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目錄類
正史類
政書類
傳記類
史鈔類
于后故智者贵焉谓之谶书谶
书始出盖知之者寡自汉取秦用兵力战功成业遂可
谓大事当此之时莫或称谶若夏侯胜 眭孟 之徒以道
术立名其所述著无谶一言刘向父子领校秘书阅定
九流亦无谶录成哀之后乃始闻之(九流谓儒家道家 (第 43b 页)
书始出盖知之者寡自汉取秦用兵力战功成业遂可
谓大事当此之时莫或称谶若夏侯胜 眭孟 之徒以道
术立名其所述著无谶一言刘向父子领校秘书阅定
九流亦无谶录成哀之后乃始闻之(九流谓儒家道家 (第 43b 页)
韦贤(子元/成)魏相 丙吉 赵广汉 尹翁归
韩延寿 张敞 王尊 王章 盖宽饶 诸
葛丰 刘辅 郑崇 孙宝 母将隆 何并
眭弘(息随反/髓平声) 夏侯始昌 夏侯胜(胜从父/子建)京
房 翼奉 李寻
卷第一百二上下
萧望之(子育由/咸 (第 61b 页)
韩延寿 张敞 王尊 王章 盖宽饶 诸
葛丰 刘辅 郑崇 孙宝 母将隆 何并
眭弘(息随反/髓平声) 夏侯始昌 夏侯胜(胜从父/子建)京
房 翼奉 李寻
卷第一百二上下
萧望之(子育由/咸 (第 61b 页)
者不可不鉴用儒者亦不可不审
胡母生字子都齐人也治公羊春秋为景帝博士与董
仲舒同业仲舒著书称其德年老归教于齐齐之言春
秋者宗事之公孙弘亦颇受焉而董仲舒为江都相自
有传弟子遂业者兰陵褚大东平嬴公广川段仲温吕
步舒大至梁相步舒丞相长史唯嬴公守学不失师法
为昭帝谏大夫授东海孟卿鲁 眭孟 孟为符节令坐说
灾异诛自有传 (第 23a 页)
严彭祖字公子东海下邳人也与颜安乐俱事 眭孟 孟
弟子百馀人唯彭祖安乐为明质问疑谊各持所见孟
曰春秋之意在二子矣孟死彭祖安乐各颛门教授由
是公羊春 …… (第 23b 页)
传业中授同郡公孙文东门云云为荆州刺史文东平
太傅徒众尤盛云坐为江贼拜辱命下狱诛
颜安乐字公孙鲁国薛人 眭孟 姊子也家贫为学精力
官至齐郡太守丞后为仇家所杀安乐授淮阳泠丰次
君淄川任公公为少府丰淄川太守由是颜家 (第 24a 页)
有泠任
之学始贡禹事嬴公成于 眭孟 至御史大夫疏广事孟
卿至太子太傅皆自有传广授琅邪筦路路为御史中 …… (第 24a 页)
大兴太子既通复
私问谷梁而善之其后浸微唯鲁荣广王孙皓星公二
人受焉广尽能传其诗春秋高材捷敏与公羊大师 眭
孟 等论数困之故好学者颇复受谷梁沛蔡千秋少君
梁周庆幼君丁姓子孙皆从广受千秋又事皓星公为
学最笃宣帝即位 (第 25a 页)
胡母生字子都齐人也治公羊春秋为景帝博士与董
仲舒同业仲舒著书称其德年老归教于齐齐之言春
秋者宗事之公孙弘亦颇受焉而董仲舒为江都相自
有传弟子遂业者兰陵褚大东平嬴公广川段仲温吕
步舒大至梁相步舒丞相长史唯嬴公守学不失师法
为昭帝谏大夫授东海孟卿鲁 眭孟 孟为符节令坐说
灾异诛自有传 (第 23a 页)
严彭祖字公子东海下邳人也与颜安乐俱事 眭孟 孟
弟子百馀人唯彭祖安乐为明质问疑谊各持所见孟
曰春秋之意在二子矣孟死彭祖安乐各颛门教授由
是公羊春 …… (第 23b 页)
