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年類
地理類
別史類
目錄類
傳記類
政書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与议吕大器亦以其非两榜叱辱之观生愠甚适唐
王聿键弟聿□嗣为唐王者与大学士何吾驺自闽
浮海至南海关捷先番禺 梁朝钟 首倡兄终弟及议 …… (第 3a 页)
十二月我
大清兵克广州获唐王聿□广东平
苏观生既败肇庆兵意自得务粉饰为太平事而委
任关捷先及 梁朝钟 捷先少有才便笔扎 (第 5a 页)
朝钟 善谈
论浃旬三迁至祭酒有杨明竞(潮州/人)者好为大言诡
称精兵满惠潮间可十万即特授惠潮巡抚又 …… (第 5a 页)
(鍙入西房各拒户自缢观生虑其诈稍留听之鍙故/扼其吭气涌有声且推几扑地久之寂然观生信为)
(死遂自缢明日/鍙献其尸出降) 朝钟 及太仆寺卿霍子衡(南海/人)行人
梁万爵(字天若/番禺人)新城知县廖翰标(龙门/人)等皆死 (第 6a 页)
(朝/钟)
( 闻变赴池为邻人救出自刭死子衡召三子训以死/节朝服北向拜又易绯𫀆拜家庙先赴井死妾莫氏)
(从之子应 (第 6a 页)
兰应荃应芷及其妻各继之有小婢见之/亦赴井死万爵赴水死翰标自缢死 朝钟 万爵翰)
(标俱/子衡) (赐谥节悯/赐谥烈悯)聿□方事阅射急易服踰垣匿
王应华家俄缒城走为追 (第 6a 页)
王聿键弟聿□嗣为唐王者与大学士何吾驺自闽
浮海至南海关捷先番禺 梁朝钟 首倡兄终弟及议 …… (第 3a 页)
十二月我
大清兵克广州获唐王聿□广东平
苏观生既败肇庆兵意自得务粉饰为太平事而委
任关捷先及 梁朝钟 捷先少有才便笔扎 (第 5a 页)
朝钟 善谈
论浃旬三迁至祭酒有杨明竞(潮州/人)者好为大言诡
称精兵满惠潮间可十万即特授惠潮巡抚又 …… (第 5a 页)
(鍙入西房各拒户自缢观生虑其诈稍留听之鍙故/扼其吭气涌有声且推几扑地久之寂然观生信为)
(死遂自缢明日/鍙献其尸出降) 朝钟 及太仆寺卿霍子衡(南海/人)行人
梁万爵(字天若/番禺人)新城知县廖翰标(龙门/人)等皆死 (第 6a 页)
(朝/钟)
( 闻变赴池为邻人救出自刭死子衡召三子训以死/节朝服北向拜又易绯𫀆拜家庙先赴井死妾莫氏)
(从之子应 (第 6a 页)
兰应荃应芷及其妻各继之有小婢见之/亦赴井死万爵赴水死翰标自缢死 朝钟 万爵翰)
(标俱/子衡) (赐谥节悯/赐谥烈悯)聿□方事阅射急易服踰垣匿
王应华家俄缒城走为追 (第 6a 页)
二赋五千馀言长益豪迈遍游燕赵齐鲁吴越之地
万历丙辰举进士授徽州府教授历迁南吏部郎中
旋乞休后寓金陵以疾卒年五十有四子祈年字 未
央举人 少有隽才嗣宗道后
谢琏字君实监利人与弟道同举于乡万历丙辰进
士授南兵部主事历迁广东右辖擢都御史巡 (第 61a 页)
万历丙辰举进士授徽州府教授历迁南吏部郎中
旋乞休后寓金陵以疾卒年五十有四子祈年字 未
央举人 少有隽才嗣宗道后
谢琏字君实监利人与弟道同举于乡万历丙辰进
士授南兵部主事历迁广东右辖擢都御史巡 (第 61a 页)
关时发(南海人/)庞建楫(南海人/)冯光璧(南海人/)
谢文伦(南海人/)李茂先(南海人/)何际泰(番禺人中/顺治进士)
池上凤(番禺人/教谕) 梁朝钟(番禺人/司业) 袁康侯(番禺人/)
