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傳記類
正史類
   御史徐宗鲁墓在娄县秀野桥

   处士殷澄墓在金山县胥浦乡
   怀远将军侯端墓在金山县秦山麓
    主事徐三重
墓在金山县三保
   佥都御史陆树德墓在金山县秀州塘
   通政使许乐善墓在金山县吕冈泾
   大学 …… (第 16a 页)
    (至其地孟夏之日乃肃衣冠过旧里西山送青/溪溜萦注高冈耸抱若阿若盘沸井流珠于右)
    (长桥虹贯于前庙门轩厂巍殿 三重
崇宫杰出/云表仰瞻仪像披衮衣列班剑肃然如生露台) (第 19b 页)
  毛 在(太仓人/)
   陈梦庚(松江人/)  徐元春(松江人/)
   陈正谊(松江人/)   徐三重(松江人/)
   王国宾(武进人/)  杨以忠(武进人/)
   褚 栋(武进人/)  李际春(武进人/)
  (第 7a 页)
  丑进士授工部主事人乐其简易而惮其严中贵
  人不悦侦其过无所得遂引疾归远方来受业者
  甚众事母孝居丧哀毁有燕乳白雏于堂
   徐三重
(第 28a 页)
伯同
青浦人万历甲戌举礼部丁丑廷
  试授刑部主事时政尚综核而 (第 28a 页)
三重
独持平恕甫
  满一考即乞假归以父老遂不复出家居四十馀
  载内行醇谨门风肃穆生平笃志理学以朱子为 (第 28a 页)
  宗学者称 鸿洲先生
所著庸斋日记信古馀论诸 (第 28a 页)
  太史史例一百卷
  史记汇十卷(俱上海/张之象)
  续文献通考二百九十八卷(青浦/王圻)
  史记通表二卷(青浦 徐/三重)
  元史举要(武进/陈济)
  历朝史纂左编一百四十二卷 …… (第 5a 页)
  史纲纂要(华亭/吴稷)

  历代甲子二卷(青浦 徐/三重)
  宋元资治通鉴一百五十七卷
  甲子会纪五卷(俱武进/薛应旂)
  通鉴集览正误(武进/陈济) …… (第 8a 页)
  广史(上海张/元玘)

  读史漫笔(上海/张武)
  读史馀言(青浦 徐/三重)
  学史十三卷(无锡/邵宝)
  史说节略(无锡/秦云)
  读史閒评(无锡/秦铨)
  十七史节 (第 34a 页)
  古今醒语(华亭王/明时)

  三才图会说一百六十卷
  古今考二十二卷(俱青浦/王圻)
  信古馀论
  庸斋日记(俱青浦 徐三重)
  薛子庸语(武进薛/应旂)
  儒编六十卷(武进唐/顺之)
  读书劄记(武进/徐问)
  霞舟 …… (第 10a 页)
  谥法通考(俱青浦/王圻)
  郡望辨二卷(青浦曹/宗儒)
  雪堂日抄(青浦孙/克宏)
  鸿洲杂著(青浦 徐/三重)
  蓬蔂铭言(武进吴/可行) …… (第 45b 页)
  洗冤录十卷(青浦/王圻)

  刑戒(青浦 徐三重/
著林有麟增)
  慎刑箴(武进陈/咨稷)
  律例笺释(金坛/王樵)
  宪台法评(歙县王/献芝) (第 80a 页)
  遽出位揖之曰本道科名早未曾读书今承教矣

  众皆叹服
   徐鸿洲三重
有八语自识室中曰室无美姬堂无
  俊仆案无戏具门无杂宾又宅取安人田取给食
  书取明道器取适用
   (第 40b 页)
 事迹具明史文苑传孔延爵里未详
赵南星史韵二卷

 南星见经类 徐三重
馀言二卷
 三重字伯同华亭人万历进士官刑部尚书
朱正色涉世雄谈八卷
 正色字应明南和人万历进士官至右 (第 11b 页)
 (臣/)等谨案是编首载王守仁讲学之语并其奏疏
  杂著诗文而以王良徐曰仁钱德洪王畿之说次
  焉 徐三重
信古馀论八卷 庸斋日记八卷
 三重见史类 (第 16a 页)
 诩字厚德号戒庵老人江阴人少为诸生坎坷不第

 年八十馀而卒 徐三重
采芹录四卷 牖景录二卷 家则一卷 野
志一卷
 三重见史类
  (臣/)等谨案采芹录第一卷论养民教民 (第 22a 页)
 效臣字钟衡黄州人万历举人官旌德知县

