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法制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金石類
卿老拳杜陆曰巨颡折老拳李/袭吉为晋王谕梁书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缙绅
曰官人(杜诗曰剑外官人冷韩文志铭 王/处士云
吾一女怜之必嫁官人)转风曰颴风
(长吉诗旋风/吹马马踏云)合人曰夥伴(史记陈胜傅曰夥颐涉之为/王沈沈 (第 10b 页)
 立祠祀之后赠光禄寺卿

蔡懋德字维立昆山人幼志圣学笃好 王守仁
书举万
 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十四年十二月为右佥都御
 史巡抚山西召对称旨赐酒馔银币十五年春涖任
 大 (第 25b 页)
 障旗帜壁垒焕然一新敌人远徙又条上便宜五事

 多触忌讳执政者格弗上中以飞语罢官归逢吉与
 兄大吉俱受业 王阳明
为高弟当时以二难目之
胡宗宪江南绩溪人嘉靖间以进士官御史巡按大同
 饶机权裕谋略于兵事尤谙练其按大同 (第 18a 页)
 之赐不可胜纪他尚书莫敢望焉十四年宁王宸濠

 反琼请敕南和伯方寿祥督操江兵防南都南赣巡
 抚 王守仁
湖广巡抚秦金各率所部趋南昌应天巡
 抚李充嗣镇京口淮扬巡抚丛兰扼仪真而上下亲
 征诏命与杨廷和等居守 (第 17a 页)
先是琼用 王守仁
抚南赣
 假便宜提督军务至是举朝惴惴琼治兵自如大言
 曰诸君勿忧吾用 (第 17a 页)
王伯安
赣州正为今日不过旦夕
 贼成擒耳果如其言寻代陆完为吏部尚书琼才高
 用 (第 17a 页)
守仁
平宸濠功最大然与钱宁江彬等结请许军 (第 17a 页)
 盛春夫阍人武弁得以制巡抚之命纪纲不倒置乎

 一进献之途渐重今下僚捐俸儒士献赀名为助工
 实怀觊幸甚者百户 王守仁
以谋复世爵妄搆楚府
 主簿张以述以求复旧秩妄献白鹿而部臣纠之不
 听言官纠之不听不至如嘉靖末年之浊乱 (第 27b 页)
 溃转川北道参议郝承裔之变总督李国英檄督饷
 协剿兼程至嘉定三月贼平叙功转督贵州学政崇
 雅黜浮以薛文清 王文成
语录训士士贫者捐俸赈
 之迁浙江巡海道致仕卒子既齐
田厥茂字心耕蒲州人训导永年子顺治丙戌进士累 (第 48b 页)
 五百馀石擢兵科右给事中改左迁礼科都给事中
 巡视京营甲士二十万人欢声雷动寻侍经筵抗疏
 请立太子又请名儒 王守仁
陈献章从祀孔庙在两
 垣八年迁太仆寺少卿改顺天府府丞以父母年高
 请终养家居三十馀年前后七荐皆不起著 (第 23a 页)
 丞相梁锦阳墓揭傒斯撰碑长子佥事简次子尚书
 兰三子布政玑四子知县璇孙御史政远墓胥在李
 端镇东
  尚书王云
墓在云周村欧阳铉撰碑
明知县冯宪墓在县西龙王山麓
 副使郭廷冕墓在县西北五里峰子岇
 府尹田畴墓在县 …… (第 16a 页)
 知府卫英墓在县东十五里韩邦靖撰碑记
 都御史刘廷臣墓在县东八里
 太仆卿韩廷伟墓在县北五里
 参政刘 守仁
墓在县东北四十里
 知县王家栋墓在县东北
 知府晋承眷墓在县东二里 (第 23a 页)
  定山西摆列议        杨 博