屈 驺(番禺人/博士)郭元升(番禺人/)刘廷琮(番禺人/登进士)
梁殿 (第 152a 页)
谢文伦(南海人/)李茂先(南海人/)何际泰(番禺人中/顺治进士)
池上凤(番禺人/教谕) 梁朝钟(番禺人/司业) 袁康侯(番禺人/)
屈 驺(番禺人/博士)郭元升(番禺人/)刘廷琮(番禺人/登进士)
梁殿 (第 152a 页)
督佟养甲入广州亲往祭奠表其门曰阖门死节之
家同时死者衡姊子番禺 举人梁朝钟 及举人樊于
震诸生郭景相樊良佐黎士奇李应春樊廷槐孙玉
□玉球南海举人梁万爵龙门举人廖翰标等
(第 8b 页)
家同时死者衡姊子番禺 举人梁朝钟 及举人樊于
震诸生郭景相樊良佐黎士奇李应春樊廷槐孙玉
□玉球南海举人梁万爵龙门举人廖翰标等
(第 8b 页)
良徐龙达马云
龙 思明陈明环胥美继吴亮工郭维经彭期生彭
长宜王明汲张卿姚奇胤黎遂球遂琪董志宁温如柏 梁朝钟 传作霖侯伟米素图李如星吴炳金丽泽刘
曙王士和胡奇伟用宅礽黄大鹏林垐林汝翥谢官锦
韦武韬阮进陈泰钟陈际 (第 153a 页)
龙 思明陈明环胥美继吴亮工郭维经彭期生彭
长宜王明汲张卿姚奇胤黎遂球遂琪董志宁温如柏 梁朝钟 传作霖侯伟米素图李如星吴炳金丽泽刘
曙王士和胡奇伟用宅礽黄大鹏林垐林汝翥谢官锦
韦武韬阮进陈泰钟陈际 (第 153a 页)
卫指挥使加京营指挥杨可观左州知州梁若衡
苍梧知县巫如衡巡按御史王基固推官费长统
遂西知县喻萃庆行人梁万爵 国子监祭酒梁朝
钟
新城知县廖翰标光禄寺少卿汪皞和平知县
李信(一作/长信)南韶参将王猷兵部郎中周官广西巡
按御 (第 10b 页)
苍梧知县巫如衡巡按御史王基固推官费长统
遂西知县喻萃庆行人梁万爵 国子监祭酒梁朝
钟
李信(一作/长信)南韶参将王猷兵部郎中周官广西巡
按御 (第 10b 页)
陈子壮陈邦彦麦而炫朱实莲张家玉林荐张恂(杨景华/杨可观)
(张珣尹端安/苏观生李翔)
粤语二
王兴连城璧郭之奇(马应房/冯恊飏)
粤语三
梁朝钟 陈嘉会陆应圭邝露黄襄卿朱家臣梁万爵梁
万采(严起恒吴贞毓/张三果曾起莘)金堡(陈学/铨)张同敞 (第 2b 页)
(张珣尹端安/苏观生李翔)
粤语二
王兴连城璧郭之奇(马应房/冯恊飏)
粤语三
梁朝钟 陈嘉会陆应圭邝露黄襄卿朱家臣梁万爵梁
万采(严起恒吴贞毓/张三果曾起莘)金堡(陈学/铨)张同敞 (第 2b 页)
。是月由榔亦自立于肇庆,伪号永历,遣兵部侍郎林佳鼎讨聿𨮁。会大兵由福建取广州,执聿𨮁,观生自缢, 祭酒梁朝钟
、太仆卿霍子衡等俱死。肇庆大震,王坤复奉由榔走梧州。
明年二月,由平乐、浔州走桂林。魁楚弃由榔,走
明年二月,由平乐、浔州走桂林。魁楚弃由榔,走
欲与共事。魁楚素轻观生,拒不与议,吕大器亦叱辱之。适唐王弟聿与大学士何吾驺自闽至,南海关捷先、番禺 梁朝钟
首倡兄终弟及议。观生遂与吾驺及布政使顾元镜,侍郎王应华、曾道唯等以十一月二日拥立王,就都司署为行宫。 ……复招海盗数万人,遣大将林察将。
十二月二日,战海口,斩佳鼎。观生意得,务粉饰为太平事,而委任捷先及 朝钟。 捷先,由进士历官监司,小有才,便笔劄。 朝钟 举于乡,善谈论,浃旬三迁至祭酒。有杨明竞者,潮州人,好为大言,诡称精兵满惠、潮间,可十万,即特授惠潮巡抚。 朝钟 语人:「内有捷先,外有明竞,强敌不足平矣。」观生亦器此三人,事必咨之。又有梁鍙者,妄人也,观生才之, ……其诈,稍留听之。鍙故扼其吭,气涌有声,且推几仆地,久之寂然。观生信为死,遂自经。明日,鍙献其尸出降。 朝钟 闻变赴池,为邻人救出,自经死,聿方事阅射,急易服逾垣匿王应华家。俄缒城走,为追骑所获。馈之食,不受