张鼎思琅琊代醉编四十卷
 鼎思见本类
  (臣/)等谨案是编杂抄诸史百家之言胪次成书 徐三重
兰芳录二卷
 三重见史类
  (臣/)等谨案是编皆录古人轻世遗荣之事
程达警语类抄八卷
 达字顺南清 (第 15a 页)
 天用地而泰男用女而咸雷用风而恒火用水而济
 则一阴一阳之谓道而生生之谓易宇宙所以至今
 不毁尔
  徐三重
曰晋人以老易并言然易是道老是术易是
 顺理老是用智
 罗喻义曰易是蜥蜴陆佃云蜴善变易吐雹有阴阳
 析 (第 34b 页)
 李黼曰仪礼亦周公之所作也凡冠昏丧祭饮射朝
 聘之仪法度数具焉故谓之仪礼
 吴继仕曰仪礼经多散佚如投壶奔丧世子明堂乃
 是经而逸于记中者
  徐三重
曰仪礼一书无论是否先王之旧即于今所
 传者若士大夫少而诵习之长而谨守奉行之终其
 身恐朝夕跬步有违也 (第 18a 页)
 世儒疑之也仲尼原笔之旧史不传矣左氏摭拾遗
 文阙略未备可据才半耳公榖袭左而加例胡氏袭
 三传而加凿说春秋者几同射覆矣
  徐三重
曰春秋者万世理义是非之权衡诗书之法
 律也先儒以为须先识理义方可看春秋而王介甫
 目为断烂朝报不以列 (第 21b 页)
行/递三四行迭辅而一行之变凡二十)
 (有四五之凡一百二/十各著记以明之)
吴仕期大儒敷言三十三卷 徐三重
庸斋日记八卷(字伯/同) (第 30a 页)

徐三重
天真斋草(字 (第 17a 页)
伯同/
华亭人)
张敬仪部集(字尔和/淄川人)
朱应毂槐石集(字德载/浚县人)
江东之台中草(字长信/歙县人 (第 17a 页)
杰试看先辈赫赫者大段穷人如何他便耐得今人便
不耐此处不可不思
  徐三重
  字伯同南直青浦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刑部主
  事
授刑部主事时政尚综覈独持平恕匡矫甚多尚书严
清知 (第 44a 页)
其详慎使掌封事每有疑狱必咨度焉以疾请归
念父老遂致仕依亲以居曲致孝养父卒恸绝而苏少

故博洽工诗文谢病后一切弃去?心性命之学以朱
子为宗操行端洁门庭肃穆坐无杂宾卒年七十有八
学者称 鸿洲先生
所著有庸斋日记信古馀论牖景录
采芹录鸿洲杂著徐氏家则诸编行于世
 杨东明
  字晋庵河南虞城人万历庚 (第 44b 页)
 
颜鲸(应雷冲宇/慈溪)

吕坤(叔简心吾/宁陵) 徐三重(鸿洲/华亭)
陈大受(赤石/鄱阳)
曹子汴(自梁真予/安邑)
杨东明(启修/虞城)
郝敬(仲舆楚望/京山)
吕维 (第 8a 页)
学东林书院为御史徐兆魁/丑诋炯为奏辩词婉事析党人亦莫能难两捐万)
(金佐军饷家无赢/资官终太仆寺卿) 徐三重(青浦人万历进士授刑/部主事时张居正当国)
(政尚严三重独持平为尚书严清所器令总诸司/奏章益矜恕有声三年谢病归学者称为鸿州先)
(生其学以考亭为宗自壮至老编摩未尝释手士/大夫语家法者率推徐氏为第一所著有庸斋日)
(记信古馀论徐氏家则诸书子贞稷/举进士官四川副使亦以清节闻)
叶有声(上海/人万) (第 40a 页)
捐万)
(金佐军饷家无赢/资官终太仆寺卿)徐三重(青浦人万历进士授刑/部主事时张居正当国)
(政尚严 三重
独持平为尚书严清所器令总诸司/奏章益矜恕有声三年谢病归学者称为鸿州先)
(生其学以考亭为宗自壮至老编 (第 40a 页)
经疑问》十二卷

  颜素《易研》六卷

  曾朝节《易测》十卷

  邹元标《易彀通》一卷

   徐三重《
易义》一卷

  苏浚《周易冥冥篇》四卷,《易经儿说》四卷

  沈孚闻《周易日钞》十一卷

  屠
  涂宗浚《證学记》三卷

  周子义《日录见闻》十卷

  吴仕期《大儒敷言》三十三卷

   徐三重《
信古馀论》八卷

  来知德《日录》十二卷

  方学渐《心学宗》四卷

  姚舜牧《性理指归》二十 …… 吴安国《累瓦编》三十二卷

  冯应京《经世实用编》二十八卷

  柯寿恺《语丛》三十八卷

   徐三重《
鸿洲杂著》十八卷

  王纳谏《会心言》四卷

  沈节甫《纪录汇编》二百十六卷

  祁承氇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