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政書類
職官類
目錄類
正史類
別史類
金石類
雜史類
额无定员嘉靖八年复定讲读修撰各三人编修检
讨各六人皆从吏部推补如诸司例然未几即以侍
从人少诏采方正有学术者以充其选因改御史 胡
经 员外郎陈束主事唐顺之等七人俱为编修以后
仍循旧例由庶吉士除授卒无定额崇祯七年又考
选推官知县为编 (第 33b 页)
讨各六人皆从吏部推补如诸司例然未几即以侍
从人少诏采方正有学术者以充其选因改御史 胡
经 员外郎陈束主事唐顺之等七人俱为编修以后
仍循旧例由庶吉士除授卒无定额崇祯七年又考
选推官知县为编 (第 33b 页)
宁(永年人) 萧 韶(邯郸人)
郭 璠(成安人) 石 永(威县人) 冯盛时(清河人)
胡 经(磁州人) 陈奇策(元城人) 杨生辉
薛绍光(魏县人) 孙 国(开州人) 史褒善(开州人)
王遵 (第 6a 页)
郭 璠(成安人) 石 永(威县人) 冯盛时(清河人)
胡 经(磁州人) 陈奇策(元城人) 杨生辉
薛绍光(魏县人) 孙 国(开州人) 史褒善(开州人)
王遵 (第 6a 页)
(部右侍郎奉表入贺归途以疾乞休卒于家讣闻/上悼之赠南京礼部尚书谥文敏葬祭如例其旧)
(从游若都宪贾公启刘公讱赵公锦 太常胡公经/ 郎中王君与龄余君荫绪陈君昌积佥宪章君甫)
(知州王汝砺氏王同氏知县张颐氏韩梓氏吕调/音氏若干人咸 (第 35b 页)
(从游若都宪贾公启刘公讱赵公锦 太常胡公经/ 郎中王君与龄余君荫绪陈君昌积佥宪章君甫)
(知州王汝砺氏王同氏知县张颐氏韩梓氏吕调/音氏若干人咸 (第 35b 页)
议薛瑄诸儒祀
嘉靖十八年先是御史杨赡樊待仁奏故礼部侍郎薛
瑄国朝大儒宜从祀文庙诏下儒臣议时尚书霍韬侍
郎张邦奇詹事陆深少詹事孙承恩祭酒王教学士张
治詹事府丞胡守中庶子杨维桀谕德龚用卿屠应竣
洗马徐阶邹守益中允李学诗秦鸣夏闵如霖赞善阎
朴司直谢少南吕怀编修兼校书王同祖赵时春编修
兼司諌唐顺之黄佐 侍讲胡经 二十三人议宜祀庶子
童承叙赞善浦应麒议宜缓赞善兼检讨郭希颜以瑄
无著述之功议不必祀给事中丁湛等请从众 (第 29a 页)
嘉靖十八年先是御史杨赡樊待仁奏故礼部侍郎薛
瑄国朝大儒宜从祀文庙诏下儒臣议时尚书霍韬侍
郎张邦奇詹事陆深少詹事孙承恩祭酒王教学士张
治詹事府丞胡守中庶子杨维桀谕德龚用卿屠应竣
洗马徐阶邹守益中允李学诗秦鸣夏闵如霖赞善阎
朴司直谢少南吕怀编修兼校书王同祖赵时春编修
兼司諌唐顺之黄佐 侍讲胡经 二十三人议宜祀庶子
童承叙赞善浦应麒议宜缓赞善兼检讨郭希颜以瑄
无著述之功议不必祀给事中丁湛等请从众 (第 29a 页)
各三人编修检讨各六人皆从吏部推补如诸司
例然未几以侍从人少诏采方正有学术者以充
其选因改御史 胡经 员外郎陈束主事唐顺之等
