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颐” 相关资源
古籍库 史部
方添童(寿昌人举儒/士龙溪知县) 周渊明(寿昌人举楷/书四川参议)
方晖(寿昌人举人/才应山知县) 王舆(分水人举明/经楚府长史)
梅颐(永嘉人举明/经夔州通判) 曹介(永嘉人举秀/才监察御史)
林士贤(永嘉人举明/经本县教谕) 陈允淮(永嘉人举人/才 (第 13a 页)
方晖(寿昌人举人/才应山知县) 王舆(分水人举明/经楚府长史)
梅颐(永嘉人举明/经夔州通判) 曹介(永嘉人举秀/才监察御史)
林士贤(永嘉人举明/经本县教谕) 陈允淮(永嘉人举人/才 (第 13a 页)
聚宝山在府南聚宝门外山产细石如玛瑙因名
其东巅为雨花台舆地纪胜云梁武帝时云光法
师讲经其上天为雨花山麓为梅冈晋豫章内史
梅颐 家于此上或谓之梅陵相传为梅鋗屯兵处
旧多亭榭自六朝迄今为郡人游览胜地 (第 16b 页)
其东巅为雨花台舆地纪胜云梁武帝时云光法
师讲经其上天为雨花山麓为梅冈晋豫章内史
梅颐 家于此上或谓之梅陵相传为梅鋗屯兵处
旧多亭榭自六朝迄今为郡人游览胜地 (第 16b 页)
史 群(陈留人永和元年任) 庾 条(详名宦)
殷 羡(详名宦) 范 宁(咸安间任详名宦)
韩 伯(详名宦) 梅 颐(详名宦) 孙 潜(太元间任详名宦) 郭昶之(隆安间任)
俱豫章太守 (第 6b 页)
殷 羡(详名宦) 范 宁(咸安间任详名宦)
韩 伯(详名宦) 梅 颐(详名宦) 孙 潜(太元间任详名宦) 郭昶之(隆安间任)
俱豫章太守 (第 6b 页)
刘胤字承胤东莱掖人王敦请为右司马知敦有不臣
心托疾不视事以是忤敦意出为豫章太守郡人莫
鸿南土豪族因乱杀本县令横恣无道百姓患之胤
至诛鸿及诸豪右界内肃然赐爵丰城子历平南将
军(晋书)
梅颐 字仲真常有惠于陶侃后为豫章太守有事王丞
相导遣收之侃曰天子富于春秋万几自诸侯出王 (第 6b 页)
心托疾不视事以是忤敦意出为豫章太守郡人莫
鸿南土豪族因乱杀本县令横恣无道百姓患之胤
至诛鸿及诸豪右界内肃然赐爵丰城子历平南将
军(晋书)
梅颐 字仲真常有惠于陶侃后为豫章太守有事王丞
相导遣收之侃曰天子富于春秋万几自诸侯出王 (第 6b 页)
孔壁之后又复晦昧数百年而学者始得以家传人
诵也
熊朋来曰孔壁真古文之书不传后有张霸之徒伪
作二十四篇亦名古文尚书至晋豫章内史 梅颐 别
得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凡汉儒注经指为逸书者遂
皆有其书又并有孔安国传序世传以为真然所谓
古文者 (第 15b 页)
不如今文之古矣 又曰古文尚书至隋开
皇始备
吴澄曰书增多二十五篇晋 梅颐 所奏上者所谓古 …… (第 15b 页)
四篇目为古文书汉儒所治不过伏生书及伪泰誓
共二十九篇尔张霸伪古文虽在而辞义芜鄙不足
取重于世以售其欺及 梅颐 二十五篇之书出则凡
传记所引书语注家指为逸书者收拾无遗既有证
验而其言率依于理比张霸伪书辽绝矣析 …… (第 16a 页)
为真孔壁所藏也唐初诸儒从而为之疏义自是汉
世大小夏侯欧阳氏所传尚书止有二十九篇者废
不复行惟此孔传五十八篇孤行于世伏氏书既与
梅颐 所增混淆谁复能辨窃尝读之伏氏书虽难尽
通然辞义古奥其为上古之书无疑梅赜所增二十
五篇体制如出一手 (第 16b 页)
诵也
熊朋来曰孔壁真古文之书不传后有张霸之徒伪
