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正史類
目錄類
載記類
雜史類
金石類
宜试职千里由宁方国陈
留近郡今太守任缺广才略深茂堪能拨烦愿以参选
纪纲颓俗使束脩守善有所劝仰
永和中 李固 迁将作大匠上疏陈事曰臣闻气之清者
为神人之清者为贤养身者以练神为宝安国者以积
贤为道昔秦欲谋楚王孙圉 (第 33a 页)
留近郡今太守任缺广才略深茂堪能拨烦愿以参选
纪纲颓俗使束脩守善有所劝仰
永和中 李固 迁将作大匠上疏陈事曰臣闻气之清者
为神人之清者为贤养身者以练神为宝安国者以积
贤为道昔秦欲谋楚王孙圉 (第 33a 页)
出纳王命敷奏万机盖政令之所由
宣选举之所由定赏罚之所由出斯乃文昌天府众务
渊薮内外所折衷远近所禀仰故 李固 云尚书犹天之
有北斗为天喉舌斟酌元气运乎四时信乎其为天下
枢要也其长官则有令有仆射汉或以大将军领尚书 (第 31a 页)
宣选举之所由定赏罚之所由出斯乃文昌天府众务
渊薮内外所折衷远近所禀仰故 李固 云尚书犹天之
有北斗为天喉舌斟酌元气运乎四时信乎其为天下
枢要也其长官则有令有仆射汉或以大将军领尚书 (第 31a 页)
所攻围岁馀而兵榖不继帝以
为忧明年召公卿百官及四府掾属问其方略皆议遣
大将发荆扬兖豫四万人赴之大将军 从事中郎李固
駮曰昔荆扬无事发之可也今二州盗贼盘结不散武
陵南郡蛮夷未辑长沙桂阳数被徵发如复扰动必更
生患其不可一 (第 17b 页)
为忧明年召公卿百官及四府掾属问其方略皆议遣
大将发荆扬兖豫四万人赴之大将军 从事中郎李固
駮曰昔荆扬无事发之可也今二州盗贼盘结不散武
陵南郡蛮夷未辑长沙桂阳数被徵发如复扰动必更
生患其不可一 (第 17b 页)
降用章于下臣愚以为可
使公卿处议所以陈术改过取媚神祇自求多福也
顺帝阳嘉二年冇地动山崩火灾之异公卿举 李固 对
策诏又特问当世之敝为政所宜固对曰臣闻王者父
天母地宝有山川王道得则阴阳和穆政化乖则崩震
为灾斯皆 …… (第 18b 页)
恶必致于异今年仲竟来年入季
仲终季始历运变改故可改元所以顺天道也臣顗愚
蔽不足以荅圣问顗又上书荐黄琼 李固 并陈消灾之
术曰臣前对七事要政急务宜于今者所当施用诚知
愚浅不合圣听人贱言废当受诛罚征营惶怖靡知厝 …… (第 31a 页)
不嘉朝廷有此良人而复怪其不时还任陛下宜隆崇
之恩极养贤之礼徵反京师以慰天下又处士汉中 李
固 年四十通游夏之艺履颜闵之仁絜白之节情同皦
日忠贞之操好是正直卓冠古人当世莫及元精所生
王之佐臣天之生 (第 32b 页)
使公卿处议所以陈术改过取媚神祇自求多福也
顺帝阳嘉二年冇地动山崩火灾之异公卿举 李固 对
策诏又特问当世之敝为政所宜固对曰臣闻王者父
天母地宝有山川王道得则阴阳和穆政化乖则崩震
为灾斯皆 …… (第 18b 页)
恶必致于异今年仲竟来年入季
仲终季始历运变改故可改元所以顺天道也臣顗愚
蔽不足以荅圣问顗又上书荐黄琼 李固 并陈消灾之
术曰臣前对七事要政急务宜于今者所当施用诚知
愚浅不合圣听人贱言废当受诛罚征营惶怖靡知厝 …… (第 31a 页)
不嘉朝廷有此良人而复怪其不时还任陛下宜隆崇
之恩极养贤之礼徵反京师以慰天下又处士汉中 李
固 年四十通游夏之艺履颜闵之仁絜白之节情同皦
日忠贞之操好是正直卓冠古人当世莫及元精所生
王之佐臣天之生 (第 32b 页)
康一年即位十九年
孝冲皇帝讳炳顺帝之子也母曰虞贵人建康元年立
为皇太子其年八月庚午即皇帝位年二岁尊皇后曰
皇太后太后临朝丁丑以太尉赵峻为太傅大司农 李
固 为太尉参录尚书事九月丙午葬孝顺皇帝于宪陵
庙曰敬宗是日京师及太原雁门地震三郡水涌土裂
庚戌诏三公特进 …… (第 16b 页)
戌太白犯荧惑六月丁巳大
赦天下赐民爵及粟帛各有差闰月甲申大将军梁冀
