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編年類
別史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夏云从(奉天人贡生/顺治七年任) 陈大纶(定兴人拔贡顺/治十四年任)
刘迪谷(安邑人进士顺/治十八年任) 王元翰(慈溪人荫生/康熙元年任) 杨印麟(高陵人进士/康熙五年任) 陈虞化(东莞人举人/康熙九年任)
李元直(濮州人进士康 (第 25a 页)
刘迪谷(安邑人进士顺/治十八年任) 王元翰(慈溪人荫生/康熙元年任) 杨印麟(高陵人进士/康熙五年任) 陈虞化(东莞人举人/康熙九年任)
李元直(濮州人进士康 (第 25a 页)
多陷没松益惭尽焚铠仗置兵事不问乃勒还籍
叶向高请发言官章疏不报
时言路互相诋讦帝心厌之章悉留中御史郑继芳
(盐山/人)力攻 给事中王元翰(字伯举/宁州人) 贪婪不法元翰亦 (第 19b 页)
多陷没松益惭尽焚铠仗置兵事不问乃勒还籍
叶向高请发言官章疏不报
时言路互相诋讦帝心厌之章悉留中御史郑继芳
(盐山/人)力攻给事中王元翰(字 伯举/ 宁州人)贪婪不 (第 19b 页)
元翰 亦 …… (第 19b 页)
疏诋继芳左右二人者复相角不已向高请尽下诸
疏敕部院大臣评曲直罪其论议颠倒者一二人以
警其馀不报诸臣既无所见曲直益树党相攻(继芳劾 元翰 奸)
(赃数十万即潜遣人围守 (第 20a 页)
元翰 家 (第 20a 页)
元翰 愤甚乃尽出/筐箧舁置国门纵吏士简括恸哭辞朝而去吏部坐)
(第 20a 页)
(元翰 擅离职/守谪其官)
(庚/戊)三十八年夏四月正阳门灾
时京师久旱正阳门楼火给事中周曰庠(临川/人) (第 20a 页)
叶向高请发言官章疏不报
时言路互相诋讦帝心厌之章悉留中御史郑继芳
(盐山/人)力攻 给事中王元翰(字伯举/宁州人) 贪婪不法元翰亦 (第 19b 页)
多陷没松益惭尽焚铠仗置兵事不问乃勒还籍
叶向高请发言官章疏不报
时言路互相诋讦帝心厌之章悉留中御史郑继芳
(盐山/人)力攻给事中王元翰(字 伯举/ 宁州人)贪婪不 (第 19b 页)
元翰 亦 …… (第 19b 页)
疏诋继芳左右二人者复相角不已向高请尽下诸
疏敕部院大臣评曲直罪其论议颠倒者一二人以
警其馀不报诸臣既无所见曲直益树党相攻(继芳劾 元翰 奸)
(赃数十万即潜遣人围守 (第 20a 页)
元翰 家 (第 20a 页)
元翰 愤甚乃尽出/筐箧舁置国门纵吏士简括恸哭辞朝而去吏部坐)
(第 20a 页)
(元翰 擅离职/守谪其官)
(庚/戊)三十八年夏四月正阳门灾
时京师久旱正阳门楼火给事中周曰庠(临川/人) (第 20a 页)
(燕都游/览志) (原/在)
(北城今/移改)
(增杨方盛重修太平庵碑略称德胜门西不半里有一/道场为 王聚洲 在工垣时建 滇省香火院云相传草)
(创经始直堑回塘掘出片石勒太平庵三字因以名庵/庵背城临湖可数顷许 (第 24b 页)
(北城今/移改)
(增杨方盛重修太平庵碑略称德胜门西不半里有一/道场为 王聚洲 在工垣时建 滇省香火院云相传草)
(创经始直堑回塘掘出片石勒太平庵三字因以名庵/庵背城临湖可数顷许 (第 24b 页)
王夔龙(字凤池石屏人万历壬辰进士知巴陵县多/惠政擢御史慨然抱澄清之志风裁为一时)
