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刘沂春” 相关资源

地理類
目錄類
正史類
別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編年類
  四十七年知县徐遵宗修天启四年知县马思理
  修六年明伦堂圮又新之崇祯五年知县王梦鼐
  九年知县 刘沂春

国朝康熙十一年教谕龚瑛十四年教谕童楷相继修
  射圃(在学仪/门外)名宦祠(附府/学)乡贤祠(附 (第 23b 页)
  (宝带桥二处疏通则程安/长德四邑均受其利矣)
 康山坝(新旧志俱失载见程郇复坝记云崇祯/九年知县 刘沂春
复康山坝故存其名)
  (附严有谷吴兴水利源委记吴越之水以具区为/归西北受荆溪宣歙芜湖溧阳之水西南受 (第 7a 页)
 湖州府志前编十二卷(顺治己丑知府程量编就栗/志节繁釐谬仍止于万历丙)
  (子/)
 乌程县志二卷(内阁书目嘉靖/间邑人唐枢修)
 乌程县志十二卷(崇祯丁丑邑令 刘沂春
䢋修邑人/潘士遴徐守纲编辑 按徐锴说)
  (文系传䢋音寄遒人行而求之/故从辵从丌荐而进之于上也) (第 9a 页)

刘沂春
乌程县志十二卷(崇祯丁丑/修邑令)
刘塾归安县志(邑/人)
刘吴长兴志(洪武初/修邑人)
周镐夫长兴 (第 30b 页)
二十愿同死上琛喜曰汝/幼妇亦能死耶遂整冠带赋诗题壁共饮药酒而)
(卒/年/本朝乾隆四十一/赐谥节悯) 刘沂春(字泗哲长乐人崇/祯进士历官刑部)
(主事行人熊开元以建言系狱沂春/谳之不阿上意屡旨镌责遂落职归)
鄢廷诲(字荩/献永)
(福人崇祯中以岁贡授登封县令流贼破城不/屈死/本朝乾隆四十一年/赐谥节悯) (第 25a 页)
上琛喜曰汝/幼妇亦能死耶遂整冠带赋诗题壁共饮药酒而)
(卒/年/本朝乾隆四十一/赐谥节悯)刘沂春(字 泗哲
长乐人崇/祯进士历官刑部)
(主事行人熊开元以建言系狱 (第 25a 页)
沂春/
谳之不阿上意屡旨镌责遂落职归)鄢廷诲(字荩/献永)
(福人崇祯中以岁贡授登封县令流贼破城不/屈死/本 (第 25a 页)
词。养性亦封还密旨。乃命移刑官定罪,尚书徐石麒等拟埰戍,开元赎徒。帝责以徇情骫法,令对状。乃夺石麒及 郎中刘沂春
官,而逮埰、开元至午门,并杖一百。埰已死,埰弟垓口溺灌之,乃复苏,仍系刑部狱。明年秋,大疫,命诸囚出
肃乐亦之舟山。唐王召之,甫入境,王已没。遂隐海坛山,采山薯为食。明年,鲁王次长垣,召为兵部尚书,荐用 刘沂春
、吴钟峦等。明年拜肃乐东阁大学士。

唐王虽殁,而其将徐登华为守富宁,鲁王遣大学士刘中藻攻之。登华欲
  已而闽事大坏,唐王走汀州,不返。郑彩以舟师自保海上,名振乃以监国诣彩;且曰:『隆武一家,好为之』!彩乃扶监国复起,恢建宁、兴化二府及福州诸下县,困省

