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職官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頵初封不书官此乃书爵非例也)
遣户部副使司勋郎中张景宪枢密都承旨东上閤门
使李评按视娄城抚宁城赵卨及 李宪
屡言其不可守
也先是王安石请用亲信内臣与一朝士大夫俱往上 …… (第 24b 页)
良久曰亦无伤又欲令评俱
往佥以为善宪初以入内西头供奉官擢永兴太原走
马承受数论边事合旨祥符人也(要见 李宪
当此时是/何官职当是太原承)
(受也本传/殊不详)景宪受命即奏曰二城不可守臣固不待到
而后知行未半道 (第 25a 页)
日)上谕中书曰公弼在河东
当五路出师仓猝绥御有方故使代逵恐王韶生事则
委之镇抚朝廷初疑公弼辞避使内侍 李宪
赍敕告往
赐诏便道之官公弼闻命即戒行上喜复召对面加慰 (第 22a 页)
二石五斗各十箭中两箭已上除流外进纳人及曾犯
赃罪并私罪重不许换外馀并听之
甲戌遣入内东头供奉官 李宪
往河北缘边安抚司勾
当公事 先是权发遣开封府推官晁端彦言杂供库
岁约支九千馀贯已裁减三分之一乞下左藏 (第 16a 页)
令缘边按抚司勾当公事李舜举
提点刑狱孔嗣宗密切仔细体量诣实事状速具闻奏
仍各实封劄与(此据御集舜举代 李宪
勾/当见御集五年四月一日) 枢密院上
开封府界诸县教阅法令有五指挥处日轮一指挥赴
都教场都监监押临视 (第 2b 页)
誓诏彼自急和我无所急上以为然(癸亥送还威/布等名字不)
(同当考并十七/日给田事参考) 遣入内供奉官 李宪
环庆路勾当公
事赐蕃官军主以下绢米有差上问治军王安石曰御
将帅以道使皆向上然后训练募兵什五三边百姓鼓 …… (第 6a 页)
人走投外界但根问必见诣实上曰已令 李宪
体问且
指挥未得断遣候 (第 13a 页)
李宪
体问到商量安石曰十五户必
然措置失所故叛并合责广渊若体问见失所之状因
而抚存此蕃户给足田土只令在边居 …… (第 13a 页)
报秦穆公食骏马之志兼其馀蕃户见朝廷待之如此
岂不感悦不然徒诛戮此辈有伤仁政于边防大计实
无所补上悦 (李宪
后来体/问如何当考) (第 13a 页)
安石欲与史馆而故事史馆不带出乃除集贤殿修撰
仍差入内供奉官秦凤路缘边安抚司勾当公事 李宪
就赍诰敕往赐时朝廷命修玛勒寨遵裕乞缓兴工故
上以为退缩避事也 诏王韶修玛勒寨宜更遣探候
即今西界侧近 (第 33a 页)
差人进誓表可相度减将卒及州军城寨屯泊东兵(初/六)
(日进表不依式王/安石云云可考)
辛卯入内供奉官 李宪
言方筑武胜军乞令本路经略
转运司应副守城战具等诏王韶速修筑如阙防城器
用令秦凤路经略司于近里城寨应副 …… (第 16a 页)
副判官提点刑
狱各举才行堪升擢官一员中书审察随材试用(新旧/纪并)
(书此下月二/十八日可考)
丁酉 李宪
言洮河相对西岸摩正人骑出没若令秦凤
路就近调发军马掎角应接则戎人畏服于势为便从 (第 20b 页)
书与吕公弼患诸人行遣不一此必 李宪
王中正与韶
异同安石曰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疑军
事最恶如此上曰宪已召还中正须修城了亦召还安 (第 20a 页)
甲申引进副使带御器械高遵裕为西上閤门使荣州
