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政書類
地理類
編年類
職官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史鈔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別史類
金石類
紀事本末類
  启明管理胡启明因病辞退以其子胡绳祖管理

  胡绳祖故以其子胡世勋管理雍正九年此佐领拨
  𨽻本旗胡世勋缘事革职以 胡松
龄管理 (第 19a 页)
胡松

  缘事革职以胡世隆管理
     以上镶白旗汉军参领所属佐领三十员
     由世管改公中佐领 (第 19a 页)
   缪廷机(杨继祖佐领/) 马良(杨廷柱佐领二名/以上正白旗)
   蒋志铎(吴文炳佐领/正红旗一名) 积善 (胡松
龄佐领/镶白旗一名) (第 8a 页)
  正白旗满洲鸟鎗护军舒林之妻兀扎拉氏
  正白旗满洲候补笔帖式永庆之妻他塔喇氏
  正白旗满洲领催岳龄之妻王氏
  正白旗满洲护军 胡松
额之妻富察氏
  正白旗满洲领催禄贵之妻兆佳氏
  正白旗满洲鸟鎗护军富尔卿阿之妻马氏 (第 38b 页)
  镶蓝旗蒙古马甲定住之妻王氏
  镶蓝旗蒙古领催舒保之妻猷格氏
  镶蓝旗蒙古领催胡图礼之妻刘佳氏
  镶蓝旗蒙古护军 胡松
额之妻扎鲁特氏
  镶蓝旗蒙古马甲佛保之妻完颜氏(以上俱于乾/隆五十一年)
    (旌表/)
   …… (第 15b 页)
  镶黄旗蒙古拜唐阿鄂布库特之妻厄鲁特氏

  镶黄旗蒙古护军穆林之妻王佳氏
  镶黄旗蒙古护军 胡松
阿之妻郝氏
  镶黄旗蒙古护军诺尔布之妻布勒嘎起忒氏
  镶黄旗蒙古护军伊拉器之妻赵氏
  镶黄旗蒙 (第 26a 页)
  傅镇(固安/人)      寇阳(榆次/人)
  康朗(惠安/人)      吴桂芳(字自湖/新建人)
  胡尧臣        胡松(字汝茂/滁州人)
  徐南金(礼城/人)     毕锵(石埭/人)
  蔡扬金(新淦/人)     孔天引(字汝锡 …… (第 7a 页)
  雷贺(礼城/人)      吴桂芳(字自湖/新建人)
  胡尧臣(安居/人)     刘焘(天津/人)
   胡松(字汝茂/滁州人)
     陈效古(息县/人)
  谷中虚(海丰/人)     陈大宾(江陵/人)
  范惟一     (第 28a 页)
 毛一清妻李氏(万历龙游县志年二十嫁一清一清/客粤死丧归口齧断绋欲入殉以救)
  (免三年姑逼之嫁誓死不/从死之日䏎骨无人形)
 周锦姑(万历龙游县志许字 胡松
松商久不归其翁/往觅松并死于道讣闻即奔归侍姑姑将诺)
  (他聘锦姑泣曰妇方痛夫若舅奈何夺妇志遂/辞 (第 23b 页)
  尝游焉谓似其乡之眉山故名后即亭为苏辙祠
  豁然亭在绩溪县治宋汪琛建苏辙有诗
  世德亭在绩溪县南邑人为明 尚书胡松

  孝感亭在绩溪县治北明县令高梁为孝子许钦
  建
  鼓吹台在府篁墩湖侧程篁墩记云忠壮公灵洗 (第 20b 页)
   王阳明祠在州城内保丰堂右祀明王守仁全

   椒县亦有祠
   胡庄肃祠在州治上街祀 明胡松
   朱文公祠在全椒县
   刘公祠在全椒县城内祀邑令刘平
  汉阜陵王墓在全椒县东十五里阜陵王光武 …… (第 32a 页)
   都督李茂墓在州关山西北
   侍郎黄立恭墓在州麻塘桥西南
   侍郎刘清墓在州城北三里
    尚书胡松
墓在州东四十五里
   布政孙存墓在州城南拗爷塘
   新宁伯谭忠慕在州东秦皇塘左
   赠少保于泽 (第 33a 页)
  张景华        周 用
  王 玮        喻茂坚
  欧阳必进       韩士英
   胡 松        
龚 辉
  魏有本        何 鳌
  应 槚        路 颙
  连 矿        (第 11a 页)
  赵时勉字诚之歙人正德癸酉乡荐谒选上时务
  二十事知武城县岁饥民流请监司入疏蠲民租
  之半每岁省厨传之费不下数千缗
   胡松
字茂卿绩溪人居家以孝友称由正德甲戌
  进士为嘉兴推官晋御史请究宸濠奸党罢内
  官店裁东厂衙门荐谢 (第 33a 页)
  赈粜有方以卓异徵累擢刑科都给事中因太庙
  灾疏请进贤退不肖谪山东布政司都事寻致仕
  辟南谯书院聚徒讲学阐发良知宗旨
   胡松
字汝茂滁州人嘉靖己丑进士授东平知州
  历湖广参议协𠞰湖北叛苗寻督山西学政值太
  原有警松条奏十 (第 29a 页)
  易矣既就正罗洪先洪先叹曰昭明之书如盘根