作二十四篇亦名古文尚书至晋豫章内史 梅颐 别
得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凡汉儒注经指为逸书者遂
皆有其书又并有孔安国传序世传以为真然所谓
古文者 (第 15b 页)
不如今文之古矣 又曰古文尚书至隋开
皇始备
吴澄曰书增多二十五篇晋 梅颐 所奏上者所谓古 …… (第 15b 页)
四篇目为古文书汉儒所治不过伏生书及伪泰誓
共二十九篇尔张霸伪古文虽在而辞义芜鄙不足
取重于世以售其欺及 梅颐 二十五篇之书出则凡
传记所引书语注家指为逸书者收拾无遗既有证
验而其言率依于理比张霸伪书辽绝矣析 …… (第 16a 页)
为真孔壁所藏也唐初诸儒从而为之疏义自是汉
世大小夏侯欧阳氏所传尚书止有二十九篇者废
不复行惟此孔传五十八篇孤行于世伏氏书既与
梅颐 所增混淆谁复能辨窃尝读之伏氏书虽难尽
通然辞义古奥其为上古之书无疑梅赜所增二十
五篇体制如出一手 (第 16b 页)
字是姚方兴所上孔氏传本无阮孝绪七录亦云然
方兴本或此下更有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
乃命以位凡二十八字异
孔颖达曰东晋之初豫章内史 梅颐 上孔氏传犹阙
乃命以位已上二十八字至齐萧鸾建武四年吴兴 (第 19a 页)
方兴本或此下更有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
乃命以位凡二十八字异
孔颖达曰东晋之初豫章内史 梅颐 上孔氏传犹阙
乃命以位已上二十八字至齐萧鸾建武四年吴兴 (第 19a 页)
苦执义而废象者疏故象数理俱备罔弗合而四圣同易
不复尧夫分先天考亭守卜筮焉其解书也辨孔氏古文
出东晋 梅颐 始末悠谬不可与伏生二十八篇并二帝同
谟五臣同诰皆不可强二之禹贡导河汉江水法井晢过
水经矣解诗原古序作 (第 74a 页)
不复尧夫分先天考亭守卜筮焉其解书也辨孔氏古文
出东晋 梅颐 始末悠谬不可与伏生二十八篇并二帝同
谟五臣同诰皆不可强二之禹贡导河汉江水法井晢过
水经矣解诗原古序作 (第 74a 页)
(亡至东晋豫章内史梅赜始得安国之传奏之又阙/舜典一篇齐建武中吴姚兴方于大桁市得其书奏)
(上多二十八篇于是始列国学按世说方正篇 梅颐/ 豫章太守其字仲真见注晋诸公赞似即其人赜与)
(颐未知/孰是)
杜侯训释(杜预为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已 (第 25a 页)
(上多二十八篇于是始列国学按世说方正篇 梅颐/ 豫章太守其字仲真见注晋诸公赞似即其人赜与)
(颐未知/孰是)
杜侯训释(杜预为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已 (第 25a 页)
邻境怀之(原注臣松之以为此无异残林覆巢而全其遗𪆪曲惠小仁何补大
虐)江夏功曹赵濯弋阳备将裴生及夷王 梅颐 等并帅
支党来附逊逊倾财帛周赡经恤又魏江夏太守逯式
(原注逯音录)兼领兵马颇作边害而与北旧将文聘子休 (第 12b 页)
虐)江夏功曹赵濯弋阳备将裴生及夷王 梅颐 等并帅
支党来附逊逊倾财帛周赡经恤又魏江夏太守逯式
(原注逯音录)兼领兵马颇作边害而与北旧将文聘子休 (第 1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