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別集類
傳記類
載記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正史類
   巴 马良(弟/谡)杨颙 陈震 吕乂 刘封 彭

   羕 廖立 李严 刘琰 魏延 杨仪 霍
   峻(子/弋)王连 向朗(兄子/宠)张裔  杨洪(何/祗)
费诗
   杜微 杜琼 许慈(胡/潜)孟光 来敏 尹默
   李撰 谯周 郤正 黄权 李恢 吕凯
  (第 4a 页)
从事 杨洪
从事祭酒何宗议曹从事杜琼劝学从事张
爽尹默谯周等上言曰臣等谨按河图洛书五经谶纬
众说并有大王名字又参 (第 13b 页)
  良(弟/谡)杨颙 陈震 吕乂 刘封 彭羕 廖立
   李严 刘琰 魏延 杨仪 霍峻(子/弋)王连
  向朗(兄子/宠)张裔  杨洪(何/祗)
费诗 杜微 杜琼
  许慈(胡/潜)孟光 来敏 尹默 李撰 谯周 郤
  正 黄权 李恢 吕凯 马忠 (第 1b 页)
振赡衰
宗行义甚至加辅汉将军领长史如故建兴八年卒子
(音忙/角反)嗣历三郡守监军毣弟郁太子中庶子 杨洪
(第 14b 页)
季休
犍为武阳人也刘璋时历部诸郡先主定
蜀太守李严命为功曹严欲徙郡治舍洪固諌不听遂
辞功曹请退严欲荐洪于州 (第 14b 页)
 伤坐免官禁锢
曹公初建魏府以毛玠崔琰为东曹掾吏铨衡人物选
用先尚勤俭于是天下士人皆砥砺名节务从约损和
洽言于公曰天下大器在位与人不可以一节俭也俭

素过中自以处身则可以此格物所失或多今朝廷之
仪吏有著新衣好车者不谓之廉洁至令士大夫故污
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壶飧以入官寺夫
立教观俗贵处中庸为可继也今崇一槩难堪之行以
检殊途勉而为之必有疲瘁古之大教务在通人情而
已凡激诡之行则容伪矣
魏文帝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见举/士门)
汉昭烈既崩诸葛孔明秉政惩恶举善量能授任不计

资叙时犍为郡守李严以 杨洪
为功曹严未去郡而洪
以才能已为蜀郡守洪门下书佐何祇有才策洪未去
郡而祇已为广汉郡守
 孙氏有江东选曹 (第 11a 页)
利州昭化县)徐晃击破之张合屯广石(广石当在/巴汉之间)
备攻之不能克急书发益州兵诸葛亮以问从事犍为 杨洪
洪曰汉中益州咽喉(犍居言翻/咽音烟)存亡之机会若无
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发兵何疑时法正从备
北行 (第 9a 页)
元益无所惮益州治中从事 杨洪
启太子遣将军陈曶
郑绰讨元(曶呼/骨翻)众议以为元若不能围成都当由越巂
据南中(南中汉益州永/昌二郡 (第 5a 页)
诸胡兵皆败没调民马千馀匹以补之(调徒/钓翻)还至陜(自/泾)
(州代还至陜还从/宣翻陜失冉翻)获亡将 杨洪
乘醉断其手足而斩之
(断音/短)王周奏彦泽在镇贪残不法二十六条民散亡者 …… (第 2b 页)
其有军功又
与杨光远连姻释不问(欧史张彦泽与帝连/姻又讨范延光有功)夏四月己
未右谏议大夫郑受益上言 杨洪
所以被屠由陛下去
岁送张式与彦泽使之逞志致彦泽敢肆凶残无所忌
惮见闻之人无不切齿而陛下曾不动心一无诘 (第 3a 页)
与之相拒备遣其将陈式等绝马鸣阁道徐晃击破之
张合屯广石备攻之不能克急书发益州兵诸葛亮以
问从事犍为 杨洪
洪曰汉中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
无汉中则无蜀矣此 (第 133a 页)
犹足下
昔日之惧也向使高祖用涛言事安至此彦泽大笑命
酒饮之涛引满而去旁若无人(天福七年张彦泽获亡/将 杨洪
断其手足斩之)
(朝义节度使王周奏之帝释/而不问李涛伏閤极论其罪)甲戌张彦泽迁帝于开封
府顷刻不得留 (第 38b 页)
 关与渊等相拒(蜀志先/主传)蜀主屯阳平关张合屯广右

