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史部
  何景文(淳安人/合肥簿)    方逢昌(淳安/人)
  童伯和(淳安/人)     方召虎(淳安/人)
  周亦杰(淳安/人)      袁易(桐庐/人)
  陈虞之(永嘉人/国史院)    何应龙(永嘉/人)
  林永年(永嘉人/左史)    徐龙云( (第 18a 页)
  弃去黄冠野服往来三吴博洽群书于技能无不
  通晓尤精山水师董源巨然后稍变其法自成一
  家所著山水诀世多宗之
   袁易
(第 9b 页)
通甫
长洲人为石洞书院山长归隐吴淞
  之滨赵孟頫最重之作卧雪图以赠所著有静春 (第 9b 页)
  王立中文集二十卷(吴/人)
  把菊轩稿(吴陆/友)
  集贤文集(吴邓/文原)
  东岩小稿(平/刘)
  静春堂稿(长洲 袁易)
  拙逸斋稿(吴县周/南老)
  云麓稿(吴县/丘迪) (第 46b 页)
  间其裔孙元礼复采辑遗诗附益之是为今本

郭豫亨梅花字字香前集一卷后集一卷
 豫亨自号梅岩野人爵里无考
  (臣/)等谨案是编前后二卷咏梅七律至二百首皆
  集句而成者 袁易
静春堂诗集四卷
 易字通甫长洲人以荐署徽州路石洞书院山长
王士熙鲁公诗钞一卷
 士熙字继学东平人翰林 (第 23a 页)
烟积火而自燔云 唐僖宗中和元年辛丑七月望日
诏内臣 袁易
简刺史王兹县令崔正规诣山脩醮封五
岳丈人为希夷真君时县境亢旱封醮之夜龙吟于观
侧溪中风雨大至枯苗再茂 (第 4a 页)
 (足归无宅焉知陵谷变大厦响千舄矧兹风尘际楼/殿踊山脊安隐大火中显允像教力兴予浩劫叹万)
 (法本空寂 元袁易
绪风散林薄泄雾开岩扃兹晨惬/清穆旷怀延杳冥九折度峻壁微行穷绝径夫差昔)
 (戾止锵锵驻和铃华旗一以建 (第 27b 页)
 卫兵且罪人已得持军还北司便帝谓胤曰议者不

 同勿庸主军乃以全诲为左神策中尉彦弘为右
 易
简周敬容为枢密使馀见通鉴胡寅曰崔胤之言
 其心虽私其策则是冢宰六卿之长于事无所不统
 况兵权有国之司 (第 27a 页)
史李彦昭将兵二千来降三年春正月王
宗夔攻拔龙州杀其刺史田昉闰月丁亥果州刺史张
雄来降夏五月昭宗命宦者 袁易
简来梓州和解两川
建虽奉诏还成都然犹连兵未解时荆南节度使成汭
与其将许存溯江尽取滨江州县武泰节度使王 (第 14b 页)
徐霁野幽放集(缺/)
李显卿寓庵文集(缺/)
陈显曾师雨轩稿(缺/)
吕浚金台稿(缺/) 袁易
通父静春堂诗(缺/)
陈自堂存稿(缺/)
文性夫孤山晓稿(缺/)
朱松亭诗集(缺/)(第 48b 页)
依童/誇犊健浮溪过妇悯蚕饥负叶归地暖小)
(畦花汞长泥融幽径药苗肥郊居/乐事何胜数一醉旗亭又典衣) 袁易
首夏诗(增穿径幽篁破嫩苔绕池涨绿泼新醅/黧黄捎蝶惊还起翠碧窥鱼去复来)
  节序
禁罝䍡设阱鄂(原国 (第 5a 页)
 为不知持论虽正要未谅愚不得已之心耳(观其坚/辞而去)
 (益信言非得已/不可谓不知)
(辛/酉)天复元年以韩全诲张彦弘为中尉 袁易
简周敬
容为枢密使 (第 29b 页)
 命贯道为之图令画史各画其上乃赋诗焉(图绘/宝鉴)
李次山有霅溪渔社图周益公必大为之跋(省斋/稿)
俞澄字子清吴兴人作竹石得文苏二公笔意清润可
爱光宗朝任大理少卿宝谟阁待制澄号且轩(癸辛/杂识)
管洞于长兴城山寺罗汉壁作猿鹤皆走而复归(图画/宝鉴)

陈篯善写芝草陈傅良尝跋之(止斋/集)
道士林灵素善作墨竹湖州玄妙观有石刻一枝尚存
(图绘/宝鉴)
吴兴赵公尝取汝南先贤傅所记汉司徒袁公卧雪事
写为图以遗吴门 袁易通甫
且曰予作此图以 (第 15b 页)
通甫

修之士景慕其高乡耳则君之人品固不问可知(黄溍 (第 15b 页)
袁易)
(
墓/志)
赵松雪有墨竹在崇德士人家吾乡华亭卫富益先生 (第 15b 页)
梁益 刘辰翁 黄圭 罗志仁周 密 卢挚戴表元 陈孚 冯子振 洪希文 龚璛 宋无 白珽 刘应龟 元淮 袁易
泰 鲜于枢 郑滁孙 陶孙 姚应凤 谢晖 吾邱衍 仇远 杨载 杨刚中李桓刘诜 龙仁夫刘岳申 陈旅 程文 ……改为直隶州,少苏民力。及去任,作诗云:“问归行李轻如羽,沿路吟诗有一船。”著《金渊吟》一卷。

   袁
易,字通甫,平江长洲人。力学,不求仕进。行省使者将荐之,易固辞,辟署石洞书院山长,亦不就,居吴淞,具
。宋亡,隐居不仕,程钜夫奉敕求江南遗贤,以潼发应诏,固辞。梦炎入元为吏部尚书,荐潼发,亦不起。与乡人 袁易
、魏新之为三友。易与新之卒,潼发孑然独立。至大三年卒,年六十七。

  赵友钦,鄱阳人。隐居自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