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目錄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吏遍置所私书押用一统山河四字翰林编修陈桱
贺之辄擢待制同列无敢与抗又搆诛参知政事张
昶益无所惮嗾御史刘炳等劾罢 丞相汪广洋 徙之
海南又教炳劾刑部侍郎左安礼等八人善长劾宪
排陷大臣初皇太子尝召宪宪不即至至是穷竟其
罪辟 (第 2a 页)
贺之辄擢待制同列无敢与抗又搆诛参知政事张
昶益无所惮嗾御史刘炳等劾罢 丞相汪广洋 徙之
海南又教炳劾刑部侍郎左安礼等八人善长劾宪
排陷大臣初皇太子尝召宪宪不即至至是穷竟其
罪辟 (第 2a 页)
为并州长史张仁亶进九鼎铭表 吴少微
臣闻鼎者夏后氏作群牧贡金远方图物备诸山泽以
御魑魅厥后嗣德昏乱鼎迁于商夏之宝也杞不足徵
殷既有之又患失之周德休明神宝不坠百代可继伏
惟陛下光大而当之若乃崇贵之器金玉之鼎镕首山
𤼵脽上列太庙序明堂克明灵命以奉上帝非愚臣所
敢议臣闻礼之兴也始诸饮食故先王之制曰举九鼎
盖筠药淳熬澄潴膏饵御九州之美顺四时之和臣所
以征缮北金敢贡新鼎夫有器必有名臣窃见九州同
乃述九号夫永昌天中所以基皇周也长安及岐所以
纪灵瑞也武兴建都所以光帝闬也礼日观禅云云所
以美升中也少阳载青所以冀储德也东原底平所以
广封植也江都淮海所以肆 朝宗也 江陵作镇所以制
荆蛮也成都奥区所以遏珍贡也夫此九者诚不足揄
衍鸿休昭振方统庶睹者美其所称知有由作微臣 (第 21b 页)
臣闻鼎者夏后氏作群牧贡金远方图物备诸山泽以
御魑魅厥后嗣德昏乱鼎迁于商夏之宝也杞不足徵
殷既有之又患失之周德休明神宝不坠百代可继伏
惟陛下光大而当之若乃崇贵之器金玉之鼎镕首山
𤼵脽上列太庙序明堂克明灵命以奉上帝非愚臣所
敢议臣闻礼之兴也始诸饮食故先王之制曰举九鼎
盖筠药淳熬澄潴膏饵御九州之美顺四时之和臣所
以征缮北金敢贡新鼎夫有器必有名臣窃见九州同
乃述九号夫永昌天中所以基皇周也长安及岐所以
纪灵瑞也武兴建都所以光帝闬也礼日观禅云云所
以美升中也少阳载青所以冀储德也东原底平所以
广封植也江都淮海所以肆 朝宗也 江陵作镇所以制
荆蛮也成都奥区所以遏珍贡也夫此九者诚不足揄
衍鸿休昭振方统庶睹者美其所称知有由作微臣 (第 21b 页)
西南类罗縠文因号縠水崖多兰茝故名兰溪(萨/天)
(锡兰溪舟中诗水底霞天鱼尾赤春波绿占白鸥/汀越舟一叶兰溪上载得金华一半青 汪广洋 兰)
(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月桃花雨夜半鲤鱼来上滩程鋐过兰溪诗寂)
( (第 19b 页)
(锡兰溪舟中诗水底霞天鱼尾赤春波绿占白鸥/汀越舟一叶兰溪上载得金华一半青 汪广洋 兰)
(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月桃花雨夜半鲤鱼来上滩程鋐过兰溪诗寂)
( (第 19b 页)
白石英 元和郡县志遂安县白石山出白石英
杜若 建德图经严陵山水称号率有经据如杜若
汀洲见于杜紫薇诗杜若芳洲翠
子规 汪广洋 过三百六十滩诗催归不待临岐语
夜夜子规啼到明
翠鹊 名胜志桐庐县绾仙洞内有翠鹊 (第 47b 页)
杜若 建德图经严陵山水称号率有经据如杜若
汀洲见于杜紫薇诗杜若芳洲翠
子规 汪广洋 过三百六十滩诗催归不待临岐语
夜夜子规啼到明
翠鹊 名胜志桐庐县绾仙洞内有翠鹊 (第 47b 页)
邓 愈(壬寅年任详名宦) 薛 显(详名宦)
何文晖(滁州人) 黄 彬(详名宦)
杨 宪(开省自宪始) 汪广洋(字朝宗高邮人) 陶 安(详名宦)
滕 毅(字仲弘镇江人以儒士徵授起居注擢吏部尚书出参政江西)
曾万中(吉 (第 1b 页)
邓 愈(壬寅年任详名宦) 薛 显(详名宦)
何文晖(滁州人) 黄 彬(详名宦)
杨 宪(开省自宪始) 汪广洋(字 朝宗 高邮人)陶 安(详名宦)
滕 毅(字仲弘镇江人以儒士徵授起居注擢吏部尚书出参政江西)
曾 …… (第 1b 页)
陈 志(莆田人进士) 杨 柏(商邱人进士)
成守节(曹州人进士) 胡 钥(潜江人进士)
苏 朝宗(汲县人进士隆庆间任) 顾廷对(秦州人进士)
刘思问(详名宦) 任春元(馀姚人进士)