十二月二日,战海口,斩佳鼎。观生意得,务粉饰为太平事,而委任捷先及 朝钟。 捷先,由进士历官监司,小有才,便笔劄。 朝钟 举于乡,善谈论,浃旬三迁至祭酒。有杨明竞者,潮州人,好为大言,诡称精兵满惠、潮间,可十万,即特授惠潮巡抚。 朝钟 语人:「内有捷先,外有明竞,强敌不足平矣。」观生亦器此三人,事必咨之。又有梁鍙者,妄人也,观生才之, ……其诈,稍留听之。鍙故扼其吭,气涌有声,且推几仆地,久之寂然。观生信为死,遂自经。明日,鍙献其尸出降。 朝钟 闻变赴池,为邻人救出,自经死,聿方事阅射,急易服逾垣匿王应华家。俄缒城走,为追骑所获。馈之食,不受
清抚督佟养甲及镇将李成栋自闽下潮、惠,率开门降;随用两府符印,伪邮广州,报清骑不至以解其疑。观生顾信之。十二月望,王方视学阅射,群臣朝服候。行礼未毕
,俄报清兵至;观生曰:『潮方奉启颇安,此妄言为贼间惑众,斩之』!三报,斩三人,则清李成栋以十七骑斩东门入。或告观生:此花山义砦就抚来;观生喜。须臾,清兵满塞道。王急变服,从后庭踰垣出走,匿大学士王应华家;嗣恐迹至,复间走洛□里,为逻者所得。时宿卫可万人,变起仓卒,不及呼;而市民犹执槊摧清骑二人。薙发令下,不如令数百人,皆见杀;妇女以贞自裁,不可数。于是大学士元镜独先缴印露顶,谕居民称:「逆藩授首,百姓安枕」云云。是日殉难,为大学士苏观生、太仆卿霍子衡–一家九人、 国子监司业梁朝钟 、行人司行人梁万爵,各有传。十八日,凡诸王之附居广州者,皆见害于演武场。而唐王独拘系东察院,清使人馈 (第 75 页)
,俄报清兵至;观生曰:『潮方奉启颇安,此妄言为贼间惑众,斩之』!三报,斩三人,则清李成栋以十七骑斩东门入。或告观生:此花山义砦就抚来;观生喜。须臾,清兵满塞道。王急变服,从后庭踰垣出走,匿大学士王应华家;嗣恐迹至,复间走洛□里,为逻者所得。时宿卫可万人,变起仓卒,不及呼;而市民犹执槊摧清骑二人。薙发令下,不如令数百人,皆见杀;妇女以贞自裁,不可数。于是大学士元镜独先缴印露顶,谕居民称:「逆藩授首,百姓安枕」云云。是日殉难,为大学士苏观生、太仆卿霍子衡–一家九人、 国子监司业梁朝钟 、行人司行人梁万爵,各有传。十八日,凡诸王之附居广州者,皆见害于演武场。而唐王独拘系东察院,清使人馈 (第 75 页)
大清将李成栋自漳、汀入,陷潮州、惠州。十二月二日,广州总兵林察诱败肇庆兵
于海口,杀总督林佳鼎。观生战胜而骄。十四日,成栋以十七骑晨袭广州,城中兵悉西出;宿卫尚万人不及集,观生急召得百馀人。大清兵下城击之,皆散走。王变服踰垣走王应华家,不纳;寻缒城走洛城里,为成栋副将杜永和所获,安置东察院。成栋使人馈食,王不食。曰:吾若饮汝一勺水,何以见先帝于地下?自缢而殂。自即位至是日,凡四十日。太仆卿霍子衡、 司业梁朝钟 、行人梁万爵皆死之,观生亦缢。十八日,杀诸王之在广州者十六人,周王、益王、辽王皆遇害。吾驺、应华降。 (第 22 页)