(冠/)
王元翰(字伯举宁州人万历辛丑进士授庶常改工/科给事中弹劾不避权贵中要为之侧目疏)
(谏静摄不报挂冠正阳门策蹇归为王绍徽所诬/士论冤之天启崇祯间两次起用不就游金陵卒)
(第 68b 页)
(冠/)
王元翰(字伯举宁州人万历辛丑进士授庶常改工/科给事中弹劾不避权贵中要为之侧目疏)
(谏静摄不报挂冠正阳门策蹇归为王绍徽所诬/士论冤之天启崇祯间两次起用不就游金陵卒)
(第 68b 页)
明滇人集(丁嵩永昌人著有横峰樵唱滕槟金齿卫/人著归田录杨士云太和人著咏史黑水)
(诸集朱凤晋宁人著东湖集朱克瀛晋宁人著清庵/集朱化孚安宁人著贲幽吟 王元翰 宁州人著南岳)
(草唐尧官晋宁人著五龙山人集马继龙永昌人著/海樵集贾惟孝嵩明人著剩语閒吟稿孙继鲁昆 (第 55a 页)
(诸集朱凤晋宁人著东湖集朱克瀛晋宁人著清庵/集朱化孚安宁人著贲幽吟 王元翰 宁州人著南岳)
(草唐尧官晋宁人著五龙山人集马继龙永昌人著/海樵集贾惟孝嵩明人著剩语閒吟稿孙继鲁昆 (第 55a 页)
赓召旧辅王锡爵时顾宪成移书向高言近日辅相
以模棱为工贤否溷淆引张禹胡广为戒廷机故出沈
一贯门人多疑之 给事中王元翰 胡忻曹于汴宋一韩
御史陈宗契等交章劾廷机廷机故清介而攻之者诋
为辇金奥援御史叶永盛极辨之廷机伏阙辞不 …… (第 11b 页)
王元翰 贪婪不法 (第 14a 页)
元翰 亦奏辨继芳为王锡爵申时行
吐气初给事中王绍徽善汤宾尹营入阁甚急尝语 (第 14a 页)
元
翰 曰公语言妙天下即一札扬汤君汤君且为公死世
间如汤君可恃也 (第 14a 页)
元翰 辞焉绍徽衔之因嗾继芳摭 (第 14a 页)
元
翰 夏四月吏科纠擅去诸臣初工科给事中孙善继
拜疏竟去刘道隆继之 (第 14a 页)
王元翰 顾天峻李腾芳陈治则
各先后去命削善继籍道隆等各降秩时南北科道互
相攻诋至不可问 户科给事刘文炳请召邹 (第 14a 页)
以模棱为工贤否溷淆引张禹胡广为戒廷机故出沈
一贯门人多疑之 给事中王元翰 胡忻曹于汴宋一韩
御史陈宗契等交章劾廷机廷机故清介而攻之者诋
为辇金奥援御史叶永盛极辨之廷机伏阙辞不 …… (第 11b 页)
王元翰 贪婪不法 (第 14a 页)
元翰 亦奏辨继芳为王锡爵申时行
吐气初给事中王绍徽善汤宾尹营入阁甚急尝语 (第 14a 页)
元
翰 曰公语言妙天下即一札扬汤君汤君且为公死世
间如汤君可恃也 (第 14a 页)
元翰 辞焉绍徽衔之因嗾继芳摭 (第 14a 页)
元
翰 夏四月吏科纠擅去诸臣初工科给事中孙善继
拜疏竟去刘道隆继之 (第 14a 页)
王元翰 顾天峻李腾芳陈治则
各先后去命削善继籍道隆等各降秩时南北科道互
相攻诋至不可问 户科给事刘文炳请召邹 (第 14a 页)
(时大同阳和等处流星大/如斗先白后赤光芒烛地)
阁臣请补科道官缺不报
(沈一贯等上疏催补科道行取考选吴道行等四/员熊鸣夏等三员散馆题授 王元翰 等八员不报)质
实(吴道行宜兴人熊鸣夏江西丰城人 (第 11b 页)
王元翰 云南宁州籍南直𨽻凤阳人)
开浚泇河成
(泇河界滕峄间南通淮海引漕甚便前总河侍郎翁/大立首议开浚已 …… (第 11b 页)
(臣补大僚充言路三事语尤切帝优诏答之而不行/赓乃素服诣文华门恳请终不得命赓以老屡乞引)
