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正史類
  (痕盖别是一种予从会稽移植十本一年后花虽/盛苔皆剥落殆尽惟湖之武康所得者即不变此)
  (风土使然会稽隔一江湖苏接壤土宜亦异则同/也 冯子振
苔梅诗姑射仙人翳翠鸾濛濛香雾湿)
  (飞翰夜深舞罢霓裳/落留得䓤裾护晓寒)
 消梅 弘治湖州府志出 (第 33b 页)
  善学号古庭东林僧也久依宝觉简讲席简深契之曰
学上人可谓名实相副者矣初出世荐福昆山越二
年归东林专脩白业谓同志曰慈云净土忏仪明白
简要五悔诸文皆出华严吾欲藉是生安养耳(安志)

  中峰本住东林寺赵子昂 冯海粟
皆与往来本常著金
刚经略义以贻子昂见超义邃解金刚者皆不能及
其所居庵凡十数皆名幻住其作庵也冯赵为之躬 (第 45b 页)
  稿江夏稿百丈稿凡十二卷此本乃后人所并
宋无翠寒集一卷 啽呓集一卷
 无字子虚苏州人尝举茂才不就
  (臣/)等谨案翠寒集以无自序考之盖为晚年手定
   冯子振
序而刻之啽呓集乃其咏史之作每事为
  七言绝句一章凡一百一首各有始末叙于诗后
丁复桧亭集九卷 (第 24a 页)
 号菊轩至大进士授宜阳主簿并入元不仕


方回瀛奎律髓四十九卷
 回见子类
杜本谷音二卷
 本见别集类 冯子振
释明本梅花百咏一卷
 子振字海粟攸州人官承事郎集贤待制明本姓孙
 氏号中峰钱塘人居吴山圣水寺
  ( (第 12b 页)
 张天锡(远安人/盐运使) 田韦皋(巴东人光/禄大夫)张 康(湘潭人/秘书监)

 李崇德(醴陵人/) 刘履泰(益阳人/通道令)  冯子振(宁乡人/待制)
 萧楚芳(安仁人/郴县长) 欧阳子敬(安仁人/举明经)马 庸(安仁人/举明经)
 陈楚舟(临武人 (第 6a 页)
 钟震姓谱湘潭人从朱晦庵受业建主一书院讲道

 乡人咸宗之号主一先生
  元冯子振
元史陈孚传攸州 (第 33a 页)
冯子振
豪俊与孚略同
 于天下之书无所不记当其为文也酒酣耳热命侍
 史二三人润笔以俟 (第 33a 页)
子振
据案疾书随纸多少顷刻
 辄尽
 张康姓谱湘潭人少孤力学旁通经术江万里留梦
 炎皆推重之辟置幕下后隐衡 (第 33a 页)
书省台院诸司必给印信文
书以杜奸欺帝曰何人乃敢尔耶对曰伊埒伊努巴延
察尔比尝传旨纵罪人帝悉可其奏又言 冯子振
刘道 …… (第 7a 页)
其酤 辛卯设云南诸路学校其教官以蜀士充 五
月丁未中书省臣言妄人 冯子振
尝为诗誉僧格及僧
格败即告词臣撰碑引谕失当国史编修陈孚发其奸
状乞免所坐遣还家帝曰词臣何罪使以誉僧格 (第 10b 页)
 (玉/集)
顾文渊沧江集四卷(字静卿钱塘人/成化中诸生)
郑伉蛙鸣集(字孔明常山人/从学吴兴弼)
张胃西溪集十五卷(字仲翼/嵊县人)
张璨騃斋集二十卷(字蕴之/嵊县人)
丁元吉文集六十四卷(字旡咎/丹徒人)

唐成天佣集二十卷(字伯敬/丹徒人)
又瓢稿十卷
曾仲质兰轩集四卷(字应文南丰/人阴阳训术)
又和 冯海粟
梅花百咏一卷
吕桢涧松遗稿十六卷(赣县人成化岁/贡睢宁县丞)
尹东郊栎亭集四卷(字敬孚/嘉定人)
(第 28a 页)

冯子振
梅花百咏一卷(号 (第 31b 页)
海粟
宁乡人/仕为翰林待制)
邓文原巴西集
又内制集
袁桷清客居士集五十卷
又致亭集三十七卷
曹元用超然集 …… (第 31b 页)
 (人诗文末有鉴湖集一卷则/其裔孙明人方质学者著作)
陈朴味道编(奉化人陈桱/兄家于吴)
又云轩集
唐元诗文五十卷(字长孺歙人徽州府学/教授别号筠轩先生)