于海口,杀总督林佳鼎。观生战胜而骄。十四日,成栋以十七骑晨袭广州,城中兵悉西出;宿卫尚万人不及集,观生急召得百馀人。大清兵下城击之,皆散走。王变服踰垣走王应华家,不纳;寻缒城走洛城里,为成栋副将杜永和所获,安置东察院。成栋使人馈食,王不食。曰:吾若饮汝一勺水,何以见先帝于地下?自缢而殂。自即位至是日,凡四十日。太仆卿霍子衡、 司业梁朝钟 、行人梁万爵皆死之,观生亦缢。十八日,杀诸王之在广州者十六人,周王、益王、辽王皆遇害。吾驺、应华降。 (第 22 页)
永明既立,遣彭耀、陈嘉谟谕观生;[观生]怒其不逊,执而斩之。于是治兵相攻,以番禺人陈泰际督师,与永明王将林佳鼎战于三水,大败;复招海盗数万人,以林察为大将,战于海口,斩佳鼎。观生意得,务粉饰为太平事,而专任关捷先、 梁朝钟
为心 (第 55 页)
腹。捷先由进士历官监司,小有才,使司笔札; 朝钟 举于乡,善谈论;两人首倡「兄终弟及」之议者也。有杨明竞者,潮州人,好为大言,诡称精兵满潮、惠间,可十 (第 56 页)
万;即特授潮惠巡抚。 朝钟 语人,内有捷先、外有明竞,强敌不足平矣。又有梁鍙者,妄人也,观生才之,用为吏科都给事中;与明竞大纳贿 …… (第 56 页)
而走,追兵执之;成栋使馈之食,聿叹曰:『我若饮汝一勺水,何以见高帝』?乃自缢。吾驺、应华等悉降,惟 朝钟 亦自缢死。 (第 56 页)
腹。捷先由进士历官监司,小有才,使司笔札; 朝钟 举于乡,善谈论;两人首倡「兄终弟及」之议者也。有杨明竞者,潮州人,好为大言,诡称精兵满潮、惠间,可十 (第 56 页)
万;即特授潮惠巡抚。 朝钟 语人,内有捷先、外有明竞,强敌不足平矣。又有梁鍙者,妄人也,观生才之,用为吏科都给事中;与明竞大纳贿 …… (第 56 页)
而走,追兵执之;成栋使馈之食,聿叹曰:『我若饮汝一勺水,何以见高帝』?乃自缢。吾驺、应华等悉降,惟 朝钟 亦自缢死。 (第 56 页)
也,叱而斩之。大兵入东门,观生始仓卒召兵,不能集,城遂破;聿投缳死,周、益、辽等二十四王皆及于难。 祭酒梁朝钟
自刎死。太仆卿霍子衡与妾莫氏、子应兰、应荃、应芷、子妇梁氏、徐氏、区 (第 36 页)
陈子壮 张家玉 陈邦彦 苏观生、霍子衡 (梁朝钟)
由唐王而下,臣于永明而未尝登朝者列此。所谓义臣者,如义帝之义也。唐王弟聿窃据广州,事于 …… (第 489 页)
苏观生、霍子衡 (梁朝钟) 苏观生字宇霖,东莞人。年三十,始为诸生。崇祯中,由保举,授无极知县;迁永平同知,监纪军事。已 …… (第 495 页)
会丁魁楚等将立永明王,观生欲与共事。魁楚素轻之,且欲专定策功,虑其以旧相居己上,拒不与议。吕大器亦以其出身非两榜,叱辱之;观生愠甚。时唐王之弟聿嗣称唐王者,与大学士何吾驺自闽至。有番禺 梁朝钟 、南海关捷先首倡「兄终弟及」议,观生遂与吾驺及侍郎王应华、曾道唯、布政使顾元镜等以十一月二日拥聿为 …… (第 496 页)
永明王立肇庆,命给事中彭耀、主事陈嘉谟赍敕往谕。耀,顺德人,过家拜先庙,托子于友;至广州,以诸王礼见,备陈天潢伦序、监国先后,语甚切至。因历诋观生诸
人;观生怒,执杀之。嘉谟亦不屈死。乃治兵日相攻,以番禺人陈际泰督师;与永明王总督林佳鼎战三水。既败,复招海盗数万,以大将林察帅之。佳鼎故粤中监司,与察同姓相善;察诈使盗降,佳鼎以为信。十二月二日,舟次三山口乱作,全军俱覆,佳鼎赴水死;肇庆大震。观生意得,务为粉饰太平。而惟捷先、 朝钟 是任。有杨明竞者,潮州人;好为大言,诡称精兵满惠、潮间可十万,即特授惠潮巡抚。观生器此三人,事必咨之 …… (第 497 页)