  樛枝附丽宛转即白虎诸儒莫能驾其上也翰林
  陈昌绩以师礼事之江抚 胡松
为刋行于世应电
  又研精字学订正说文讹谬名曰经传正讹又著
  同文备考书法指要诸编并行于世
  王 (第 21b 页)
  濂洛格言(宣城徐/元气)
  理学诠粹(宣城梅/守德)
  读陆子辨(南陵/汪景)
  良知辨(一南陵汪/景一 胡松)
  太极后图(泾县/左辅) (第 66b 页)
  丘仲孚收船舰凿长冈埭泻渎水阻其军不得进

  五月帝诏左兴盛 胡松
等筑垒于曲阿长冈(在镇/江府)
  (丹阳/县)敬则急攻之松引骑兵突其后敬则军败斩
  之
   东 (第 53a 页)
  自隋设县溪流界于中难施版筑历代未有城 明弘

治十二年知县叶天爵始于环治街巷各竖门楼嘉
靖四十一年因闽广寇起巡抚 胡松
命知县李呈英
建筑南北两城北城周围八百零三丈高一丈九尺
厚一丈二尺为门五南城高厚与北等周围八百七
十 …… (第 47b 页)
  宋祥符图经城周回二里一百步嘉定十七年县令陈
有俊新之绍定庚寅燬于寇 明洪武初知县许天
明于原所创南北二门成化二十二年通判姚琛署
县事环治建铺舍楼门凡数十处正德八年知县冉
楹复建东北二石门嘉靖元年知县鲍凤十三年知
县黄漳相继修之四十一年巡抚 胡松
檄知县杨淮 (第 48b 页)
  国朝顺治五年防守康时升大加修筑十六年守道胡
升猷知府栾斯美相继葺之北城楼燬康熙十一年
知府高梦说重建自为记

  玉山县

  旧无城明嘉靖四十年流贼袁三乱后巡抚 胡松
檄推
官姚篚始筑城围七里高二仞广丈有一尺女墙四
尺门四东润泽西廉善南垂教北采栗 (第 2a 页)
胡松
记隆庆
间知县陈所闻从民请复辟二门东南曰儒林西南 …… (第 2a 页)
  旧无城明正德五年饶寇掠境分守参议居达檄知县
谢宝筑土垒石围七百馀丈高一丈有奇东西南北
置四关为捍禦计嘉靖四十年闽广盗肆巡抚 胡松
檄同知王时拱大加修筑围一千五十丈高二丈西
南带水东北砺山辟四门东迎暾西延晖南文明北
拱极俱覆以楼比旧 …… (第 3b 页)
  旧无城明洪武九年千户蒋奎就今址筑城周围四里
七十二步高二丈雉堞三尺许东西南三面凿池阔
四丈深一丈北濒河为濠为门四东仁寿西义和南
嘉会北丽泽西北为水门周城设敌楼五正德十四
年为霪雨所坏知县郑懋德修之十五年复为雨坏

知县杜民表重筑嘉靖三年知县朱鸿渐修复如故
明末复圯

  国朝康熙十八年知县潘士瑞重加葺焉

  广丰县

  旧无城明嘉靖四十一年以广闽盗起巡抚 胡松
檄知
县斯正筑之周围九百四十七丈址广一丈八尺高
一丈六尺加雉堞六尺为门四东松峰西鹤山南安
民北永丰南 …… (第 4b 页)
 秦置县时其城池无考刘随州诗孤城上与白云齐知
唐时已有相传林士弘所筑阅代滋久漫无遗迹
明嘉靖壬戌巡抚 胡松
以闽广寇起檄知县黄士元
徵丁粮筑之为方二里延袤一千二百丈高一丈七
尺厚五尺为门九东曰长春南曰通知西曰 …… (第 12b 页)
  唐中和间自乐安旧城迁今治故县无城但立四门曰
洎阳延明利涉景丰 宋末立排栅为城建四门曰
朝天平仁文明拱北元至正间兵燬 明正德五年
水南盗起知县龚渊即四门遗址筑之砌以石每门
建楼东曰东安西曰西乐南曰南平北曰北顺北顺
寻火十一年冬知县张文应重修嘉靖中巡抚 胡松
檄知县黎楚度地兴筑黎澄记万历二十四年知县
金忠士因诸生议辟建文昌门于学宫前义民洪铳 …… (第 13b 页)
  旧无城明正德五年姚源寇起官民庐舍焚燬殆尽知
县薛球因筑土城六百馀丈以为蔽捍计嘉靖五年
饶州兵备范辂改筑石城周围七里四十一年巡抚 胡松
檄县增城浚池三年工成约一千三百馀丈筑
石腰墙窝铺一如府制为门八东育仁西正义南歌 …… (第 15b 页)
  古无城宋淳祐间知军方岳筑土城五里二十步为仓
步汇泽门于东临津彭蠡福星门于南建昌门于西
五老门于北浔阳门于东南水门于西南未讫役而
卒 元增置水军上万户府领兵镇禦至正间徐寿