刺史入内供奉官 李宪
为礼宾副使西京左藏库使孙
直为左藏库使其馀使臣选人蕃官效用等改官减磨
勘年赐银绢有差以收复镇洮军之劳 (第 5a 页)
(十七日王安/石论 李宪
可)
(考/) 赐秦凤路缘边安抚司钱一万缗于镇洮军建僧
寺以大威德禅院为额
丙戌上批枢密院言四方贼盗 …… (第 5a 页)
安石曰陛下欲何如上曰中书必不可容与
郡可乎安石曰升之以人望亦可驱使顾陛下御之如
何尔恐不当与郡因白上 李宪
论功转一官减磨勘三
年足矣密院乃拟定依诸司副使例更超转一资前此
未尝有如此例也此于 (第 13a 页)
李宪
所系利害亦不多密院所
以如此者陛下知其说否(宪迁礼宾副/使在初九日)此乃密院与中
书同进呈臣既论其不 (第 13a 页)
可方改定盖藉此为质验激怒 李宪
以为密院欲厚赏其功而中书不肯也以陛下崇 …… (第 13a 页)
日事)
丁酉诏自顺天门抵镇洮运递铺兵人特支钱三百衲
袄或皮裘一其阙兵处令转运司府界提点司增填先
李宪
奏比自镇洮还见自京发银绢纲甚多所在铺
兵转般不足皆过所期铺五七十里或百里极为劳苦
及代回又无日食不免 (第 17b 页)
心而内有沮害之臣为之应内外相合以沮害其事则
忠力之臣虽欲有为必不敢有为必不成矣上批 李宪
特与磨勘于见寄礼宾副使上转七资为洛苑副使仍
寄资(此据御集乃十二/月二十四日事)
己亥辽主遣高州观察 (第 18b 页)
亲兵当赏王安石
曰明告谕以有功特放罪更不赏则足以明法又议琼
亲兵文彦博曰前后行遣不得政缘事干众尔挺曰
欲俱不与赏安石曰将死事若左右前后力可以救
助之人不能救助而不诛即今后将官难保首领兼将
官御士卒尚严若 …… (第 3b 页)
寨以渐进取故一举拔武胜今
兵未足粮未充一旦越数舍图人之地使贼能阻要害
我军进无所获退不得旋殆矣王韶与 李宪
笑曰公何
遽相异耶檄遵裕守镇洮韶既行或傅贼且至熙人大
恐遵裕单骑宿城外众恃以安(此据遵裕本傅今附见 …… (第 5a 页)
幽州无功正为如此安石曰人情或未可知但合问
愿往者且留愿归者即听归据数于泾原选代可也上
曰善先是王韶与 李宪
连奏河州事于是蔡挺白上功
状只下王韶定或并下 (第 12b 页)
李宪
上令只下王韶曰韶正立
事必不肯为私安石曰王韶是大帅自合委韶何用更
(第 12b 页)
李宪
上从之(此据日录系初/八日事今附见) 它日安石又 (第 12b 页)
李宪
独奏边事及与王韶连奏经略司事皆非体文彦博亦
以为韶不当如此上令指挥宪勿书经略司事及独奏 (第 12b 页)
  神宗
熙宁六年夏四月甲戌朔上不御殿百司守局云阴日
不见皇第三子生母曰宋才人翌日宰臣王安石等贺
曰陛下祗畏修省夙宵靡宁方日食时阴晦不见此陛
下圣德所感上曰朕之菲德上蒙殊应亦当勉励以荅

天心安石等又贺皇子生于是率百官诣閤门上表乞
御正殿复常膳诏从之(皇第三子赐名俊见七月七日/宋才人进封媫妤在四月二十)
(七日俊卒在十年/十月二十三日) 诏熙河路运钱帛给军傅卒劳苦
寒馁其依陜西运粮法日给粟二升五合月增钱二百
候边事息日停给
乙亥右正言龙图阁待制集贤殿修撰知熙州王韶为
礼部郎中枢密直学士环庆路勾当公事入内东头供
奉官 李宪
为东染院使遥郡刺史勾当御药院走马承 …… (第 1b 页)
甫出使上疑升卿选人安石
曰己带馆职或与转一京官上曰姑迟之(润甫升卿察/访旧纪具书)
(新纪/不书)  李宪
