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金石類
德水
迥变于澄澜丽汉卿云荐腾于缛彩青素之文
符合逸材之兽驯扰九茎挺秀合颖效祥充溢于册书
骈委于奏牍岂止获乘 (第 61a 页)
  四千六百增筑城十二任满军民相率乞留诏可
  其奏壬辰升福建巡抚山海寇攻劫镇城久不获
  瑄至皆成擒奏革镇守太监移镇河南改运仓于
  彰 德水
次以便军民入觐奏时务一十八事皆施 (第 11a 页)
  杜门却扫不轻交接然邑有公事不惮指陈利弊
  遇水旱力为募赈所全活甚众殁后乡人思之多
 流涕者
  王曰贞字 德水
桐城人孝事继母弟被盗挺身出
  救盗感而去屡偿侄逋明末岁祲设粥厂于家存活 (第 29b 页)
  即志四年五六月中事五年七月浙西积雨泛溢
  大伤民田或即志七月江溢事大都保定河间济
  宁大名水或即志五六月事六年七月顺 德水

  即志四月上都六月广平事至十年四月赣县暴
  雨水溢十一年九月襄阳霖雨十月杭州平江水
  大约 …… (第 15a 页)
水 三年三月奉天朝邑县洛水溢五月汴梁 河水

江都泰兴云梦应城等县水六月汾州大水
  (臣/)等谨按文宗纪至顺二年七月湖州安吉县大
  水暴涨 …… (第 24b 页)
  详
至元元年河决大梁封邱县 二年五月南阳邓州大
水六月泾水溢八月大都至通州霖雨大水 三年二

月绍兴大水五月广西贺州大水害稼六月卫辉淫雨
至七月丹沁二河泛涨与城西御河通流平地深二丈
馀漂没人民房舍田禾甚众民皆栖于树木郡守僧家
奴以舟载饭食之移老弱居城头日给粮饷月馀水方
退汴梁兰阳尉氏二县归德府皆 河水
泛溢黄州及衢
州常山县皆大水
  (臣/)等谨按顺帝纪三年六月辛巳大霖雨自是日
  至癸巳不止京师河 …… (第 26b 页)
 六年二月京畿五州十一县及福州路福宁州大水

六月衢州西安龙游二县大水处州松阳龙泉二县积
雨水涨入城中深丈馀溺死五百馀人遂昌县尤甚平
地三丈馀七月延平南平县淫雨水泛涨溺死百馀人
损民居三百馀家坏民田二顷七十馀亩奉元路盩厔
河水
溢漂溺居民八月卫辉大水漂民居一千馀家
十月河南府宜阳县大水漂民居溺死者众 至正元
年汴梁钧州大水扬州 …… (第 27b 页)
平滦漆二河溢坏民田禾福宁延平邵武广信饶州
衢州金华七府俱溪水暴涨坏城垣房舍溺死人畜甚
众辽东辽河代子 河水
溢浸没城垣屯堡 十八年夏 …… (第 34b 页)
  水处而山东无之
世宗嘉靖元年七月南京暴风雨江水涌溢郊社陵寝
宫阙城垣吻脊栏楯皆坏拔树万馀枝江船漂没甚众
庐凤淮扬四府同日大风雨雹 河水
泛涨溺死人畜无
算 二年七月扬徐复大水夏秋间山东州县俱大水
八月苏松常镇四府大水开封亦如之 五年六月 …… (第 42a 页)
 四年正月高邮清水堤决九月河决丰沛曹单十一
月淮黄交溢 五年闰八月徐州河淤淮河南徙决高
邮宝应诸河堤 六年六月清 河水
溢 七年五月苏 …… (第 43b 页)
  利涉盖以太祖涉济故也
海陵正隆六年东梁水涨溢暴至城下水与城等决女

