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目錄類
別史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史鈔類
編年類
  城久倾圮明万历丙子知县陈于阶建砖城周六
  里门六崇祯乙亥知县杨尔铭重加修葺更设窝
  铺炮台壬午知县 张利民
以北山有临下之势于
  北门增建月城计十有八丈
国朝康熙九年雨圮知县胡必选修葺雍正十年重修
  潜山 (第 2b 页)
  垒请援者七年城赖以完寻擢御史(桐城/县志)

   张利民
侯官人崇祯间知桐城县时张献忠百计
  攻城凡四十馀昼夜 (第 14b 页)
利民
死守会总兵黄得功来
  援围乃解城内安插孙罗两营兵三千祸不减贼
   (第 14b 页)
利民
委曲交欢兵民以安(桐城/县志)
  黄配元江西人崇祯七年知望江县八年调怀宁
  周城建敌台浚旧濠又于 (第 14b 页)
  崇祯庚辰科(十三年/)
沈宸荃彤庵遗诗(字友荪慈溪人/山西道御史)
梁以樟卬否集(字公狄锦衣卫人/太康知县调商丘)
姜垓筼筜集(字如须莱/阳人行人)
又伫石山人稿
朱朝瑛正谊堂诗集(字美之海宁/人旌德知县)

又金陵游草
徐芳松明阁诗选(字仲光南城/人泽州知州)
高承埏稽古斋集十卷(字寓公一字泽外嘉兴人屯/田郎道素子工部虞衡主事)
单恂白燕庵诗集(字质生华亭/人麻城知县)
沈中柱怀木庵诗草(字石臣平湖人吉水知县/晚为僧名行燃号无净) 张利民
野衲诗略(字 (第 20a 页)
能因
侯官人户科给事/中晚为僧自称甲中和尚)
李公杜澹斋草(初名松晚更今名字子/于嘉善人歙县知县)
万曰吉 (第 20a 页)

进士张利民
母陈氏茹檗录一卷(闽/人)
光禄卿葛徵奇妾李因竹笑轩吟草(字是庵/会稽人)
又续草
贵阳守朱茂皖妾黄 (第 28a 页)
城被围尔铭以民兵格之贼退亡何贼势愈炽围/城岁以为常尔铭率士民登陴警柝缮垒七年如)
(一日孤/城卒完) 张利民(侯官人崇祯中知桐城县贼张献/忠百道来攻凡四十昼夜利民挥)
(涕登陴率士民死守援兵至围解又城中驻兵三/千民既苦贼复苦兵利民委曲调剂始获安堵)
  李孕嘉(沈邱人崇祯中知潜山县流贼贺一龙等/攻陷城执孕嘉及典史沈所安去索贿以)
(赎孕嘉曰死即死 (第 64a 页)
士民登陴警柝缮垒七年如)
(一日孤/城卒完)张利民(侯官人崇祯中知桐城县贼张献/忠百道来攻凡四十昼夜 利民
挥)
(涕登陴率士民死守援兵至围解又城中驻兵三/千民既苦贼复苦兵 (第 64a 页)
利民
委曲调剂始获安堵)
  李孕嘉(沈邱人崇祯中知潜山县流贼贺一龙等/攻陷城执孕嘉及典史沈所安去索贿以) (第 64a 页)
  予吏部侍郎顾起元谥「文庄」,都督刘源清谥「武节」。起范凤翼光禄寺少卿、陈洪

