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元宜辄还京师且臣闻人君犹北辰然居其所而
众星拱之不在勤远略也帝悟即日可其奏
文宗幸护国仁王寺泛舟玉泉 监察御史盖苗
进曰今
频年不登边隅不靖政当恐惧脩省何暇逸游以临不 (第 44a 页)
  申屠致远(已上世/祖时任)   苏天爵(见/前)

  嘉珲(已上成/宗时任)     韩元善(武宗/时任)
   盖苗(仁宗/时任)
      许有壬(字可用汤阴/人英宗时任)
  台哈布哈(见前文/宗时任)   李稷
  余观(已 (第 22a 页)
不足徵者以文献之不足 盖文献
之所系如此然则今
日衢 (第 65a 页)
文献
足矣后世其亦有所徵哉
 
 
 
 
 
  (第 65a 页)
  九江志纂自童守潮嘉靖初何兵备棐再修之今觅潮
志不得桑子木纪庐山事引旧志俱可观不知即潮志
耶抑宋元间固有之耶李汎序何志谓旧志遗谬属汎
正而补之而何志之谬为自来所未有宦表列梁元帝
直云王绎湘东人桂阳王休范云王休范桂阳人元次
山曾寓瀼溪而谓生于瑞昌王子纯以武功显而列之

文苑皇甫元晏安定人谢康乐阳夏人而传之人物二
程兄弟侍周茂叔于南安而缀之流寓胡旦状元及第
者渤海人而合之德安诸如此类瞑目而不见丘山者
九十馀年于此其后人迩事续无撰著祇相传说能言
之者益寡 盖文献
之阙久矣余箧中书既前泊于彭泽
而失之南州朱郁仪家多藏书富腹笥质以古事郁仪
为手较而授之迩事则稽于众及 …… (第 42a 页)
不诬而暨广之间有
旧志所载无稽无询始姑仍之知其不无误也余手所
拮据起癸亥冬日越三月甲子春志成序曰夫志 文献
则其徵者是信因革为大以张四维劝惩为大机宜洞
于识而窾綮熟于心尝假人之口以知之而假人之手
以宣之而以为 …… (第 42b 页)
  闻之语曰史之难无出于志岂不谓史可严删述以尊
其体而志则舆议必稽纤琐必载也夫徇议则近滥志
琐则近俚脱信意抒辞则又似文非志所称难也不其
然乎天下郡邑初各有志而后来之修辑者类相与诿
而不任岂得传舍其官总总未及亦正虑前数者之难
恐高识之士议其后耳即如筠志国朝建郡二百六十

馀年内惟正德时前守任丘邝公璠一修纂之前此后
此皆寥寥也如谓邝公独暇及此则时方有巨寇之警
守御未完疮痍未起而公偏有意乎 文献
之徵微邝公
则后之官筠者虽欲以政学得乎顷以予之寡昧承乏
是邦甫至即访诸故实及郡事因革之宜贸贸莫得其 …… (第 48a 页)
  吾袁郡志入本朝凡三修嘉靖甲戍严惟中先生考策

于秘府博采旁搜创为义例金陵顾东桥公所称并美
都元敬黄山图经李懋卿东莞志邵国贤许州志者也
万历庚申莆阳黄公守郡聘袁朱诸公续修于前志稍
有删润义例未改也抵今已三十年崇祯癸未弗毖于
寇并旧志多残缺焉东粤廖公以星都司李来视郡事
愓然惧 文献
之不徵也属多事困敝之后兵戈纷沓虽
日不暇给而神有馀閒已觉政行民孚制定务省急取
庚申旧志补缀缺漏其续而 …… (第 50b 页)