围垂破;而清以其督陈锦援之,复破建宁,而福围亦解。是时沈宸荃、 刘沂春
、吴钟峦、朱永佑、李向中同张名振、阮俊扈监国航至舟山;舟山为黄斌卿汛地,请曰:『主诚即次则可;恐久居 …… (第 83 页)
初,熊汝霖以阁部扈驾,为郑彩所劫,随拜钱肃乐为大学士。肃乐病卒琅琪山,继以马思理;亦病卒,而拜宸荃、 沂春
二人。时 (第 83 页)
沂春
子苦请 (第 83 页)
沂春
去,监国放 (第 83 页)
沂春。
而肯堂者,以唐都察院左都兼吏、兵二部尚书加少保,奉命督斌卿西征之师;唐败,留舟山。监国心怜斌卿,乃特 (第 83 页)
  以马思理为东阁大学士,林正亨为户部尚书,钱肃乐兵部尚书,沈宸荃工部尚书, 刘沂春
右副都御史,吴钟峦通政司,余飏左都御史,林嵋吏科给事中,黄岳吏部考功司郎中。
  大学士刘中藻起兵福 …… (第 66 页)
  六月戊戌,大学士钱肃乐卒。初,涂登华以福宁州降郑彩,受之。然福宁危而后安,降由于刘中藻,故幕府立焉;彩反掠其地。肃乐与中藻书,每不直彩。彩闻之,恨甚;肃乐故有血疾,亦念其恨也,疾动而卒。
  十月,大学士马思理卒。以沈宸荃、 刘沂春
为东阁大学士。 …… (第 68 页)
  六月,召张名振复建跳所。

  七月壬戌,上次建跳所。闽地尽陷,郑彩亦遂弃上而去。名振逆之至浙,从亡者为大学士沈宸荃、 刘沂春
、礼部尚书吴钟峦、兵部尚书李向中、兵部侍郎孙延龄、左副都御史宗羲、兵部职方司郎中朱养时、户部主事林瑛 …… (第 69 页)
  九月丁酉,张名振、阮进、王朝先共杀黄斌卿。建跳乏食,阮进以百艘泊舟山告急;斌卿不应,亦不使人至建跳奔问宫守。于是合攻舟山,斌卿与二女皆赴水死。
  十月己巳,上驻跸舟山。 刘沂春
还闽,以张肯堂为东阁大学士、朱永佑吏部侍郎、孙延龄户部尚书。
  五年庚寅正月乙卯朔,上在舟山。
  (第 69 页)
  十月,明封郑成功为威远侯.成功寻复云霄,降将张国柱败殁,守备姚国泰就擒(小腆纪年、清史纪事本末)
  鲁大学士马思理卒.沈宸荃相, 刘沂春
副之(南疆绎史)
  十二月,郑鸿逵、郑成功复福建沿海州县,奉表报闻于桂王(永历实录)
  是岁 …… (第 27 页)
  鲁定西侯张名振复健跳所,遣使迎鲁王(南疆绎史)
  七月,鲁王复入浙,次健跳所.郑彩弃王去,从王者大学士沈宸荃、 刘沂春
、礼部尚书吴钟峦、兵部尚书李向中、户部侍郎孙延龄、左副都御史黄宗羲、兵部职方司郎中朱养时、户部主事林 (第 29 页)
    钟峦,字峦,武进人。以岁贡,教授中州,附河南贤书;崇祯甲戌成进士。
  弘光中,历岭西兵备道。唐事败,全发于闽之城头乡;尚书肃乐以监国命招之。
  以 刘沂春
为都察院副都御史,疾辞;不许,乃趋朝。
  布衣蔡奶憨时起兵东昌、兖州等处,间道驰请敕印;封奶憨为将 …… (第 45 页)
    钟峦,以鹭门扈驾,进尚书。向中,号立斋,钟祥人;崇祯庚辰进士。知长兴,调秀水;以漕事持,旗军过索,被残折臂。以职方兵部就唐;唐败,扈舟山。永佑,字又玄,松江人。以崇祯甲戌进士,历铨部。乙酉,从松江义奋,不终。唐藩立,航海入闽;补文选郎中。延平不返,即鹭门依监国,扈舟山。
  晋阮进荡湖侯、周崔芝平彝侯、周瑞闽安侯、王朝先平卤伯; 刘沂春
以都御史、沈宸荃以兵部尚书,皆晋东阁大学士。寻以李长祥为兵部侍郎,徐孚远为国子祭酒,陈九 …… (第 58 页)
    时北历从西人汤诺望所定,二十四气分地异刻,觜、毕易位;五星之行,无气孛。惟舟山尚从故历。
  永历四年(庚寅)、监国五年春正月,大学士 刘沂春
称病笃,由海道放归。
  闽庶吉士张煌言入扈舟山,起拜兵部左侍郎。
    煌言两同富平名振以舟师北 (第 59 页)
  顺治四年丁亥正月,鲁王在山盘。以熊汝霖为相,晋郑彩建国公、郑遵谦义兴侯、张名振定西侯、杨耿同安伯、郑联定远伯、周崔芝平北伯、阮进荡北伯。崔芝复海口镇东。二月朔壬申,克海澄。明日,攻漳平失利。又明日,大清兵救海澄,南师退入于海。丙子克漳浦,以闽人洪有文为令;五日而陷,有文死之。四月,海口陷,守将林籥舞、赵牧死,周崔芝退保火烧岙。六月,攻漳州。七月,王亲征,次长垣,会郑彩、周瑞、周崔芝、阮进之师攻福州,败绩。郧西王起兵复建宁。八月,王克连江。十月,长乐、永福、闽清皆下,罗原知县朱丕承、宁德知县钱楷皆以城降。晋马思理东阁大学士、林正亨户部尚书、钱肃乐兵部尚书、沈宸荃工部尚书、余飏左都御史、 刘沂春
左副都御史、吴钟峦通政使、林嵋吏科给事中、黄岳吏部郎中。初,唐王隆武时大学士刘中藻以忤郑氏去。吏部主 …… (第 30 页)
  顺治五年戊子正月,鲁王舟次琅琦,有传言唐王未死,或云在五指山为僧,议遣使访迎。又议为思宗发丧。同安伯扬耿及大学士朱继祚攻兴化,大清守道彭遇颽使守将出战,而登陴立明帜以城降。大清将金声桓部将郭天才来归。郑彩杀大学士熊汝霖、义兴

