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職官類
別史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目錄類
雜史類
正史類
 本生之亲则干正统非所以重宗庙正名分及礼官
 请称本生考上改称本生皇考又诏建庙于大内宇
 等复连章谏特旨用席书为礼部尚书宇又偕九卿
 言近罢 汪俊
用席书谪马明衡季本陈逅召张璁桂 (第 13b 页)
  学在县治东宋绍兴二年知县刘伯成始建于县治西
元因之元末兵燹 明洪武二年知县刘琢徙于县
治东即今所永乐间圮于水宣德六年知县王尚㻞
重建胡俨记景泰三年知府姚堂重修李奎记天顺
六年知县吴浍重新功未竟至成化三年知县李庭
芝踵成之孙原贞记弘治间殿庑复圮知县王诰杨
翱相继修复吴晟记嘉靖丁亥燬于火署事同知卢
元恺知县季本共新之 汪俊
记万历十三年知县钟 (第 15a 页)
  府署宋淳化三年知军事王禹锡创建在富寿冈之左
治内有坐啸堂司谏韩璜有记元仍旧址壬辰燬明
洪武初知府黄庭桂增创知府刘贞重建弘治二年
知府戴瑶增建自记之嘉靖六年知府钱琦复新正
堂仍宋旧匾曰静治学士 汪俊
有记左黄册库銮驾 (第 38a 页)
  叠山书院在上饶县安辑乡宋谢枋得讲学处有咏归
门明经堂其门人郑康仲徐炎午辈衰田供费元季
燬于兵明景泰中知府姚堂迁建于府治南巡抚韩

雍奏请赐谥文节仍命有司春秋致祀具载副使韩
旸碑正德间知府陆徵重脩学士 汪俊
记提学邵锐
以公弟君禹君烈君泽公子定之配享嘉靖间提学
周广复新之自撰碑记

  白石书院在上饶县安辑 (第 6a 页)
(都昌人)劳 溥(德化人)邓文纲(瑞昌人)缪 洙(上饶人知
县)
方 □(上饶人知县)张 禄(弋阳人) 汪 俊(弋阳人凤之子)
…… (第 56b 页)
  杨二和(进贤人四川提学副使)周季凤(宁州人南京刑部侍郎谥廉惠)刘 琏
(鄱阳人柳州知府)范希淹(弋阳人副使)余 濂(都昌人御史) 汪 俊(弋阳
人会元礼部尚书)
李 宽(玉山人副使)李 祚(贵溪人云南佥事)杨 泮
(贵溪人知府)黄 清(南城人寿子湖广参政)李  (第 61a 页)
  方崙号石山上饶人弘治进士授桐城知县擢刑部主

事以释冤狱忤珰瑾意解官归里(同上)

   汪俊
字抑之弋阳人举弘治六年会试第一授庶吉士
进编修与修孝宗实录以不附刘瑾焦芳调南京工
部员外郎瑾芳败召复 (第 23b 页)
  大理少卿李奎墓在弋阳中墩山有敕赐祭文碑
佥都御史高明墓在贵溪金沙岭何乔新有神道碑
都御史郑龄墓在弋阳万全乡弘治间敕葬舒清志铭

监察御史李艾墓在上饶江家山夏尚朴志铭(东岩集)
副都御史江潮墓在贵溪白溪坂

   尚书汪俊
墓在弋阳日轮山隆庆间敕葬

  侍郎汪伟墓在弋阳日轮山天启间敕葬

  给事王让墓在府城茶山寺东 (第 54a 页)