乎传曰国史明得失之故斯其有之易曰以言有物而
行有恒然岂独见公有恒之言哉于戏可以永世矣

  芝郡 文献
录序        史 简

  夫百里一贤千里一圣群宗其至以为归也今人与居 (第 52a 页)
古人与稽我取其型以成式也生长父母之邦举前贤
之姓字无闻则视听塞矣身被先王教泽之隆举乡先
生之行谊文章不能别黑白而定一尊则是非淆矣予
自垂髫受先君子提命尝闻某邑有某先贤有某先贤
遗书辄心识其姓氏不敢忘今溯前代 文献
存者半亡
者半若建文时之胡公闰正统时之孙公原贞成化时
之孙公需弘治时之戴公珊正德时之余公廷瓒苏公
章 …… (第 52b 页)
系硕果者乎讽诵遗篇盖不胜穆然兴
感矣亟为诠次附于编内始志予平生所见知者又如
此共计文若干卷谨题曰芝郡 文献
著实云尔

  嫠女订镌父集后序      刘 淑

  往者逆珰嘘波穷海滔荡先君以一身障苴其间有如 (第 54b 页)
 还乡里仍给其行粮不愿者听至英宗至治二年九
 月临安河西县春夏不雨种不入土居民流散命有
 司赈给令复业
  元史 盖苗
传曰延祐五年苗为济宁路单州判官
  济宁路大饥白郡府未有以应会他邑亦以告郡 (第 64a 页)
  府遣 盖苗
之户部以请户部难之苗伏中书堂下
  出糠饼以示曰济宁民率食此况不得此食尤多
  岂可坐视不救乎因泣下 (第 64b 页)
 御史台乃世祖所建我与御史抗即与世祖抗矣汝
 等勿复言
(丁/亥)七年春正月甲辰朔日食
 是日大寒而风朝官仆者数人
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
为参知政事
 时大臣以两京驰道狭隘奏毁民田庐广之已遣使 (第 47a 页)
 御史台乃世祖所建我与御史抗即与世祖抗矣汝
 等勿复言
(丁/亥)七年春正月甲辰朔日食
 是日大寒而风朝官仆者数人
以盖苗(字 耘夫
大/名元城人)为参知政事
 时大臣以两京驰道狭隘奏毁民田庐广之已遣使 (第 47a 页)
  谢让(𨽻昌人至/大四年)  王布琳济
 达(泰定/人)     王结(易州定兴人/天历元年)  盖苗(大名/人至)
 (正五/年)
 舒噜托尔(至正十五年/任守御潼关) …… (第 22a 页)
   布延特穆尔(至正十/七年)伯奇鼐尔(至/正)
 (中/)       曹甫(砀山/人)     盖苗(元城/人)
 马祖常
  行台侍御史 …… (第 23b 页)
 (人至大/四年)     满济勒噶台(致和/元年) 张起岩(章/邱)
 (人文/宗时)      李好文(大名人至/正元年)  盖苗(元城/人至)
 (正五/年)
      孔思晦(至正十/五年)  张立道(大/名)
 (人/)       王思诚(兖州滋/阳人 (第 24a 页)
生得无意乎余唯唯因进诸
生谂之曰我关中形胜甲于天下羲文武周后先崛起
弗可尚矣自横渠后理学名儒代不乏人 盖文献
之邦
而学问之薮也吾辈生于其后何可无高山景行之思
且书院名关中而匾其堂为允执盖借关中中字阐允 (第 35a 页)
允赵延安督工台臣监造南台御史 盖苗
上封事曰臣
闻使民以时使臣以礼自古未有不由斯道而致隆平
者陛下龙潜建业之时居民困于供给幸而获睹今日 …… (第 2b 页)
 壬寅命江浙行省印佛经二十七藏 丁未造至元

钞四十五万锭中统锭五万锭是 岁中书平章政事
萨哩特穆尔出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时黄河清有司
以为瑞请闻于朝萨哩特穆尔曰吾知为臣忠为子孝
天下治百姓安为瑞馀何益于治岁大饥萨哩特穆尔
议赈之其属以为必自县上之府府上之省然后以闻
萨哩特穆尔慨然曰民饥死者已众乃欲拘以常格耶
往复累月民存无几矣此盖有司畏罪将归怨于朝廷
吾不为也大𤼵仓廪赈之乃请专擅之罪帝嘉之赐龙