言昨收复河州洮西蕃部尚有窜入山林
者乞招降诏熙河路经略司示以恩信许令复业 西
南龙蕃罗蕃石蕃八百九十 …… (第 2b 页)
 秦凤路提点刑狱职方员外郎张穆之徙永兴军路
永兴军路提点刑狱殿中丞周良孺徙秦凤路初王安
石白上高遵裕及穆之皆以不得与河州之行怨王韶
书抵薛向极非毁韶然考验皆无实二人者恐难使与
韶共事请复用穆之为三司判官曰穆之向所喜使佐
向宜也上谓穆之反覆若归朝必更造作语言扇惑人
乃诏穆之与良孺两易其任又议遵裕差遣上良久曰
此须令韶自择一协心者命安石以书问韶既而遵裕

差遣卒如故 又诏熙河路止留蔡延庆应副军须外
馀转运使副判官并归本路时蔡朦与其父挺书言王
韶修城非要又杀羌多无补并及韶它事挺颇为上言
之王安石曰朦等皆不乐韶韶方举事恐被众人窥觇
难以成功王圭因言延庆及朦俱留熙河恐不须尔安
石请遣朦归上从之它日上谓安石曰 李宪
言熙河妨
功害能举目皆是安石曰王韶事赖陛下照察方粗有
成今将帅待敌诚非所畏惟内外之人相表里为浸润 (第 4a 页)
前中正欲往青唐助
韶数为臣言之然闻中正与往熙州者言乃极摇动韶
事缘中正初与韶协谋一旦韶皆弃之事功皆为 李宪
所收其怨韶宜出死力以报且熙河新造易以口语动摇
诚不可使中正往冯京王圭又言策应六千人恐中正
不能将上曰 (第 16b 页)
虽更数千百年安有怠忽
之弊又论边将因言李广程不识之为将谓广得士心
不识有节制已能胜敌之半 勾当御药院 李宪
为遥
郡团练使寄资给全俸景思立攻下阿纳城宪监其军
故有是命
壬午赐岷州公使钱岁千五百缗 (第 24b 页)
承指挥后行遣次第以闻(御/集)
(在二十一日实录在二十二日/今从御集并十九日上批可考) 遣上内供奉官 李宪

往太原府代州勾当公事(此据御/集当考)
辛酉诏永兴军河中府陕解同华鄜延丹坊邠宁环庆
耀十五州军各依元 (第 14b 页)
边州郡
濒海之地募人为海运则山东之粟可转之河朔以助
军食诏京东河北路转运司相度以闻讫无施行者
诏已差 李宪
熙河路经略安抚司勾当公事可续差兼
秦凤路经略安抚司勾当公事(日录二月二十三日/有论议今附见本日)
(第 8a 页)
(削去六年五月八日初教三人队十二月六日又十/一日又十六日并此年十月未本志云云并合考)
遣勾当御药院 李宪
往鄜延路按阅诸军点检器甲(此/㨿)
(御/集)是日上召对辅臣于天章阁以谍报契丹欲复求关 …… (第 10a 页)
体量具治状三等以闻先
是上令王安石等易守倅之罢缪不职者安石等既自
选定又乞委之监司从之 遣勾当御药院 李宪
往熙
河路勾当公事兼照管修筑赞纳克军马(此据御集此月/丙子已差往鄜)
(延路按阅今才七日又有/熙河之 …… (第 20a 页)
熙河
路策应除已差禁军一千人替上番弓箭手归本路外
欲遣内臣往泾原体量仍相度合行赈恤事以闻上批
近已遣 李宪
按阅鄜延路诸军就令宪往泾原体量相
度仍遍告谕弓箭手自今止暂时勾抽策应更不分番
屯戍寻诏宪就熙河军前移 …… (第 27a 页)
(据冯山所上书云履缘论市易事免/御史与邓润甫三月初九日所言不)
(同当/考) 是日上批付王安石已差 李宪
往熙河勾当公
事今军行豫议其坐次可依奉使例进呈安石曰师出 …… (第 28a 页)
以律否臧凶则王韶节制于景思立长子帅师弟子舆
尸凶则 李宪
又同三军之政如此任将恐难责成功上
言韶自要宪安石曰军中岂乐有此辈但不得已耳韶
昨知王圭尝止宪行方谢圭 …… (第 28b 页)
