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雜史類
章和中有司奏请绝恺国肃宗美其义特优假之恺犹
不出积十馀岁至和帝永元十年有司复奏之 侍中贾
因上书曰孔子称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窃
见居巢侯刘般嗣子恺表行孝友谦逊絜清让封弟宪
潜身远迹有司不 (第 9a 页)
庙马融曰圜钟应钟也 贾逵
郑玄曰圜钟夹钟也郑玄
又云此乐无商声祭尚柔刚故不用也干宝云不言商
商为臣王者自谓故置其实而去其名若曰 (第 25b 页)
曰天下
之动贞夫一也又曰正其本万事理五经之本自孔子
始谨奏左氏之失凡十四事诏以下博士
章帝建初元年诏 贾逵
入讲北宫白虎观南宫云台帝
善逵说使发出左氏传大义长于二传者逵于是具条
奏之曰臣谨摘出左氏三十事尤著明 …… (第 4b 页)

传书体与孔氏相𩔖即前代之古文矣后汉郎中扶风
曹喜号曰工篆小异斯法而甚精巧自是后学皆其法
也又诏 侍中贾逵
脩理旧文殊艺异术王教一端苟有 …… (第 13a 页)
其名三辅诸陵
世数可知至于图中讫于成帝一卷之书互异数事圣
人之言埶无若是殆必虚伪之徒以要世取资往者
中贾逵
擿谶互异三十馀事诸言谶者皆不能说至于
王莽篡位汉世大祸八十篇何为不戒则知图谶成于 (第 44a 页)
或以为历术疏阔遇
常朔朝见则增朔馀夕见则减朔馀此纪历所以屡迁
也汉编䜣李梵等又以晦犹月见欲令蔀首先大 贾逵
曰春秋书朔晦者朔必有朔晦必有晦晦朔必在其月
前也先大则一月再朔后月无朔是朔不可必也䜣梵 …… (第 15b 页)
殆已知太初冬至不及天三度矣及永平中治历者
考行事史官注日常不及太初历五度然诸儒守谶纬
以为当在斗初故 贾逵
等议石氏星距黄道规牵牛初 …… (第 38b 页)
一日之数皆合自汉时辛酉冬至以后天之数减之则
合于今历岁差斗十八度自今历戊午冬至以后天之
数加之则合于 贾逵
所测斗二十一度反复佥同而淳
风冬至常在斗十三度岂当时知不及牵牛五度而不 (第 41b 页)
东观皆令典校秘书)
(或撰述传记后汉明帝以班固为兰台令史撰光武本/纪及诸传记又曰傅毅为兰台令史与班固 贾逵
共典)
(校书盖有校书之任而未为官也故以郎居其任则谓/之校书郎杨终窦章皆以郎为之以郎中居其任则谓) (第 38a 页)
  春秋(经例五家傅注辞三傅义疏世傅论卦序/条 图 文 地理 谱 繇)
   (音/) (谶纬/)
春秋经十一卷(吴卫将军/士燮注)春秋经十二卷 春秋左氏
长经二十卷(汉 侍中贾/逵
章句)三傅经解十一卷(胡讷/集撰)春秋加
减一卷 三傅经字异同一卷(丁/副)一字石经春秋一卷
 三字 …… (第 19b 页)
 谶纬之学起于前汉及王莽好符命光武以图谶兴
 遂盛行于世汉时又诏东平王苍正五经章句皆命
 从谶俗儒趋时益为其学唯孔安国毛公王璜 贾逵
 