侯郑遵谦于琅琦。晋钱肃乐东阁大学士。自王入闽,先后降克得三府、一州、二十七县,皆不能守;于是,给事中林嵋、守道汤棻死兴化,大学士朱继祚、知县都廷谏死莆田,给事中郑正畿、御史林逢经死永福,御史王恩及死长乐,守将王祁死建宁。王移次沙埕。馀姚人王翊起兵四明,遥奉鲁王年号,破上虞;前翰林学士张煌言聚兵平冈以应之。御史冯京第如日本乞师。冬十月,马思理卒,以沈宸荃、 刘沂春
为东阁大学士。十一月,王舟退壶江,钱肃乐以忧卒。是年,大清将金声桓、李成栋以江西、广东来归,桂王复至 …… (第 31 页)
  顺治六年己丑正月,鲁王舟次玉环山,张名振自石浦来朝。三月,王翊徇奉化,退大清兵于河泊。大清兵围刘中藻于福安,中藻食尽,不得出战,为文自祭,吞金死,城陷;部将董世尚等数百人皆死之,闽地尽陷。浙遗臣南来者多为郑彩所害,彩亦帅麾下弃去。张名振、阮进迎王还浙,次于南田。秋七月壬戌,至健跳,从者大学士宸荃、 沂春
、礼部尚书吴钟峦,兵部尚书李向中、兵部侍郎孙延龄,职方郎中朱养时、户部主事林瑛,每旦朝于水殿。钟峦如 (第 31 页)
  乙酉六月,大清檄下浙东,肃乐大会绅士城隍庙,痛哭议举兵。谢三宾不欲,移书