传业中授同郡公孙文东门云云为荆州刺史文东平
太傅徒众尤盛云坐为江贼拜辱命下狱诛
颜安乐字公孙鲁国薛人 眭孟 姊子也家贫为学精力
官至齐郡太守丞后为仇家所杀安乐授淮阳泠丰次
君淄川任公公为少府丰淄川太守由是颜家 (第 24a 页)
有泠任
之学始贡禹事嬴公成于 眭孟 至御史大夫疏广事孟
卿至太子太傅皆自有传广授琅邪筦路路为御史中 …… (第 24a 页)
大兴太子既通复
私问谷梁而善之其后浸微唯鲁荣广王孙皓星公二
人受焉广尽能传其诗春秋高材捷敏与公羊大师 眭
孟 等论数困之故好学者颇复受谷梁沛蔡千秋少君
梁周庆幼君丁姓子孙皆从广受千秋又事皓星公为
学最笃宣帝即位 (第 25a 页)
(之/也)与董仲舒错(谓错互/不同也)至向子歆治左氏傅其春秋
意亦已乖矣言五行傅又颇不同是以揽仲舒别向
歆(揽与揽同谓引取/之揽音来敢反)傅载 眭孟 夏侯胜京房谷永李
寻之徒所陈行事讫于王莽举十二世以傅春秋著
于篇(傅读曰附谓/比附其事)
经曰初 (第 1b 页)
意亦已乖矣言五行傅又颇不同是以揽仲舒别向
歆(揽与揽同谓引取/之揽音来敢反)傅载 眭孟 夏侯胜京房谷永李
寻之徒所陈行事讫于王莽举十二世以傅春秋著
于篇(傅读曰附谓/比附其事)
经曰初 (第 1b 页)
木异(华孽/)
殷大戊亳有祥桑榖共生(二木合/而共生)传曰俱生乎朝七日
而大拱(两手合/为拱)伊陟戒以脩德而木枯刘向以为桑犹
丧也榖犹生也杀生之柄失而在下近草妖一曰野木
生朝而暴长小人将暴在大臣之位危亡国家象朝将
虚之应也
春秋鲁僖公三十三年十二月李梅实(详见草/异门) 考王
十三年冬晋桃杏实 显王元年冬桃华于秦
汉惠帝五年冬桃李华枣实 吕后元年秋桃李华
文帝六年冬十月桃李华 昭帝时上林中大柳树断
仆地一朝起立生枝叶有虫食其叶成文字曰公孙病
已立昌邑王国社有枯树复生枝叶 眭孟 以为木阴类 …… (第 1b 页)
曰
木再荣国有大丧是岁宫车晏驾
唐武德四年亳州老子祠有枯树复生枝叶老子唐所
祖也占曰枯木复生权臣执政 眭孟 以为有受命者
九年三月顺天门楼东柱已倾毁而自起占曰木仆而 (第 9a 页)
殷大戊亳有祥桑榖共生(二木合/而共生)传曰俱生乎朝七日
而大拱(两手合/为拱)伊陟戒以脩德而木枯刘向以为桑犹
丧也榖犹生也杀生之柄失而在下近草妖一曰野木
生朝而暴长小人将暴在大臣之位危亡国家象朝将
虚之应也
春秋鲁僖公三十三年十二月李梅实(详见草/异门) 考王
十三年冬晋桃杏实 显王元年冬桃华于秦
汉惠帝五年冬桃李华枣实 吕后元年秋桃李华
文帝六年冬十月桃李华 昭帝时上林中大柳树断
仆地一朝起立生枝叶有虫食其叶成文字曰公孙病
已立昌邑王国社有枯树复生枝叶 眭孟 以为木阴类 …… (第 1b 页)
曰
木再荣国有大丧是岁宫车晏驾
唐武德四年亳州老子祠有枯树复生枝叶老子唐所
祖也占曰枯木复生权臣执政 眭孟 以为有受命者
九年三月顺天门楼东柱已倾毁而自起占曰木仆而 (第 9a 页)
白眚白祥(天雨毛地生毛/)
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十月癸酉王子晁以成周之
