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傳記類
別史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職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王爌(黄岩人刑/部侍郎)    叶凤灵(太平人/主事)

   潘希曾(金华人工/部左侍郎)
   章拯(兰溪人工/部尚书)
  徐珙(东阳人/知府)     徐麟(龙游/人)
  吾翯(开化人 (第 33a 页)
  时锦(慈溪人/知县)     张邦奇(鄞人乙/丑进士)
  孙玺(平湖人戊/辰进士)    庞龙(山阴人/通判)
  汪玉(鄞人戊/辰进士)      潘希曾(金华人壬/戌进士)
  陈鉴(临海人绩/溪训导)    诸鼎(馀姚人广/州推官)
  胡绶(汤溪人宁/津教谕)     (第 14b 页)
  (旨升工部侍郎治其事乃请浚孙家渡分杀河势/甫兴工而夏潦骤溢未及底绩言者论之改督视)
  (显陵工程以盛应斯代别议开昭阳湖新河功竟/不就更以 潘希曾
代之迄用拯议河以无患拯还)
  (朝升工部尚书时夏言建请分祭四郊拯上议乞/如旧制合享忤旨镌秩归隆庆初 (第 30a 页)
赠太子少保谥)
  (恭/惠)
  潘希曾(程文德潘希曾传字仲鲁金华人弘治壬戍/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有汪钰者故太监汪直)
  (义男也乞升锦衣卫镇抚带俸守茔希曾疏夺之/曰内官本无后而强求世禄之恩义男本异姓而)
  (欲冒他鬼之荫疏上中官切齿复因灾异陈八事/语皆剀切直指近倖由是逆瑾谋中伤之正德丁)

(第 30a 页)
  (朝升工部尚书时夏言建请分祭四郊拯上议乞/如旧制合享忤旨镌秩归隆庆初赠太子少保谥)
  (恭/惠)
 潘希曾(程文德 潘希曾
传字 (第 30a 页)
仲鲁
金华人弘治壬戍/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有汪钰者故太监汪直)
  (义男也乞升锦衣卫镇抚带俸守 (第 30a 页)
希曾
疏夺之/曰内官本无后而强求世禄之恩义男本异姓而)
  (欲冒他鬼之荫疏上中官切齿复因灾异陈八事/语皆 (第 30a 页)
剀切直指近倖由是逆瑾谋中伤之正德丁)