定海总兵王之仁,使以兵威胁举兵者。之仁陈兵入郡,反合肃乐,三宾怅然。会孙、熊已起馀姚,甬西道通,遂进军绍兴。鲁王监国,晋肃乐右都御史,升左副都御史,转战乔司及牛头湾。时,马士英、阮大铖亡入方国安营,阴制行朝之政。里井邪狯,多缘举义推戴呈身,部覆台弹犹沿旧习。富家输饟,动加榜楚。内侍客凤仪、外戚张国俊等,气倾中外,咫尺大敌,而越城裒衣宽带、歌读宴会如平常。肃乐条列其弊,不能用。及浙河师溃,浮海隐于福州之化南。鲁王次中左所,复入觐。
  丙戌十月,鲁王在长垣,肃乐拟诏,预颁鲁三年戊子历。浙、闽全陷,旧人如 刘沂春
、吴钟峦皆遁不起,肃乐移书责之,乃就道;唐王遗臣,稍稍引出。明年戊子,鲁王次闽安镇,晋东阁大学士。刘 (第 82 页)
  四月,海口陷,参议林籥舞、总兵赵牧死之;周鹤芝退保火烧岙。吴淞提督吴胜兆反正,命定西侯张名振率舟师赴之,以兵部(小腆纪年作户部)右侍郎沈廷扬、右佥都御史张煌言、给事中徐孚远、御史冯京第监其军。抵崇明,舟覆,名振等从间道脱归;廷扬被执,死之。
  六月,攻漳州,失利。王至琅江,钱肃乐来朝,拜兵部尚书。以闽中原任太仆寺卿 刘沂春
为右副都御史、原任广东粮道(小腆纪年称副使,第十卷本传同)吴钟峦为通政使(按纪年以十月召用),并以钱 …… (第 8 页)
  三月,兴化陷,吏科给事中林嵋、兴泉道汤芬死之。莆田陷,大学士朱继祚、知县都廷谏死之。永福陷,里居给事中邬(胜朝殉节诸臣录作鄢)正畿、御史林逢经死之。长乐陷,里居御史王恩及(小腆纪年作王恩)死之。建宁陷,守将王祈死之。王在闽中先后复三府、一州、二十七县,至是皆失,仅留宁德、福安二县。

  六月初五日戊戌,大学士钱肃乐以忧卒。
  十月,以工部尚书沈宸荃、右副都御史 刘沂春
兼东阁大学士。
  四年己丑正月辛酉(小腆纪年作庚申)朔,王次沙埕。监察御史黄宗羲自剡中至,拜为左佥 …… (第 10 页)
  九月丁酉,张名振、阮进、王朝先共杀黄斌卿。
  十月己巳(小腆纪年作乙巳。按历法是月无己巳日),王移跸舟山,以参将府为行在。大学士 刘沂春
还闽。以闽中原任户工二部尚书张肯堂为东阁大学士、吏部右侍郎朱永 (第 10 页)
境,而延平陷,遂隐海坛山,采山薯为食。
  丁亥,郑彩治兵海上,王入长垣,召为兵部尚书;疏荐故太仆卿 刘沂春
、广东粮道吴钟峦及闽中诸遗臣并起用。戊子,王次闽安镇,拜为东阁大学士,与马思理(胜朝殉节诸臣录云:长 (第 34 页)
  冬十月,长乐、永福、闽清皆下,罗源知县朱丕承、宁德知县钱楷皆以城来归。以马思理为东阁大学士、林正亨户部尚书、沈宸荃工部尚书,以 刘沂春
为右副都御史、吴钟峦通政使、余飏左都御史、林嵋吏科给事中、黄宾吏部考功司郎中。
  大学士刘中藻起兵 …… (第 83 页)
  夏六月戊戌,兵部尚书大学士钱肃乐卒。王闻,震悼辍朝;赐祭、予谥荫。
  冬十月,大学士马思理卒。沈宸荃相, 刘沂春
副之。
  己丑春正月,监国鲁王次沙埕。
  三月,宁德破。
  夏四月,福安破;兵部尚书大学士刘中 …… (第 84 页)
  六月,定西侯张名振复健跳所,遣使迎王。
  秋七月壬戌,王复入浙,次健跳;郑彩弃王去。从王者,大学士沈宸荃、 刘沂春
、礼部尚书吴钟峦、兵部尚书李向中、户部侍郎孙延龄、左副都御史黄宗羲、兵部职方司郎中朱养时、户部主事林 …… (第 84 页)
 九月丁酉,张名振、阮骏、王朝先合兵执杀黄斌卿。
  冬十月己巳,奉王驻劄舟山。太保沈宸荃以疾请罢, 刘沂春
还闽。以前吏部尚书张肯堂为东阁大学士、朱永祐为吏部侍郎、孙延龄为户部尚书、张煌言为兵部左侍郎。
   (第 85 页)
诚如吏言,我将为吏用矣』!
  南都亡,举兵邑中;鲁监国擢为佥都御史。从至闽,进工部尚书。戊子冬,与 刘沂春
并进东阁大学士,从之舟山。壬辰,又从之泛海,抵中左所及金门。当宸荃从亡时,其父家居;当事者,每齮龁之 …… (第 278 页)
犄角势,复为降绅谢三宾所告而死。故太仆卿 刘沂春
初仕苕中,既而还闽;广东粮道吴钟峦素行忠直:时皆隐遁。乃疏乞特敕召用;得旨:以 (第 321 页)
沂春
为右副都御史、钟峦通政使。二人犹不起,肃乐复贻以书曰:『时平则高洗耳、世乱则美搴裳;司徒女子犹知君父 (第 321 页)
  九月,监国复罗源;又取连江、长乐、永福、闽清、崇浦、海澄、漳浦二十馀县。北掠海州,破高公、莺游、龙门诸岛。郧西王常潮入松溪,庆元、政和、乐安、光泽、建阳山寨多应者。马得功自浦城来攻,却之;又复顺昌、将乐(详「义旅」)
  冬十月,监国以马思理为东阁大学士,林正亨为户部尚书,,沈荃宸为工部尚书,余飏、 刘沂春
为左右都御史,林嵋为给事中,黄宾为吏部郎中。召大学士吴钟峦于家,钱肃乐寓书焉。钟峦幡然曰:『行固无益 …… (第 114 页)
  六月,张名振克健跳所。阮进亦弃黄斌卿,相与奉监国至健跳。