宝圭湛于河(以祭/河也)几以获神之助甲戌津人得之河上
阴不佞取将卖之则为石时王子晁篡天子位万民不
乡号令不从故有玉变近白祥也癸酉入而甲戌出神
不享之验云玉化为石贵将为贱也后二年子晁奔走
而死
秦始皇二十六年郑客遇江神持璧言祖龙死事(详见/人异)
与周子晁同应是岁石陨东郡民或刻其石曰始皇死
而地分此皆白祥炕阳暴虐号令不从孤阳独治群阴不
附之所致其岁始皇死后三年秦灭
汉孝昭元凤三年正月泰山莱芜山南匈匈有数千人
声民视之有大石自立高丈五尺大四十八围入地深
八尺三石为足石立处有白乌数千集其旁 眭孟 以为
石阴类下民象泰山岱宗之岳王者易姓告代之处当 (第 17a 页)
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十月癸酉王子晁以成周之
宝圭湛于河(以祭/河也)几以获神之助甲戌津人得之河上
阴不佞取将卖之则为石时王子晁篡天子位万民不
乡号令不从故有玉变近白祥也癸酉入而甲戌出神
不享之验云玉化为石贵将为贱也后二年子晁奔走
而死
秦始皇二十六年郑客遇江神持璧言祖龙死事(详见/人异)
与周子晁同应是岁石陨东郡民或刻其石曰始皇死
而地分此皆白祥炕阳暴虐号令不从孤阳独治群阴不
附之所致其岁始皇死后三年秦灭
汉孝昭元凤三年正月泰山莱芜山南匈匈有数千人
声民视之有大石自立高丈五尺大四十八围入地深
八尺三石为足石立处有白乌数千集其旁 眭孟 以为
石阴类下民象泰山岱宗之岳王者易姓告代之处当 (第 17a 页)
从
之咎也其后致侯景之乱 元帝承圣二年正月己卯
江夏宫南门籥牡飞
北齐武成河清四年殿上石自起两两相击 眭孟 以为
石阴类下人象殿上石自起者左右亲人离叛之应也
及周师东伐宠臣尉相愿乞扶贵和兄弟之徒皆叛入
周 (第 18a 页)
之咎也其后致侯景之乱 元帝承圣二年正月己卯
江夏宫南门籥牡飞
北齐武成河清四年殿上石自起两两相击 眭孟 以为
石阴类下人象殿上石自起者左右亲人离叛之应也
及周师东伐宠臣尉相愿乞扶贵和兄弟之徒皆叛入
周 (第 18a 页)
(仪云言人被牵制如/马之受羁縻也)
(壬/寅)二年夏赦
(癸/卯)三年春正月泰山石立上林僵柳复起生
(泰山有大石自起立上林有僵柳自起生有虫食柳/叶曰公孙病已立 符节令眭弘 上书言大石自立僵)
(柳复起必有匹庶为天子当求贤人禅/帝位以顺天命坐设妖言惑众伏诛)集览(泰山石 (第 14a 页)
立泰山)
(在泰安州北 眭弘 傅曰泰山莱芜山南匈匈似数千/人声民视之有大石自立高丈五尺大四十八围刘)
(向傅曰冠石立于泰山注冠山 (第 14a 页)
下有石自立三石为/足一石居上上林僵柳复起生 眭弘 傅曰昌邑有枯)
(社木卧复起又上林苑中大柳树断枯卧地亦自立/生虫食柳叶曰公孙病已立柳叶上虫所食成此 (第 14a 页)
五)
(字案病已宣帝名也符节令 眭弘符节令 主符节事/周礼八节图符节出入国门及往来于关以竹为符)
(取合焉 (第 14b 页)
眭弘 姓/名眭音息为反)质实(泰山注见秦始皇二十八年/上林注见秦始皇二十六年)
书法(宣帝之祥也纲目书 (第 14b 页)
(壬/寅)二年夏赦