  (卯差往湖贵二省计处边储时瑾燄方炽凡差者/必重赂蕲免祸有司为备千金 希曾
毅然却之曰)
  (我为谏官不能为朝廷除恶我之罪也奈何复赂/之瑾又风以多参劾为贿地不从瑾大怒矫命下) …… (第 30b 页)
  (诏狱考讯杖阙下除籍为民瑾诛起工科给事中/时方营建二宫内官复请修盖太素殿天鹅房船)
  (坞诸役费累钜万 希曾
抗疏争之不报迁南太仆/寺少卿滁和之民困于纳马 (第 30b 页)
希曾
奏更折色民大)
  (称便晋右副都御史提督南赣汀漳等处军务惠/州寇赖贵聚众肆虐发兵洗其巢穴浰头馀党曾 (第 30b 页)
)
  (蛇仔等七巢并兴远近震恐 希曾
督兵进战贼大/败俘馘千馀捷奏召为工部右侍郎值河溢淤漕)
  (任事者兴新河之役费且数十万死者数千人而 (第 30b 页)
岁运不继命 希曾
往涖事 (第 30b 页)
希曾
以沛漕之淤塞因)
  (黄河之旁冲黄河之旁冲因上流之未疏宜疏支/河以杀其势筑长堤以防其冲然后挑通沛漕 (第 30b 页)
 丑进士历刑部郎中
 明四川提学副使潘璋墓 万历金华府志在场弄
  源(传详/循吏)
 明赠兵部尚书 潘希曾
墓 万历金华府志在牛山
  湛若水为志铭(传详/名臣) (第 21a 页)
 治河管见四卷(嘉禾徵献录桐/乡潘凤梧著)
 河防要书十卷(钱塘县志/吴继志著)治河录(金华县新志 潘希曾
撰)
 河渠志(德清陈元/㺱玉仍著)
 河工见闻录一卷(仁和邵远/平戒三著)
 海运纪原七卷(龙游徐 …… (第 7b 页)
 瀛涯胜览一卷(黄氏书目马/欢著会稽人)
 东藩记行录一卷(黄氏书目鄞县余本凊/使朝鲜作邱文庄为序)
 南封录(金华县志 潘希曾
著)   行程记(万历杭州府/志严光大撰)
 輶轩录四卷(黄氏书目黄洪/宪著一作五卷)
 续骖鸾录( (第 45a 页)
 章恭惠集(万历金华府志章拯著字以道兰溪人/ 按金陵黄氏书目朴庵文集八卷)
 竹涧集八卷(金华先民传 潘希曾/
(第 4a 页)
仲鲁
金华人)
 三峰集(万历严州府志方天雨著字济/甫淳安人 以上壬戌进士) (第 4a 页)
  (便者开浚一道以分其下流或修武城以南废堤/至丰单之黄德贺固杨明等集接至沛县之北庙)
  (道口筑堤塞决以防其/北流此治河之急务也)七年总理河道侍即 潘希
  曾
请浚黄河上流修筑济沛间东西长堤得旨允 (第 23b 页)
  行(附/) 潘希曾
疏略(漕渠庙道口以下忽淤数十里/者由决河西来横冲庙道口之)
  (上并掣闸河之水东入昭阳湖以致闸水不 …… (第 24a 页)
  (仍于黄河上流分浚赵皮寨孙家渡二处/二水兼通则横流以杀而运道可保无虞)
  八年六月丰沛单三县河堤成凡一百四十馀里
  九年五月河道 侍郎潘希曾
疏奏河复故道诏下
  所司知之(附/) (第 24a 页)
潘希曾
疏略(本年六月以来河决曹/县胡村寺东冲开一道)
  (阔三里有馀东南入古迹黄河由丁□道口至徐/州小浮 …… (第 24a 页)
  (为坡水傍榖亭入运河其单丰沛三县黄河赖长/堤障回今沙淤平满民多耕作夫黄河由归德至)
  (徐入漕者故道也全河复其故道则患害已远支/流达于鱼台则浅涸无虞此漕运之利国家之福)
   潘希曾
答司空刘麟书黄河为中原患非一日矣
  智者不与水争地唯顺其势而导之后世或塞其
  决或堤其卑或疏其派 (第 24b 页)
  皆言应期议是上乃命应期及春和督官兴事至

  七月疏浚昭阳湖东一带新河工已及半会旱灾
  修省言者多谓新河之开非计诏罢其役
  冬漕河 侍郎潘希曾
加筑济沛间东西两堤以拒
  黄河
  十年十二月户部员外郎范韶御史闻人铨奏于
  泛光湖宜建减水闸五 (第 17b 页)
  三年(甲申)九江盗起杀伤官军彭汝实疏言操江伍文定
不即议剿应城伯孙钺拥兵不出俱宜切责从之(明
书列传)


  五年(丁亥)春正月 都御史潘希曾
令赣州府通判董鸣凤 (第 54a 页)
  陈 恪(详名宦)     王守仁(详名宦)

  聂 贤(字承之四川长寿人进士终刑部尚书谥荣襄)

   潘希曾(嘉靖间任详名宦)
    汪 鋐(婺源人进士)

  周 用(详名宦)     陶 谐(详名宦)

  钱 宏(字可容 …… (第 6b 页)
  李梦阳(详名宦)     惠 隆(字从道仁和人进士)

  周 宪(详名宦)     周廷徵(字公贤湖广麻城人举人)

  胡 锭(字 希曾
长垣人进士后任都御史) 戴 敔(字廷韶福建闽县人进士)

  冯 显(字德彰直𨽻安肃人进士)    (第 46a 页)
  按明一统志龙按江西疏请班师如解倒悬列从
逆之罪表刘源清马津之功劾镇监崔和之黩货
辨雪胁从先后所上九十馀疏无非为民请蠲赈
患时赖以宁去后肖像同仁祠(原跋)