霍子衡字觉商,南海人。万历中,举于乡;除海康教谕。累迁国子助教、都察院司务、户部员外郎中,出授袁州知府,解职归。闽地尽失,聿召为太仆寺卿。广州破,语妾莫及三子应兰、应荃、应芷曰:『「礼」:「临难毋苟免」。若辈知之乎』?三子皆曰:『惟大人命』。子衡援笔大书「忠孝节烈之家」六字,悬诸中堂。易朝服,北向再拜;又易绯袍,谒家庙。先赴井,妾从之;应兰偕妻梁及一女继之,应荃、应芷偕其妻徐、区又继之。惟三孙得存。有小婢见之,亦从井死。
梁朝钟, 番禺举人。善谈论,与南海关捷先同为观生所倚。捷先由进士,历官监司。少有才,便笔札。倡议同拥聿,擢为 (第 498 页)
吏部尚书。 朝钟 浃旬三迁至祭酒,尝语人曰:『内有捷先、外有杨明竞,强敌不足平也』!闻变,投于池;为邻人救出,复自刭。 (第 498 页)
苏观生、霍子衡 (梁朝钟) 苏观生字宇霖,东莞人。年三十,始为诸生。崇祯中,由保举,授无极知县;迁永平同知,监纪军事。已 …… (第 495 页)
会丁魁楚等将立永明王,观生欲与共事。魁楚素轻之,且欲专定策功,虑其以旧相居己上,拒不与议。吕大器亦以其出身非两榜,叱辱之;观生愠甚。时唐王之弟聿嗣称唐王者,与大学士何吾驺自闽至。有番禺 梁朝钟 、南海关捷先首倡「兄终弟及」议,观生遂与吾驺及侍郎王应华、曾道唯、布政使顾元镜等以十一月二日拥聿为 …… (第 496 页)
永明王立肇庆,命给事中彭耀、主事陈嘉谟赍敕往谕。耀,顺德人,过家拜先庙,托子于友;至广州,以诸王礼见,备陈天潢伦序、监国先后,语甚切至。因历诋观生诸
人;观生怒,执杀之。嘉谟亦不屈死。乃治兵日相攻,以番禺人陈际泰督师;与永明王总督林佳鼎战三水。既败,复招海盗数万,以大将林察帅之。佳鼎故粤中监司,与察同姓相善;察诈使盗降,佳鼎以为信。十二月二日,舟次三山口乱作,全军俱覆,佳鼎赴水死;肇庆大震。观生意得,务为粉饰太平。而惟捷先、 朝钟 是任。有杨明竞者,潮州人;好为大言,诡称精兵满惠、潮间可十万,即特授惠潮巡抚。观生器此三人,事必咨之 …… (第 497 页)
霍子衡字觉商,南海人。万历中,举于乡;除海康教谕。累迁国子助教、都察院司务、户部员外郎中,出授袁州知府,解职归。闽地尽失,聿召为太仆寺卿。广州破,语妾莫及三子应兰、应荃、应芷曰:『「礼」:「临难毋苟免」。若辈知之乎』?三子皆曰:『惟大人命』。子衡援笔大书「忠孝节烈之家」六字,悬诸中堂。易朝服,北向再拜;又易绯袍,谒家庙。先赴井,妾从之;应兰偕妻梁及一女继之,应荃、应芷偕其妻徐、区又继之。惟三孙得存。有小婢见之,亦从井死。
梁朝钟, 番禺举人。善谈论,与南海关捷先同为观生所倚。捷先由进士,历官监司。少有才,便笔札。倡议同拥聿,擢为 (第 498 页)
吏部尚书。 朝钟 浃旬三迁至祭酒,尝语人曰:『内有捷先、外有杨明竞,强敌不足平也』!闻变,投于池;为邻人救出,复自刭。 (第 498 页)
(籍贯俱未详。粤东下,同死节。)
喻萃庆 遂西知县
(四川人。有政声。兵至,死之。)
梁万爵 行人
(番禺人。广州破,赴水死。) 梁朝钟 国子监祭酒
(南海人。广州破,自经死。)
廖翰标 新城知县