墙石罅中流入城湍激如涌城中人惶骇世宗时为东
京留守亲登城举酒酹之始退
卫绍王大安元年徐沛界黄河清五百馀里几二年
至宁元年八月癸巳海水不潮宝坻盐司惧亏课致祷
无应至九月丙午(宣宗/即位)乃潮
宣宗贞祐二年冬黄河自陜州界至卫州八柳树清十
馀日纤鳞皆见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九月湖州长兴县金沙泉自唐宋

以来用以造茶而不常有时瀵然涌出可溉田数百顷
(已见土/贡考) 十五年十二月 河水
自孟津东柏谷至汜水
县蓼水谷上下八十里澄莹见底数月始如故
成宗元贞元年闰四月兰州上下三百馀里河清三日 …… (第 49a 页)
荥泽二县黄河清三日 二十一年十一月河南孟津
县至绛州垣县二百里河清七日新安县亦如之十二
月冀宁路石州 河水
清至明年春冰泮始如故 二十
四年三月益都县井水溢而黄四月甲子卫辉路黄河
清 …… (第 49b 页)
  (臣/)等谨按明史五行志自此至景泰时俱无水异
  可见者
英宗天顺二年十二月武强苦井变为甘
孝宗弘治十四年八月融县 河水
红浊如黄河十月丙 …… (第 50a 页)
  见
穆宗隆庆六年五月南畿龙目井化为酒
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四月南京正阳门水赤三日 二
十五年八月甲申蒲州池塘无风涌波溢三四尺临淄
濠水忽涨南北相向而斗又夏庄大湾潮忽起聚散不
恒聚则丈馀开则见底乐安小清河逆流临清砖板二
闸无风大浪 三十年闰二月戊午河州莲花寨黄河
涸 四十六年四月宣武正阳门外水赤三里如血一

月乃止 四十七年四月宣武门响闸至东御河水复

悯帝崇祯十年宁远卫井鸣沸三日乃止河南汝水变
色深黑而味恶饮者多病 十三年华阴渭水赤 十
四年山西潞水北流七昼夜势如潮涌 十五年达州
井鸣濠水变血 十六年松江自五月至七月不雨
尽涸而泖水血增数尺
  (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水异之后附以醴泉始于 (第 51b 页)
 流与永丰江合有洲亘江中水深曲折状若吉字故

 滩曰吉阳水曰吉水又南有 明德水
源出永丰县界
 西北流为义仓水又西北至潇泷下流白沙会于大
 江西北有南溪水源自中鹄乡东流二十里为罗陂 …… (第 3a 页)
 水俱入江新喻县有喻水一名秀水源出萍乡之卢
 溪经县境达于赣江县南二里有睦宦水源出鼎山
 北流入喻水东北有距 河水
出袁州分宜之洞村有 …… (第 4a 页)
 南五十里有龙溪发源黄龙自髻山而下直至湖滨
 建昌县南百步有修水源自宁州邑人称为西河安
 义县南里许有龙江源自靖安经县境入于义兴合
 奉新 河水
下出吴城镇东南四十里有兆洲水源出 …… (第 12a 页)
 (九十里沿堤有闸闸外又有涵洞又五里一浅浅夫/四十名以时捞浚闸有定制恒存水六尺过格即泄)
 (入下河以渐而去上下俱不至于淹没即旱年上 河/水
可以济运运船过尽仍放洞水以救下河故邮人)
 (言西河水利以捞浅建平水闸为主今设滚水坝亦/即平水闸之意 (第 23b 页)
  (臣/)等谨按
圣因综绘层明宇冠峰亭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福地幽居之西梵宇为华藏海又西为
绣壁诗态(园静明/ 册)

  (臣/)等谨按
绣壁诗态为十六景之一由华藏海循山从东南行俯
  临溪河 河水
引玉泉西南流由水城关达高水湖
乾隆十八年
御制绣壁诗态诗 石崖巉峭壁立名之曰绣取杜老
绝壁过云句意也 (第 9b 页)
首夕阳低 白湖集)
(原冯惟讷香山寺诗槛香界盘空磴松萝一径幽何须/问葱岭此地即丹邱 是诸天隔泉将 德水
流山花杂)
(祗树随意满芳洲诗少洲集敞招提空香处处迷曹溪/原栗应宏香山寺 山色)
(一水曲瞿舍 (第 23a 页)
  宣臻焉耳乃犹
圣怀冲抑巩执劳谦于

