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職官類
傳記類
法制類
詔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史評類
史鈔類
场私张嗣修懋修敬修坐谪植及同官不平交章劾
吏部尚书杨巍语侵大学士申时行上谕内阁超擢
植等五人植寻劾 刑部尚书潘季驯季驯 坐削籍上
遂手诏吏部擢植添注太仆少卿廷臣多忌之十三
年四月旱御史蔡系周劾植言旱实由植语多狂诞
(第 24b 页)
吏部尚书杨巍语侵大学士申时行上谕内阁超擢
植等五人植寻劾 刑部尚书潘季驯季驯 坐削籍上
遂手诏吏部擢植添注太仆少卿廷臣多忌之十三
年四月旱御史蔡系周劾植言旱实由植语多狂诞
(第 24b 页)
瞻彼日月虚空发光圣君圣母焜耀万邦
吉祥师(与唐公/主同调)
日月之明兮容光必照圣君之明兮蒸黎咸造
圣明时
际圣 明时良 我福只横被恩泽良我禄只
微言(与圣明/时同调)
倏忽变迁顺其自然如彼蜃楼余生渺焉 (第 61b 页)
吉祥师(与唐公/主同调)
日月之明兮容光必照圣君之明兮蒸黎咸造
圣明时
际圣 明时良 我福只横被恩泽良我禄只
微言(与圣明/时同调)
倏忽变迁顺其自然如彼蜃楼余生渺焉 (第 61b 页)
郭起元撰起元闽县人官至宿虹同知
安澜文献一卷
沈光曾撰光曾秀水人官高邮州知州
光曾自序曰 潘季驯 称河不两行乃泇河未创中
河未开以前以黄河为运道故有是说今则运道
自清河桃源以上已无藉于黄 (第 42a 页)
安澜文献一卷
沈光曾撰光曾秀水人官高邮州知州
光曾自序曰 潘季驯 称河不两行乃泇河未创中
河未开以前以黄河为运道故有是说今则运道
自清河桃源以上已无藉于黄 (第 42a 页)
刘炌(海盐人/布政使) 胡宪仲(海盐人工/部主事)
余田(崇德人四/川参议) 曹光(平湖人福建/都转运使)
屠仲律(平湖/人) 潘季驯(乌程人佥/都御史) 王杰(乌程人刑/部主事) 吴一儒(归安人/知府)
姚邦材(归安人/知府) 陆 (第 26a 页)
余田(崇德人四/川参议) 曹光(平湖人福建/都转运使)
屠仲律(平湖/人) 潘季驯(乌程人佥/都御史) 王杰(乌程人刑/部主事) 吴一儒(归安人/知府)
姚邦材(归安人/知府) 陆 (第 26a 页)
陈锡(临海人丙/辰进士) 严杰(湖州/人)
高克谦(山阴人乙/丑进士) 陆梦熊(馀姚儒士/辛未进士)
潘季驯(乌程人庚/戌进士) 曹光(平湖人庚/戌进士)
孙文奎(杭州人/教谕) 于时保(嘉兴人/同知)
陈昌 (第 28b 页)
高克谦(山阴人乙/丑进士) 陆梦熊(馀姚儒士/辛未进士)
潘季驯(乌程人庚/戌进士) 曹光(平湖人庚/戌进士)
孙文奎(杭州人/教谕) 于时保(嘉兴人/同知)
陈昌 (第 28b 页)
(严嵩任子事败众以上意不测未敢深议永明独/力议遣戍中外称快改都察院左都御史首条六)
(事悉切时弊三计群吏不私庇一人人亦无敢/干以私者寻致仕归卒赠太子少保谥庄僖)
潘季驯(献徵录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人嘉靖庚戍进/士授九江府推官召拜监察御史擢督理河)
(道右佥都御史历进太子少保工部尚书当乙丑/黄决沛县河渠尽塞议者请开夏镇高原上特遣)
(第 10b 页)
(事悉切时弊三计群吏不私庇一人人亦无敢/干以私者寻致仕归卒赠太子少保谥庄僖)
潘季驯(献徵录字 时良 号 (第 10b 页)
印川 乌程人嘉靖庚戍进/士授九江府推官召拜监察御史擢督理河)
(道右佥都御史历进太子少保工部尚书当乙丑 (第 10b 页)
黄决沛县河渠尽塞议者请开夏镇高原上特遣)
(大司空朱衡而以 季驯 副 (第 11a 页)
季驯 曰汉瓠子之役沈/璧投马不过曰复旧迹而已其后贾鲁亦一切以)
(复故为主宜仍三沽故道便而夏镇业有成议 (第 11a 页)
遂/躬行督相不三旬而告成庚午河稍南徙决睢宁)
(季驯 复以故节来莅事废址尽复而持议适与勘/河给事左坐浮议罢去 (第 11a 页)
季驯 去而黄决崔镇以北)
(淮决高堰以东清桃塞海口泾淮扬高宝诸郡几/汇为巨浸天子思其功凡再废再起治河具 …… (第 11a 页)
(土凡三十万一千一百丈有奇栽护堤柳八十三/万有奇前后十馀年而后两河合轨数万艘转漕)
(北上濒河之民始复见室庐邱垄烟火弥望焉 季/驯 之言曰通漕于河则治河即以治漕会河于淮)
(则治淮即以治河合河淮而同入于海则治河淮/即以治海故竟 (第 11b 页)