(疾阁中空无人乃用于慎行李廷机叶向高而召王/锡爵于家以为首辅 给事中王元翰 胡忻以廷机之)
(用赓实主之疏诋廷机并侵赓赓疏辞帝为切责言/者既而言路攻讦四起先后疏论者至五十馀人 …… (第 28b 页)
(字来清昆山人王象乾字子廓济南新城人/鸿台吉旧作黄台吉贡图旧作拱兔今并改)
叶向高请发言官章疏不报
(时言路互相诋讦帝心厌之章悉留中御史郑继芳/力攻给事中王元输贪婪不法 元翰 亦疏诋继芳左)
(右二人者复相角不已向高请尽下诸疏敕部院大/臣评曲直罪其论议颠倒者一二人以警其馀不 (第 30a 页)
报)
(诸臣既无所见曲直益树党相攻元继芳劾 元翰 奸/赃数十万即潜遣人围守 (第 30a 页)
元翰 家 翰愤甚乃尽出)
(筐箧畀置国门纵吏士简括恸哭辞朝/而去吏部坐 (第 30a 页)
元翰 擅离职守谪其官)质实(郑继芳/盐山人)
夏五月福建大水
(建宁等府大水丁/口失者殆十万) (第 30a 页)
阁臣请补科道官缺不报
(沈一贯等上疏催补科道行取考选吴道行等四/员熊鸣夏等三员散馆题授 王元翰 等八员不报)质
实(吴道行宜兴人熊鸣夏江西丰城人 (第 11b 页)
王元翰 云南宁州籍南直𨽻凤阳人)
开浚泇河成
(泇河界滕峄间南通淮海引漕甚便前总河侍郎翁/大立首议开浚已 …… (第 11b 页)
(臣补大僚充言路三事语尤切帝优诏答之而不行/赓乃素服诣文华门恳请终不得命赓以老屡乞引)
(疾阁中空无人乃用于慎行李廷机叶向高而召王/锡爵于家以为首辅 给事中王元翰 胡忻以廷机之)
(用赓实主之疏诋廷机并侵赓赓疏辞帝为切责言/者既而言路攻讦四起先后疏论者至五十馀人 …… (第 28b 页)
(字来清昆山人王象乾字子廓济南新城人/鸿台吉旧作黄台吉贡图旧作拱兔今并改)
叶向高请发言官章疏不报
(时言路互相诋讦帝心厌之章悉留中御史郑继芳/力攻给事中王元输贪婪不法 元翰 亦疏诋继芳左)
(右二人者复相角不已向高请尽下诸疏敕部院大/臣评曲直罪其论议颠倒者一二人以警其馀不 (第 30a 页)
报)
(诸臣既无所见曲直益树党相攻元继芳劾 元翰 奸/赃数十万即潜遣人围守 (第 30a 页)
元翰 家 翰愤甚乃尽出)
(筐箧畀置国门纵吏士简括恸哭辞朝/而去吏部坐 (第 30a 页)
元翰 擅离职守谪其官)质实(郑继芳/盐山人)
夏五月福建大水
(建宁等府大水丁/口失者殆十万) (第 30a 页)
朕第三子福王出府
成婚有年宜遵祖制分封预建藩府合行事宜二部会同拟议来看辅臣
沈一贯又上疏乞休谕留殊切 给事中王元翰 言臣度一贯万无复出皇
上亦当垂念俯允勿使具瞻重地有进退维谷之嗟不报南京内官监太
监徐寿伪造关防文移指 (第 17b 页)
成婚有年宜遵祖制分封预建藩府合行事宜二部会同拟议来看辅臣
沈一贯又上疏乞休谕留殊切 给事中王元翰 言臣度一贯万无复出皇
上亦当垂念俯允勿使具瞻重地有进退维谷之嗟不报南京内官监太
监徐寿伪造关防文移指 (第 17b 页)
部主事聂云翰论之,廷机希言路意,中云翰察典。给事中袁懋谦劾之。廷机求退,不允。
时内阁止朱赓一人。 给事中王元翰 等虑廷机且入辅,数阴诋之。三十五年夏,廷推阁臣,廷机果与焉。给事中曹于忭、宋一韩、御史陈宗契不可。相持久之,卒列以上。帝雅重廷机,命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廷机三辞始视事。 元翰 及给事中胡忻攻之不已,帝为夺俸,以慰廷机。已而姜士昌、宋焘复以论廷机被黜,群情益愤。廷机力辨求罢,又