石曰不遣去甚善上曰人亦无方类如王继恩平蜀岂
可以宦官不用韶自要宪安石曰陛下更当察人情实
不知王韶要 李宪
若韩信要李左车问其兵计止要得
陛下一亲信人在军中以塞谗诉之口而已上曰高遵
裕去武胜军时极言不可及去河 …… (第 29a 页)
状然不废奖用也安石曰人臣各以所见言上虽不可
用不可加罪若违节制即于法不可贷上曰遵裕言不
去既不罪即 李宪
要去有何罪安石曰先王制政先时
不及时皆杀无赦遵裕为不及时则 (第 29b 页)
李宪
亦为先时何
则河州之役兵未集乃遽出诚为仓卒也上又怪韶进
退异言安石曰韶无他 (第 29b 页)
李宪
在军中保證其所为以
抗异论又畏外庭非其附托宦官故不欲漏其奏请而
更云不欲宪往尔大抵人臣罕以实事言上此 …… (第 29b 页)
宪常留在彼否上曰事已即令还不常留也(安石/问上)
(日录在三月十/一日今附此)先是安石与王圭同白上因 李宪
往谕
王韶少留效用人省浮费上令作文字与安石曰恐不
须作朝廷文字陛下以圣旨谕之彼得圣旨亦有辞以
拒来者 …… (第 30a 页)
此则契丹何为不旅拒自太宗以
来其失计皆以此类非以器械不足财用少故也上闻
此矍然安石自叙云时景思立凭附 李宪
干师律上不
肯治故为上言此(日录系此事于三月十五日按此时/景思立已战败不应更言其凭附 (第 31a 页)
李)
(宪
干师律或言此在前而日录误系于后也二月二/十三日安石谕 (第 31a 页)
李宪
不当在王韶军中因附见此事)
王安石又白上今陛下欲讨灭夏国夏国诚为衰弱可
以荡除然如前日资政计议即恐平 …… (第 31a 页)
却思立自是罪人如何更将罪人送与为将如此臣实
忧其士卒不知节制而为乱安敢保其平夏 李宪
昨盛
言河州人攻城两日无功故杀降情可恕不宜不赏臣
以谓用兵若即恃赏赐望其致死非所以用兵也人利
赏赐即 (第 32b 页)
石曰如此人诚难得陛下果好信即人孰
不欲用情为善陛下不好信即虽忠信之人亦且随时
暂易又况素行浅薄者因言 李宪
庇景思立数有大罪
陛下不治皮公弼交结内臣开河无状得罪甚薄又言
三司开封府于近习事辄挠法容之故不为近习 …… (第 24b 页)
佑赍𠡠字黄旗付本司告谕熙河将士如能协
力一心用命破贼广有斩获当比收复河州倍加酬赏
士皆感奋军声大振 (李宪
传云河州危甚宪趣驰至军/晨起帐中张𠡠字黄旗告吏士曰) (第 42a 页)
 诏三班差使借差并殿侍犯罪断讫取补授宣劄批
所犯刑名徒以上仍勒停犯除名及永不收叙者即追

丙申诏闻淮南路推行新法多有背戾役钱则下户太
重常平惟务散多更不出榜召人情愿有用等第敷钱
与民极为不便令本路监司速体量按治以闻又诏近
楚州市易务监官违法闻蒋之奇久己知之亦尝有百

姓陈诉而之奇都不案治宜亦体量以闻会之奇丁忧
(丙戌之奇已奏王景彰此云/不按治当考朱史巳削去) 密州观察使知汝州
向传范卒
丁酉 李宪
言摩正出降辅臣皆贺诏摩正及母妻子令
王韶 (第 41a 页)
李宪
发遣赴阙走马承受长孙良臣押引优厚支
钱令缘路供给初韶还至兴平闻景思立败疾驰而西
会兵于熙州熙州方城守 (第 41a 页)
路转运等
司赈济饥疫具次第以闻
己卯提举编修司农寺条例司请新增县丞主簿就充
给纳官从之 遣勾当御药院 李宪
往相州赐韩琦诏 (第 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