七人俱为编修以后仍循旧例由庶吉士除授卒
无定额崇祯七年又考选推官知县 (第 45b 页)
例然未几以侍从人少诏采方正有学术者以充
其选因改御史 胡经 员外郎陈束主事唐顺之等
七人俱为编修以后仍循旧例由庶吉士除授卒
无定额崇祯七年又考选推官知县 (第 45b 页)
(州赐归年/九十卒)
张应珍周易注十卷(以下皆不/知时代)
许复易衍义二十二卷
杨幅周易馀义八卷
姚麒易经或问十卷
周方学易记三卷
詹一麟周易述说一卷
黄潜翁读易备忘四卷
程辙浠南易说九卷
昝如愚古易便览一卷
周佐补斋口授易说三卷
宁钦周易宗旨八卷
叶山八白易传十六卷 胡经 胡子易演十八卷
台坊易辨一卷
郭淡理数通考二卷
李简学易记九卷
家人衍义二卷(以下无/名氏)
乾坤二 (第 33b 页)
张应珍周易注十卷(以下皆不/知时代)
许复易衍义二十二卷
杨幅周易馀义八卷
姚麒易经或问十卷
周方学易记三卷
詹一麟周易述说一卷
黄潜翁读易备忘四卷
程辙浠南易说九卷
昝如愚古易便览一卷
周佐补斋口授易说三卷
宁钦周易宗旨八卷
叶山八白易传十六卷 胡经 胡子易演十八卷
台坊易辨一卷
郭淡理数通考二卷
李简学易记九卷
家人衍义二卷(以下无/名氏)
乾坤二 (第 33b 页)
(为书/以进)
田汝成炎徼纪闻四卷
赵釴九夷古事一卷
顾应祥南诏事略一卷
粤西土司诸夷考四卷
郭棐岭南诸夷志二卷
张邦望岑氏七志七卷(闽/人)
诸葛元声滇史十四卷
艾儒略职方外纪五卷
蠃虫录一卷
四夷馆考九册
刘同升金陵游览志
陈沂献花岩志一卷
金銮摄山志二卷
杨循吉金山小志一卷 胡经 金山志四卷
僧净谈金山集三卷
金山杂录一卷
张春焦山志四卷
高一福京口三山志十二卷(郡司训末附鹿/泉 (第 31a 页)
田汝成炎徼纪闻四卷
赵釴九夷古事一卷
顾应祥南诏事略一卷
粤西土司诸夷考四卷
郭棐岭南诸夷志二卷
张邦望岑氏七志七卷(闽/人)
诸葛元声滇史十四卷
艾儒略职方外纪五卷
蠃虫录一卷
四夷馆考九册
刘同升金陵游览志
陈沂献花岩志一卷
金銮摄山志二卷
杨循吉金山小志一卷 胡经 金山志四卷
僧净谈金山集三卷
金山杂录一卷
张春焦山志四卷
高一福京口三山志十二卷(郡司训末附鹿/泉 (第 31a 页)
王三槐于)
(傅河场被戕其子庠生傅暄性孝友以身翼父贼/并杀之同县黄受牒王吉士周泽广张兰轩廖庆)
(廷 胡经 鬯李能拔韩华清韩健飞韩鹏仁李汝中/苏蔚陶能才孙鳞祖向以升游士道李家馀医学)
(车汉弼黄廷融朱子玉朱子 (第 24a 页)
(傅河场被戕其子庠生傅暄性孝友以身翼父贼/并杀之同县黄受牒王吉士周泽广张兰轩廖庆)
(廷 胡经 鬯李能拔韩华清韩健飞韩鹏仁李汝中/苏蔚陶能才孙鳞祖向以升游士道李家馀医学)
(车汉弼黄廷融朱子玉朱子 (第 24a 页)
氏(保山人年二十九夫亡孝养舅姑抚遗腹子成/诸生同县庞德俊妻王氏年二十八夫亡夫叔)
(欲夺其志氏以死拒子早殒抚孤孙成立赵秉良/妻杨氏年少夫亡翁有残疾氏诚心疗治邻悯其)