衣上尊
  文宗圣明元孝皇帝(讳图卜特穆尔武宗次子明宗/之弟也母曰 文献
昭圣皇后)
   (唐古氏大德八年春正月癸亥生至治元/年出居海南泰定元年召还京师封怀王)
至顺元年春 (第 7b 页)
 辛亥阿噜图曼等以谋害宰臣图为叛逆伏诛 是
岁以御史大夫伯彻尔巴哈为江浙行省左丞相伯彻

尔巴哈行至淮东闻杭城大火烧官廨民庐几尽仰天
挥涕曰杭浙省所治吾被命出镇而火如此是我不德
累杭人也疾驰赴镇即下令录被灾者二万三千馀户
户给钞一锭焚死者亦如之人给月米一斗幼稚给其
半又请日减酒课为钱千二百五十缗织坊减元额之
半军器漆器权停一年泛税皆停事闻朝廷从之又大
作省治民居附其旁增直买其基募民就役则厚其佣
直又请岁减江浙福建盐课十三万引或遇淫雨亢旱

辄出祷于神祠所祷无不应在镇二年虽儿童妇女莫
不感其恩 以户部郎中 盖苗
为御史台都事御史大
夫欲以故人居言路苗曰非其才也大夫不悦而起其
晚邀至其私第以谢人两贤之寻出为山东廉 (第 20b 页)
遣左右
阿苏卫指挥布尔扩等讨之 是岁尚书李泂以河菑
请躬祀郊庙近正人远邪佞以崇阳抑阴不听 以侍
御史 盖苗
为中书参知政事时大臣以两京驰道狭隘
奏毁民田庐广之已遣使督有司治之矣苗执曰驰道
创自至元初何今日独为 …… (第 4a 页)
奸弊百端请以粮钞兼给则军民
兼利矣朝廷从之迁陜西行台中丞到官数日即上疏
乞骸骨归踰年而卒追封魏国公谥 文献
苗学术淳正 (第 5a 页)
   李 齐(广平人元统会元)

  杨听德(成安人尚书)    王 贤(元城人浙江廉访使)

   盖 苗(元城人延祐年第中丞)
  杜志观(清丰人)

  赵 震(清丰人)     王 鹗(东明人至大年第学士承旨)

  郭德 (第 28b 页)
  张立道(字显卿大名人备宿卫从世祖北征至元四年命使西夏给所部军储以干敏称皇子和
克齐封云南王诏为王府文学立道劝王务农以厚民即署立道劝农官兼领屯田事其地有昆明
池环五百馀里立道役丁夫治之泄其水得壤地万馀顷皆为良田爨僰之人虽知蚕桑而未得其
法立道始教之饲养收利十倍于旧云南由是益富庶后拜云南行省参政卒于官士人为立祠于
鄯善城西子元云南行省左右司郎中)


   盖 苗(字耘夫元城人登进士第授单州判官适岁饥诣户部请赈户部难之苗出所袖糠饼以
泣曰民率食此况不得此食者乎户部为改容许赈入为监察御史驾幸护国寺引舟至泉苗前曰

频岁不登正宜修省何逸豫为帝嘉纳之即日还宫累拜中书参知政事卒谥文献苗恂恂谦谨及
遇事敢言虽经挫折无少回挠有古遗直之风焉)
  李好文(字惟中东明人第进士拜监察御史录囚河东河东为之震肃至正四年除陜西行台治
书侍御史西蜀奉
(第 17b 页)
  张立道(字显卿大名人备宿卫从世祖北征至元四年命使西夏给所部军储以干敏称皇子和
克齐封云南王诏为王府文学立道劝王务农以厚民即署立道劝农官兼领屯田事其地有昆明
池环五百馀里立道役丁夫治之泄其水得壤地万馀顷皆为良田爨僰之人虽知蚕桑而未得其
法立道始教之饲养收利十倍于旧云南由是益富庶后拜云南行省参政卒于官士人为立祠于
鄯善城西子元云南行省左右司郎中)