时内阁止朱赓一人。 给事中王元翰 等虑廷机且入辅,数阴诋之。三十五年夏,廷推阁臣,廷机果与焉。给事中曹于忭、宋一韩、御史陈宗契不可。相持久之,卒列以上。帝雅重廷机,命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廷机三辞始视事。 元翰 及给事中胡忻攻之不已,帝为夺俸,以慰廷机。已而姜士昌、宋焘复以论廷机被黜,群情益愤。廷机力辨求罢,又
出中旨如往年赵志、张位故事.赓力疾请付廷推,乃用于慎行、李廷机、叶向高,而召王锡爵于家,以为首辅. 给事中王元翰
、胡忻以廷机之用,赓实主之,疏诋廷机并侵赓.赓疏辞,帝为切责言者.既而姜士昌及焘被谪,言路谓出赓意,
事中曹于汴、宋一韩、御史陈宗契持不可。时乔卒从众议。未几,又推黄汝良、全天叙为侍郎,诸攻一贯者益不悦 。给事中王元
翰、胡忻遂交劾时乔。时乔疏辨,力求罢。
当是时,帝委时乔铨柄,又不置右侍郎,一人独理部事,铨叙平允
当是时,帝委时乔铨柄,又不置右侍郎,一人独理部事,铨叙平允
疏争。侍郎周应宾、黄汝良、李廷机当预推内阁。士衡以不协人望,抗章论。姜士昌、宋焘言事得罪,并申救之。 给事中王元翰
言军国机密不宜抄传,诏并禁章奏未下者。由是中朝政事,四方寂然不得闻。士衡力陈其非便。疏多不行。帝召王锡爵为首辅,以被劾奏辨,语过愤激,士衡驰疏劾之。寻擢南京通政参议。时 元翰
及李三才先后为言者所攻,士衡并为申雪。三十九年,大计京官。掌南察者,南京吏部侍郎史继偕,齐、楚、浙人之党也,与孙丕扬北察相反,凡助三才、 元翰
者悉斥之。士衡亦谪两浙盐运副使,不赴。天启初,起兵部员外郎。累迁太仆少卿。引疾去,卒于家。
先是, ……王象乾不许。士衡遂劾象乾起衅。后象乾弟象恒巡抚苏、松,以兄故颇衔士衡。廉知其清介状,称说不置云。 王元翰, 字伯举,云南宁州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选庶吉士。三十四年,改吏科给事中。意气陵厉,以谏诤自任。时廷臣 ……法度尽弛。会推之柄散在九列科道。率推京卿,每署数倍旧额。而建言诸臣,一斥不复。大臣被弹,率连章诋讦。 元翰 悉疏论其非。
寻进工科右给事中,巡视厂库,极陈惜薪司官多之害。其秋上疏,极言时事败坏,请帝昧爽视朝 ……亦已经年,亲宦官宫妾,而疏正人端士,独奈何不为宗社计也!可痛哭者八。」帝皆不省。
武定贼阿克作乱。 元翰 上言:「克本小丑,乱易平也。至云南大害,莫甚贡金、榷税二事。民不堪命,至杀税使,而征榷如故。贡金请减 ……著《妇寺论》,言人主当隔绝廷臣,专与宦官宫妾处,乃相安无患。子章罪当斩。」不纳。
先是,廷推阁臣。 元翰 言李廷机非宰相器。已而黄汝良推吏部侍郎,全天叙推南京礼部侍郎。汝良,廷机邑人;天叙,朱赓同乡也。 元翰 极论会推之弊,讥切政府,二人遂不用。至是,将推两京兵部尚书萧大亨、孙幰为吏部尚书。 元翰 亦疏论二人,并言职方郎申用懋为大亨谋主,太常少卿唐鹤征为幰谋主,亦当斥。寻因灾异,乞亟罢赓、大亨及副 ……等十余人。无何,又劾给事中喻安性、御史管橘败群丛秽,皆不报。掌厂内官王道不法,疏暴其罪,亦弗听。 