辉率众攻掠遂为所陷 明初亦无城至正德六年
知府陈霖乃凿石城之计周千丈高二丈石高一丈
五尺广三丈上甃以砖环以箭台三十二所为门五
东浔阳南彭蠡西建昌北匡庐小西星子巡抚孙燧
巡按屠侨咸佐成之大学士费宏记十五年知府张
愈严复凿池为隍深一丈五尺阔二丈嘉靖间巡抚 胡松
阅视东隅低颓拓而增之四十三年知府于闻
复凿城西南为小南门崇祯六年巡抚解学龙增高 …… (第 23a 页)
  旧城在王市镇唐大历中迁治今址无城 明正德间
知府陈霖建议筑城请于巡抚孙燧以宁藩兵变中
止嘉靖十九年知县杨昱经理城址三十八年巡抚
何迁檄知府吴炳庶推官何价知县林贵兆董其役

工未竟各迁去四十一年春霖城圮巡抚 胡松
移文
知县周希韶甃筑告成周回九百零五丈五尺高二
丈厚与高等为门六曰明庶阳亨承恩大有礼贤拱
辰门楼六座 …… (第 24a 页)
  旧无城明正德十三年知府陈霖建议巡抚孙燧发公
帑知县方铎先为四门以土筑城嘉靖十一年壬子
倭乱当事者以缓急议攻守建昌县属鄱湖上游尤
当急者二十年巡抚 胡松
檄署事同知杨侃以石筑
城为门四曰朝宗仰止在川拱辰为敌台三十六水
门二斗门一曰金带南北延袤三百丈东西倍 (第 24b 页)
  蔡克廉(字道卿福建晋江人进士)   马 森(详名宦)


  何 迁(德安人进士)   张元冲(山阴人进士)

   胡 松(详名宦)
     周 相(详抚州名宦)

  周如斗(详名宦)     任士凭(平原人进士)

  刘光济( (第 5a 页)
  吴悌字思诚金溪人嘉靖进士除乐安知县调繁宣城

徵授御史十六年应天府进试录考官评语失书名
诸生答策多讥时政帝怒逮考官下法司停举子会
试悌为举子求宽坐下诏狱寻得释出视两淮盐政
海溢没通泰民庐悌先漕赈之而后奏闻寻引疾归
还朝按河南伊王典柍骄横惮悌遗书称为友悌报
曰殿下天子亲藩非悌所敢友悌天子宪臣非殿下
所得友王愈惮之夏言严嵩当国与悌乡里尝谒言
众见言新服宫袍竞前誉之悌却立不进言问故徐

曰俟谈少间当以政请言为改容及嵩擅政悌恶之
引疾家居垂二十年嵩败起故官一岁中累迁至南
京大理卿时吴岳 胡松
毛恺并以耆俊为卿贰与悌
称南都四君子隆庆元年就迁刑部侍郎明年卒悌
为王守仁学然清修果介反躬自得为多万 (第 6a 页)
  二曰专课夫臣之所职者专在粮储其所以课有司者
亦惟钱粮一节为重粮完者他事在所可略粮欠者他
善亦所不取何也所谓良有司者以催科为第一务也
所谓善催科者非必严刑刻法但尽心稽考无使奸顽
拖欠积猾侵欺而课自然完矣故钱粮不完而谓别有

政绩无是理也即以江西一省论之异时逋赋甚多自
今任左参议黄正色四十三年管事以来夙夜在公立
法详密遂使该年通省钱粮升合无欠虽四十一四十
二两年积负催解一清且其为政平易近民无事苛刻
所谓善催科之效此其验矣合无今后总督举劾专以
钱粮为主不得借名他善曲为庇护则人知趋向而事
有专功亦庶乎其一助也

  为请专敕严经略疏       胡 松


  该臣参考图牒问讯故老看得永丰上饶二县所称平
洋铜塘一带地方绾带衢建当闽浙交会之界有岩峒
溪壑之阻 (第 41b 页)
  自抚西行九十里为崇仁山谷秀远中豁衍夷四出履
郡境非僻徼要冲四方奇诡鲜至数百年城郭不备莫
有急者治临巴水连市错居南北相匝不辨郊野地号
三耆北耆列官寺庙学南有东西两耆民辐辏淳朴无
他苦嘉靖辛酉夏疆埸不戒闽广寇猝入建抚犯崇者
三焚掠靡馀其秋都御史 胡公松
奉命督军入境赴急
脱抚于寇残伤用苏拊戢至崇恻然嗟曰匪城曷邑匪
人曷城是则在我既得上请会冬季李知县呈英 (第 3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