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史部
 后购书数万卷法书数千卷既归筑卅乘藏书楼以
 贮之日与二三弟子较勘编摩又于读书之暇学兵
 法于徐光启学铳法于 高则圣
务为当世有用之士
 顾未及一试遽以避寇罹祸死所著守圉全书救荒
 全书祖绛帖考炮台图说数十种兵燹之馀存 (第 39b 页)
先正之言曰无所为而为
者义也有所为而为者利也此依心体与顾事迹之异
也又曰有意于为公皆私也公私义利之辨 明则圣

其庶几乎 或问阳明先生于侃曰其学类禅信有诸
曰否禅之得罪圣人也有三省事则髡焉去欲则割爱
焉厌世则 (第 15b 页)
   议论要语

圣人无欲君子寡欲众人多欲
横渠教人且令留意神化二字所存者神便能所过者
化私吝尽无即浑是道理即所过自然化矣
正者天下之所同好邪者天下之所同恶而圣贤未尝
致忧于其间盖邪正已明故也至于邪正未 明则圣

忧之观少正卯言伪而辨行僻而坚孔子则诛之杨墨
一则为我一则兼爱孟子则辟之皆邪正未明而惑人
者众此孔 (第 10b 页)
字盖谓圣人作经以明道学者因传注以求经
实从体验身心而洞见道体者又曰宋儒之道至朱子
始集大成朱子之学不 明则圣
贤之道不著故与其徒
著四书蒙引易蒙引诸书皆推原朱子之意以归圣贤
本旨为密箴五十馀条皆反身自检之功友善 (第 8b 页)
远曰虚斋身自力学而教人恒循举业以入曰不
如是法堂前草深一丈矣其言曰宋儒之道至朱子始
集大成朱子之学不 明则圣
贤之道不著故与其徒著
四书蒙引易蒙引诸书皆推原朱子之意常帷灯卧榻 (第 28a 页)
          钦天监监正南怀仁撰
坤舆图说者乃论全地相联贯合之大端也如地形地
震山岳海潮海动江河人物风俗各方生产皆同学西
士利玛窦艾儒略 高一志
熊三拔诸子通晓天地经纬
理者昔经详论其书如空际格致职方外纪表度说等
已行世久矣今撮其简略多加后贤之新 (第 1a 页)
廷邀求恤典子恪遵不敢违抚按代题祭葬予谥文节己丑
延禧宫灾十二月丁酉朔准江西留事例银一年给赈命押发远夷 王丰
等于广东听归本国广东巡按田生金援恩诏请释今戍廉州给事中
戴士衡戍雷州知县樊玉衡回籍为民不报南兵部尚书 (第 29a 页)
演同登万历二年进士。㴶改庶吉士,授检讨。累官南京礼部侍郎,掌部事。西洋人利玛窦入贡,因居南京,与其徒 王丰肃
等倡天主教,士大夫多宗之。㴶奏:「陪京都会,不宜令异教处此。」识者韪其言。然㴶素乏时誉。与大学士从哲
」礼部侍郎翁正春等因请仿洪武初设回回历科之例,令迪我等同测验。从之。

自玛窦入中国后,其徒来益众。 有王丰
肃者,居南京,专以天主教惑众,士大夫暨里巷小民,间为所诱。礼部郎中徐如珂恶之。其徒又自誇风土人物远胜 ……惑众,且疑其为佛郎机假托,乞急行驱逐。礼科给事中余懋孳亦言:「自利玛窦东来,而中国复有天主之教。乃留 都王丰
肃、阳玛诺等,煽惑群众不下万人,朔望朝拜动以千计。夫通番、左道并有禁。今公然夜聚晓散,一如白莲、无为
  利玛窦之布教事业 是宗之再兴于中国也,实以义大利人利玛窦(Matteo Ricci)为其初祖。中国所谓天主教者,即玛窦所倡也。先,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年),耶稣伊德社东洋布教长方济各沙勿略(Francis Xavier)自卧亚内渡,道死于上川岛。其后任

范礼安(Valignani)乃遣玛窦及罗明坚(Michael Ruggieri)入中国,绍其遗志。玛窦等以万历八年(一五八0年)至广东,留滞肇庆,服桑门衣,习华言,以其暇说教。罗明坚寻以事归,而玛窦遂易儒服,入南京,与其徒 王丰肃(Alphonsus Vagnoni)
游说荐绅间,日见尊信。南京礼部侍郎沈奏:『陪京都会,不宜令异教处此』。疏入,不报。万历二十八年(一 (第 6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