谧太仆寺少卿,考选林有本、沈应昌、 张利民
、韩接祖、钱源、徐方来、庄则敬为给事中,王锡衮、刘勷、夏继虞、郝锦、王大捷、毕十臣、张兆熊、王养、郭 (第 81 页)
  上登驿,召见在任、在籍臣二十人,赐坐、赐茶。时驾临该驿,各官恭迎道左。至驿阶下,行四拜礼。唐藩谦抑,赐答两拜。传谕各官暂退,仍御标二十员名进。在东者:南安伯臣郑芝龙、靖[虏]伯臣郑鸿逵、巡抚都察院佥都御史臣张肯堂、闽广督抚臣刘若金、巡按监察御史臣吴春枝、屯盐道臣罗万爵、福兵备道臣张夬、分巡道臣王芋、都司佥书臣陈缵、臣王承恩;在西者:户部侍郎臣何楷、大理寺卿臣郑瑄、通政司左通政臣马思理、光禄寺少卿臣林铭鼎、尚宝司少卿臣郑昆贞、四川按察司按察使臣曹学佺、科臣陈燕翼、臣 张利民
、道臣郭贞一、黄锡衮。时郑瑄、马思理、曹学佺俱在籍,穿吉服;何楷等俱自南京来,穿素服待罪。皇上宽仁, …… (第 11 页)
  戌时,奉令旨云:『孤今监国闽省,遵照祖制,举用阁部等官,虚心听纳,惟慎惟公。除不忠先帝皇上、负国害民者概不敢用外,藩院诸衙门既会议确当,即允所启,分别摄事还职。何楷先资升授,另有旨了。计开:内阁(旧)何吾驺、蒋德璟、黄景昉;(新)黄道周、朱继祚、丁魁楚。户部尚书何楷,掌礼部右侍郎刘若金,兵部右侍郎张肯堂、李永茂,协理戎政右侍郎陈洪谧、卢若腾,刑部左侍郎郑瑄、曾樱,工部右侍郎周汝玑,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掌院事张肯堂、徐世荫,太常寺少卿掌河南道御史吴春枝,

浙江道御史黄锡衮,云南道御史郭贞一,通政司通政使马思理、陆怀玉,吏科都给事中陈燕翼,兵科右给事中 张利民,
太常寺少卿曹学佺,光禄寺卿林铭鼎,钦天监博士谢坚、黄汉白、吴太音,鸿胪寺序班杨廷瑞』。
  初五日, (第 14 页)
  十一(甲子),兵科戴英论陈洪范所请叙录从行员役,有何劳绩?滥予非宜;上是之。太常卿张元始请虔祀社稷。陆康稷改文选郎中,加沈廷扬参议。宫继阑、曹烨广东、江西副使。叶绍颙太仆卿。考选林有本、沈应昌、 张利民
、韩祖、钱源、徐方来、庄则敬为给事中,王锡衮、刘襄、夏维虞、郝锦、王大捷、毕十臣、张兆熊、王养、郭贞 (第 33 页)
  主事杨衍期,以追扈不及,去为僧;子诸生来机,亦为僧。故兵部侍郎叶廷秀、故南京吏部主事成勇,皆以汀州变故,去为僧。故桐城知县 张利民,
亦为僧。
  其先,赣州贼犯汀之古田镇,巡抚张肯堂使把总林深、郑雄、傅云麟以五百人援之。雄、深故健将 (第 521 页)
    十一月,再攻桐城,执守将廖应登并其从骑窦成,拥之至城下招降,不从;皆杀之。贼筑台掘隧,知县 张利民
随机应之,啮指血祭炮,杀献忠爱将李混江;得功 (第 63 页)
     熊明遇(李汝璨、颜垓) 易应昌(詹尔选、萧士伟、范康生)
     黄景昉(王观光、庄鳌献、余飏、林 衍培、
张利民、李跃龙、杨瑞凤、
      谢国瑄)

     王志道(张若化、弟若仲、子士楷、李瑞和) …… (第 773 页)
  林衍培字仲卿,莆田人。以贡生,知兴国县。兴为吉、赣门户,土寇阎总之乱,衍培练义勇自将之,屡挫贼锋;邑恃以无恐。寻以母老归养,屡徵不起。生平言笑不苟,终日危坐。年六十二,卒。
  
