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正史類
 萼等至皆用为学士又言学士最清华而俾萼等居
 之谁复肯与同列被切责宇遂乞休许驰传给夫廪
 归御史许中 刘隅
等请留上曰朕非不用宇宇自以
 疾求去耳后明伦大典成夺官杨一清卒宇渡江吊
 之南都父老皆出迎曰活我者公 (第 14a 页)
      张 璿
  林有孚
 (嘉/靖)萧鸣凤        陈伯谅
  卢 焕         刘 隅
  
章 衮        邱养浩
  张 相        闻人诠
  冯天驭        杨 宜 (第 20b 页)
  李循义(字时行鄞县人进士)    王 镐(字宗周滦州人进士)

  陈 玒(字国祥鄞县人进士)    陈 褎(字邦进福建宁德人进士)

   刘 隅(东阿人进士)
   景 溱(字济之山西蒲州人进士)

  沈 奎(鄞县人进士)   谢九仪(字君赐章邱人进士) (第 12b 页)
  更定其书至昭公二十七年婴疾遂辍笔洪武己

  酉冬卒其门人倪尚谊援汸之义续成之而其书
  藏弆人不及见嘉靖中提学御史东阿 刘隅
按徽
  下令索之以原本藏于学宫更属教谕夏镗订刋
  传世
汪克宽春秋胡传附录纂疏三十卷
 克宽见易 (第 31a 页)
  许宗鲁(咸宁人进士)   周 全(武进人进士)

  刘 夔(襄垣人进士)   陆 珂(鄞县人进士)

   刘 隅(东阿人进士)
   丁汝夔(沾化人进士) …… (第 35a 页)
  (嘉靖)陆 俸(吴县人进士)   曹 怀(无锡人进士)

  黎 良(洛阳人进士)   胡体乾(交州人进士)

  王 旒(济阳人进士)    刘 隅(东阿人进士)
  毛秉铎(福清人进士)   周汝范(安福人进士) (第 64b 页)
 不均之叹翊乃下令以粮三石𣲖夫一名分八班凡
 八年一周仍启蜀府每年助青竹四万竿委官督织
 竹笼装石为堰嘉靖初佥事 刘隅
重修都江堰观澜
 亭十一年佥事张彦果议筑石工复吉普当胡光之
 旧以工费浩大不果谨按四渎惟江最大蜀水自 (第 18a 页)
  杨 铨(江西丰城/人进士)
  郑 气(科贯见/右布政)   庞 浩(山西泽州/人进士)
   刘 隅(山东东阿/人进士)
  李宗枢(科贯见/巡抚)
  龙大有(科贯见/右布政)   胡体乾(科贯见/左参政)
  孙 存( (第 46a 页)
 (人知/府)卢应徵(肥城人/副使)阎辅(曹州人/知县)乔迁(定陶人/员外)周祖
 尧(东平州人/太仆寺卿)李文芝(东平州/人副使)高凌汉(东平州/人主事) 刘隅(东/阿)
 (人巡/抚)
李仁(东阿人/巡抚)陈守愚(寿张人/参政)孙允中(仪卫司/人佥事)
 悌(辽阳/人)
 丙戌科(嘉 …… (第 51a 页)
 尹邦麟(曹县人/知县)黄嘉宾(嘉祥人甲/戌进士)杨琏(钜野人/知县)戚宏
 (东平州/人知县)徐有让(东平州/人主事) 刘隅(东阿人癸/未进士)
郭逵(东阿人/通判)
 裴岩(费县人/知州)李锡(临邑人甲/戌进士)马锡(临邑人/知县)桑溥(濮州 (第 133a 页)
 (在县西北三十里青台/铺北三里官平章政事)呼图克墓(在县北十五里香山/下封东平郡公谥桓)
 (肃/)元司允德墓(在县北二/里官翰林) 刘隅
(在县西苫/山官中丞)侯钺墓
 (在县东丞相/林北官中丞)李仁墓(在县西苫山/前官中丞)殷学墓(在 (第 34a 页)
 先芳汉书注疏亿(一百/卷)又十三省歌谣(一/卷)刘应节四
 镇三关志(十/卷)又沿边军筹(九/卷) 刘隅
治河通考(六/卷)党馨
 历年纂(二/卷)又三边四镇志(四/卷)张延登黄门纪事(十/卷)
 慎行读 …… (第 15b 页)
 律删注(一/卷)又唐音翼(一/卷)冯惟敏山堂诗稿(十卷惟/讷弟)