潜行鸩弑帝崩于玉堂前殿年九岁丁亥 太尉李固 免
戊子司徒胡广为太尉司空赵戒为司徒与梁冀参录
尚书事太仆袁汤为司空
质帝本初一年 …… (第 20a 页)
氏戊午减天下死罪一等戌边清河刘文反杀
国相谢皓欲立清河王蒜为天子事觉伏诛蒜坐贬为
尉氏侯徙桂阳自杀前 太尉李固 杜乔皆下狱死陈留
盗贼李坚自称皇帝伏诛
二年春正月甲子皇帝加元服庚子大赦天下赐河间 (第 22b 页)
孝冲皇帝讳炳顺帝之子也母曰虞贵人建康元年立
为皇太子其年八月庚午即皇帝位年二岁尊皇后曰
皇太后太后临朝丁丑以太尉赵峻为太傅大司农 李
固 为太尉参录尚书事九月丙午葬孝顺皇帝于宪陵
庙曰敬宗是日京师及太原雁门地震三郡水涌土裂
庚戌诏三公特进 …… (第 16b 页)
戌太白犯荧惑六月丁巳大
赦天下赐民爵及粟帛各有差闰月甲申大将军梁冀
潜行鸩弑帝崩于玉堂前殿年九岁丁亥 太尉李固 免
戊子司徒胡广为太尉司空赵戒为司徒与梁冀参录
尚书事太仆袁汤为司空
质帝本初一年 …… (第 20a 页)
氏戊午减天下死罪一等戌边清河刘文反杀
国相谢皓欲立清河王蒜为天子事觉伏诛蒜坐贬为
尉氏侯徙桂阳自杀前 太尉李固 杜乔皆下狱死陈留
盗贼李坚自称皇帝伏诛
二年春正月甲子皇帝加元服庚子大赦天下赐河间 (第 22b 页)
尚书省第五上(并总论尚书/)
秦时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故谓之尚书尚犹
主也汉承秦置及武帝游宴后庭始用宦者主中书以
司马迁为之中间遂罢其官以为中书之职至成帝建
始四年罢中书宦者又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四人
分为四曹通掌图书秘记章奏之事及封奏宣示内外
而已其任尤轻至后汉则为优重出纳王命敷奏万机
盖政事之所由宣选举之所由定罪赏之所由正斯乃
文昌天府众务渊薮内外所折衷远近所禀仰故 李固
云陛下之有尚书犹天之有北斗斗为天之喉舌尚书
亦为陛下之喉舌斗斟酌元气运平四时尚书出纳王
命赋政四海令 …… (第 1b 页)
省总序
录尚书(自汉武帝时左右曹诸吏分平尚书奏事知枢/要者始领尚书事张安世以车骑将军霍光以)
(大将军王凤以大司马师丹以左将军并领尚书事后/汉章帝以太傅赵憙太尉牟融并录尚书事尚书有录)
(名盖自喜融始亦西京领尚书事之任也和帝时太尉/邓彪为太傅录尚书事位在三公上汉制遂以为常每)
(少帝立制置太傅录尚书事犹古冢宰总已之义薨辄/罢之邓彪录尚书事后以老病上还枢机职又 李固 张)
(禹张防并录尚书事自魏晋以后亦公卿权重者为之/职无不总晋宗室会稽王道子及世子元显并录尚书)
( (第 5a 页)
秦时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故谓之尚书尚犹
主也汉承秦置及武帝游宴后庭始用宦者主中书以
司马迁为之中间遂罢其官以为中书之职至成帝建
始四年罢中书宦者又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四人
分为四曹通掌图书秘记章奏之事及封奏宣示内外
而已其任尤轻至后汉则为优重出纳王命敷奏万机
盖政事之所由宣选举之所由定罪赏之所由正斯乃
文昌天府众务渊薮内外所折衷远近所禀仰故 李固
云陛下之有尚书犹天之有北斗斗为天之喉舌尚书
亦为陛下之喉舌斗斟酌元气运平四时尚书出纳王
命赋政四海令 …… (第 1b 页)
省总序
录尚书(自汉武帝时左右曹诸吏分平尚书奏事知枢/要者始领尚书事张安世以车骑将军霍光以)
(大将军王凤以大司马师丹以左将军并领尚书事后/汉章帝以太傅赵憙太尉牟融并录尚书事尚书有录)
(名盖自喜融始亦西京领尚书事之任也和帝时太尉/邓彪为太傅录尚书事位在三公上汉制遂以为常每)