元翰 居谏垣四年,力持清议。摩主阙,拄贵近,世服其敢言。然锐意搏击,毛举鹰鸷,举朝咸畏其口。吏科都给事中陈治则与 元翰 不相能,御史郑继芳,其门人也,遂劾 元翰 盗库金,克商人赀,奸赃数十万。 元翰 愤甚,辨疏诋继芳北鄙小贼,语过激。于是继芳党刘文炳、王绍徽、刘国缙等十余疏并攻之,而史记事、胡忻、史学迁、张国儒、马孟祯、陈于廷、吴亮、金士衡、高节、刘兰辈则连章论救。帝悉不省。 元翰 乃尽出其筐箧,舁置国门,纵吏士简括,恸哭辞朝而去。吏部坐擅离职守,谪刑部检校。后孙丕扬主京察,斥治则、国缙等,亦以浮躁坐 元翰, 再贬湖广按察知事。方继芳之发疏也,即潜遣人围守 元翰 家。及 元翰 去,所劾赃无有,则谓寄之记事家。两党分争久不息。而是时劾李三才者亦指其贪,诸左右 元翰 者又往往左右三才,由是臣僚益相水火,而朋党之势成矣。
天启初,累迁刑部主事。魏忠贤乱政,其党石三畏劾之,削籍。庄烈帝即位,复官。将召用,为尚书王永光所尼。 元翰 乃流寓南都,十年不归。卒,遂葬焉。
孙振基,字肖冈,潼关卫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除莘县知县,调繁安
先是, ……王象乾不许。士衡遂劾象乾起衅。后象乾弟象恒巡抚苏、松,以兄故颇衔士衡。廉知其清介状,称说不置云。 王元翰, 字伯举,云南宁州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选庶吉士。三十四年,改吏科给事中。意气陵厉,以谏诤自任。时廷臣 ……法度尽弛。会推之柄散在九列科道。率推京卿,每署数倍旧额。而建言诸臣,一斥不复。大臣被弹,率连章诋讦。 元翰 悉疏论其非。
寻进工科右给事中,巡视厂库,极陈惜薪司官多之害。其秋上疏,极言时事败坏,请帝昧爽视朝 ……亦已经年,亲宦官宫妾,而疏正人端士,独奈何不为宗社计也!可痛哭者八。」帝皆不省。
武定贼阿克作乱。 元翰 上言:「克本小丑,乱易平也。至云南大害,莫甚贡金、榷税二事。民不堪命,至杀税使,而征榷如故。贡金请减 ……著《妇寺论》,言人主当隔绝廷臣,专与宦官宫妾处,乃相安无患。子章罪当斩。」不纳。
先是,廷推阁臣。 元翰 言李廷机非宰相器。已而黄汝良推吏部侍郎,全天叙推南京礼部侍郎。汝良,廷机邑人;天叙,朱赓同乡也。 元翰 极论会推之弊,讥切政府,二人遂不用。至是,将推两京兵部尚书萧大亨、孙幰为吏部尚书。 元翰 亦疏论二人,并言职方郎申用懋为大亨谋主,太常少卿唐鹤征为幰谋主,亦当斥。寻因灾异,乞亟罢赓、大亨及副 ……等十余人。无何,又劾给事中喻安性、御史管橘败群丛秽,皆不报。掌厂内官王道不法,疏暴其罪,亦弗听。 元翰 居谏垣四年,力持清议。摩主阙,拄贵近,世服其敢言。然锐意搏击,毛举鹰鸷,举朝咸畏其口。吏科都给事中陈治则与 元翰 不相能,御史郑继芳,其门人也,遂劾 元翰 盗库金,克商人赀,奸赃数十万。 元翰 愤甚,辨疏诋继芳北鄙小贼,语过激。于是继芳党刘文炳、王绍徽、刘国缙等十余疏并攻之,而史记事、胡忻、史学迁、张国儒、马孟祯、陈于廷、吴亮、金士衡、高节、刘兰辈则连章论救。帝悉不省。 元翰 乃尽出其筐箧,舁置国门,纵吏士简括,恸哭辞朝而去。吏部坐擅离职守,谪刑部检校。后孙丕扬主京察,斥治则、国缙等,亦以浮躁坐 元翰, 再贬湖广按察知事。方继芳之发疏也,即潜遣人围守 元翰 家。及 元翰 去,所劾赃无有,则谓寄之记事家。两党分争久不息。而是时劾李三才者亦指其贪,诸左右 元翰 者又往往左右三才,由是臣僚益相水火,而朋党之势成矣。