(癸/卯)三年春正月泰山石立上林僵柳复起生
(泰山有大石自起立上林有僵柳自起生有虫食柳/叶曰公孙病已立 符节令眭弘 上书言大石自立僵)
(柳复起必有匹庶为天子当求贤人禅/帝位以顺天命坐设妖言惑众伏诛)集览(泰山石 (第 14a 页)
立泰山)
(在泰安州北 眭弘 傅曰泰山莱芜山南匈匈似数千/人声民视之有大石自立高丈五尺大四十八围刘)
(向傅曰冠石立于泰山注冠山 (第 14a 页)
下有石自立三石为/足一石居上上林僵柳复起生 眭弘 傅曰昌邑有枯)
(社木卧复起又上林苑中大柳树断枯卧地亦自立/生虫食柳叶曰公孙病已立柳叶上虫所食成此 (第 14a 页)
五)
(字案病已宣帝名也符节令 眭弘符节令 主符节事/周礼八节图符节出入国门及往来于关以竹为符)
(取合焉 (第 14b 页)
眭弘 姓/名眭音息为反)质实(泰山注见秦始皇二十八年/上林注见秦始皇二十六年)
书法(宣帝之祥也纲目书 (第 14b 页)
佚
汉书严彭祖字公子东海下邳人与颜安乐俱事 眭
孟 孟弟子百馀人惟彭祖安乐为明质问疑谊各持
所见孟曰春秋之意在二子矣孟死彭祖安乐各颛
门教授由是公羊 …… (第 12b 页)
傅授琅邪王中为元帝少府中授同郡公孙文东门
云云为荆州刺史文东平太傅
郑玄曰董仲舒弟子嬴公嬴公弟子 眭孟 眭孟弟子 (第 12b 页)
傅授琅邪王中为元帝少府中授同郡公孙文东门
云云为荆州刺史文东平太傅
郑玄曰董仲舒弟子嬴公嬴公弟子眭孟 眭孟 弟子 …… (第 12b 页)
传所载尚有遗漏也
冥氏(都/)春秋
佚
汉书始贡禹事嬴公成于 眭孟 疏广事孟卿广授琅
邪筦路禹授颍川堂溪惠惠授太山冥都都为丞相
史都与路又事颜安乐故颜氏复有筦冥之学 …… (第 15b 页)
汉书瑕丘江公受榖梁春秋于鲁申公传子至孙为
博士其后浸微唯鲁荣广王孙皓星公二人受焉广
与公羊大师 眭孟 等论数困之好学者颇复受榖梁
沛蔡千秋少君梁周庆幼君丁姓子孙皆从广受榖
梁议郎汝南尹更始翁君本事千 (第 16a 页)
汉书严彭祖字公子东海下邳人与颜安乐俱事 眭
孟 孟弟子百馀人惟彭祖安乐为明质问疑谊各持
所见孟曰春秋之意在二子矣孟死彭祖安乐各颛
门教授由是公羊 …… (第 12b 页)
傅授琅邪王中为元帝少府中授同郡公孙文东门
云云为荆州刺史文东平太傅
郑玄曰董仲舒弟子嬴公嬴公弟子 眭孟 眭孟弟子 (第 12b 页)
傅授琅邪王中为元帝少府中授同郡公孙文东门
云云为荆州刺史文东平太傅
郑玄曰董仲舒弟子嬴公嬴公弟子眭孟 眭孟 弟子 …… (第 12b 页)
传所载尚有遗漏也
冥氏(都/)春秋
佚
汉书始贡禹事嬴公成于 眭孟 疏广事孟卿广授琅
邪筦路禹授颍川堂溪惠惠授太山冥都都为丞相
史都与路又事颜安乐故颜氏复有筦冥之学 …… (第 15b 页)
汉书瑕丘江公受榖梁春秋于鲁申公传子至孙为
博士其后浸微唯鲁荣广王孙皓星公二人受焉广
与公羊大师 眭孟 等论数困之好学者颇复受榖梁
沛蔡千秋少君梁周庆幼君丁姓子孙皆从广受榖
梁议郎汝南尹更始翁君本事千 (第 1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