  盖 苗(字 耘夫
元城人登进士第授单州判官适岁饥诣户部请赈户部难之苗出所袖糠饼以
泣曰民率食此况不得此食者乎户部为改容 (第 17b 页)
许赈入为监察御史驾幸护国寺引舟至泉苗前曰

频岁不登正宜修省何逸豫为帝嘉纳之即日还宫累拜中书参知政事卒谥 文献苗
恂恂谦谨及
遇事敢言虽经挫折无少回挠有古遗直之风焉)


  李好文(字惟中东明人第进士拜监察御史录囚 (第 18a 页)
之恩王思廉进讲
而引通鉴之事张圭论相格心为体高鸣慎刑擅杀
自止蕲德进藉天象以讽君秦起宗习国语而译史 盖苗
称古遗直陈颢说书潜邸邢宗伯号曰锦衣散 (第 18b 页)
(原文宗幸护国仁王寺遂汎舟玉泉 盖苗
进曰今频年/不登边隅未靖正当恐惧修省何暇逸游以临不测之)
(渊乎帝嘉纳之赐以对衣上/尊即日还宫 元 (第 8a 页)
之曰恩可常施赦不可屡下使杀人获免则死者何辜
遂命中书陈便宜行之顺帝至正四年 盖苗
为刑部尚
书初盗杀河南省宪官延坐五百馀家已有诏除首罪
外馀从原宥至是宰臣追复欲尽诛戮苗坚持不可御
(第 16b 页)
 (祖刘知远/屯兵于此)古城(在州南十五里千户营之东周广/方一里四门遗址宛然建置未详)
 公村(在州南旧县城元/中丞 盖苗
故第)
 馆陶县 馆陶故城(在县西南四十里今名南馆陶/汉置县属魏郡隋开皇初改置)
 (毛州亦谓之毛 (第 35b 页)
 焦鼎(单父/人)王思诚(汶上人/祭酒)张昉(汶上人/尚书)王毅(汶上/人)
 炳奎(堂邑人/录事)梁宜(茌平人/尚书)萧贲(冠州人/编修) 盖苗(临清人/参知政)

(第 28b 页)
 滋(济南路总/管开封人)赵世延(山东廉/访副使)王结(东昌路廉访使/易州定兴人)
 荣(平章山东行/省又知东昌) 盖苗(山东廉访使/大名元城人)
王守诚(佥山东廉/访使太原)
 (阳曲/人)张升(山东廉访/使定州人)张友谅(山东廉/访使)贾鲁(济 (第 61b 页)
 宋 彰(字显之景州蓨县人成宗时为邹县尹劝农/兴学勤于抚字先是鬻盐计口取直民以为)
 (苦彰请蠲之民/咸立石颂德)
  盖 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仁宗时为济宁路军州/判官岁饥郡守遣苗诣户部请赈户部难之)
 (苗伏中书堂下出糠饼以示曰济宁民率食此况不/得此食者尤多因泣下时宰悟奏请计口支粮三月)
 (州有官粟五百石出以借民期秋熟还官比秋又不/登部使者责偿甚亟知州恐苗曰官粟实苗所借今)
 (民饥不能偿苗请代还使者感其义奏缓其期单州/税粮旧输馆陶仓距单五百里民常苦其劳是秋馆)
 (陶大熟苗令民先期籴粟仓下十月初仓契已至/省民什之四五升御史台掾历山东廉访司经历)

(第 50a 页)
 宋 彰(字显之景州蓨县人成宗时为邹县尹劝农/兴学勤于抚字先是鬻盐计口取直民以为)
 (苦彰请蠲之民/咸立石颂德)
 盖 苗(字 耘夫
大名元城人仁宗时为济宁路军州/判官岁饥郡守遣苗诣户部请赈户部难之)
 (苗伏中书堂下出糠饼以示曰济宁 (第 5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