天启初,累迁刑部主事。魏忠贤乱政,其党石三畏劾之,削籍。庄烈帝即位,复官。将召用,为尚书王永光所尼。 元翰 乃流寓南都,十年不归。卒,遂葬焉。
孙振基,字肖冈,潼关卫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除莘县知县,调繁安
表里大红坐蟒一袭,遣行人护归。
向高在相位,务调剂群情,辑和异同。然其时党论已大起,御史郑继芳力攻 给事中王元翰, 左右两人者相角。向高请尽下诸疏,敕部院评曲直,罪其论议颠倒者一二人,以警其馀,帝不报。诸臣既无所见得
向高在相位,务调剂群情,辑和异同。然其时党论已大起,御史郑继芳力攻 给事中王元翰, 左右两人者相角。向高请尽下诸疏,敕部院评曲直,罪其论议颠倒者一二人,以警其馀,帝不报。诸臣既无所见得
三十五年五月,以礼部左侍郎李延机、南京礼部右侍郎叶向高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
学士,直文渊阁;又谕朱赓召旧辅王锡爵。时顾宪成移书向高言:近日辅相以模棱为工,贤否溷淆;引张禹湖广为戒。延机故出沈一贯门,人多疑之。 给事中王元翰 、胡忻、曹于汴、宋一韩、御史陈宗契等交章劾延机;廷机故清介,而攻之者诋为辇金奥援,御史叶永盛极辨之。 (第 8 页)
延机伏阙辞,不允;上下旨切责 元翰 等。
秋七月,总督漕运李三才请补大僚,选科道,用废弃。其论废弃曰:『诸臣祗以议论意见一触当路,永 …… (第 8 页)
三十七年春二月丙寅,御史郑继芳劾工科右给事中王元翰贪婪不法;元翰亦奏辨继芳为王锡爵、申时行吐气。初,给事中王召徽善汤宾尹,营入阁甚急;尝语元翰曰:『公语言妙天下,即一札扬汤君,汤君且为公死,世间如汤君可恃也』。元翰辞焉。绍徽衔之,因嗾继芳摭元翰。
夏四月,吏科纠擅去诸臣。初,工科给事中孙善继拜疏竟去,刘道隆继之, 王元翰
、顾天峻、李腾芳、陈治则各先后去;命削善继籍、道隆等各降秩。时南北科道互相攻讯,至不可问。户科给事刘 (第 9 页)
学士,直文渊阁;又谕朱赓召旧辅王锡爵。时顾宪成移书向高言:近日辅相以模棱为工,贤否溷淆;引张禹湖广为戒。延机故出沈一贯门,人多疑之。 给事中王元翰 、胡忻、曹于汴、宋一韩、御史陈宗契等交章劾延机;廷机故清介,而攻之者诋为辇金奥援,御史叶永盛极辨之。 (第 8 页)
延机伏阙辞,不允;上下旨切责 元翰 等。
秋七月,总督漕运李三才请补大僚,选科道,用废弃。其论废弃曰:『诸臣祗以议论意见一触当路,永 …… (第 8 页)
三十七年春二月丙寅,御史郑继芳劾工科右给事中王元翰贪婪不法;元翰亦奏辨继芳为王锡爵、申时行吐气。初,给事中王召徽善汤宾尹,营入阁甚急;尝语元翰曰:『公语言妙天下,即一札扬汤君,汤君且为公死,世间如汤君可恃也』。元翰辞焉。绍徽衔之,因嗾继芳摭元翰。
夏四月,吏科纠擅去诸臣。初,工科给事中孙善继拜疏竟去,刘道隆继之, 王元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