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孝宗弘治三年三月廷试钱溥等二百九十八人赐钱
福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六年三月廷试 汪俊
等二百九十八人赐毛澄等进士 (第 29b 页)
 (考皇母既具闻朝中诋张璁为邪说惧/不敢上而密以示萼及是萼并进之)帝得疏心动
 手诏下廷臣集议于是礼部尚书 汪俊(字抑之/弋阳人)
会文
 武群臣二百五十馀人并排萼议(俊议言祖训兄终/弟及指同产言今)
 (陛下为武宗亲弟自宜考孝宗孰 (第 25a 页)
 (考皇母既具闻朝中诋张璁为邪说惧/不敢上而密以示萼及是萼并进之)帝得疏心动
 手诏下廷臣集议于是礼部尚书汪俊(字 抑之/
弋阳人)会文
 武群臣二百五十馀人并排萼议(俊议言祖训兄终/弟及指同产言今)
 (陛下为武宗亲弟自宜 …… (第 25a 页)
 恣无人臣礼帝意遂内移最后以諌阻内官提督苏
 杭织造大忤帝旨累疏乞休及是更议大礼求去益
 力许之言官交章请留不报
三月罢礼部尚书 汪俊
以席书代之
 帝谕建室奉先殿侧名观德殿祀献帝主俊上疏力
 争帝不听趣建室益急俊遂乞休帝怒责以肆慢允 …… (第 26a 页)
 (谦之安福人吕楠字仲木高陵人/薛蕙字君采亳州人胡侍宁夏人)
五月谨身殿大学士蒋冕罢以石宝(字邦彦/玠之弟)为吏部尚
书兼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
 自杨廷和罢冕以首辅当国帝逐 汪俊
用席书召张
 璁桂萼悉由中旨追尊建室亲自裁决不关阁臣冕
 言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臣备员内阁于朝廷事 …… (第 27a 页)
 进退百官谴谪以志明断至是帝自制文序名曰明

 伦大典刋布天下追论前议礼诸臣罪削廷和籍蒋冕
 毛纪毛澄 汪俊
乔宇林俊皆夺职斥何孟春夏良胜
 为民(时毛澄林俊已前卒蒋冕及 (第 46a 页)
汪俊
乔宇何孟春后/俱卒于家毛纪里居久之以恩诏叙复帝亦忘)
 (其议礼时事再遣官存问卒时太保谥文简夏良胜 (第 46a 页)
尝辑其在吏部时章奏名曰铨司存藁凡议礼诸疏)
 (具在后为仇家所发再下狱谪戍辽东卒隆庆初诸/臣皆复官追赠蒋冕谥文定林俊谥贞肃 汪俊
谥文)
 (庄乔宇谥庄简/何孟春谥文简)
秋七月王守仁平断藤峡猺
 自韩雍去两广断藤峡猺复炽上连八 (第 46a 页)
情既重于所生义必不专于所后将孝武二
庙之灵安所托乎窃恐献帝之灵亦将不能安虽
圣心亦自不能安也迩者复允 汪俊
之去趣张璁
桂萼之来人心益骇是日廷议建庙天本晴明忽
变阴晦至暮风雨大作天意如此陛下可不思变 (第 19b 页)
  故云
(原李东阳学士柏诗序先翰林后堂之后冇双柏焉学/士竹岩柯先生所植也 生当天顺甲申奉诏授庶吉)
(士业东阳辱在十八人之列后三年为成化丁亥先生/实掌院事乃植兹柏其初仅三尺强耳及先生以少詹)