燕儒宦(鲁山 …… (第 13a 页)
张永明(见前)
李宪卿(字廉夫昆山人进士) 黄文炳(字以约莆田人进士)
牟 朝宗(字于海四川宜宾人进士) 李 乐(字和仲湖广卢溪人进士)
王乔龄(字维岳浙江馀姚人进士) 殷 迈(字时训南京留 (第 39a 页)
何文晖(滁州人) 黄 彬(详名宦)
杨 宪(开省自宪始) 汪广洋(字朝宗高邮人) 陶 安(详名宦)
滕 毅(字仲弘镇江人以儒士徵授起居注擢吏部尚书出参政江西)
曾万中(吉 (第 1b 页)
邓 愈(壬寅年任详名宦) 薛 显(详名宦)
何文晖(滁州人) 黄 彬(详名宦)
杨 宪(开省自宪始) 汪广洋(字 朝宗 高邮人)陶 安(详名宦)
滕 毅(字仲弘镇江人以儒士徵授起居注擢吏部尚书出参政江西)
曾 …… (第 1b 页)
陈 志(莆田人进士) 杨 柏(商邱人进士)
成守节(曹州人进士) 胡 钥(潜江人进士)
苏 朝宗(汲县人进士隆庆间任) 顾廷对(秦州人进士)
刘思问(详名宦) 任春元(馀姚人进士)
燕儒宦(鲁山 …… (第 13a 页)
张永明(见前)
李宪卿(字廉夫昆山人进士) 黄文炳(字以约莆田人进士)
牟 朝宗(字于海四川宜宾人进士) 李 乐(字和仲湖广卢溪人进士)
王乔龄(字维岳浙江馀姚人进士) 殷 迈(字时训南京留 (第 39a 页)
诏徵江南有道浮屠十人诣于南京命钦天监臣
差以榖旦就蒋山太平兴国禅寺启建广荐法会
上宿斋室却荤肉弗御者一月复敕中书右丞相
汪广洋 左丞相胡惟庸移书城社之神具宣上意
俾神达诸冥期以毕集五年春正月辛酉昧爽上
服皮弁服临奉天殿群 (第 12a 页)
差以榖旦就蒋山太平兴国禅寺启建广荐法会
上宿斋室却荤肉弗御者一月复敕中书右丞相
汪广洋 左丞相胡惟庸移书城社之神具宣上意
俾神达诸冥期以毕集五年春正月辛酉昧爽上
服皮弁服临奉天殿群 (第 12a 页)
武臣等诸书凡唐宋所谓律令格式与其编敕皆
在是也但不用唐宋之旧名尔
九年十月命釐正大明律
帝览律条犹有未当者命丞相胡惟庸 御史大夫汪
广洋 等详议釐正者凡十有三条馀如故
十四年四月敕刑部自今官吏有犯宥罪复职榜示其
过于门果能省身改过则除之不 (第 10b 页)
在是也但不用唐宋之旧名尔
九年十月命釐正大明律
帝览律条犹有未当者命丞相胡惟庸 御史大夫汪
广洋 等详议釐正者凡十有三条馀如故
十四年四月敕刑部自今官吏有犯宥罪复职榜示其
过于门果能省身改过则除之不 (第 10b 页)
制明艺文志亦未著录不知何帝作也
朱橚元宫词一卷
橚见子类 汪广洋 凤池吟稿十卷
广洋字朝宗高邮人元末举进士太祖渡江召为元
帅府令史官至右丞相封忠勤伯
陶宗仪南村诗 (第 1b 页)
朱橚元宫词一卷
橚见子类 汪广洋 凤池吟稿十卷
广洋字朝宗高邮人元末举进士太祖渡江召为元
帅府令史官至右丞相封忠勤伯
陶宗仪南村诗 (第 1b 页)
传 泰(洪武六年袭七年加禄至二/千五百石坐蓝玉党死爵除)
汝南侯梅思祖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三十
三封予世劵禄九百石七年加至二千五百石十五年
十月卒已追坐胡党爵除
河南侯陆聚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三十四
封予世劵禄九百石七年加至二千五百石已坐胡惟
庸党死爵除 忠勤伯汪广洋 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文臣封禄三 (第 15a 页)
汝南侯梅思祖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三十
三封予世劵禄九百石七年加至二千五百石十五年
十月卒已追坐胡党爵除
河南侯陆聚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三十四
封予世劵禄九百石七年加至二千五百石已坐胡惟
庸党死爵除 忠勤伯汪广洋 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文臣封禄三 (第 15a 页)
宪有才辨裁决明敏然意刻深有不足于己者辄中
伤之在中书欲尽易省中故事凡旧吏皆罢去更用
