传未曾不嗟咨 (第 53b 页)
方酉受自刑梁在谯北乘德伐刑贼必破亡又甲子
日东风而雷西行谯在东南雷在军前为军驱除昔吴
伐关羽天雷在前 周瑜
拜贺今与往同故知必剋约从
之果平梁城太宁二年正月有大流星东南行洋曰至
秋府当移寿阳及王敦作逆约问其胜 (第 33b 页)
 李八秘书诗万骑略姚墟 无锡九龙山一名历山
 唐湛贲伏览吕侍郎渭丘员外丹旧题十三代祖历
 山草堂诗因书记事曰识曲遇 周郎
知音荷宗伯以
 渭居永乐尝仕礼部侍郎也贲又有题历山司徒
 右长史祖宅诗 鲁连子舜耕历山而交益陶河滨 (第 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