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別史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其酋寇谋解去已而愤曰南军不数百我军数万乃
 益合凤死之邦直等冲突十馀阵杀伤寇五六百人
 皆力战死寇举邦直大刀羡叹之每食必祭曰大刀
 那颜云  朱睦㮮
王邦直传王邦直字国宁磁州人
 父潺府谷知县邦直生而骈胁有神人称王千斤弱
 冠补州学生食饩嘉靖二十一年 (第 48b 页)
 爵工诗喜士往来多布衣交著衡漳藁沧海披沙集
 词多可观前此有德平王印梃负俊才与宗人衡府
 新乐王载玺周府 中尉睦㮮
襄垣府俊噤晋府康衢
 秦府玉华齐名俊噤著五怀诗述其事复有镇国将
 军恬烷子辅国将军珵圻与珵垸珵塯珵堛 (第 52b 页)
  (臣/)等谨按沐于五经四书皆有疏略是编自谓悉
  本孔子十翼之义然所注仍多取旧说虽力排陈
  邵之学而卷首仍列诸图用 朱睦㮮
之例改卦画
  为先上后下殊昧始初终上之旨
  加年堂讲易十二卷
  周渔撰渔字大西兴化人顺治己亥进 (第 21a 页)
 八十二岁终于家明史儒林传附载邓元锡传末
  黄宗羲曰潢于庐陵会讲时有问学以何为宗曰
  学要明善诚身祇与人为善是已 朱睦㮮
易学识遗一卷
 睦㮮字灌甫号西亭周定王六世孙万历时举宗正
 领宗学事
姚舜牧易经疑问十二卷
 舜牧字 (第 1b 页)
  (通用者重言字同音训异者重言字异音训同者/重言音同字训异者重名者各举诗字诗名以證)
  卷首但题逸斋而不著姓名宋艺文志有范处义
  补传三十卷卷数与逸斋本相符 朱睦㮮
聚乐堂
  书目则直书处义名当有證据考通志堂经解刋
  此书于南宋之末注云宋人失名盖未考聚乐堂
   …… (第 4b 页)
  儒一话一言足发明者必录焉焦竑经籍志载是

  书而误段昌武为段文昌 朱睦㮮
授经图载是书
  而误段昌武为段武昌皆不见其书故也
王柏诗疑二卷
 柏见易类
  纳喇性德曰柏师何基 (第 8b 页)
  行而无贬者乃春秋端本之意谓王臣私交而始
  乱末流乃至大夫交政于国中若诸侯大夫则无
  讥非经本旨此皆得春秋之正者 朱睦㮮
春秋诸傅辨疑四卷
 睦㮮见易类
瞿九思春秋以俟录一卷 (第 10b 页)
  本传略曰元锡之学渊源王守仁不尽宗其说时
  心学盛行元锡力排之故生平博极群书而要归
  于六经所著五经绎等书行世 朱睦㮮
五经稽疑六卷
 睦㮮见春秋类
郝敬谈经九卷
 敬见易类
周应宾九经考异十二卷附九经逸语一卷 (第 5b 页)
 学谟见经类
田汝成炎徼纪闻四卷 行边纪闻一卷 辽记一卷
 龙凭纪略一卷
 汝成字叔禾钱塘人嘉靖进士官至广西布政司右
 参议事迹具明史文苑传 朱睦㮮
圣典二十四卷 革除逸史二卷
 睦㮮见经类
  (臣/)等谨案明史艺文志载睦㮮逊国记二卷殆即 (第 24a 页)
 子章见经类
金养蒙国士懿范十卷
 养蒙临海人
姚咨春秋名臣传十三卷
 咨字舜咨无锡人
秦瀹战国人才言行录十卷
 瀹无锡人 朱睦㮮
镇平世系记二卷 (第 16a 页)
 赟仁嘉靖间道士以斋醮有宠官至太常寺少卿
周孔教救荒事宜一卷

 孔教见奏议类
念初堂集十二卷
 不著撰人名氏
  (臣/)等谨案是书旧题念初堂集实即太学志略也 朱睦㮮
谥苑二卷
 睦㮮见经类
朱勤菐王国典礼八卷
 勤菐字伯荣开封人睦㮮子为周藩宗正 (第 12b 页)
 盛见奏议类
崔铣文苑春秋叙录一卷
 铣见经类
晁瑮宝文堂分类书目一卷
 瑮字君石开州人嘉靖进士官至国子监司业 朱睦㮮
授经图二十卷 经序录一卷
 睦㮮见经类 (第 7b 页)
 不著撰人名氏自称茂苑树瓠子前有嘉靖辛酉序 朱睦㮮
异林十六卷
 睦㮮见经类
冯梦祯映雪堂漫录一卷
 梦祯见史类
虞淳熙孝经集灵一卷
 淳熙字长孺钱塘人 (第 4b 页)
 韩邦奇曰京氏易传至百馀卷必于其四千九十六
 卦俱有所附五星众星之经留顺逆迟速守犯自开
 物以至闭物俱有定局惜无所考也
  朱睦㮮
曰京房有二其一顿丘人其一不知何许人
 皆以易学显为大中大夫者颜师古谓书字误耳大
 王弘撰曰京易扬雄皆 (第 12a 页)
 散逸今见于大传者无几也