(事终制于莆被召不起而卒越三十年柏已踰二丈郁/然对时其风致不减于昔而干格有加弘治癸丑东阳)
(为太常少卿兼侍讲学士踵先生故事乃以此题课诸/吉士于是顾清士廉辈二十二人人赋一歌感旧怀贤)
(各极思致弋阳 汪俊抑之
有一日百匝行树底之句怅/然感之续为一章以毕未尽之志欲汇书成帙遗先生)
(之子中书舍人宗文因循荏苒又六 (第 23b 页)
       (事赠太子太/保谥文简)
    毛 澄(字宪清直𨽻太仓人进士正德十二/年任加太子太傅赠少保谥文简)
     汪 俊(字籍见下嘉靖二年繇吏部左/侍郎升任赠太子少保谥文庄)
    席 书(字文同四川遂宁人嘉靖三年任加/少保兼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赠)
       (太博 …… (第 3b 页)
    顾 清(字士廉直𨽻华亭人进士正德十二/年任右侍郎升南京礼部尚书谥文)
       (僖/)
     汪 俊(字柳之江西弋阳人进士/正德十六年任右侍郎)
    贾 咏(字鸣和河南临颍人进士正德十六/年任左侍郎历少保兼太子太保礼)
       (部尚 (第 13b 页)
罪加夷等灾异不息咎实在臣乞赐归田里诏曰
宝学行老成不允辞
   复初政消灾变疏
嘉靖二年八月礼部尚书 汪俊
等题为恳复初政以消
灾变事礼科抄出南京礼部等衙门尚书等官秦金等 (第 10b 页)
事桂萼窥伺风旨窃取席书张璁霍韬方献夫诸
议奏之上下其议在廷诸臣坚执以为不可时廷和去
冕即继去礼部尚书 汪俊
又去乃以书为礼部尚书萼
璁献夫为学士诸臣羞与为伍遂不谋而同抗言力辨
或谪或罢或系狱无虚日秋七月乙亥上 (第 19a 页)
复引都御史
席书吏部员外郎方献夫合奉璁指请庙大内以配帝上
益喜再下礼官议是时廷和去矣三年正月礼部尚书
复会群臣极言其不可上曰朕奉宗庙承正统敢违大
义第欲兼报本生恩其参酌至当以闻二月 (第 118b 页)
汪俊
等复会
群臣议请于帝后更增一皇字以全尊号留中未下而太 …… (第 118b 页)
言顺也上是之敕礼部
加称帝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兴国太后为本生母章
圣皇太后立一室奉先殿侧以尽追孝之情 汪俊
等复上
言事必无嫌正统乃合礼经献帝初封兴国实兆中兴徽
称之上仍宜取冠且复极言立庙大内有干正统不敢奉 …… (第 119a 页)
皇帝百世不迁之庙它日袭封兴王子孙世世奉享陛下
岁时遣官往祀上不可群臣争者一百三十八人上皆切
责之而 汪俊
又去矣群臣恶璁萼之来也则曰兴献帝加
皇有成命矣无烦二臣议请上诏止之而璁萼己在凤阳
道中疏讥礼官益急上 …… (第 119b 页)
宗祧祚庙之阼阶也礼为人后者惟大宗
情既重于所生义必疏于所后从汉迄今千七百岁馀矣
未有庙本生父于大内者 汪俊
乞休遽听其去萼璁有言
亟召其来臣等冒官孤卿不敢复腼颜班行之上乞放归 (第 119b 页)
所定大明律称所厚者曰父母本生
亦曰父母陛下称兴献为本生正统之传一夲之恩尽矣
无鈌可无更议上怫己席书代 汪俊
尚书礼部召璁萼等 …… (第 102a 页)
不能执经㩀礼蒋冕毛纪转相附和林俊著论迎合乔宇
为六卿之首乃命九卿官交章妄执 汪俊
继为礼部仍主
邪议吏部郎中夏良胜胁持庶官必遂邪志何孟春鼓舞
朝臣伏阙喧呼姑从轻议廷和为罪之魁以定策国 (第 106b 页)
老自
居门生天子视朕法当僇市特宽宥削籍为民毛澄林俊
既病故各夺生前官职蒋冕毛纪乔宇 汪俊
己致仕各夺
职间住何孟春情犯特重夏良胜酿祸独深俱为民其馀
姑不问已正法与者不再䆒廷和初以翊戴功加伯爵 (第 106b 页)
彬不杀后嗣以昌往者不追后当为戒
旋俘叛蛮三千馀人思恩蛮复平三十年讨广东叛蛮李
敬宗等平之永乐三年御史 汪俊
请官熟黎峒首玉贤祜 (第 10b 页)
     (臣/)张尚瑗湖广武昌府崇阳县知县(臣/)高位
     湖广襄阳府宜城县知县(臣/)叶文昌陜西西
     安府醴泉县知县(臣/) 汪俊
陜西平凉府崇信
     县知县(臣/)董永朝陜西巩昌府秦安县知县
     (臣/)魏士升四川成都 (第 19a 页)
  滇南赋         (知县/)俞 纬(楚雄/)
滇南草木子尝慕司马子长之游恨其时初事南服心

奓体倦役目骋耳未足以尽其大观也惋然言于西蜀 石潭先生
曰夫人居胜地则其志朗其御远处偏安则
其中倔其气索此牵乎地者也又读帝系舜以诸冯而
继命西伯以岐山而造周 …… (第 679b 页)
屯之体近则山岳炳灵风气弘启英俊迭出未可枚举
当盛世而擅名稽海内而为拟是故游谈者之乐誉景
行者之仰止 石潭先生
喟然叹曰壮哉吾子其善游乎
余旧有志于是纵言琅琳实获我心涤我之沉疴敞我
之灵襟奇奇怪怪眩恍夺神而今惜其 (第 684a 页)
分坐该部不许擅自纷更钦此
  庆成筵宴虽遇灾伤不免事例 (汪俊/
)
礼部题为筵宴事精膳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礼科抄
出翰林院修撰唐皋奏为举旷典以备大礼事臣闻祭
祀之礼莫 (第 8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