(龙门人。有廉名。龙门 (第 779 页)
喻萃庆 遂西知县
(四川人。有政声。兵至,死之。)
梁万爵 行人
(番禺人。广州破,赴水死。) 梁朝钟 国子监祭酒
(南海人。广州破,自经死。)
廖翰标 新城知县
(龙门人。有廉名。龙门 (第 779 页)
聿,隆武帝之第四弟也;封为唐王,以主唐祀。观生之驻南安也,闽事急,不能赴援;既而赣州亦破,退入广州。主事陈邦彦劝以趋惠、潮,扼漳、泉以保两粤;不从。闻丁魁楚将立监国,遣邦彦至肇庆劝进,贻书魁楚欲与共事;魁楚拒之。观生乃自南韶旋师,适聿浮海至广州,有番禺 梁朝钟
、南海关捷先倡兄终弟及议;观生遂与旧辅何吾驺、侍郎王应华、曾道唯、布政使顾元镜以是月二日拥聿入城, …… (第 638 页)
丁亥(十五日),降将李成栋以我大清兵取广州;明唐王聿殂,大学士苏观生自杀,太仆寺卿霍子衡死之。
观生本无猷略,既兼综内外事,益惛瞀;惟关捷先、 梁朝钟 是任。有杨明竞者,潮州人,好为大言,诡称精兵满惠、潮间,可十万;即授明竞巡抚。又有梁鍙者,妄人也,观 …… (第 648 页)
,气涌有声,且推几仆地;观生信其死,遂自缢。明日,鍙献其尸以降。 梁朝钟 者亦自刭死。大学士何吾驺率官绅投诚,乞修「明史」;时有「吾驺修史,真堪羞死」之语。亦有已降而复为明官 …… (第 649 页)
子衡字觉商,南海人;万历中举于乡,由海康教谕迁国子监助教,累官户部员外郎,授袁州知府。解职归,聿召为太仆寺卿。城破,语妾莫氏及三子应兰、应荃、应芷曰:『临难毋苟免,若辈知之乎』?三子曰:『惟大人命』!子衡援笔大书「忠孝节烈之家」六字悬诸中堂,朝服北向拜,又易绯袍谒家庙,先投井死;妾从之,应兰偕妻唐氏及一女继之,应荃、应芷偕其妻徐氏、区氏又继之。有小婢见之,亦从死;惟三孙得存。
(臣鼒曰:苏观生、霍子衡、 梁朝钟 皆死于广州之难者,何以别白书之?「纲目」于梁之亡也,敬翔、段凝则曰伏诛,王彦章则曰死之;此其例也。观 (第 649 页)
丁亥(十五日),降将李成栋以我大清兵取广州;明唐王聿殂,大学士苏观生自杀,太仆寺卿霍子衡死之。
观生本无猷略,既兼综内外事,益惛瞀;惟关捷先、 梁朝钟 是任。有杨明竞者,潮州人,好为大言,诡称精兵满惠、潮间,可十万;即授明竞巡抚。又有梁鍙者,妄人也,观 …… (第 648 页)
,气涌有声,且推几仆地;观生信其死,遂自缢。明日,鍙献其尸以降。 梁朝钟 者亦自刭死。大学士何吾驺率官绅投诚,乞修「明史」;时有「吾驺修史,真堪羞死」之语。亦有已降而复为明官 …… (第 649 页)
子衡字觉商,南海人;万历中举于乡,由海康教谕迁国子监助教,累官户部员外郎,授袁州知府。解职归,聿召为太仆寺卿。城破,语妾莫氏及三子应兰、应荃、应芷曰:『临难毋苟免,若辈知之乎』?三子曰:『惟大人命』!子衡援笔大书「忠孝节烈之家」六字悬诸中堂,朝服北向拜,又易绯袍谒家庙,先投井死;妾从之,应兰偕妻唐氏及一女继之,应荃、应芷偕其妻徐氏、区氏又继之。有小婢见之,亦从死;惟三孙得存。
(臣鼒曰:苏观生、霍子衡、 梁朝钟 皆死于广州之难者,何以别白书之?「纲目」于梁之亡也,敬翔、段凝则曰伏诛,王彦章则曰死之;此其例也。观 (第 64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