张利民字能因,侯官人。崇祯庚辰(一六四0)进士,知桐城县。值献贼再 (第 786 页)
攻城,
利民集将士执所佩刀杀白鸡,以血洒地曰:『诸公有二心者,彼视』!又折矢誓 (第 786 页)
曰:
『利民今日藉诸公力坚守,有功不以上闻者,有如此矢』!将士感泣。贼百计攻之,不克;会黄得功来援,遂解去 (第 786 页)
  初三日,舟次水口驿。驿乃古田县地,为入省之噤喉。先时,驿递有坐驾大船,祗候水次;王却之不御。惟乘民间小舫仅载数人者,宫眷在焉;不设䌽缦及鼓吹。观者举手加额,以为俭素如此,吾民其有瘳乎!郑芝龙迎于舟次,即赐接见;传谕各官,俱候登驿朝参。及登驿,各官恭迎道左;至驿阶下,行四拜礼,王谦抑赐答两拜。传谕各官暂退,仍亲标二十员名进。在东者,南安伯臣郑芝龙、靖虏伯臣郑鸿逵、巡抚佥都御史臣张肯堂、闽广总督臣刘若金、巡按御史臣吴春枝、屯盐道臣罗万爵、福兵备道臣张夬、分巡道臣王芋,都司佥书臣陈绩、内臣王承恩;在西者,户部侍郎臣何楷、大理寺卿臣郑瑄、通政司左通政臣马思理、光禄寺少卿臣林铭鼎、尚宝司少卿臣郑昆贞、四川按察司按察使臣曹学佺、科臣陈燕翼、 张利民
、道臣郭贞一、黄锡衮。时郑瑄、马思理、曹学佺俱在籍,穿吉服。何楷等俱自南京来,穿素服待罪;监国宽仁, (第 67 页)
  福建福州府:陈肇曾、韩廷锡、陈燕翊、周之夔、陈元纶、曾异撰、陈世睿、董养河、邓寿、陈奎辉、周恂、 张利民
、董谦吉、许豸、卓震、齐庄、林昕、陈知章、林兆 (第 62 页)
  再举考选,授林有本等科道、部属各官有差。
    科七人:林有本、沈应旦、 张利民
、韩接祖、钱源、徐方来、庄则敬;道九人:黄锡衮、刘襄、郝锦、毕十臣、王大捷、夏继虞、郭贞一、王□、张 (第 200 页)
泽清请也。
    疏言:恂巨贪漏网,降贼逋诛;复令伊子方夏交通于己,重贿夤缘。故命并缉之。  户科 张利民
疏纠给事中时敏。命缓之。
    旨言「候兴屯不效,议罪」。  御史王大捷疏纠原任郧抚陈睿谟、楚抚王 (第 247 页)
    如蕙闻左良玉内犯,仓皇出都,资装甚盛。守门内臣发现珠玑灿目,群攘之,立罄;仅以银七千两闻。各衙门原解印封尚在,然以秉宪颍州与阁臣士英兵事(?),故仅没银充饷而已。于是内臣以宦橐为奇货,日肆搜求矣。户科 张利民
疏纠如蕙;报闻。  命兵部尚书阮大铖会同黄得功堵剿左孽。
    时督辅可法亦集兵策应;未几,渡江, (第 258 页)
  福王立南京,燕翼上中兴疏,授吏科右给事中,转礼科左.奉命册封琉球,未行.唐王称号,晋吏科都给事中.阁臣黄道周言燕翼堪启沃,改编修,累迁少詹事;燕翼建言无虚日.唐王败,与 张利民
同为僧于雪,又居连江山寺.以疾卒(陈氏家谱). …… (第 46 页)
  子妇,林尚书曾孙女也.早寡,苦节三十馀年,布衣蔬食.治夫翁丧葬如礼,兼营先世窀穸,护持夫诸弟成立(道光旧志)