独非之至宋大明中始禁图谶梁天监以后又重其
 制隋炀帝发使四方搜天下书籍与谶纬相涉者皆
 焚之为吏所紏 (第 33a 页)
 车骑从事杜笃集五卷 车骑司马傅毅集二卷
大将军护军司马班固集十七卷 魏郡太守黄香集
二卷 长岑长崔骃集十卷  侍中贾逵
集一卷 校
书郎刘騊駼集二卷 乐安相李尤集五卷 大鸿胪
窦章集二卷 济北相崔瑗集六卷 刘珍集二卷
(第 33a 页)
王翼嗣立十四年薨子康王嗣无后建安十一年国除
初临邑侯复好学能文章永平中每有讲学事辄令复
典掌焉与班固 贾逵
共述汉史傅毅等皆宗事之复子
騊駼及从兄平望侯毅并有才学永宁中邓太后召毅
及騊駼入东观与谒者仆射刘珍著 (第 8b 页)
富数荐达幽隐名士明年拜陈留太守视事三期后坐
廪贫人不实徵司寇论十一年复徵再迁中散大夫时 侍中贾逵
荐丕道艺深明宜加任用和帝因朝会召见
诸儒丕与侍中 (第 12b 页)
贾逵尚书
令黄香等相难数事帝善丕
说罢朝特赐冠帻履袜衣一袭丕因上疏曰臣闻说经
者傅先师之言非从己出不得相让则道 (第 12b 页)
世言左氏者多祖于兴而 贾逵
自恃其父业故有郑贾
之学兴去莲勺后遂不复仕客授阌(音/闻)乡三公连辟不
肯应卒于家子众字仲师年十二从 …… (第 61b 页)
下其议李通罢后元
复辟司徒欧阳歙府数陈当世便事郊庙之礼帝不能
用以病去年老卒于家子坚卿有文章
贾逵字 景伯
扶风平陵人也九世祖谊文帝时为梁王
太傅曾祖父光为常山太守宣帝时以吏二千石自洛
阳徙焉父徽从刘歆受左氏 …… (第 70a 页)
才者二十人教以左氏与简纸经传各一通逵母
常有疾帝欲加赐以校书例多特以钱二十万使颍阳
侯马防与之谓防曰 贾逵
母病此子无人事于外屡空
则从孤竹之子于首阳山矣逵数为帝言古文尚书与
经传尔雅训诂相应诏令撰欧阳大小夏 …… (第 72b 页)
车与博
士同礼顷之拜侍中十三年兼射声校尉建初四年徙
封鲁阳乡侯肃宗诏鸿与广平王羡及诸儒楼望成封
桓郁 贾逵
等论定五经同异于北宫白虎观使五官中
郎将魏应主承制问难侍中淳于恭奏上帝亲称制临 (第 87a 页)
章句之徒破坏大体宜如石渠故事永为后世则于是
诏诸儒于白虎观论考同异焉会终坐事系狱博士赵
博校书郎班固 贾逵
等以终深晓春秋学多异闻表请
之终又上书自讼即日贳出乃得与于白虎观焉后受 …… (第 3a 页)
学尽能传其父业年十八至京师从 侍中贾逵
质正大
义逵善待之瑗因留游学遂明天官历数京房易传六
日七分诸儒宗之与扶风马融南阳张衡特相友好初
瑗兄 (第 50a 页)
书互异数事圣人之言势无若是殆必虚伪之徒以要
世取资往者 侍中贾逵
摘谶互异三十馀事诸言谶者
皆不能说至于王莽篡位汉世大祸八十篇何为不载
则知图谶成于哀平之世也且河洛六 (第 48b 页)
而不崇章句
默知其不博乃远游荆州从司马德操宋仲子䓁受古
学皆通诸经史又专精于左氏春秋自刘歆条例郑众 贾逵
父子陈元方服虔注说咸略诵述不复按本先主
定益州领牧以为劝学从事及立太子以默为仆射以
左氏传授后主后主 (第 26a 页)
秋左氏传书体与孔氏相
类即前代之古文矣后汉郎中扶风曹喜号曰工篆小
异斯法而甚精巧自是后学皆其法也又诏 侍中贾逵
脩理旧文殊艺异术王教一端苟有可以加于国者靡 (第 109b 页)
爵让与弟宪遁逃
避封久之章和中有司奏请绝恺国肃宗美其义特优
假之恺犹不出积十馀岁至永元十年有司复奏之
中贾逵
上书引前世扶阳侯韦元成及近代陵阳侯丁
鸿鄳侯邓彪事乞蒙矜宥全其先功以增圣朝尚德之
美和帝纳之诏听宪嗣 (第 14a 页)
四篇以载西京杂事又著赋颂诔七首皆传于世中兴
后郑众 贾逵
传毛诗后马融作毛诗传郑元作毛诗笺
董钧字文伯犍为资中人也习庆氏礼事大鸿胪王临
元始中举明经迁廪犠令病 (第 50a 页)
一首以自勖毅又以显宗求贤不笃
士多隐处故作七激以为讽建初中肃宗召文学之士
以毅为兰台令史拜郎中与班固 贾逵
共典校书毅追
美孝明皇帝功德最盛而庙颂未立乃依清庙作显宗 …… (第 3b 页)
十二萹时刘
珍邓耽尹兑马融共上书称其美安帝嘉之赐钱三万
拜议郎
李尤字伯仁广汉雒人也少以文章显和帝时 侍中贾
荐尤有相如杨雄之风召诣东观拜兰台令史稍迁
安帝时为谏议大夫受诏与谒者仆射刘珍等俱撰汉
记后帝废太子为 (第 6a 页)
 范先生

贾逵
字梁道襄陵人初为郡吏守绛邑长有贤声郭援
 之攻河东所经城邑皆下逵坚守援召单于急攻之
 城将溃绛父老与 (第 40a 页)
 也
旧志史记晋献九年城聚都之命曰绛贾逵曰聚晋邑
 是本为聚邑献公更名曰绛耳太史公龙门人以晋
 纪晋耳目自审 贾景伯
为汝南许慎古学之师安有
 疑者或曰左传献公八年城聚九年城绛今绛县志
 有车厢城谓城聚处群公子之所然则 (第 45a 页)
 乖忤沦败自是习为内学尚奇文贵异数不乏于时
 矣是以通儒硕生忿其奸妄不经奏议慷慨以为宜
 见藏摈(谓桓谭 贾逵/
张衡之流)子长亦云观阴阳之书使人拘
 而多畏盖谓此也
东汉书方术传所载在仕路者
 任文公(善天官风角 (第 4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