 胡一桂曰费直以彖象文言参入卦中古经变乱实
 权舆于此
  朱睦㮮
曰费直自为易以相授受原无师传
高氏(相/)易说
   佚
 汉书相沛人治易与费公同时其学亦亡章句专说 …… (第 5a 页)
 陵母将永繇是易有高氏学高费皆未尝立于学官

 隋书高氏易亡于西晋
  朱睦㮮
曰高相易自言出于丁将军宽宽景帝时人
 相平帝时人相去甚远或亦私淑者也
赵氏(宾/)易论
   佚
  (第 5b 页)
 见其一二而所取于荀虞者尤多九家者汉淮南王
 所聘明易者九人荀爽尝为之集解陆氏释文所载
 说卦易象本于九家易
  朱睦㮮
序曰唐艺文志称李鼎祚集注周易十七卷
 据鼎祚自序云十卷而首尾俱全初无亡失不知唐
 史何所据而云十七卷 …… (第 17b 页)
 潘恭定公序曰此唐李氏鼎祚所辑易解刻之者我

 明宗室 西亭
氏也六经之道大矣而易之为原自古
 庖牺氏之王天下始画八卦重之为六十四周文王
 作卦辞公旦作爻辞孔子系 …… (第 19b 页)
 毁所不见卒以自蔽此学者之通患也儒先有言隋
 唐以前易家诸书逸不复传赖李氏此书犹见其一
 二然则是编何可废哉 西亭
氏者负陈思之轶才慕
 河间之大雅词翰踔绝跻古作者之涂迩年好易潜
 心韦编遂以所得宋本募善工刻之以广传 (第 20b 页)
 人而非定于天也是故孔子独于周易赞之以示夫
 尧舜君民之治圣人君子之道吉凶消长之理在此
 而不在彼也于戏易诚万世不刋之典也欤
  朱睦㮮
序曰乙卯之秋马溪田先生以周易赞义寄
 余且贻之诗有兹呈管见编薄言供覆瓿之句余受
 之未及卒业而先生云 (第 22b 页)
 之章次解之而间附以已意大抵如东莱读诗记例
 而较明畅前后无序跋但有其从子维清请给据状
 段氏有丛桂堂故取以名焦弱侯经籍志 朱西亭

 经图皆载此书而焦氏以段昌武为段文昌朱氏又
 倒其名为段武昌俱似未见此书者予所见北平孙 (第 7a 页)
 氏抄本孙侍郎耳伯知祥符县事时所抄闻 西亭

 得宋刻今没于洪流矣
诗义指南
  一卷
   存
 黄震曰建昌段氏用诗纪之法为集解
严氏(粲 (第 7b 页)
 于背畔贵有以约之此宋儒传注所为作也今则士
 守绳尺无事博稽至问以笺疏茫然自失则贵有以
 广之先生是书所为述也当万历中周藩 宗正灌甫
 
藏书八万馀卷至黄河水决遗籍尽亡初先生知祥
 符县事时从其孙永之借钞诸经义后又益以秘阁
 流传诸书故多 (第 4a 页)
    洽而菉竹堂目都不分卷鄞县范氏天一阁
    目亦然惟涿州高氏百川书志连江陈氏一
    斋书目山阴祁氏澹生堂藏书周藩 西亭宗
    正
聚乐堂艺文目录皆详列篇卷姓名而祁
    氏于类书说部文集中遇有经解悉行列出
    差足法也 …… (第 16b 页)
    明遗籍索隐抉微不少又晋江黄虞稷俞邰
    在明史馆分撰艺文志摭采特详二子皆功
    崇稽古者也
  朱睦㮮
授经图诸儒经解周汉而下至金元作者凡
 一千一百三十二人国朝三十九人经解凡一千七 (第 19b 页)
 坝阅数日会大雨漕渠水㳽㳽襄岸舟乃大行河经
 徐州荡州将啮居人震恐景繁又作石堤河不能为
 害弘治六年迁山西右参议理储转四川右参政致
 仕 (朱睦㮮
山西参政李公传/)
明孝宗弘治六年十月戊辰巡抚河南都御史徐恪奏 …… (第 15a 页)
 有奇侵匿泉二百有奇合六百馀泉会于四水漕运

 大济工部以绩奏改兵部职方历四川参议 (朱睦㮮/)
 (
作乔公传/)
 
 
 
 
 
  (第 2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