   潘希曾
(第 38a 页)
仲鲁
金华人弘治进士嘉靖四年以右佥都
御史巡抚南赣讨平惠州贼赖贵斩浰头贼曾蛇仔
迁工部右侍郎(同上) (第 38a 页)
 问见子类
林魁白石野稿十七卷

 魁自号白石山人龙溪人弘治进士官至云南兵备
 副使 潘希曾竹涧
集八卷  (第 8b 页)
竹涧
奏议四卷
 希曾字仲鲁金华人弘治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
陈霆水南稿十九卷
 霆见史类
何景明大复集三十卷 (第 8b 页)
 史以往(明史/槁)
明世宗嘉靖七年四月丁巳总督河道右都御史盛应
期言治河丁夫七万计工六月约费米十万馀石乞假

留河南山东二省起运粮米四五万石就近给工诏如
所请或米巳起兑许于临清仓内支用即以修河银解
还太仓 七月辛卯命 工部右侍郎潘希曾
兼都察院
左佥都御史总理河道 八月辛丑 (第 9b 页)
都御史潘希曾

近沛漕沙淤旋挑旋塞盖由秋水泛涨黄河奔冲所致
尝考河流故道非一其大而要者有三一孙家渡经长
淮卫趋淮 …… (第 9b 页)
从之 八月庚申提
督河道右都御史盛应期既奉旨取回遂引疾乞休不
允 九月壬午工部覆尚书李承勋治河议请行 侍郎
潘希曾
躬亲相度或地势之高卑水势之增减凡淤浅
冲决之病修筑挑浚之宜务得至当期在可久宁过虑
于未事之前毋过悔于 (第 10b 页)
巳事之后其称乞遣六部知水
利者二人诣工体察恐 希曾
闻之自生疑惧且计程莅 …… (第 10b 页)
奏报因事考言万
一所言不孚一年之后遣科道官从公查勘以验其成
效即今遣官体察之意也从之 闰十月丁酉河道
郎潘希曾
言漕渠庙道口以下忽淤数十里者由决河
西来横冲庙道口之上并掣闸河之水东入昭阳湖以
致闸水不复南流而沛县 …… (第 11a 页)
 谤用工四月以弗绩坐免(明纪事/本末)

明世宗嘉靖八年二月己丑时丰沛苦河患而南北往
来津挽不绝民力大困都御史唐龙建议请仍设夫厂
于鱼台之谷亭镇以分沛县民力工部覆请从之 六
月乙酉丰沛单三县河堤成增设丰县管堤主簿一员
 十二月辛未总理河道 侍郎潘希曾
言河南仪封县
河患巳宁管河主簿宜革孙家渡口巳浚通请于郑州
增设判官一员专驻其地以防复淤工部覆议从之 (第 12a 页)
甲戌总制河道 侍郎潘希曾
引疾乞休且举布政陶谐 (第 12a 页)
副使周忠陈文沛自代不允 乙亥工部都水司郎中
何栋以修河有功升通政司右通政仍管河道(明世宗/实录)
 是年飞云桥水北徙鱼台谷亭舟行闸面(续文献/通考)
明世宗嘉靖九年五月癸卯孙家渡河堤成命加 工部
右侍郎潘希曾
正二品俸级总理河道如故 已酉巡
按直𨽻御史傅炯言直𨽻河间十州县及山东东昌诸
府濒河之地水势啮决不 (第 12b 页)
常旧田淹没者不为除税而
河壖新垦者辄复起科是地日益迁而粮日益重也请