雁门宁武偏头三关均为山西门户雁宁二关外有大
同犹称屏障偏头一关西连延绥独当边要先年宁雁
一带添筑边墙增兵戍守未为无据然边长八百馀里
原守官兵民壮不满数万名曰摆边实为故事固未见
其倚墙拒守如蓟昌二镇真能遏其归路也盖蓟昌合
诸镇之力为守颇易山西止一镇之力为守实难今该
给事中张齐议罢摆边得之目击非臆说者但事在阃
外遽难遥断合无听总督都御史王之诰督同镇巡等

官虚心酌议务求长便具实奏闻如果可罢每岁秋防
官军民壮止宜屯驻适中地方遇有边警相机战守以
保万全
  乡贤议           成 德
国家从祀之典最不轻畀以薛敬轩 王阳明
二先生之
贤且著持论者分更析漏久而始定戛戛乎难之矣乡
贤虽不能与从祀比崇然列在泮宫是亦贤圣之亚旅
(第 32b 页)
以死亡而不悔杀身授命完节地下岂仓卒所能办哉
公盖素宗 王文成公
之学至老犹聚诸生讲论不辍幸
而功成名遂享有封爵则为 (第 30b 页)
文成
不幸而身死国裂委
尸沟壑则遂为公虽遭遇不同而其不朽则均也方公
为举子得 (第 30b 页)
文成
传习录读之叹曰圣学渊源在是吾今
而后知所宗矣故其言学也以致知格物为根要以至
诚为归宿以知及仁守庄涖礼 (第 30b 页)
动为阶级以𤼵愤疑问
深造自得为功夫而独推尊 文成
谓之适传 (第 30b 页)
文成
(第 30b 页)
兴重儒重道激劝风化之事以渐举行然则二先生之
从祀恐终有不可废者矣
  高平县志序          王守仁

高平志者高平之山川土田风俗物产无不志焉曰高
平则其地之所有皆举之矣禹贡职方之述己不可尚
汉以来地理郡 …… (第 7b 页)
  乔庄简公遗集序
当宪孝朝海内乂安人主意不欲竞于武缙绅先生争
自致其力于学以报塞右文至意而独长沙李太师石
淙杨太保为之冠太原乔庄简公故尝受经二先生门
称高弟子退而与北地李献吉越人 王伯安
相琢磨为 …… (第 32a 页)
里外事甫定天子以其倖来公先
几伐谋抗死请钥大奸惕息于肘腋之内而不敢动盖
前是石淙公数立功西北称名将相 伯安公
缚宁濠策
勋第一封侯伯而公复建社稷之业于留都而后文士
之用可知也嘉靖初天子进公位少保为大冢宰虚已
以 …… (第 33a 页)
长沙石淙 伯安
诸公视公于出处之际蔑如也公之为
大司马不佞大王父实佐之而孙清简公任太宰相过
从驩甚公有乡林宗之鉴先君 (第 33b 页)
  题薛文清公像
文清先生临终题诗云七十六年无一事此心惟觉性
天通通字未完而绝先生学问所得在此生平读书为
此尚论先王之学者以此学先生者当如此
国朝

  书欧阳文忠论狄青劄子后   魏 禧
予尝推古今奏议汉贾谊晁错宋李忠定 明王文成

第一及再读欧阳文忠奏则又未尝不反覆流连而不
能已公为人正直和平遇事敢言特其措置之方天下
大略大计 (第 15a 页)
约邱公间世之英尚以此评况邱公右者
是才为人忌宸濠不轨中外俱无人色公独自如必待
诸臣遑遑莫措公徐曰赣抚 王伯安
久任上游正候宁
变数日可以授首果如所算众虽共服众实共嫌是功
为人忌至土鲁番之降花马池之复陜西一边其功 …… (第 18a 页)
人品心术更自昭然濠初辇
金长安结识大臣之有望者辄数千金寿无不腹果公
毫无所染其淡于利者如此后濠擒叙功 王文成
自疏
追狐逐兔者臣发纵指使者琼公若留心世劵可得公 …… (第 18b 页)
一气之欢
王公受两冲之敌余检卷至此安得不惓惓致辨也晋
学使益轩吕公以此革公乡贤从祀太原诸公具呈曰
文成
尚锡三等之命圭岂恭襄不保一炉之香火呈
入复迎从祀余勒是辨果可焉人人为投杼之信也可
即否焉人人为弓影之 (第 19b 页)
  武侯庙           王元粹
武侯祠庙南山曲苔满荒碑不堪读客子登临又一时
秋色苍苍入乔木天下不可无奇才千载英爽安在哉
孤吟徘徊不忍去寒日欲下悲风来