 击筑馀音(一/卷) 刘隅
(十/卷)李先芳北山全集(一百卷凡/十八种)
 东岱山房稿(三十/卷)又古交编(一/卷)又拾翠轩 (第 26a 页)
  蔡宗兖(山阴/进士)     戴 亢(闽县/进士)
  柴 儒(白河/人)     李际元(阳榖/进士)
  蔡 乾(崇阳/进士)      刘 隅(东阿/进士)
  孟居仁(辽州/进士)     刘 钦(西安/进士) (第 49b 页)
 (求解不得知帝喜告讦乃摭缵宗迎驾诗穆王八骏/语为谤诅长至日令其子诈为常朝官阑入关门讼)

 (冤凡所不得若 副都御史刘隅
给事中鲍道明御史/胡植冯章张洽参议朱鸿渐知府项乔贾应春等百)
 (十人悉搆入之帝大怒立遣官捕缵宗等下 (第 15b 页)
李舜臣古今考
又籀文考
龚时宪玉篇鉴磻四十卷 刘隅
古篆分韵五卷
潘恩诗韵辑略五卷
张之象四声韵补五卷
陈士元古俗字略七卷
又韵苑考遗四卷 (第 44b 页)

刘隅
治河通考十卷
杨旦刘松石治河说一卷
潘希曾治河录
张鼎修河录一卷
吴山治河通考十卷(吴江/人)
龚弘 (第 11a 页)
李士翱长白先生集二卷(字缺部长山/人户 尚书)
李仁吾西遗稿(字元夫/东阿人) 刘隅
范东集(字 (第 6b 页)
叔正/
东阿人)
叶份莲峰集(字原学/婺源人)
狄冲春溪集(字仲虚/溧阳人)
程旦萝山诗集(字孟明歙县人/浙 (第 6b 页)
《韵林原训》五卷,《奇字韵》五卷,《韵藻》四卷

  方豪《韵补》五卷

  龚时宪《玉篇鉴磻》四十

  刘隅《古篆分韵》五卷

  潘恩《诗韵辑略》五卷

  张之象《四声韵补》五卷

  陈士元《古


  吴时来《江防考》六卷

  洪朝选《江防信地》二卷

  吴道南《国史河渠志》二卷

   刘隅《
治河通考》十卷

  刘天和《问水集》六卷

  吴山《治河通考》十卷

  潘季驯《河防一览》十四
最清华,而俾萼等居之,谁复肯与同列哉?」帝怒,切责。宇遂乞休,许之。驰传给夫廪,犹如故事。御史许中、 刘隅
等请留宇,帝曰:「朕非不用宇,宇自以疾求去耳。」后《明伦大典》成,追论前议,夺官。杨一清卒,宇渡江吊
言缵宗命己刊布,不从,属钦夔论黜,罗织成大辟。候长至日,令其子诈为常朝官,阑入阙门讼冤。凡所不悦,若 副都御史刘隅,
给事中鲍道明,御史胡植、冯章、张洽,参议朱鸿渐,知府项乔、贾应春等百十人,悉构入之。帝大怒,立遣官捕
未有所正也。出按畿辅。桂萼疾台谏排己,考察京官既竣,令科道互纠劾。吏科都给事中王俊民等争之,琼与同官 刘隅
等亦言交相批抵报复,非盛世事。帝切责俊民、隅,夺其俸五月,琼等皆三月,而命部院考之。琼竟以劾勋谪戍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