己所亲信者 汪广洋(字朝宗/乌邮人) 为右丞以宪专决依违
不与较犹不能得宪意宪竟逐侍御史刘炳劾罢广 (第 18b 页)
宪有才辨裁决明敏然意刻深有不足于己者辄中
伤之在中书欲尽易省中故事凡旧吏皆罢去更用
己所亲信者汪广洋(字 朝宗/ 乌邮人)为右丞以宪专决依违
不与较犹不能得宪意宪竟逐侍御史刘炳劾 (第 18b 页)
广
洋
且请徙之广南帝不从已复有所论劾帝觉其诬
下炳狱炳吐实遂诛宪
冬十一月大封功臣
先是徐达李文忠师还 …… (第 18b 页)
帝自定其次第至是遂班爵行赏进李善长韩国公
邓愈卫国公常遇春子茂郑国公汤和等侯者二十
八人已又封 汪广洋忠勤伯 御史中丞刘基诚意伯 …… (第 19a 页)
知也
自正月至十二月日中屡有黑子诏求直言
(亥/辛)四年春正月李善长罢以 汪广洋 为右丞相胡惟庸
(定远/人)为左丞
善长猊宽和而性忮刻比进封大国意稍骄帝颇厌
之以疾致仕初帝尝以 …… (第 20b 页)
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礼义为
权衡而已不与焉者也帝曰 汪广洋 何如曰褊浅殆
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帝曰然
则无逾先生对曰基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 (第 21a 页)
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
诚未见其可及宪惟庸 广洋 皆败如基言
以汤和为征西将军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帅师伐明
升
先是帝遣平章杨璟招谕明升令奉国入觐升牵 …… (第 21a 页)
诚尔等勉之
选朝天宫(在上元县西即吴冶城/宋天庆观也明初改名)道士供事郊坛
天地社稷山川香币皆令司之 汪广洋 罢为广东行省参政
时左丞胡惟庸专省中事广洋无所建白故黜之
二月停科举谕有司察举贤才
帝初以官多阙 …… (第 30a 页)
城周九十六里门十有三外城周一百八十里门十有六
秋七月以胡惟庸为右丞相陈宁(茶陵/人)为御史大夫
自 汪广洋 罢惟庸独专省事帝以为才宠任之惟庸
亦自励所为多称旨遂至大用宁性残刻(先为苏州/知府徵赋)
(苛急 …… (第 32b 页)
俾询民间疾苦廉察风俗申教化
九月以胡惟庸为左丞相 汪广洋 为右丞相
惟庸居政府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
事必先关白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
…… (第 47b 页)
家终身无所与(其居乡与宗族亲党相见序尊卑如庶/家人礼凡异姓无官者相见不答礼)
(民则以官/礼谒见)
冬十二月赐 汪广洋 死
广洋与胡惟庸同相惟庸所为不法广洋知而不言
御史中丞涂节言刘基遇毒死广洋宜知状帝问之 (第 51a 页)
伤之在中书欲尽易省中故事凡旧吏皆罢去更用
己所亲信者 汪广洋(字朝宗/乌邮人) 为右丞以宪专决依违
不与较犹不能得宪意宪竟逐侍御史刘炳劾罢广 (第 18b 页)
宪有才辨裁决明敏然意刻深有不足于己者辄中
伤之在中书欲尽易省中故事凡旧吏皆罢去更用
己所亲信者汪广洋(字 朝宗/ 乌邮人)为右丞以宪专决依违
不与较犹不能得宪意宪竟逐侍御史刘炳劾 (第 18b 页)
广
洋
下炳狱炳吐实遂诛宪
冬十一月大封功臣
先是徐达李文忠师还 …… (第 18b 页)
帝自定其次第至是遂班爵行赏进李善长韩国公
邓愈卫国公常遇春子茂郑国公汤和等侯者二十
八人已又封 汪广洋忠勤伯 御史中丞刘基诚意伯 …… (第 19a 页)
知也
自正月至十二月日中屡有黑子诏求直言
(亥/辛)四年春正月李善长罢以 汪广洋 为右丞相胡惟庸
(定远/人)为左丞
善长猊宽和而性忮刻比进封大国意稍骄帝颇厌
之以疾致仕初帝尝以 …… (第 20b 页)
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礼义为
权衡而已不与焉者也帝曰 汪广洋 何如曰褊浅殆
