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雜史類
紀事本末類
传记(耆旧传高隐传孝友女忠烈第名士号交游/ 列 家 列 科 名 冥)
(异/) (祥异/)
三辅决录七卷(汉 太仆赵岐/ 撰挚虞注)海内先贤传四卷(魏明帝/时撰)
四海耆旧传一卷(韦氏/撰)海内士品录三卷(魏文/帝撰)海内 (第 39a 页)
(异/) (祥异/)
三辅决录七卷(汉 太仆赵岐/ 撰挚虞注)海内先贤传四卷(魏明帝/时撰)
四海耆旧传一卷(韦氏/撰)海内士品录三卷(魏文/帝撰)海内 (第 39a 页)
儒术
晏子春秋七卷(齐大夫/晏婴撰)曾子二卷(目一卷/曾参撰)子思子七卷
(鲁穆公师/孔伋撰)漆雕子十三篇(漆雕/开后)宓子十六篇(孔子弟子/宓不齐撰)
世子二十一篇(名硕陈人也七/十子之弟子)魏文侯六篇 李克七
篇(子夏弟子为/魏文侯相)公孙尼子一卷(七十子/之弟子)孟子十四卷(齐/卿)
(孟轲撰 赵岐 注)孟子七卷(郑氏/注)孟子七卷(刘熙/注)孟子七卷(綦母/邃注)
孟子七卷(陆善/经注)孟子音义三 (第 24b 页)
晏子春秋七卷(齐大夫/晏婴撰)曾子二卷(目一卷/曾参撰)子思子七卷
(鲁穆公师/孔伋撰)漆雕子十三篇(漆雕/开后)宓子十六篇(孔子弟子/宓不齐撰)
世子二十一篇(名硕陈人也七/十子之弟子)魏文侯六篇 李克七
篇(子夏弟子为/魏文侯相)公孙尼子一卷(七十子/之弟子)孟子十四卷(齐/卿)
(孟轲撰 赵岐 注)孟子七卷(郑氏/注)孟子七卷(刘熙/注)孟子七卷(綦母/邃注)
孟子七卷(陆善/经注)孟子音义三 (第 24b 页)
正义直纳粟米为少禾稿俱送为多其于税也皆当
什一但所纳有精粗远轻而近重耳尧都平阳舜都
蒲坂是时山西为甸服
夏
孟子夏后氏五十而贡 赵岐 注夏禹之世号夏后氏
后君也民耕五十亩贡止五亩正义言夏后氏之时 (第 16a 页)
什一但所纳有精粗远轻而近重耳尧都平阳舜都
蒲坂是时山西为甸服
夏
孟子夏后氏五十而贡 赵岐 注夏禹之世号夏后氏
后君也民耕五十亩贡止五亩正义言夏后氏之时 (第 16a 页)
杨 培(解州人蓝/田知县) 刘贞宽(安邑人徐/州知州)
郭之屏(安邑人获/鹿知县) 崔 沂(安邑人/金子)
薛凤翔(平陆人大/名知县) 赵嘉 猷(稷山人郴/州知州)
李应科(霍州人平/凉府通判) 姚崇儒(长治/人)
唐思周(长治人清 (第 2b 页)
郭之屏(安邑人获/鹿知县) 崔 沂(安邑人/金子)
薛凤翔(平陆人大/名知县) 赵嘉 猷(稷山人郴/州知州)
李应科(霍州人平/凉府通判) 姚崇儒(长治/人)
唐思周(长治人清 (第 2b 页)
赠宣武将军
杨敏中溜州人为屯留县尉致仕归贞祐初元兵取溜
州力战不屈死赠昭勇大将军同知横海军节度使
事 赵岐 辽州人知襄垣县威惠张弛吏民畏服
禹显代州雁门人贞祐初𨽻上党公张开累有战功授
义胜军节度使兼沁州招 (第 27b 页)
杨敏中溜州人为屯留县尉致仕归贞祐初元兵取溜
州力战不屈死赠昭勇大将军同知横海军节度使
事 赵岐 辽州人知襄垣县威惠张弛吏民畏服
禹显代州雁门人贞祐初𨽻上党公张开累有战功授
义胜军节度使兼沁州招 (第 27b 页)
嫡女适孙敬承归宁母家庶母死氏即从之
王政妻任氏赵继国妻韩氏王祐妻杜氏杨道儒妻李
氏赵延吉妻李氏薛永昌妻房氏生员 赵嘉 谟妻常
氏王料元妻邢氏宋国顺妻王氏赵丕扬妻王氏生
员刘振元妻孙氏郝秀士妻杨氏刘燕和妻常氏孟 (第 4b 页)
王政妻任氏赵继国妻韩氏王祐妻杜氏杨道儒妻李
氏赵延吉妻李氏薛永昌妻房氏生员 赵嘉 谟妻常
氏王料元妻邢氏宋国顺妻王氏赵丕扬妻王氏生
员刘振元妻孙氏郝秀士妻杨氏刘燕和妻常氏孟 (第 4b 页)
邢安国诗集 刘震亨风露集
赵岐 集 雷渊希颜集
田琢姑汾漫士集 宗经云岩集
吕宗礼沾山集 刘从益蓬门集
许 (第 43a 页)
赵岐 集 雷渊希颜集
田琢姑汾漫士集 宗经云岩集
吕宗礼沾山集 刘从益蓬门集
许 (第 43a 页)
五羖辨 朱彝尊
孟子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 赵岐 注
人言百里奚自卖五羖羊皮为人养牛自卖句截五羖
羊皮为人养牛盖言衣此食牛也朱子集注云人言其
自卖于秦 (第 20a 页)
孟子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 赵岐 注