(贫为议婚氏以死誓守节抚孤历三十四年又范/绍文妻黄氏白太元妻王氏张从良妻施氏赵宗)
(妻杨氏葛延相妻杨氏张维妻宋/氏徐干妻杨氏均乾隆间/旌)刘秉乾妻陶氏
(永平人年少夫亡孝姑守/节教子成名乾隆间/旌)袁鼎妻邵氏(保山人夫/亡守节与)
(同县 胡经 妻李氏陈嘉言妻曾氏周于京/妻阎氏马存宪妻赵氏均嘉庆间/旌)苏尔相
妻张氏(甘肃灵州人尔相奉檄往 (第 58a 页)
(欲夺其志氏以死拒子早殒抚孤孙成立赵秉良/妻杨氏年少夫亡翁有残疾氏诚心疗治邻悯其)
(贫为议婚氏以死誓守节抚孤历三十四年又范/绍文妻黄氏白太元妻王氏张从良妻施氏赵宗)
(妻杨氏葛延相妻杨氏张维妻宋/氏徐干妻杨氏均乾隆间/旌)刘秉乾妻陶氏
(永平人年少夫亡孝姑守/节教子成名乾隆间/旌)袁鼎妻邵氏(保山人夫/亡守节与)
(同县 胡经 妻李氏陈嘉言妻曾氏周于京/妻阎氏马存宪妻赵氏均嘉庆间/旌)苏尔相
妻张氏(甘肃灵州人尔相奉檄往 (第 58a 页)
振,国忠因水师游击周兴隆举城薙发降。鸿章令兴隆、国忠选骁健万人,分守水陆要冲,以防苏州窜贼。福山守贼 胡经
元、江胜海原约俱降,国忠遣人召之,比至福山,不得入。国忠夜率兵往,令其弟国孝攻其南,自与兴隆攻其北,
,手批一甲罗洪先、杨名、欧阳德,二甲唐顺之、陈束、任瀚六人对策,各加评奖。大学士杨一清等遂选顺之、束 、瀚
及胡经等共二十人为庶起士,疏其名上,请命官教习。忽降谕云:起士之选,祖宗旧制诚善。迩来大臣徇私选取,
人,编修、检讨各六人,皆从吏部推补,如诸司例。然未几即以侍从人少,诏采方正有学术者以充其选,因改御史 胡经
、员外郎陈束、主事唐顺之等七人俱为编修。以后仍循旧例,由庶起士除授,卒无定额。崇祯七年,又考选推官、
一卷
杨爵《周易辨录》四卷
薛甲《易象大旨》八卷
熊过《周易象旨决录》七卷
胡经《 易演义》十八卷
王畿《大象义述》一卷
卢翰《古易中说》四十四卷
陈言《易疑》四卷
杨爵《周易辨录》四卷
薛甲《易象大旨》八卷
熊过《周易象旨决录》七卷
胡经《 易演义》十八卷
王畿《大象义述》一卷
卢翰《古易中说》四十四卷
陈言《易疑》四卷
廷对,世宗亲擢罗洪先、程文德、杨名为一甲,而置唐顺之及束、任瀚于二甲,皆手批其卷。无何,考庶吉士,得 胡经
等二十人,以束及顺之、瀚曾奉御批,列经等首。座主张璁、霍韬以前此馆选悉改他曹,引嫌,亦议改,乃寝前令
其奏。遂诏天下道家诸经,可留道德二施篇,其余一切焚毁,匿藏者罪之。十月,集百官于悯忠寺,焚毁《老子化 胡经》
、《犹龙传》等书。
二十九年,宗演卒,子与棣嗣,为三十七也,袭掌江南道教。三十一年入觐,卒于
二十九年,宗演卒,子与棣嗣,为三十七也,袭掌江南道教。三十一年入觐,卒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