(少帝立制置太傅录尚书事犹古冢宰总已之义薨辄/罢之邓彪录尚书事后以老病上还枢机职又 李固 张)
(禹张防并录尚书事自魏晋以后亦公卿权重者为之/职无不总晋宗室会稽王道子及世子元显并录尚书)
( (第 5a 页)
将作监(丞/官) (主簿/中校) (左右校章左校/东园主 令) (右校/) (甄/)
将作监(少皞氏以五雉为五工正以利器用唐虞共工/周官之冬官盖其职也秦有将作大匠后汉少)
(府掌治宫室汉景帝中元六年更名将作大匠后汉位/次河南尹中元二年省以谒者领之章帝建初元年复)
(置初以任隗为之掌修作宗庙路寝宫室陵园木上之/功并植桐梓之类列于道侧 李固 迁大匠常推贤贡士)
(孔融以将作大匠迁少府魏晋因之江左至宋齐皆有/事则置无事则省梁改为大匠卿陈因之后 (第 49a 页)
将作监(少皞氏以五雉为五工正以利器用唐虞共工/周官之冬官盖其职也秦有将作大匠后汉少)
(府掌治宫室汉景帝中元六年更名将作大匠后汉位/次河南尹中元二年省以谒者领之章帝建初元年复)
(置初以任隗为之掌修作宗庙路寝宫室陵园木上之/功并植桐梓之类列于道侧 李固 迁大匠常推贤贡士)
(孔融以将作大匠迁少府魏晋因之江左至宋齐皆有/事则置无事则省梁改为大匠卿陈因之后 (第 49a 页)
右交游(七部八/十七卷)
春秋列国名臣传九卷(孙敏/撰)孔子弟子先儒传十卷
元晏春秋三卷 访来传十卷(来奥/撰)杂传三十六卷(任/昉)
(撰/)杂传四十卷(贺纵/撰)杂传十九卷(陆澄/撰)杂传六十九卷
东方朔传八卷 毋邱俭记三卷 管辂传三卷(管/辰)
(撰/) 李固 别传七卷 梁冀传二卷 何颙传一卷 桓
元传二卷 陶潜传一卷(梁昭明/太子撰)陶弘景传一卷 列 (第 43b 页)
春秋列国名臣传九卷(孙敏/撰)孔子弟子先儒传十卷
元晏春秋三卷 访来传十卷(来奥/撰)杂传三十六卷(任/昉)
(撰/)杂传四十卷(贺纵/撰)杂传十九卷(陆澄/撰)杂传六十九卷
东方朔传八卷 毋邱俭记三卷 管辂传三卷(管/辰)
(撰/) 李固 别传七卷 梁冀传二卷 何颙传一卷 桓
元传二卷 陶潜传一卷(梁昭明/太子撰)陶弘景传一卷 列 (第 43b 页)
车骑从事杜笃集五卷 车骑司马傅毅集二卷
大将军护军司马班固集十七卷 魏郡太守黄香集
二卷 长岑长崔骃集十卷 侍中贾逵集一卷 校
书郎刘騊駼集二卷 乐安相李尤集五卷 大鸿胪
窦章集二卷 济北相崔瑗集六卷 刘珍集二卷
河间相张衡集十一卷 郎中籍顺集一卷 太傅胡
广集二卷 黄门侍郎葛龚集六卷 司空 李固 集十
二卷 南郡太守马融集九卷 外黄令高彪集二卷
王逸集二卷 司徒掾桓驎集二卷 处士崔琦集
一卷 (第 33b 页)
大将军护军司马班固集十七卷 魏郡太守黄香集
二卷 长岑长崔骃集十卷 侍中贾逵集一卷 校
书郎刘騊駼集二卷 乐安相李尤集五卷 大鸿胪
窦章集二卷 济北相崔瑗集六卷 刘珍集二卷
河间相张衡集十一卷 郎中籍顺集一卷 太傅胡
广集二卷 黄门侍郎葛龚集六卷 司空 李固 集十
二卷 南郡太守马融集九卷 外黄令高彪集二卷
王逸集二卷 司徒掾桓驎集二卷 处士崔琦集
一卷 (第 33b 页)
右秦
陈留太守程封碑(东/京)酸枣令刘熊纪绩碑有碑阴(东/京)执
金吾高褒碑(东/京)太保高峻碑(东/京)丞相陈平碑(东/京)三老袁
贡碑(永建六/年东京)袁腾碑(贡之子/在东京)西平令杨期碑(东/京)征西大
将军杨仅碑(东/京)大司农陈君碑(中平四年有/四碑在东京)边让碑(东/京)
董袭碑(东/京)八都神庙碑(镇/州)封龙山碑(镇/州)稿城长蔡湛碑
有碑阴(光和四/年镇州)无极山碑(光和八/年镇州)上谷太守张□碑(定/州)
孝子王立碑(定/州)谯敏碑(蔡邕文/冀州)贾敏碑(冀/州) 李固 碑(怀/州)左