汪可孙云匆法语一卷(绩溪/人)
方澜诗一卷(字叔渊本莆/田人居于吴)
王元杰水云清啸集(诗乡字子英吴江人至正中/领 荐值兵乱遂不仕隐居)
又贞白英华集(文/)
卫培遇耳集十卷(家于吴字宁深延祐七年乡举赋龙/虎台赋文不起草后聘为州训导)
师馀缕裂集一卷(字学翁本眉/州人居于吴)
陈铎壮游集八卷(字 子振/
吴人)
郑潜樗庵类稿二卷(字彦昭歙人/明郑居贞父) (第 41a 页)
 (年上赏新钞一/千贯付史馆)

黄佐两都赋二卷
赵祖鹏两都赋
盛时泰两都赋二卷
马斯臧二都赋四卷(字骏伯宁波卫/籍扬州都司)
黄器先两京赋一卷
帅机南京赋一卷
又北京赋一卷
杨通奉天一览赋一卷

贡汝成三大礼赋三卷(嘉靖十六/年表上)
廖道南词垣赋颂四卷 冯子振
受命宝赋一卷
虞廷硕古赋准绳十卷
元赋青云梯三卷
古赋题十卷
又后集六卷(皆不知/撰人)
奉国将军拱 (第 3b 页)
师答以略义一卷中峰有净土偈一
百八首公为作一百八赞手书授之有中峰净土帖又
手绘观佛及中峰像贻净慈寺 冯子振
攸州人 (第 44b 页)
海粟
于书无所不读中峰有净土百
(第 44b 页)
子振
赞之略云我观幻住师于幻无所住虽不住 (第 44b 页)
  明本者钱唐人姓孙氏幼好梵呗结趺坐长则出家吴
山圣水寺时有高峰原妙禅师居天目山狮子岩立
死关以待参学明本往叩之师欣然知为大器也久
之明本诵金刚经恍有开解者谓识量依通虽于义
趣通解终非悟也巳而薙染给侍死关昼服力役夜
事禅定十年而学成豁然超脱宗旨别传九流诸子

罔不淹贯激扬提唱机锋翕霍圆转不穷时称大辩
焉号中峰有广录三十卷元元统二年诏收入佛藏
揭傒斯为之序有塔院在圣水寺故宋宫人杨妙锡
以明本祝发贮以香函数年生舍利五十馀颗瘗之
塔下

  明本善吟咏赵子昂与之友学士 冯子振
甚轻之一日
子昂偕明本 (第 28a 页)
子振
子振出示梅花百韵诗明本一
览走笔和之子振犹未以为然明本亦出所作九字 (第 28a 页)
  明本者钱唐人姓孙氏幼好梵呗结趺坐长则出家吴
山圣水寺时有高峰原妙禅师居天目山狮子岩立
死关以待参学明本往叩之师欣然知为大器也久
之明本诵金刚经恍有开解者谓识量依通虽于义
趣通解终非悟也巳而薙染给侍死关昼服力役夜
事禅定十年而学成豁然超脱宗旨别传九流诸子

罔不淹贯激扬提唱机锋翕霍圆转不穷时称大辩
焉号中峰有广录三十卷元元统二年诏收入佛藏
揭傒斯为之序有塔院在圣水寺故宋宫人杨妙锡
以明本祝发贮以香函数年生舍利五十馀颗瘗之
塔下

