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史部
(北文卿/都御史)李仲和墓(在河阴县城西高村/保仲和建德路总管)哈坦墓(在/州)
(城东三十里哈坦陈留/侯有学士吴澄碑文)
明 周简王 墓 悼王墓(俱在荥阳县城/东南四十五里)靖王墓(在/荥)
(阳县城东/北楚村)懿王墓 惠王墓 康 (第 48b 页)
(城东三十里哈坦陈留/侯有学士吴澄碑文)
明 周简王 墓 悼王墓(俱在荥阳县城/东南四十五里)靖王墓(在/荥)
(阳县城东/北楚村)懿王墓 惠王墓 康 (第 48b 页)
死节俱谥贞顺祔葬宪园
荣源妻张氏鄢陵人夫卒守节景泰中旌表
刘清妻张氏扶沟人夫卒守节景泰中旌表
周简王 姬左氏祥符人景泰中王薨左即自缢于
室
陈烈女祥符人父杰年十八字杨瑄未几瑄卒女
痛哭欲往吊 (第 8b 页)
荣源妻张氏鄢陵人夫卒守节景泰中旌表
刘清妻张氏扶沟人夫卒守节景泰中旌表
周简王 姬左氏祥符人景泰中王薨左即自缢于
室
陈烈女祥符人父杰年十八字杨瑄未几瑄卒女
痛哭欲往吊 (第 8b 页)
怒其失礼奋体而起四大夫载而行
十七年(成十/七年)我戍郑晋会诸侯伐郑我救之诸侯还冬
诸侯复伐郑我救之诸侯还十八年(成十/八年)郑会王伐宋
彭城纳宋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以三百乘戍之
而还宋围彭城我救之伐宋宋告急于晋晋侯师于台
谷以救宋遇我师于靡角之谷我师还十九年(襄元/年)晋
会诸侯伐郑晋师自郑侵我焦夷及陈秋我救郑侵宋
吕留 周简王 崩灵王立二十年(襄二/年)杀右司马公子申
二十一年(襄三/年)公子婴齐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使邓
廖侵吴 (第 22b 页)
十七年(成十/七年)我戍郑晋会诸侯伐郑我救之诸侯还冬
诸侯复伐郑我救之诸侯还十八年(成十/八年)郑会王伐宋
彭城纳宋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以三百乘戍之
而还宋围彭城我救之伐宋宋告急于晋晋侯师于台
谷以救宋遇我师于靡角之谷我师还十九年(襄元/年)晋
会诸侯伐郑晋师自郑侵我焦夷及陈秋我救郑侵宋
吕留 周简王 崩灵王立二十年(襄二/年)杀右司马公子申
二十一年(襄三/年)公子婴齐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使邓
廖侵吴 (第 22b 页)
王孙满 王孙说
王孙满周大夫襄王二十五年(僖三十/三年)秦将袭郑过周
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
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
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秦灭滑而还晋败秦师于
殽定王元年(宣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
周疆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
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
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
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
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
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
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
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左/传)
王孙说 周大夫简王 八年(成十/三年)鲁成公来朝使叔孙侨 (第 13a 页)
王孙满周大夫襄王二十五年(僖三十/三年)秦将袭郑过周
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
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
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秦灭滑而还晋败秦师于
殽定王元年(宣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
周疆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
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
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
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
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
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
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