 蜀攻之不能克急书发兵诸葛亮以问 杨洪
洪曰汉
 中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
 门之祸也发兵何疑(通/鉴)太祖还邺留晃与夏侯渊 (第 51b 页)
 实(代郡注见秦王政三年上谷/郡名注同上年裴潜闻喜人)
刘备击张合不克
 (刘备屯阳平关攻合等不克急书发益州兵诸葛亮/以问从事犍为 杨洪
洪曰汉中益州咽喉存亡之机)
 (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发兵何疑时/法正从备北行亮于是表洪领蜀 (第 41b 页)
根本陈寿魏志言之太略故详/辨之也蜀先主既没诸葛孔明秉政惩恶举善量材授)
(任不计资叙时犍为郡守李严以 杨洪
为功曹严未去/郡而洪已为蜀郡守洪门下书佐何祗有才策洪未去)
(郡而祗已为广汉郡守后李严廖立皆得罪于 (第 3b 页)
   彭山县
扬雄蜀记秦惠王遣张仪司马错伐蜀蜀王开明拒战
不利退走武阳获之即此地也郡国志云汉元光四年
益洲刺史任安城武阳周围千三百丈本志云今之旧

土城是有任公桥后汉朱褒获麟于马颊岭因改名为
麒麟桥 汉犍为郡理本志云治西北五里犍为城汉
建元中筑碑目云汉犍为 太守杨洪
碑在彭山县北小
板桥五十年前馀 (第 21a 页)
杨洪
碑三字今皆磨灭 华阳国志
云郡去成都百五十里渡大江昔人作大桥曰汉安桥
广一里半每秋夏水盛断绝岁岁修理 (第 21a 页)
与书曰服闻德行饥渴历时清浊异流无缘咨觏王元
泰李伯仁王文仪 杨季休
丁君干李永南兄弟文仲宝
等每叹高志未见如旧猥以空虚统领贵州德薄任重
惨惨忧虑朝廷主公今年始十八天姿仁 (第 51a 页)
将军署左将军府事昭烈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
兵昭烈之攻张合于汉中也急书发益州兵亮以问从
杨洪
洪曰汉中益州咽喉无汉中即无蜀矣发兵何
疑时法正从昭烈北行亮即表洪领蜀郡太守众事皆
办初犍为太守李严辟 (第 5a 页)
杨圭为尚书 杨洪
为益州刺史徐舆为镇南将军王达
为军师其馀文武拜授各有差追尊曾祖虎巴郡桓王
祖慕陇西襄王父特成都景王母 (第 7b 页)
  本路安抚提刑置司
事要郡名汉中 天汉(萧何谏高祖曰丨丨其称甚美/○刘禹锡厅壁记丨丨之邦实)
(居右/部)南郑 褒中 褒阳风俗其气彊梁(东汉志西方/之气丨丨故)
(曰梁/州)其民质直(华阳志云云好义土/风朴厚有先民之风)多事畋渔(隋志汉/中之人)
(朴质无文不甚趋利性嗜口腹丨/丨丨丨虽柴门蓬室食必兼味)秦资其富(华阳国志/序云云用)
(兼天/下)汉用以兴(同上汉祖用之奄有四海/又以帝业所兴不封藩王)形胜南接广

(华阳国志东接南郡云云西接垄西阴平/北接秦川厥壤沃美贡赋所出略似三蜀)前瞰三秦
(绍兴孙道夫秦汉中云云后蔽四川黄权以为蜀之股/肱 杨洪
以为蜀之咽喉故诸葛亮蒋琬费袆之徒皆驻)
(兵于/此)前控六路之师(张魏公德远奏汉中形势之地云/云后据 (第 2a 页)
 向朗(年踰八十/手自校书)
 张裔(守益州雍闿縳致之吴诸后武侯以为恭军/领留府长史 立杨恭 孤门户行义甚至)
  杨洪(谓汉中蜀咽喉急发兵洪忠清何至孝超洪始为李/严功曹而起为蜀郡 书佐 祗又 守广汉矣)
 费诗(关羽耻与黄忠同列诗以韩信后至居上喻之乃拜/ 諌称尊号 更始犹存而光武举号比諌未然)
  (第 9a 页)
  (徒慕破庐江王执问朝廷事不言有使之节之与/李绩 薛延陀 绥定回鹘立嗣而还有使 功)
  (有通知四夷情伪屡使突厥前后建明允会事机/ 使之才 及为高宗执政传遂无可录之事)
  杨洪
(将帅之才之杨素弟子有伐辽出贼背袍仗/精整上壮 曰越公儿 家风 副丘道岩)
  (碍处密杀焉 (第 2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