  题温日观葡萄次韵       王守仁
龙扄失钥十二重骊珠迸落鲛人宫镔刀剪断紫璎珞
累累马乳垂金风树根吹火照残墨冷雨松棚秋鬼哭
熊丸嚼碎流沙 (第 79b 页)
  (谨案此原系无根源佐领乾隆四/十三年作为蔡姓族中承袭佐领)
  第二参领第三佐领原系定南王孔有德所属佐
  领初以 王守仁
管理康熙二十一年进 (第 8a 页)
王守仁
  
故以三等精奇尼哈番(汉文/称子)曹秉桓管理曹秉桓 (第 8a 页)
   以五百给张广泗为行营盘费
谕速行给与毋迟是月调云南巡抚仍署贵州巡抚十二
   月疏言前抚臣何世璂奉
敕建龙神祠将祀明臣 王守仁
(第 28b 页)
阳明
书院移其牌位改
   作神祠 (第 28b 页)
王守仁
谪贵州龙场驿丞时讲明圣贤 (第 28b 页)
   之学化民牖俗黔之人士始知诵习诗书臣考之
   记载访之舆论 王守仁
实有功名教是以 (第 29a 页)
阳明

   院素为贵州省城士子瞻仰读书之所请仍其旧
   别建龙神祠宇得
旨此举妥协之至何世璂素留心理 (第 29a 页)
  宋岳飞墓明于谦墓

 本朝徐潮墓
  三月己亥遣官祭山阴县 明王守仁

  乙卯遣官祭上元县晋卞壶庙宋曹彬庙明徐达
  墓常遇春墓方孝孺等一百一十八人祠江宁县
 本朝于 (第 41a 页)
  周忠介公遗事(无卷/数)
  彭定求撰定求字访濂长洲人康熙丙辰进士第
  一官至翰林院侍讲
   王文成
集传本二卷
  毛奇龄撰奇龄见经类
  梅里志四卷 (第 23a 页)
  尝辑周程张朱之言为学约一编兹复取明薛瑄
  胡居仁罗钦顺高攀龙四家之语仿近思录之例
  订为一集以续之又以 王守仁
所作朱子晚年定 …… (第 29a 页)
  正脉(无卷/数) 论性书二卷 约言录二卷

  魏裔介撰裔介见经类
  裔介自序周程张朱正脉曰周海门所辑程门微
  旨 王阳明
所辑朱子晚年定论未足发蒙启迷于
  微旨取十之五于 (第 31b 页)
王阳明
所辑则尽删之而取北
  海考正定论云
  性图一卷
  黄采撰采字亮公号复堂南城人
  学案一卷 (第 31b 页)
  子(儒家/) (法家/)
  紫阳大指八卷
  秦云爽撰云爽字开地号定叟钱塘人
  (臣/)等谨按是编专为 王守仁
朱子晚年定论而作
  分八门一曰朱子初学二曰论已发未发三曰论 …… (第 1a 页)
   异诚不敢以心之所不安者徒剿袭雷同以蹈于
   自欺欺人之为
   (臣/)等谨按周子无极之旨朱子格物之说陆九渊
    王守仁
先后攻击遂令数百年来大开聚讼之门
   诟争不已此书于格物之说则遵朱子无极之说 (第 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