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左/传)
王孙说 周大夫简王 八年(成十/三年)鲁成公来朝使叔孙侨 (第 13a 页)
以辞(贾逵曰王孙/满周大夫也)楚兵乃去十年楚庄王围郑郑伯降
已而复之十六年楚庄王卒二十一年定王崩子 简王
夷 立简王十三年晋杀其君厉公迎子周于周立为悼
公十四年简王崩子灵王泄心立灵王二十四年齐崔 (第 25a 页)
已而复之十六年楚庄王卒二十一年定王崩子 简王
夷 立简王十三年晋杀其君厉公迎子周于周立为悼
公十四年简王崩子灵王泄心立灵王二十四年齐崔 (第 25a 页)
(成子受脤不敬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动作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之以致福)
召桓公(郤至自晋告楚捷于 周王 叔简公誉诸朝召/公谓郤至在七人之下而欲上之不可久也)
(虽王叔未能/违难后皆然)
伶州鸠(谓景王 (第 22a 页)
召桓公(郤至自晋告楚捷于 周王 叔简公誉诸朝召/公谓郤至在七人之下而欲上之不可久也)
(虽王叔未能/违难后皆然)
伶州鸠(谓景王 (第 22a 页)
会于周(本志史记成公十六年公会诸侯于周单襄/公见晋厉公视远步高告公曰晋将有乱鲁)
(侯问天道人故对曰吾非瞽史焉知天道吾见晋君/之容殆必祸者也按此会史记 周简王 纪及鲁晋二)
(世家皆不载左氏成十六经传亦不书其文乃在外/传周语下卷然亦不言成十六年但曰柯陵之会云 (第 3a 页)
(侯问天道人故对曰吾非瞽史焉知天道吾见晋君/之容殆必祸者也按此会史记 周简王 纪及鲁晋二)
(世家皆不载左氏成十六经传亦不书其文乃在外/传周语下卷然亦不言成十六年但曰柯陵之会云 (第 3a 页)
晋/子)
(周/子)顷公许诺及厉公之乱召周子而立之是为悼公(乱/谓)
(杀/也)
灵王二十二年(灵王 周简王 之子灵王大心也二十二/年鲁襄公二十四年是岁齐人城郏)
谷洛斗将毁王宫(谷洛二水名也斗者洛在王城之南 (第 7a 页)
(周/子)顷公许诺及厉公之乱召周子而立之是为悼公(乱/谓)
(杀/也)
灵王二十二年(灵王 周简王 之子灵王大心也二十二/年鲁襄公二十四年是岁齐人城郏)
谷洛斗将毁王宫(谷洛二水名也斗者洛在王城之南 (第 7a 页)
摄大权之理前说近之
宣王静厉王子以甲戌嗣立四十六年己未崩
幽王宫涅宣王子以庚申嗣立无道十一年庚午为犬
戎所弑
平王宜臼幽王子以辛未嗣立迁都于洛是为东周五
十一年辛酉崩
桓王林平王孙以壬戌嗣立二十三年甲申崩
庄王佗桓王子以乙酉嗣立十五年己亥崩
僖王胡齐庄王子以庚子嗣立五年甲辰崩
惠王阆僖王子以乙巳嗣立二十五年己巳崩
襄王郑惠王子以庚午嗣立三十二年壬寅崩
顷王壬臣襄王子以癸卯嗣立六年戊申崩
匡王班顷王子以己酉嗣立六年甲寅崩
定王瑜匡王弟以乙卯嗣立二十一年乙亥崩 简王夷 定王子以丙子嗣立十四年己丑崩
灵王泄心简王子以庚寅嗣立二十七年丙辰崩
景王贵灵王子以丁巳嗣立二十五年 (第 13b 页)
宣王静厉王子以甲戌嗣立四十六年己未崩
幽王宫涅宣王子以庚申嗣立无道十一年庚午为犬
戎所弑
平王宜臼幽王子以辛未嗣立迁都于洛是为东周五
十一年辛酉崩
桓王林平王孙以壬戌嗣立二十三年甲申崩
庄王佗桓王子以乙酉嗣立十五年己亥崩
僖王胡齐庄王子以庚子嗣立五年甲辰崩
惠王阆僖王子以乙巳嗣立二十五年己巳崩
襄王郑惠王子以庚午嗣立三十二年壬寅崩
顷王壬臣襄王子以癸卯嗣立六年戊申崩
匡王班顷王子以己酉嗣立六年甲寅崩
定王瑜匡王弟以乙卯嗣立二十一年乙亥崩 简王夷 定王子以丙子嗣立十四年己丑崩
灵王泄心简王子以庚寅嗣立二十七年丙辰崩
景王贵灵王子以丁巳嗣立二十五年 (第 13b 页)
墓(在禹州南/关外十里)︹明︺周宪王墓(在祥符县西/南朱仙镇)张玉墓(在/祥)
(符县西南四/十里凤城冈)刘理顺墓(在𣏌县北/十里许)杜邦举墓(在鄢/陵县)
(邦举明末为鄢陵典史殉难遗骨无归葬/于郊外邑人每遇寒食时具麦饭而祭)梁策墓
(在鄢陵县东南孝子冈策以/孝称明大学士沈鲤志其墓)张孟男墓(在中牟县/东五里蓼)
(邱)王廷相墓(在仪封厅/东二里)四安冢(在郑州/东南)王彰墓(在/郑)
(州西南/二里) 周简王 墓(在荥阳县东南四十五里悼王/墓亦在焉又靖王墓在县东北)
(懿王惠王庄王/墓皆在县东)刘纲墓(在禹州 (第 24a 页)
(符县西南四/十里凤城冈)刘理顺墓(在𣏌县北/十里许)杜邦举墓(在鄢/陵县)
(邦举明末为鄢陵典史殉难遗骨无归葬/于郊外邑人每遇寒食时具麦饭而祭)梁策墓
(在鄢陵县东南孝子冈策以/孝称明大学士沈鲤志其墓)张孟男墓(在中牟县/东五里蓼)
(邱)王廷相墓(在仪封厅/东二里)四安冢(在郑州/东南)王彰墓(在/郑)
(州西南/二里) 周简王 墓(在荥阳县东南四十五里悼王/墓亦在焉又靖王墓在县东北)
(懿王惠王庄王/墓皆在县东)刘纲墓(在禹州 (第 24a 页)
(也/)周太祖陵(在新郑县/西韩保)世宗陵(在郑州西曹保二/陵俱五代周也)周
宪王墓(在府城南四十/五里朱仙镇) 周简王 墓(在荥阳县东/南四十五里)汝阳
王墓 固始王墓 胙城王墓 河阴王墓(俱在府/城南朱)
(仙镇以 (第 21a 页)
宪王墓(在府城南四十/五里朱仙镇) 周简王 墓(在荥阳县东/南四十五里)汝阳
王墓 固始王墓 胙城王墓 河阴王墓(俱在府/城南朱)
(仙镇以 (第 21a 页)
优孟 楚郧公
郑公子弃疾 钟仪 曹宣公庐
子反 楚共王
郑公子弃疾 钟仪 曹宣公庐
(文公子。) 周简王夷
(定王子。)子反 楚共王
(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