  秋七月戊申,监国至健跳所;从者大学士沈荃宸、 刘沂春
、礼部尚书吴钟峦、兵部尚书李向中、户部侍郎孙延龄、左副都御史黄宗羲、右佥都御史张煌言、职方郎中朱养时 (第 118 页)
    钟峦字峻伯,号山,学者称为霞舟先生;武进人。崇祯甲戌(一六四三)进士,历桂林推官。南都授吏部主事,抵南雄而金陵亡。子福之,以起兵大湖死。钟峦

转赴闽中,由原官转员外郎;痛陈国事,时宰不悦。钟峦曰:『天下分崩,资群策犹恐不支;尚欲拒人言邪』?隆武帝以郑氏专恣,欲往赣州。钟峦曰:『闽海虽非立国之区,然今日所急者,选锋锐以复南昌,联络吴、楚以得长江。舍此他图,关门一有骚动,则全闽震惊矣』!隆武帝不悦,出为广东副使。未行而闽又亡,遁迹海滨;愤士大夫多失节,因作「十愿斋说」寄意(考曰:「十愿斋说」:一曰吾愿子孙世为儒,不愿其登科第;再曰吾愿其读圣贤书,不愿其乞灵于西竺之三车;终曰吾愿其见危授命,不愿其偷生事仇)。钱肃乐疏荐钟峦与故太仆卿 刘沂春,
监国以 (第 700 页)
沂春
为右副都御史、钟峦为通政使。初犹不起,肃乐贻以书曰:『时平则高洗耳,世乱则美褰裳;司徒女子犹知君父, …… (第 700 页)
中。
    徐鼒曰:同召者有 刘沂春,
何以不书?无所表见也。自侍郎以下,升擢贬黜悉不书。或以其人书,或以其事有关大局也亦书;所谓「春秋」无 (第 701 页)
  明封朱成功威远侯(考曰:黄宗羲「赐姓始末」云:『封成功延平王』。误也;成功之封王在戊戌正月。宗羲纪鲁事皆得之目睹,其于成功则本之传闻,不皆可据)。  明鲁大学士马思理卒;以沈宸荃、 刘沂春
为东阁大学士。 (第 74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