    张利民

   (第 49 页)
张利民
字能因,侯官人,崇祯庚辰进士,知桐城县.时流寇遍江北,桐城当其冲,既至,市廛荡为邱墟,数百里无人迹, (第 49 页)
城门昼闭者数月.闻新令至,始启关.胥役寥寥,士民强半避居,逋赋无所责;贼近者七八十里,远者二三百里.参将陈某、监纪通判邵某统兵无纪律,悍卒播虐甚于寇. 利民
激以忠义,乃渐戢.会张献忠来攻, (第 49 页)
利民
集将士,执所佩刀杀鸡盟曰:『诸公有二心者视此』!大折矢誓曰: (第 49 页)
『利民
今日藉诸公力坚守,有功而不以上闻者视此』!众咸感泣.遂悬赏编伍,定战守程度,民始有固志.副将廖应登为 (第 49 页)
贼所擒,贼挟以攻城,木牛云梯毕具.时应登亲党标兵多在城, 利民
极力防御.造内城数十丈,浚深沟,昼夜环守.经年,粮告匮.会总兵黄得功、刘良佐合兵击 …… (第 49 页)
贼于鲍家岭,贼败走湖广,城以全.而援兵赴湖广者又旁午于邑.城内安插孙罗营兵三千,祸不减贼. 利民
委曲交欢,兵民乃安.
  方寇之殷, (第 50 页)
利民
锁宅门,令守者列炬以待,曰:『贼入即举火』!贼退,令追正供. (第 50 页)
利民
上牍恳豁,词气怆切,督抚恻然.官三年,治行推天下第一.
  甲申国变,福王立南京,徵入朝.士民建生祠 (第 50 页)
,名曰「报功」.既至南京,授户科给事中.未几,南都失守;唐王入闽称号,复授兵科右给事中,兼刑、工二科.召对, 利民
极言险不足恃,徒守非计.复疏言:『宜以大将屯大营于浙江金衢、江西广信等处近关.崇安、浦城、光泽各县, (第 50 页)
遴才识兼优者为令,募土著使自为守,照边方例示激劝.重外御,则各关径道不待提防;练民兵,则地方人情毋虑骚扰』.转礼科给事中.明年,进都给事中,兼吏科左.寻迁太常寺少卿.八月,唐王败于汀州, 利民
祝发,自称「田中和尚」.又明年,鲁王至闽,以左佥都御史召,不赴.从此绝迹城市,杜口不言时事.数年, (第 50 页)
    谕史可法:『吏贪民困,全由抚按婪贿。广西抚按林贽、李仲熊亘讦事情,延阁已久,虚实应与立剖;何必复行外勘,以滋延卸』。
    谕:『止云贵总督李若星勤王;如已到常德,即留兵隶何腾蛟』。
    考选林有本、沈应昌、 张利民
、韩接祖、徐方来、庄则敬、蒋鸣玉、钱源、吴适俱给事中,王锡衮、夏继虞、王大捷、毕十臣、张兆熊、郭贞一 (第 138 页)
    升吏部余飏为广东水利道右参议。

  再举考选,阮大铖擢私人林有本、王锡衮等二十馀人为给事、御史。
    林有本、沈应昌、 张利民
、韩接祖、徐方来、庄则敬、蒋鸣玉、钱源俱给事中,王锡衮、夏继虞、王大捷、毕十臣、张兆熊、郭贞一、郝锦 (第 489 页)
    唐王舟次水口驿;驿乃古田县地,为入省之咽喉。先时,驿递有坐驾大舡祗候水次,王却之不御。惟乘民间小艇仅载数人者,宫眷在焉;不设䌽幔及鼓吹。观者举手加额,以为俭素如此,吾民其有瘳乎!郑芝龙迎于舟次,即赐接见;传谕各官,俱候登驿朝参。及登驿,各官恭迎道左,至驿阶下,行四拜礼;王谦抑,赐答两拜。传谕各官暂退,仍亲标二十员名进:在东者,南安伯臣郑芝龙、靖卤伯臣郑鸿逵、巡抚臣张肯堂、闽广总督臣刘若金、巡按臣吴春枝、屯盐道臣罗万爵、兵备道臣张夬、分巡道臣王芋、都司佥书臣陈绩、内臣王承恩;在西者,户部侍郎臣何楷、大理寺卿臣郑瑄、通政司右通政臣马思理、光禄寺少卿臣林铭鼎、尚宝司少卿臣郑焜贞、四川按察使臣曹学佺、科臣陈燕翼、臣 张利民
、道臣郭贞一、臣王锡衮。时郑瑄、马思理、曹学佺俱在籍,穿吉服;何楷等俱自南京来,穿素服待罪。王宽仁, (第 62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