七旬庆典则弗俞臣民之吁逮
八帙鸿仪复屡
申裁抑之旨以及 德水
澄流嘉禾栖亩
特却宣付之请并
传训诫之辞凡皆
圣衷之保泰持盈备昭撝吉虽尧之克让文之小心岂
  是过 (第 2a 页)
   什邡县
汉雍齿封邑年表作汁邡土地谱云广汉领县十以应
十干县当酉位酉十数也古碑邡水流为十故名什邡

今雒江出关口东枝六西枝四而县居其中矣后周改
方亭县今为里
   德阳县
汉曰德阳以 德水
之阳也晋曰旌阳以旌水之阳也孝
德旌异皆因姜士游士游绵竹人当县后汉析绵竹所
置绵竹故城在治北三十五里诸 (第 11b 页)
 (赵王/客)
又后吴越吟二十一卷
黄姬水黄淳父先生集二十四卷(字淳父长洲/人省曾子)
又白下集十一卷
又高素集(缺/)
黄河水燕市集(初名 德水
字/清父省曾子)
又碧鸡集
又兰芬集 (第 43b 页)
 (人陈五人北魏二人北齐/二人北周二人隋五人)
都穆金薤琳琅二十卷
杨慎金石古文十四卷
神仙诗话二卷

西郊诗话一卷
诗学权舆四卷
伊乘李杜诗句图 黄德水
明诗纪事
王经唐诗评
 补
  宋
陈骙文则十卷(天台/人) …… (第 19b 页)
 (韵次/之)
何乔新唐律群玉五十六篇(一作五/十六卷)
邹守愚全唐诗选十八卷
敖英类编唐诗绝句一卷
樊鹏初唐诗三卷

杨慎绝句辨体八卷
又绝句衍义四卷
又唐绝搜奇一卷
又唐绝增奇七卷
又五言律祖五卷
又五言律细一卷
又七言律细二卷
王朝雍绝句博选五卷(号友山/秦人)

胡缵宗唐雅八卷
徐献忠唐诗品一卷
又百家唐诗一百卷 黄德水
初唐诗纪三十卷
张之象唐诗类苑二百卷
又唐雅二十六卷
卓明卿唐诗类苑一百卷
包节苑诗类选二十卷 …… (第 25a 页)
家诗选一百卷(字讱叔/新安人)
李腾鹏诗统四十二卷(南皮人/官训导)
顾起纶国雅二十卷
又续雅四卷 黄德水
国华集三卷 (第 30b 页)
 地理志曰蒲福也属国都尉治(蒲福当作满福前汉/地志勇士县注属国)

 (都尉治/满福)王莽更名之曰纪 德水
出县山世谓之二十
 八渡水东北流溪涧萦曲途出其中径二十八渡行
 者勤于溯涉故因名焉北径其县而下注河又 …… (第 45b 页)
 晔川水南出赤蒿谷北流径赤晔川又北径牛官川
 又北径义城西北北流历三城川而北流注于河也
又东北过安定北界麦田山 河水
东北流径安定祖厉
县故城西北(汉志注应劭曰祖音/罝师古曰厉音赖)
 汉武帝元鼎五年幸雍遂踰陇登空同西 (第 45b 页)
  地理志曰满福也属国都尉治(一清按汉志勇士县下云属国都尉治满
福似别是一城道元颠倒引之有舛误也)
王莽更名之曰纪 德水
出县山
(全氏曰此句有脱文当云有水出县西后汉书西羌传赵冲复追羌到建威鹯阴河章怀注曰续汉志建
威作武威
(第 37a 页)
鹯阴县名属安定后汉属武威来白曰即水经 河水
东北过勇士县处也)世谓之二
十八渡水东北流溪涧萦曲途出其中径二十八渡
行者勤于溯涉故因名焉北径其县而 (第 37a 页)
 御制恭谒
永陵
追王傅前籍