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帝曰然
则无逾先生对曰基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 (第 21a 页)
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
诚未见其可及宪惟庸 广洋 皆败如基言
以汤和为征西将军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帅师伐明
升
先是帝遣平章杨璟招谕明升令奉国入觐升牵 …… (第 21a 页)
诚尔等勉之
选朝天宫(在上元县西即吴冶城/宋天庆观也明初改名)道士供事郊坛
天地社稷山川香币皆令司之 汪广洋 罢为广东行省参政
时左丞胡惟庸专省中事广洋无所建白故黜之
二月停科举谕有司察举贤才
帝初以官多阙 …… (第 30a 页)
城周九十六里门十有三外城周一百八十里门十有六
秋七月以胡惟庸为右丞相陈宁(茶陵/人)为御史大夫
自 汪广洋 罢惟庸独专省事帝以为才宠任之惟庸
亦自励所为多称旨遂至大用宁性残刻(先为苏州/知府徵赋)
(苛急 …… (第 32b 页)
俾询民间疾苦廉察风俗申教化
九月以胡惟庸为左丞相 汪广洋 为右丞相
惟庸居政府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
事必先关白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
…… (第 47b 页)
家终身无所与(其居乡与宗族亲党相见序尊卑如庶/家人礼凡异姓无官者相见不答礼)
(民则以官/礼谒见)
冬十二月赐 汪广洋 死
广洋与胡惟庸同相惟庸所为不法广洋知而不言
御史中丞涂节言刘基遇毒死广洋宜知状帝问之 (第 51a 页)
张 任(武昌人/同知) 张 铭(武昌人/知县) 蔡 润(武昌人/知府)
毛楚西(武昌人/教谕) 汪朝宗(武昌人/知府) 田 赋(蒲圻人/知县)
王德源(蒲圻人/知县) 王允茂(蒲圻人/知县) 陈汝楫(蒲圻人/知府) (第 6b 页)
毛楚西(武昌人/教谕) 汪朝宗(武昌人/知府) 田 赋(蒲圻人/知县)
王德源(蒲圻人/知县) 王允茂(蒲圻人/知县) 陈汝楫(蒲圻人/知府) (第 6b 页)
此天所以资明公也元璋大悦礼安甚厚
由是一切机密辄与议焉改太平路为太平府以李习
知府事李善良为帅府都事 汪广洋 为帅府令史时三
帅虽共府署事而运筹决策皆出自元璋将士乐战军
民倾向权归于一矣 时中丞曼济哈雅等以巨舟 (第 22b 页)
由是一切机密辄与议焉改太平路为太平府以李习
知府事李善良为帅府都事 汪广洋 为帅府令史时三
帅虽共府署事而运筹决策皆出自元璋将士乐战军
民倾向权归于一矣 时中丞曼济哈雅等以巨舟 (第 22b 页)
政陈有定复汀州
路 丙午吴命大都督朱文正统元帅赵德胜等同参
政邓愈镇洪都又以阮宏道为郎中李胜为员外郎 汪
广洋
为都事往佐之程国儒知洪都府事文正至增浚
城池严为守备 辛未明玉珍遣伪将杨尚书守重庆
分兵寇龙州青川犯 (第 22a 页)
路 丙午吴命大都督朱文正统元帅赵德胜等同参
政邓愈镇洪都又以阮宏道为郎中李胜为员外郎 汪
广洋
城池严为守备 辛未明玉珍遣伪将杨尚书守重庆
分兵寇龙州青川犯 (第 22a 页)
臣固请不已乃即
吴王位建百司官属置中书省左右相国以李善长为
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常遇春俞通海为平章政事 汪
广洋 为右司郎中张昶为左司郎中时小明王在滁州
中书设御座以正旦行庆贺礼刘基骂曰彼牧竖耳奉
之何为遂不拜(刘 (第 28b 页)
吴王位建百司官属置中书省左右相国以李善长为
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常遇春俞通海为平章政事 汪
广洋 为右司郎中张昶为左司郎中时小明王在滁州
中书设御座以正旦行庆贺礼刘基骂曰彼牧竖耳奉
之何为遂不拜(刘 (第 2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