人言百里奚自卖五羖羊皮为人养牛自卖句截五羖
羊皮为人养牛盖言衣此食牛也朱子集注云人言其
自卖于秦 (第 20a 页)
御史台
御史之名周官有之盖掌赞书而授法令非今任也(王/有)
(命则赞为之辞写其理之/法令命来受者即授之)战国时亦有御史秦渑池之
会各命书其事又淳于髡谓齐王曰御史在前则皆记
事之职也至秦汉为纠察之任(秦以御史监郡汉初叔/孙通新定礼仪以御史)
(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而去是也)所居之署汉谓之御史府亦谓之御
史大夫寺(汉御史大夫寺在大司马门内无塾其/门署用梓板不雘色题曰御史大夫寺)亦谓
之宪台成帝时御史府吏舍百馀区井水皆竭又其府
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
夕乌乌去不来者数月长老异之后果废御史大夫为
大司空是其徵也后汉以来谓之御史台亦谓之兰台
寺(颜师古曰官曹通名为寺 后汉赵岐 本名嘉以生于/御史台因 (第 1b 页)
台卿 又应劭官仪曰廷尉案责上御史) (第 1b 页)
御史之名周官有之盖掌赞书而授法令非今任也(王/有)
(命则赞为之辞写其理之/法令命来受者即授之)战国时亦有御史秦渑池之
会各命书其事又淳于髡谓齐王曰御史在前则皆记
事之职也至秦汉为纠察之任(秦以御史监郡汉初叔/孙通新定礼仪以御史)
(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而去是也)所居之署汉谓之御史府亦谓之御
史大夫寺(汉御史大夫寺在大司马门内无塾其/门署用梓板不雘色题曰御史大夫寺)亦谓
之宪台成帝时御史府吏舍百馀区井水皆竭又其府
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
夕乌乌去不来者数月长老异之后果废御史大夫为
大司空是其徵也后汉以来谓之御史台亦谓之兰台
寺(颜师古曰官曹通名为寺 后汉赵岐 本名嘉以生于/御史台因 (第 1b 页)
台卿 又应劭官仪曰廷尉案责上御史) (第 1b 页)
禄秩
周班爵禄之制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
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
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大国君十卿禄卿禄四大
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
在官者同禄 (赵岐 曰庶人在官/者未命为士者)次国君十卿禄卿禄三
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
人在官者同 (第 1b 页)
周班爵禄之制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
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
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大国君十卿禄卿禄四大
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
在官者同禄 (赵岐 曰庶人在官/者未命为士者)次国君十卿禄卿禄三
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
人在官者同 (第 1b 页)
今改无陂之类是也按安国既定古文会有巫蛊
事不复以闻藏于私家而已是以郑康成注礼记
韦昭注国语杜预注左氏 赵岐 注孟子遇引今尚
书所有之文皆曰逸书盖未尝见古文故也然尝
以礼记较说命孟子较泰誓大义虽不远而文 (第 12b 页)
事不复以闻藏于私家而已是以郑康成注礼记
韦昭注国语杜预注左氏 赵岐 注孟子遇引今尚
书所有之文皆曰逸书盖未尝见古文故也然尝
以礼记较说命孟子较泰誓大义虽不远而文 (第 1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