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史部
奏皇上嗣登大宝夷人朝集者旧制有钞锭之赐臣
等议得钞锭非夷人之便请量赐缎匹绢布从之
(臣/)等谨按 费信 星槎胜览曰暹罗国以海𧵅代钱
每一万个准中统钞二十贯则元时钞法已通行
外洋矣又陈侃使琉球录曰 (第 12a 页)
等议得钞锭非夷人之便请量赐缎匹绢布从之
(臣/)等谨按 费信 星槎胜览曰暹罗国以海𧵅代钱
每一万个准中统钞二十贯则元时钞法已通行
外洋矣又陈侃使琉球录曰 (第 12a 页)
延见奉天殿五年二月建普度大斋于灵谷寺为高
帝高后荐福闻梵呗天乐自空而下帝大喜廷臣
表贺学士胡广等咸献圣孝瑞应歌诗
费信 星槎胜览曰成祖永乐七年命太监和至占
城国其酋拥番兵椎鼓吹椰壳筒出郊迎诏
倪谦朝鲜纪事曰景泰元 (第 3b 页)
帝高后荐福闻梵呗天乐自空而下帝大喜廷臣
表贺学士胡广等咸献圣孝瑞应歌诗
费信 星槎胜览曰成祖永乐七年命太监和至占
城国其酋拥番兵椎鼓吹椰壳筒出郊迎诏
倪谦朝鲜纪事曰景泰元 (第 3b 页)
(还帝使诚详纪西域所经历之地统计十/有七国凡山川风俗物产之类莫不悉备)
都穆使西日记一卷
陆深停骖录一卷
又续停骖录一卷
又淮封日记一卷
又南游日记一卷
刘定之代祀录一卷
杨士奇北京纪行录一卷
又南归纪行录一卷
又展墓录一卷 费信 星槎胜览前集一卷(字公晚太仓卫人永乐中/从郑和使西洋记所历之)
(国/)
又后集一卷
又天心纪行录 (第 25b 页)
都穆使西日记一卷
陆深停骖录一卷
又续停骖录一卷
又淮封日记一卷
又南游日记一卷
刘定之代祀录一卷
杨士奇北京纪行录一卷
又南归纪行录一卷
又展墓录一卷 费信 星槎胜览前集一卷(字公晚太仓卫人永乐中/从郑和使西洋记所历之)
(国/)
又后集一卷
又天心纪行录 (第 25b 页)
东阳《东祀录》三卷
张宁《奉使录》二卷
李思聪《百夷传》一卷洪武中出使缅国所纪。
费信《 星槎胜览集》二卷,《天心纪行录》一卷永乐中从郑和使西洋所纪。
陈诚《西域行程记》二卷
马
张宁《奉使录》二卷
李思聪《百夷传》一卷洪武中出使缅国所纪。
费信《 星槎胜览集》二卷,《天心纪行录》一卷永乐中从郑和使西洋所纪。
陈诚《西域行程记》二卷
马
舍耶、三岛)、明宋濂等「元史」「求」(附三屿)、近人柯劭忞「新元史」「琉求」(附澎湖、三屿等岛)、 明费信
「星槎胜览」「琉球国」(附三岛)、李贤等「大明一统志」「琉球国」、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琉球国」、 (第 89 页)
一二、「新元史」「琉求」。按「新元史」二百五十七卷,近人山东胶州柯劭忞辑撰。柯氏因鉴于「元史」芜杂,乃集研究「元史」各家之大成,博采约取,以成一家之作。「外国传」「琉求」,自亦兼收诸说而成。传末以「史臣」之笔而断为『琉求,今之台湾』云云,在史书上尚属创见。又,「外国传」末汇缀「岛夷诸国」,中有澎湖、三屿等岛,一并撷附。「新元史」虽撰于晚近,因系「元史」之一种,特次于「元史」之后。
一三、「星槎胜览」「琉球国」。按「星槎胜览」原分二卷, 明费信(字公晓) 撰;后经改订,分成四卷。其「自序」,均作于英宗正统元年(一四三六);原著本序略云:『愚生 (第 4 页)
费信, 吴郡昆山民也。……年至二十二,永乐至宣德间选往西洋,四次随征正使太监郑和等至诸海外,历览诸番人物、风 (第 4 页)
一三、「星槎胜览」「琉球国」。按「星槎胜览」原分二卷, 明费信(字公晓) 撰;后经改订,分成四卷。其「自序」,均作于英宗正统元年(一四三六);原著本序略云:『愚生 (第 4 页)
费信, 吴郡昆山民也。……年至二十二,永乐至宣德间选往西洋,四次随征正使太监郑和等至诸海外,历览诸番人物、风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