伯桃碑(安肃/军)苏武碑(京兆/府)乞复华下民田租状(华/州)西岳
石阙铭(永和元 (第 6b 页)
陈留太守程封碑(东/京)酸枣令刘熊纪绩碑有碑阴(东/京)执
金吾高褒碑(东/京)太保高峻碑(东/京)丞相陈平碑(东/京)三老袁
贡碑(永建六/年东京)袁腾碑(贡之子/在东京)西平令杨期碑(东/京)征西大
将军杨仅碑(东/京)大司农陈君碑(中平四年有/四碑在东京)边让碑(东/京)
董袭碑(东/京)八都神庙碑(镇/州)封龙山碑(镇/州)稿城长蔡湛碑
有碑阴(光和四/年镇州)无极山碑(光和八/年镇州)上谷太守张□碑(定/州)
孝子王立碑(定/州)谯敏碑(蔡邕文/冀州)贾敏碑(冀/州) 李固 碑(怀/州)左
伯桃碑(安肃/军)苏武碑(京兆/府)乞复华下民田租状(华/州)西岳
石阙铭(永和元 (第 6b 页)
乃诣阙受命明年夫人阴氏薨追号开封
君赠印绶商自以戚属居大位每存谦柔虚已进贤辟
汉阳巨览上党陈龟为掾属 李固 周举为从事中郎于
是京师翕然称为良辅帝委重焉每有饥馑辄载谷于
城门赈与贫馁不宣己惠检御门族未曾以权盛 …… (第 33b 页)
大将军弟侍中不疑为河南尹及帝崩冲帝始在襁褓
太后临朝诏冀与太傅赵峻太尉 李固 参录尚书事冀
虽辞不肯当而侈暴滋甚冲帝又崩冀立质帝帝少而
聪慧知冀骄横常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冀闻 (第 36a 页)
深恶之遂令左右进鸩加煮饼帝即日崩复立桓帝而
枉害 李固 及前太尉杜乔海内嗟惧语在 (第 36a 页)
李固 传建和
元年益封冀万三千户增大将军府举高第茂才官属
倍于三公又封不疑为颍阳侯不疑弟蒙西平侯冀子 …… (第 36a 页)
司察公辅之名帝从之宣下其议李通罢后元
复辟司徒欧阳歙府数陈当世便事郊庙之礼帝不能
用以病去年老卒于家 子坚 卿有文章
贾逵字景伯扶风平陵人也九世祖谊文帝时为梁王
太傅曾祖父光为常山太守宣帝时以吏二千石自洛
阳 (第 70a 页)
君赠印绶商自以戚属居大位每存谦柔虚已进贤辟
汉阳巨览上党陈龟为掾属 李固 周举为从事中郎于
是京师翕然称为良辅帝委重焉每有饥馑辄载谷于
城门赈与贫馁不宣己惠检御门族未曾以权盛 …… (第 33b 页)
大将军弟侍中不疑为河南尹及帝崩冲帝始在襁褓
太后临朝诏冀与太傅赵峻太尉 李固 参录尚书事冀
虽辞不肯当而侈暴滋甚冲帝又崩冀立质帝帝少而
聪慧知冀骄横常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冀闻 (第 36a 页)
深恶之遂令左右进鸩加煮饼帝即日崩复立桓帝而
枉害 李固 及前太尉杜乔海内嗟惧语在 (第 36a 页)
李固 传建和
元年益封冀万三千户增大将军府举高第茂才官属
倍于三公又封不疑为颍阳侯不疑弟蒙西平侯冀子 …… (第 36a 页)
司察公辅之名帝从之宣下其议李通罢后元
复辟司徒欧阳歙府数陈当世便事郊庙之礼帝不能
用以病去年老卒于家 子坚 卿有文章
贾逵字景伯扶风平陵人也九世祖谊文帝时为梁王
太傅曾祖父光为常山太守宣帝时以吏二千石自洛
阳 (第 70a 页)
九江都尉与中郎将赵序助冯绲
合州郡兵数万人共讨之又广开赏募钱邑各有差梁
太后虑群贼屯结诸将不能制又遣 太尉李固 未及行
会抚等进击大破之斩马勉范容周生等千五百级徐
凤遂将馀众攻烧东城县下邳人谢安应募率其宗亲
设伏 (第 5b 页)
合州郡兵数万人共讨之又广开赏募钱邑各有差梁
太后虑群贼屯结诸将不能制又遣 太尉李固 未及行
会抚等进击大破之斩马勉范容周生等千五百级徐
凤遂将馀众攻烧东城县下邳人谢安应募率其宗亲
设伏 (第 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