季驯 在事止以筑堤束水借水攻)
(沙为第一义其节目细琐/具载所著河防一览中)
沈节甫(分省人物考字以 (第 11b 页)
(事悉切时弊三计群吏不私庇一人人亦无敢/干以私者寻致仕归卒赠太子少保谥庄僖)
潘季驯(献徵录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人嘉靖庚戍进/士授九江府推官召拜监察御史擢督理河)
(道右佥都御史历进太子少保工部尚书当乙丑/黄决沛县河渠尽塞议者请开夏镇高原上特遣)
(第 10b 页)
(事悉切时弊三计群吏不私庇一人人亦无敢/干以私者寻致仕归卒赠太子少保谥庄僖)
潘季驯(献徵录字 时良 号 (第 10b 页)
印川 乌程人嘉靖庚戍进/士授九江府推官召拜监察御史擢督理河)
(道右佥都御史历进太子少保工部尚书当乙丑 (第 10b 页)
黄决沛县河渠尽塞议者请开夏镇高原上特遣)
(大司空朱衡而以 季驯 副 (第 11a 页)
季驯 曰汉瓠子之役沈/璧投马不过曰复旧迹而已其后贾鲁亦一切以)
(复故为主宜仍三沽故道便而夏镇业有成议 (第 11a 页)
遂/躬行督相不三旬而告成庚午河稍南徙决睢宁)
(季驯 复以故节来莅事废址尽复而持议适与勘/河给事左坐浮议罢去 (第 11a 页)
季驯 去而黄决崔镇以北)
(淮决高堰以东清桃塞海口泾淮扬高宝诸郡几/汇为巨浸天子思其功凡再废再起治河具 …… (第 11a 页)
(土凡三十万一千一百丈有奇栽护堤柳八十三/万有奇前后十馀年而后两河合轨数万艘转漕)
(北上濒河之民始复见室庐邱垄烟火弥望焉 季/驯 之言曰通漕于河则治河即以治漕会河于淮)
(则治淮即以治河合河淮而同入于海则治河淮/即以治海故竟 (第 11b 页)
季驯 在事止以筑堤束水借水攻)
(沙为第一义其节目细琐/具载所著河防一览中)
沈节甫(分省人物考字以 (第 11b 页)
(伦九请丈量田亩既平𨼆占悉清修/黉舍建义学兴废举坠民立祠祀之)
鲁锦(绍兴府志字文叔山阴人万历丁丑进士令山/阳时宝应湖频遭覆溺巡抚 潘季驯 议开新河)
(筑堤属董其事计堤千百丈许踰月告竣报最迁/刑部主事以忤张居正谪广德州判官迁定陶令) (第 17b 页)
鲁锦(绍兴府志字文叔山阴人万历丁丑进士令山/阳时宝应湖频遭覆溺巡抚 潘季驯 议开新河)
(筑堤属董其事计堤千百丈许踰月告竣报最迁/刑部主事以忤张居正谪广德州判官迁定陶令) (第 17b 页)
(为茂草断碣残碑漫不可读荒冈遗塔岿然仅存/法音不遐灵气不歇沙门如松慨然以兴复为己)
(任而宰官陆太宰光祖 潘司寇季驯 辈咸以名流/钜公净业檀信相与助成之松公戒德既醇心灵)
(绝巧身历百苦力劝万缘凡所经营悉有妙法于 (第 8b 页)
(任而宰官陆太宰光祖 潘司寇季驯 辈咸以名流/钜公净业檀信相与助成之松公戒德既醇心灵)
(绝巧身历百苦力劝万缘凡所经营悉有妙法于 (第 8b 页)
春秋曲言十卷(金华县新志姜/絅著字幼章)
春秋然疑(长兴县志陈/深著字子渊) 春秋读意(归安唐枢著 潘季驯 序)
春秋传心要诀又春秋𩔖集大成(万历寿昌县志/徐晨著字凤鸣)
春秋内传抄(万历钱塘县/志许应 (第 49a 页)
春秋然疑(长兴县志陈/深著字子渊) 春秋读意(归安唐枢著 潘季驯 序)
春秋传心要诀又春秋𩔖集大成(万历寿昌县志/徐晨著字凤鸣)
春秋内传抄(万历钱塘县/志许应 (第 49a 页)
河防一览十卷治河全书六卷(尤氏艺文志潘季目/驯撰 按内阁书)
(又有宸断两/河大工录)
河防一览𣙜十二卷 (潘季驯 子/大复辑)
北河纪略十四卷漕河通考四十五卷(万历秀水县/志黄承元著) (第 7a 页)
(又有宸断两/河大工录)
河防一览𣙜十二卷 (潘季驯 子/大复辑)
北河纪略十四卷漕河通考四十五卷(万历秀水县/志黄承元著) (第 7a 页)
谏垣草四卷(仁和县志/孙枝著) 督抚奏议(仁和县志/陈洪濛著)
高文端公奏议十卷(内阁书目大学士高/仪著内附存稿一册)
潘大司寇历官奏议二十卷(澹生堂书目 潘季驯 著/巡抚广东奏议一卷督)
(抚江右奏议四卷兵部奏疏二卷刑部奏议/二卷总理漕河奏议前后二集共十一卷 (第 7a 页)
高文端公奏议十卷(内阁书目大学士高/仪著内附存稿一册)
潘大司寇历官奏议二十卷(澹生堂书目 潘季驯 著/巡抚广东奏议一卷督)
(抚江右奏议四卷兵部奏疏二卷刑部奏议/二卷总理漕河奏议前后二集共十一卷 (第 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