通融勘处以新田与民补滩地之数计地徵粮庶免重
困部覆从之 十一月丙午总理河道工部右侍郎兼 都御史潘希曾
奏本年六月以来河决曹县胡村寺东
冲开一道阔三里有馀东南至本县贾家坝入古迹黄
河由归德州丁家道口至徐州 …… (第 13a 页)
河流改迁
罢役(明会/典)
 是年河由单县侯家林决塌场口冲谷亭三年水俱
 不下泄(续文献/通考)
  希曾
提督南赣军务召为工部右侍郎还朝值河溢
 淤漕任事者兴新河之役岁运不继上忧之廷议必
 得公代乃可赐玺书 …… (第 14a 页)
 故每河涨堤下水退沙回民多耕作焉其后河徙成
 化间故道出徐州小浮桥合运河而飞云桥道塞无
 复沙淤之患矣(程文德撰 竹涧潘公希曾
传进 (第 16a 页)
希曾/
(第 16a 页)
仲鲁
金华人弘治十五年 士迁)
 (工部右侍郎嘉靖七年秋总河侍郎盛应期以治新/河无功召还命 (第 16a 页)
希曾
兼右副都御史往代至则条上)
 (形势自单至沛筑长堤百四十馀里以障黄河之冲/役夫二万未期年工成帝嘉之增 (第 16a 页)
 公本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于是白河孙家渡工始

 兴明年夏潦骤发公以人言乞罢廷推盛公应期代
 之迎合无成复代 潘公希曾
如公议乃厎绩(王大用/撰工部)
 (尚书朴庵章公/墓志章公拯也)
明世宗嘉靖七年正月乙酉河道都御史盛 …… (第 9b 页)
 上流土皆沙淤功弗就应期日夜止宿水次益卒数
 万治之百姓滋怨言者谓糜财用劳民力功必不可
 成上怒夺应期官归田里而新渠之议寝焉以 侍郎

 潘希曾
往代踰年丰沛单三县堤成(明纪事本末河/世宁请开新)
 (疏具载山东全河备考者为详为录之疏曰臣闻河/流 …… (第 16b 页)
 旧是役也有风公终新河之绪者有谓当条新河之
 害以闻者公一弗从盖公之功成上乃诏加公尚书
 俸级仍总理之十年改兵部右侍郎 (潘公希曾
传/)
 
 
  (第 21a 页)
  嘉靖七年总督河道右都御史盛应期奏开兰阳
  县赵皮寨白河一带分杀水势用工四月弗绩坐
  免
  嘉靖八年命 工部右侍郎潘希曾
兼都察院左佥
  都御史总理河 (第 24a 页)
希曾
言河南仪封县河患已宁 (第 24a 页)
 (嘉/靖)章 拯(工部侍郎兼都察院/佥都御史总理河道)

  盛应期(江南吴江人进士都察/院都御史总督河道)
   潘希曾(浙江金华人进士工部右侍郎/兼都察院佥都御史总理河道)
  李 绯(河南固始人进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
  戴时宗(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都御 (第 5a 页)
阿瑾意专务抟击劾尚书顾佐已下数十人而给事中
安奎 潘希曾
御史赵时中阮吉张彧刘子厉以无重劾
下狱奎彧枷且死东阳疏救始释为民 (第 18b 页)
希曾
等亦皆杖
斥又矫旨籍故都御史钱钺礼部侍郎黄景尚书秦鋐
家五年会审重囚减死者二人时冤滥满狱东阳等因
(第 18b 页)
 (人/)龚弘(南直嘉定人以/上俱正德间任)李瓒(濮州/人)章拯(浙江兰/溪人)盛应
 期(历右布政使/南直吴县人) 潘希曾(浙江金/华人)
李绯(历左布政使/河南固始人)
 时宗(福建长/泰人)朱裳(北直沙/河人)刘天和(工部侍郎湖/广麻 (第 63b 页)
敝履宜尔不识又何罪焉 太宰唐渔石出入
徒步人以为言渔石曰枫山先师致政归祇是步行自
后朴庵(极/)竹涧 (潘希/曾)
两侍郎俱守此礼吾安敢违耶
枫山祖居渡渎距城十五里当事至兰溪者必出城访
之至则一饭鸡黍数豆力不能办多假 (第 11b 页)
滋怨言者谓糜财用劳民力功必不可成上怒夺应期
官归田里而新渠之议寝焉以 侍郎潘希曾
往代踰年
丰沛单三县堤成
十三年初飞云桥之水北徙鱼台谷亭舟行闸面丰沛
以北稍远水患久之复决赵皮寨谷亭 (第 1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