遗庥逮后昆高山瞻彼作 德水
溯兹源疆理兴家室星辰
  卫
庙垣几多瓜瓞感挥泪洒寒原
 御制恭谒
永陵
四祖分
陵墲壝同
鸿禧景佑 (第 2b 页)
 (蓝察哈尔东北七十里海拉苏台坡名喀喇乌苏西/北流有纳札海河谙达河珠喇玛台河皆自东北山)
 (来会又西流受北来之德布色赫 河水
又西南流合/东来之哲尔德河始名伊克图尔根河折正西流至) …… (第 11b 页)
 (察苏七河诸水俱自北来注之又西南至黄河自西/来折向南流之处汇为黛山湖又西入黄河归化城)
 (即古盛乐地在杀虎口北二百里黄河东岸二百六/十里黛山湖即古沙陵湖黑 河水
即金河其北为白)
 (道/)过古东胜州境稍折而东而南至湖滩河朔渡口
 即古君子津(在归化城西南一百五 …… (第 12a 页)
 西南流至东岸葫芦滩西南有汾水东北自河津县
 城南西南流注之曰汾口(汾水/见后)西岸即韩城东之周
 原堡也又西南经县南境有盘水河自北来注之 (河/水)

 (
出韩城西北朱砂岭南流有柳沟水自西北麻线岭/东南流经柳沟城西而东南来会又有白马潭水自)
 (西南麻林山 …… (第 19b 页)
 (曰妫水北出历山南流会自东/来之汭水于永乐营西入河)又东南岸有小水二

 合而北注之(曰湖水东北流合自东南来之小 河水/
北流经阌乡城西境北入河小河南出)
 (秦/山)河稍东北流经北岸芮城县南(二十/馀里)南岸阌乡县
 城 (第 21b 页)
  恭报大工水势疏

题为
明黄河水
势大工情形仰祈
睿鉴事切照黄河水势自上年杨家庄决口龙门渐窄
  之时先巳长水四尺有奇迨十二月二十八日 (第 17a 页)