  明本善吟咏赵子昂与之友学士冯子振甚轻之一日
子昂偕明本访子振 子振
出示梅花百韵诗明本一
览走笔和 (第 28a 页)
子振
犹未以为然明本亦出所作九字 (第 28a 页)
梅花歌以示 子振
(第 28b 页)
子振
竦然遂与定交其歌云昨夜
西风吹折千林梢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野桥古梅
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半枯半 (第 28b 页)
省专领右三部博果密曰阿哈玛特僧格相
继误国身诛家灭前鉴未远奈何又欲效之乎事遂寝
 五月中书省臣言妄人 冯子振
尝为诗誉僧格及僧
格败即告词臣撰碑引谕失当国史院编修陈孚发其奸
状帝曰词臣何罪必以誉僧格为罪则在廷诸 (第 54b 页)
华彦清黄杨集一部一册 滕玉霄文一部三册
李仲公俟庵文集一部(一/册) 宋元禧庸庵文集一部(三/册) 冯子振
受命宝赋一部(一/册) 林希元长林稿一部一册 (第 43b 页)
郑滁孙     陈孚      冯子振
董朴      杨刚中    李恒
龙仁夫     陆文圭    梁益
陈绎曾     李孝光    (第 9a 页)
 (脩实录大典三史凡朝廷制诰多出玄手文章道德/卓然名世羽仪斯文赞卫治具与有功焉卒追封楚)
 (国公谥曰文/有圭斋文集) 冯子振(攸州人博洽经史其为文当酒/酣耳热命侍者二三人润笔以)
 (俟子振据案疾书随纸多寡顷刻辄/尽仕为承事郎集贤待制号海粟)
刘耕孙(茶陵州/人至顺) (第 38a 页)
 (脩实录大典三史凡朝廷制诰多出玄手文章道德/卓然名世羽仪斯文赞卫治具与有功焉卒追封楚)
 (国公谥曰文/有圭斋文集)冯子振(攸州人博洽经史其为文当酒/酣耳热命侍者二三人润笔以)
 (俟 子振
据案疾书随纸多寡顷刻辄/尽仕为承事郎集贤待制号海粟)刘耕孙(茶陵州/人至顺) (第 38a 页)
  钟馗图
郑虚原家藏钟馗图为旧人笔至正甲辰春以赠海虞
曹立立跋云先君昔游钱唐观此卷于郑虚原翁处叹
其瑰怪幽眇曲尽鬼物之情状郑君欲以相遗先君亦
不之请也后先君殁六年立至杭谒郑君于栖遁之室
情意款洽抚问存殁不胜恻怆因出此卷归之且曰而
翁之夙好也吁郑君护持此卷于兵火艰棘之中以先
君有属爱之心不以畀人而有所待一旦识余为故人

之子卒能授之其亦庶几延陵氏脱剑之意乎卷中题
者四人 海粟冯子振
诗云老馗兀与二鬼肩一鬼勃窣
袋影悬一鬼负剑帽带旃一鬼顶颅双角骈老馗之妇
舆蹁跹其荷舆者鬼婢虔抱猫掌握 (第 14b 页)
万锭,忻都以徵理逋负、迫杀五百二十人,皆伏诛。王巨济无赃,帝以与忻都同恶,并诛之。中书省臣言:「妄人 冯子振
尝为诗谀桑哥,及桑哥败,即告撰桑哥德政碑者,引喻失当,乞治罪。」帝曰:「诸臣何罪,使以谀桑哥为罪,则
三十四

○文苑上

  杨奂 员择 陆文圭 梁益 刘辰翁 黄圭 罗志仁周 密 卢挚戴表元 陈孚 冯子振
洪希文 龚璛 宋无 白珽 刘应龟 元淮 袁易泰 鲜于枢 郑滁孙 陶孙 姚应凤 谢晖 吾邱衍 仇远 杨 ……。赠临海郡公,谥文惠。孚天材过人,性任侠不羁,其诗文任意疾成,不事雕斫。有文集行于世。

  同时 有冯子
振,其豪俊与孚略同,孚自以为不及 。子
振尝为诗谀桑哥,及桑哥败 ,子
振又告词臣撰碑引喻失当,孚发其奸状,帝不问 。子
振为文,酒酣耳热,命侍史二三人润笔以俟,据案疾书,随纸数多寡,顷刻辄尽,然不尽合于法度,人亦以此少之
,俾耕而食。丁亥,以汪惟和为巩昌等二十四处便宜都总帅,兼巩昌府尹,仍佩虎符。御史台月儿鲁、崔彧等言: 「冯子振
、刘道元指陈桑哥同列罪恶,诏令省台臣及董文用、留梦炎等议。其一言:翰林诸臣撰桑哥辅政碑者,廉访使阎复 ……花趣海运给之。丙午,敕:「云南边徼入朝,非初附者不听乘传,所进马不给刍豆。」丁未,中书省臣言:「妄人 冯子振
尝为诗誉桑哥,且涉大言,及桑哥败,即告词臣撰碑引谕失当,国史院编修官陈孚发其奸状,乞免所坐遣还家。」