于祠城则若雄鸡其声殷殷野鸡夜雊以一牢祠命曰
陈宝
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应瑞于是秦更命河
德水
秦宁公二年徙居平阳遣兵伐荡社三年与亳战亳王
奔戎遂灭荡社(宁公鲁隐公八年立据/史年表云史作灵公)
(第 4a 页)
而上丹崖翠壁淩)
(江欲飞绝顶有亭/本朝/巡屡幸此乾隆十六年/圣祖仁皇帝南/高宗纯皇帝南巡)
(御书 德水
香林江天净界觉岸气摄怒涛/扁额及对联/御制观音山诗燕子矶诗永)
(济禅院花笑轩小憩诗二十二年二十七年 (第 53a 页)
  螺湖水(在庐陵县东北自城西五里冈冷水坑发/源曲折流经云腾岭下有沸泉流合焉北)
(折而东汇为螺/湖注于赣江)禾水(在泰和县西北五十里源出/禾山亦名旱禾江又有滩水)
(亦出禾山皆合永/新江入庐陵县界) 明德水(自兴国县发源西北流/入永丰县界为义昌水)
(又西北经吉水县南过沙溪萧泷入庐陵县界至/县东三十里永和市东合王江入于赣江又孤江)
(在永丰县南一百八十里亦自兴国县来合叶家/砌水至表湖司前达萧泷又储溪在永丰县南一)
(百六十里自宁都州发源流经沙溪注于萧/泷又王江水源自富江之上北流入明德水)
卢江
  水(在吉水县南源出永丰县界合上卢中卢之水/西流为卢源又西北流至县东南五十里汇为)
(卢陵灌 (第 54a 页)
  螺湖水(在庐陵县东北自城西五里冈冷水坑发/源曲折流经云腾岭下有沸泉流合焉北)
(折而东汇为螺/湖注于赣江)禾水(在泰和县西北五十里源出/禾山亦名旱禾江又有滩水)
(亦出禾山皆合永/新江入庐陵县界)明德水(自兴国县发源西北流/入永丰县界为义昌水)
(又西北经吉水县南过沙溪萧泷入庐陵县界至/县东三十里永和市东合王江入于赣江又孤江)
(在永丰县南一百八十里亦自兴国县来合叶家/砌水至表湖司前达萧泷又储溪在永丰县南一)
(百六十里自宁都州发源流经沙溪注于萧/泷又王江水源自富江之上北流入 明德水)
卢江
  水(在吉水县南源出永丰县界合上卢中卢之水/西流为卢源又西北流至县东南五十里汇为)
(卢陵灌 (第 54a 页)
    京畿道(治国城朝鲜都也亦曰汉城明初高丽王/旦自开州徙此居七道之中称为四塞领)
(郡三曰杨根丰 德水
城府三曰汉城开城长湍州/七曰杨广润骊果谷波县三曰交河三登土山)
    江原道(治江陵府在国城东面本 …… (第 9b 页)
(外居民延亘二百五十里一圣女殿门开三百六/十以象周天附近有高山名阿零薄山顶终岁清)
(明无风雨有 河水
一名亚施亚白羊饮之变黑一/名亚马诺黑羊饮之变白有二岛一为厄欧白亚)
(海潮一日七次一为哥而府围六百里 …… (第 51a 页)
  俄罗斯及奇尔济苏哈卜塔噶谦州益兰州等处
(元史奇尔济苏南去大都万有馀里其境长一千/四百里广半之谦河经其中西北流又西南有水)
(曰鄂浦东北有水曰玉舒皆巨浸也会于谦而注/于莽噶拉木河北入于海俗与诸国异土产名马)
(白黑海青阿克新者因水为名附庸于奇尔济苏/去大都二万五千馀里即唐史所载骨利干国也)
(乌苏亦因水为名在奇尔济苏东谦河之北哈卜/塔噶犹言布囊也盖口小腹巨地形类此因以为)
(名在乌苏东谦河之源所从出也其境上惟有二/山口可出入山水林樾险阻为甚谦州亦以河为)
(名去大都九千里在奇尔济苏东南谦河西南唐/麓岭之北益兰者蛇之称也初州境山中居人见)
(一巨蛇长数十步从穴中出饮 河水
腥闻数里因/以名州朔漠图自和安北行三千里名昂吉尔海) …… (第 88a 页)
(于莽噶拉木河莽噶拉木即昂噶喇谦/河当即伊聂谢也莽噶拉木己见前)伊聂谢河
(自厄尔库城西北由昂噶喇 河水
行三千馀里至/伊聂谢柏兴得伊聂谢河其水大于昂噶喇不知)
(发源之处北流经伊聂谢柏兴会东来之昂噶喇/河 …… (第 95a 页)
曲水色)
(赤治河有小柏兴四五处顺流/约二千里河面渐阔水色渐白)鄂布河(自麻科斯/科西北由)
(揭的 河水
行二千五百馀里至那里穆柏兴得鄂/布河其水西北流至托穆斯科受东南来之托穆)
(河至那里穆柏兴又受东南来 …… (第 95b 页)
大于伊聂/谢水浊溜缓洲渚甚多自此而北地渐平坦山亦)
(不甚/大矣)厄尔齐斯河(自那里穆柏兴西北由鄂布 河/水
行二十馀里至萨马尔斯科)
(得厄尔齐斯河其水自阿尔泰山发源北流入俄/罗斯境又西北流至托波儿之地受托波 …… (第 95b 页)
道至喀山乃别为一道自此而北至国)
(王所居莫斯科洼城仅二千馀里地势趋下人烟/稠密旧志喀穆河大似色楞格 河水
色赤溜急自)
(东北向西南流至喀山/相对之地入佛儿格河)佛儿格河(发源西北山中/东南流至喀山) (第 9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